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
这一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78―79以及相应的“做一做”,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基础上继续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本人执教这课后,有以下感受:
一。算用结合,更侧重于算
计算课教学的热门策略是算用结合,“算”和“用”要有机地结合,并互相促进,但在教学中对这两点要有一个侧重,显然在这节课中,我觉得要更侧重于“算”,即算理的理解、算法的掌握和口算能力的培训。为此,我在教学中,第一环节是进行传统地复习准备,复习口算乘法,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给这节课的教学铺就了“基础台阶”,减少学习新知识点带来的“落差”,也营造了这是一节口算课的氛围,给学生一个“口算就是要快”的意识。在算理的理解环节更是用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领悟“为什么”,以致于在练习巩固环节式题训练后,没有时间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节课的教学是侧重于算的。
二。创设情景,平淡变生动
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口算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但他已经半懂似懂的会了,大多数学生会算,所以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学会算法,掌握算理,又要让学生学的有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布置教室这一情景与课堂的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在练习的阶段我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有摘苹果、试一试、判断、找家、和时间赛跑等形式。在计算训练环节设计了一个活动:帮小兔子找家,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检测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和时间赛跑的活动,让学生在检测的同时感到兴奋和紧张。这些情景和活动的创设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时的平淡无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师生思维抨击中收获
1.让学生“说计算”
在初学的阶段,学生“说计算”的能力甚至比“做计算”更重要。因为一方面这考验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说计算”对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反应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计算”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迅速地作出比较与选择,下一步应该怎么进行。教师不仅要注意让学生说,而且要教学生说,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择合适的、简洁的语言把计算过程表述出来,在教学例题的时候就让学生自言自语,然后再让学生互相说。学生在“说计算”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2.让学生沉浸在思考中学习
在例1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又要学生在这些问题中通过读题选择最合适的`问题。问题确定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问学生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呢,接下来再问学生如何口算,独立思考口算方法,让学生多去说一下自己算的方法。学生在思考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的算法过程中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整个一节课都是在学生的思考中进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学层次彰显思维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例1(1)由教师扶着学生自主探索口算除法的方法,例1(1)后的练习学生要说方法和过程;例1(2)由学生自己独立学习后汇报,例1(2)后面的练习学生直接汇报答案,有问题的再让学生说过程和方法。教学分层次让学生思维训练成螺旋上升,也让学生学的轻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1.第一课时的失误从何而来?
在没有教学之前,我认为我自己是很有准备的,也认为自己为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预测。所以我为学生准备了学具,也强调了除法竖式的步骤及每一个步骤的意义。但是当我看到学生仍然在:答案口算,竖式照样填空“后问自己,为什么学生不领情?其实很清楚,第一课时的情景根本就体现不出为什么要高位先除,使用乘法和减法的迫切性也不明显。学生只是在老师的“教诲”下依次除,乘,减,没有对竖式必要性的体验,就不会认同这一方法,没有认同,学生当然就挑自己方便的“答案口算,竖式照样填空”来写竖式了。
2.学具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次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操作学具,深刻体验两位数怎么分,才能对后面的竖式教学产生正迁移效果。不到火候,等于白操作,后面的竖式仍然很难让学生接受。第二课时的学具操作花去了20几分钟,看似费时但后面的竖式教学却非常流畅,学生在前面深刻体验的基础上,对竖式的认可度就大大提高了。所以我认为学具操作时间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尺度,而不是仅仅以教师的'教学时间为尺度,要让操作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而不是唱花腔。
3.竖式抽象的基础在哪里?
我们的课堂上,在学具操作时常常很热闹,可是操作结束了,学具一收,学具的作用似乎也一收,教师把操作的意义仍在一边不在理会,转而开始抽象。结果教师常常发现,自己已经注意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却仍然不理解。其实我们常常忽略的就是这么一点点拨。学生因为其心里特点,注定不可能像成人一样会“由此及彼”抽象过程中如果不与具体事物紧密联系,就不容易引起共鸣,学具操作的作用那个也失去了。就像我自己这节课讲到竖式中“十位上的余数怎么办”时,全班只有几个人举手。如果我此时注意联系前面学具操作时的场景,相信还会有更多人举手。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3
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
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努力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节课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练习了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题,接着又复习了几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从复习题的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今天学习的内容一定和“估算”有关,我顺势引出并板书出课题。
从今天第一节课的教学情况看,301班多数学生基本掌握“根据除数来估出被除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但对于教材中提到的“将估算与精确计算结合起来”的.教学策略学生掌握情况却并不理想。反思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后一种估算方法是,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一环节教学过快。针对第一节课出现的问题,第二节课重点部分的教学我临时进行了调整。
在教学第二种估算方法时,我放慢了教学节奏,先让学生想一想124÷3是不是只能把124估成120来进行估算呢?有没有离准确值更接近的估算方法呢?这个问题抛出以后,教室立刻就沉静下来,学生个个陷入到沉思状态。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个学生发现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以分1箱。吸取上节课失败的原因,此时我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运茄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的开始点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又顺势请了两名学习中等的学生说一说。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接近准确值的估算方法,在教学做一做第1题260÷4时,我也重点增加了这种方法的训练。
通过改进了教学方法以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5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本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面学习除数接近整十数及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笔算除法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如除的过程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者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一般方法。
解决92÷30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可以用笔算地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学生尝试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圈方格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根据直观图和口算,引导学生归纳3个30是90,商3,3写在什么位置,并提问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加深学生对笔算除法算里的理解。
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二题我做了一些改变,使学生在改错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竖式写法。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不多,但我认为有两环节“错的好”,也许有人认为错了怎么会好了?其实,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正是理解算理之时,先让几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结果错误是我们都没有预料的,这时候学生就议论纷纷,经学生争论之后,纠正了学生们平时做题时的错误,并说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还有一处“错的好”就是在练习环节,叫了几名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结果板演的同学的计算又错出跟先前同学不一样的情形,这正暴露了我们学生平时计算时存在的问题,这时,我另叫了几位同学进行板演纠错,同桌互相纠错,最后又做了集体订正。对算理又一次的透析,问题解决了,算理也明朗了。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6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个点:
1、找准教学起点,探究导入。
充分使用学生已掌握的有关口算乘法的知识和对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认知的感性积累来同化、顺应,构建新知识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复习口算乘法,并说说的算法。这样即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又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得到反馈后,对学生可以迁移的知识没有详讲,如:当学生学会603后,他们可以很快的推算出6003、60003、600003.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讨论、研究的新知和核心问题确定为:(1)将所解决的问题先进行分类(2)我们应先解决哪道算式,再解决哪道算式?(3)603得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究空间。
引导学生自己探究是我设计本节课的根本出发点,因此,在探究完603得多少这个教学环节后,我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再算什么会容易些?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习活动。至于再算什么?能发现什么?这些我都没有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且我还改变了一问一答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方式,而是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603、6003、2403、1243、这四道算式的'特点,然后将他们分一分类?说说你的理由。
生:可以将603和6003分一类,因为他们很接近。剩下的各分为一类。
生:也可以将603、6003、2403因为他们的末尾都有零。
生:可以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分一类,是三位数的分一类。
师:接下来问问同学们,我们应该从那道算式起展开我们的学习呢?
学生沉默了一会,有些困惑,有些同学在嘀咕:老师教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呗!还要问我们吗?
过了一会一两个同学不确定的举了手,
生:是2403吗?我猜的。它要好算些!
生:我认为是603,因为它简单些!
师小结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知识的规律就应该由浅入深。所以,就让我们从最简单的603开始展开我们今天《口算除法》的学习。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问题研究方法的指导,当603、6003、2403三个要学习的问题呈现之后,我不是简单地指定学生先研究哪一个问题,怎样研究;而是先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研究哪一个问题,为什么?使学生懂得研究问题要分清由浅入深的次序。接着,我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使学生学会选择研究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授之以渔,着眼点落实在学生探究品质和探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开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让学生自己发现获取知识。因此我设计通过复习、铺垫、启发、点拨,使学生推想、探究出该怎样算。运用尝试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知识规律。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师:算出603=20再算哪一道算式就比较容易呢?
生:(部分学生脱口而出)6003!
生:因为6个十除以3得两个十,那么六个百除以3就得两个百。我还可以知道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学生能总结到理论的高度上,这一点是我没有想到的)
师:你真了不起,连这个也知道。不过老师要补充一点在除数不变的情况下,被除数扩大十倍,所以商也扩大十倍。
生:老师!我知道了,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什么?(我一时没有反映过来,确切的说我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你能在说一遍吗?
生:604=240,那么204=80,所以很快算出2403=80
师:天呐!!你连这个也想到了!!(这一点是我在备课中绝对没有预料到的答案。今天这个孩子果真给我上了一课,让我看到他们才是课堂上真正的主人,他们的潜力是无穷尽的。)
实践告诉我们,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是科学研究问题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研究的方向,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能力而言,提出猜想,树立假设比验证更为重要。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我不是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学习什么,而是让学生去设想,再学习哪道算式容易些?,我所要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着眼的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师:根据603=20和6003=200,你还能算出哪些算式来呢?
60003=20xx(有几个同学领会到了)
600003=200006000003=20xx.0......(大部分同学感悟到了,声音变得激动起来)
新课程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途径。口算除法的知识,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上建构新知呢?新的数学理念教会我,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探究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体会解决问题的喜悦;并且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7
提到反思,我既没有高深的理论,更没有高屋建瓴的见解。只想把讲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这节课中出现的让自己最有感受的两个小插曲再现给大家。
插曲一:导入带来的心慌。
除数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学生能够正确、快速估算的基础。在复习带新课这一环,我出示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让学生口算说得数,然后想通过出示124÷3这个算式,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题比较麻烦,不能马上说出结果,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而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个自让我认为水到渠成的设计,却出现了小差错。在学生两轮开火车时,有几个孩子答的不是很顺畅,可当我出示那个较麻烦题124÷3时,一个孩子却快速地说出了得数:“老师,这道题商41余3。缺乏教学机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牵强的导入到例题的学习中。还记得课下,那个扰乱我思路的孩子兴冲冲的来到了我的身边问:“老师,我表现的好吗?”我勉强的`笑了笑:“好!”看着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再思考。我认为自己的教学机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课的设计上还是有所欠缺。只是单线的考虑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与估算的关系,而未考虑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当学生遇到124÷3还是在努力快速的寻求答案,并未产生丝毫的估算意识。而我去想借此,让学生去理解估算的现实意义,多牵强的想法。这是导致这一环节不尽人意的原因所在。还记得杨主任在以前导课的时候曾经说过:“好的课的开头,要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所设计的环节能巧妙的溶为新知。”怎么来体现这一点让学生乐于接受呢,为此,我又对本课的开头做了新的设计:
(1)同学们,看我们班又多了老师同我们一起上课高兴吗?谁能说说教室里大约有多少人呢?
(2)老师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是读书小博士,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一页,注意老师给你们30秒的时间,你能估算出这页有多少个字吗?想想用什么办法。
插曲二:争辩带来的兴奋。
孩子们真的是很容易满足,也很容易进入情景。结合估算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一特点,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同学们想到老师家作客吗?老师有200元钱,为了招待大家,老师想给大家准备三元一听的饮料,老师最多能买多少听?学生马上变的兴奋起来。学生在这之前已经掌握了估算的多种方法。有的学生说,把200看成210÷3=70。还有的学生说200看成180,180÷3=60,见学生并没有太留意题中的要求,出现了错误,我补问了一句:“两种方法都可以吗?”马上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有了争议的声音。粱彪说:“老师你不是说,估算有很多方法,我们欣赏哪种就用哪种吗?”其他学生马上随声附和。细心的杨红彪马上说:“不对,题目上说的是最多能买多少听?所以我们就应该把数估的大一些。”这时大多孩子马上顿悟:估算要结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选用估算方法,有时要估大些,有时要估小些。看着学生兴奋的小脸,这时我仿佛悟出了课堂教学的真谛:惟有真正的尊重,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唯书,不唯师,敢于交流争辩,让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的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8
我们一直认为计算课有什么好上,只要告诉学生写的步骤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接受,掌握,并通过大量的训练进行巩固就是了,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将计算作为专门的技能来让学生学习,而这将算式赋予实际意义,让学生把分小棒的过程演算出来。在演算的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让学生深层感悟竖式计算的算理。42÷3,竖式该怎样列?当老师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就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佳作。但用课本中的知识来衡量的话,有些学生的竖式是错误的,这一矛盾出现后,我并没有回避这个矛盾,也没有轻易否定一种去肯定另一种,而是采用积极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为什么除法可以这样(三种)竖式列法。实际上是一种明确探究目标的过程,即“除法竖式怎样列”,怎样用竖式展示平均分的过程,通过教师边板书边用小棒进行操作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真正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9
一、教学设计
估算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前只作为选学的内容,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习估算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现在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新大纲、新数学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有许多变动,其中一条就是加强估算的教学,不像过去对于估算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更加注重灵活性、应用性。但是这种灵活性不能是随意性,还必须有优劣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教材,掌握方法,让学生能学到即方便又准确,而且还实用的估算方法。
我的这节课就是出于这个目的设计教学的。本课以刚刚结束的校运动会为背景,对教材进行了修改,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先出示例题:高琦小学三到六年级有433名运动员参加了在市体育场举行的春季运动会,每个年级大约多少名运动员?
433÷4≈?
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们自己选出最好的估算方法,即“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在达到共识之后进行巩固练习,而后借用“幸运52”上的“看商品猜价格”游戏放松课堂气氛(猜商品价格应该从整数猜起,逐步缩小范围,实际上也和估算有关),游戏结束,把估算运用到生活实际应用中(结合运动会上本班运动员成绩的一些数据进行估算),最后要求学生明确在实际生活中,被除数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多,而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少,增强学生学习估算的实用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出示例题:高琦小学三到六年级有438名运动员参加了在市体育场举行的春季运动会,每个年级大约多少名运动员?
438÷4≈?
师:我想请同学上黑板写出你的估算过程。
生1:438÷4≈400÷4=100
生2:438÷4≈420÷4=105
生3:438÷4≈440÷4=110
生4:438÷4≈432÷4=108
……
师:刚才上来的同学都做出了很精彩的估算结果,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同学的估算方法谁最好。
生:我认为生1的最好,因为估算时应该把被除数四舍五入到最高位
生:我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答案最接近精确值
生:我也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估算最简单
生:不是最简单的,生1的最简单
生:生1的简单是简单,但是结果相差太远了
……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很热烈,现在你们认为谁的方法最好?
齐声:生3的最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的.方法又简单又接近答案
师:对了,我们在估算的时候,不但要方便,而且最好还能准备一点,也就是“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估算的目的。下面一些算式要求同学们估算,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即方便又准确。
118÷4276÷92214÷77403÷8
250÷6814÷83710÷96105÷2
同学们十分精彩地完成了练习。
教学反思:本课我将教材做了全面的的修改,从例题到应用,都是用学生刚刚参加过的校运动会为背景,表扬了为班级拼搏的运动员,进行一次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创设亲切、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打破常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估算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掌握估算。计算题的估算精确范围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正负误差均可。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除了教学书本上的方法外,还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方法。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地口算估出答案的,均予以肯定,从中又找出“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一个不是定义的定义下进行最精彩的估算。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先试估算,再让他们自己观察、对比、讨论、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老师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自己找到好的估算技巧,比老师直接的传授要好得多。
不足:在学生试估算时,学生说出了四五种后还硬要学生再想方法,本意是为了有更多的对比材料,谁知弄巧成拙,让学生不知所措。
片段二:出示例题
(1)方老师为了慰劳运动员,带了96元钱去买饮料,每瓶5元,每个运动员都能喝到饮料吗?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96÷5≈100÷5=20(人),我们确实有20名运动员,刚刚好。
师:同不同意?
学生:同意……不同意……
师:有同学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
学生2:我班有20名运动员,96元只能买19瓶,不够
学生3:买东西钱要带多,不能带少
学生4:这一题被除数只能往少的方向取近似值
……
师:对了,有时候我们还得看实际的情况,不能盲目的估算。买东西就属于这种情况,买东西钱带少了是买不到东西的。
出示例题
学校开表彰大会,表彰在运动会上110名优秀的运动员,每4个运动员坐一条长凳,大约需要多少条长凳?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110÷4≈100÷4=25(条)
学生2:不对不对,你把人数看成100近似值,那另外十个人不就没凳子坐了吗?
学生:说的有道理……
师:很好,同学们真聪明,这一题跟上一题又不同了,像坐凳子,坐车,坐船类似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人数给取少了,否则就有人没有凳子,车,船可坐了。通过这两道题,同学们知道在生活中的估算,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教学反思:
这部分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新知,估算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一次掌握了估算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来考虑,结合实际选取最合适的近似数。然后运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真切地感觉到估算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了估算的应用性。这一部分课本没有涉及,完全是对课本的延伸和扩展,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没有安排更进一步的探讨。本人对这部分的加入是否恰当没有十分的把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0
一、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了。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引入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二、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习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习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习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习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习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习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习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习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习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1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并且学习了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整理最新的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1、 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42÷ 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2、 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说说,“5”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减4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3、 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学生对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境并不是很熟悉,但对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问题:“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吗?”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节课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以动手摆小棒和问答思考做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好必要的推理归纳,讲清算理算法,对例题处理的重点教学例1(1),学生独立完成例1(2),合作完成例1(3),在练习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3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整理与复习是三年级下册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后的一节复习课。本单元的知识点有口算、估算、笔算三大部分。在课的开始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三个数学问题简单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从而得出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笔算除法三种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然后重点复习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笔算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判断商的位数,验算。最后我安排了4个层次的练习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巩固拓展。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在复习时有效的抓住了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得比较扎实。但同时我也发现了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不够,兴趣不浓。如何在复习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头脑里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主要是所要整理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重新编码,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全面激活所要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并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最后,引导学生将重新组织的知识内容,广泛应用于新的情境,并在这种情境中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第四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练习口算除法,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法验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错例订正,正反强化,突破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教学难点:
养成认真审题、计算和验算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我创设游数学乐园的教学情景,以活动为载体,共创设六个教学活动,分别是《开火车》、《猜猜我是谁》、《火眼金睛》、《我选择我喜欢》、《逛欢乐岛》和《总结收获》。
这六个环节以游数学乐园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情景的创设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铺垫,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活动一《开火车》即口算,设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题和平时学生在口算时常见的错例,如56+7,检验学生除法口算的熟练程度和避免学生养成思维定势;
活动二《猜猜我是谁》即括号里最大能填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与利于提高笔算除法的'正确率。其中2×()<103很多学生会填成2×(50)<103;
活动三《火眼金睛》即错例改例,呈现大部分学生在作业中最常见的错例,集中体现在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计算,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下一个环节笔算除法做铺垫。
活动四《我选择我喜欢》即竖式计算下列各题,是希望通过练习使学生达到熟练判断商的位数和笔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熟练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通过验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活动五《逛欢乐岛》即实践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饿有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能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课改理念。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15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教材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是因为:(1)口算是最常用的、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因此,把估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顺理成章。
教学本单元,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在口算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04-03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05-15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09-14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3-11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反思01-09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4-0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反思05-21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04-07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