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篇文章理解难度不大,文章除了个别难懂词句没有注释外,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但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种苦差事,学生容易厌学,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遵循新课标指导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的理念,设置使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力争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一、根据学情设置问题
导语的设置就非常简单,学生跃跃欲试,头脑里积累的材料脱口而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表现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不仅在导语的设置上,在疏通文意上也是如此,让大家有创意的翻译课文,给学生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多了很多自我思考的冲劲,有的同学甚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这样既引起兴趣,又提高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在引导学生读懂人物中,设置问题时借用了宋濂的“现身说法”,从宋濂的角度去面对和解决求学历程中的艰难困苦,以致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有话乐说,更切实体会出宋濂求学历程中的艰难困苦,也更进一步体会出作者的精神。在此过程中,通过与老师写的《送东阳马生序》对比,使学生认识并学习“现身说法”的作用和好处,也更感悟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此基础上,“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宋濂”也就水到渠成了,从学生积极踊跃的表现来看,学生的体验非常深刻,宋濂的形象深刻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瓜熟蒂落”,学生对一节课的知识是否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文章所包含的感情是否淋漓尽致地领悟透彻了,都离不开教师的归纳总结和感情再激,这节课以板书的形式结课,既不拖沓,又印象深刻。在板书中,体现出了文章的思路,又直观的表现出文章的主旨,也包含对学生的期望和勉励,起到了推波助澜、画龙点晴的作用。
在整节课中,教师主要做了一个主持引导着,一个忠实的听众,也是一个友好的伙伴,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
二、明确不足,提高改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应重视朗读教学,朗读法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多读多练应贯穿教学始终,但这节课只注重了思,而忽略了读。例如教学“读懂人物”环节中,学生找出“致书之艰、从师之难、求学之苦”的困难,并说出如何面对解决时,应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更深入的体会作者求学的艰难,以及其坚韧不拔的毅力,熟读成诵,也能达到了背诵的目的。
学习文言文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重要方法是必不可缺少的,学生自己很容易的就能归纳出“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方法,教师在指导新的方法时,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言现象,并分析其用法。例如在“已故推新法”中可引导学生联系所学,找到更多类似的方法。如“而或长烟一空——或遇其斥咄(有时)”,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学以致用。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始终围绕课堂的教学任务,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目的,有些问题需讨论解决,有些问题可独立思考,同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思考问题的空间,因学生课前已经预习了,并且这篇文章不难理解,这里应节省部分时间,因对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拓展的环节忽略没上,“读出自己”也没有更充分的展开。
通过这一节课,我觉得这节课重在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通过字、词、句的疏通把握文意,并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热情高涨,气氛很好。此外,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了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只要充分信任学生,学生定会有意想不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