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学反思优秀

时间:2023-09-21 06:57:0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常用(7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学反思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常用(7篇)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1

  《搭石》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文章,课文通过质朴感性的笔触把我们带入乡间人们秋凉摆搭石、路人修搭石、人们协调有序走搭石、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一幕幕如画的风景图,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抓住“老人摆搭石、行人走搭石,面对面相互谦让走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四个画面,来逐步体会。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老人摆搭石时,我引导学生们体会“无论……只要……一定……”这几个词语时,从中体会老人是为他人着想时,学生一时找不出来,我引导学生运用去掉词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从中学生就很快的就找到了其余的`词语了。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的心灵美,然后又回到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理解了人性美。

  在教学第三自然段一行人走搭石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也就是我抬起脚来,你——跟上去,你抬起脚来,他——跟上去,声音——踏踏的,像轻快的——音乐。这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协调有序”这个词语,再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人们走搭石的情景,让学生更形象的体会那画一般的美景,然后采用师生接读的方法去感悟美。

  学习“两人面对面”“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当两个相对而行时,他们会怎么做,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体会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而最后又抓住“理所当然”一词,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指的是尊敬老人的美好品质。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补白、想象、朗读感悟,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不同形式,有详有略地带领学生逐层深入领悟到家乡人们纯真、质朴的美好心灵。正因为形式多样,也给了学生更宽广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才表现得生龙活虎。这也提醒了我在今后的备课中,一定要把备学生提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只有明确了学生的心理。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俗语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这节课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如:在如何引导学生方面做得不够细致,不能马上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适时的反馈,课堂评价语言不够棒。针对这些不足,今后我要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加强。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2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新课程》崭新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懂得: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讲台并非是老师专有的阵地,课上我经常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地站在这里施展自己才能。《搭石》上完后,可以看到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尤其是我充分利用本校现有条件,设置的一系列幻灯片,引来了学生的啧啧称赞,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我要学生动笔在文章空白处中写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环节,正体现了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的理念,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争抢的现象。

  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学时启迪学生的思维。课文最后一句话“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怎么理解?说真的,这句话含义很深刻,我认为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未免太难了。因为文章语言表面比较易明,但内涵隐晦,作为老师,有时都一下子都转不过弯来,何况是四年级的的小学生?我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最后有同学来回答:“这句话安排在课文的最后,作者是不是要用来点明中心呢?而课文的中心就是要赞扬乡亲们,那赞美搭石就是赞美了乡亲们。”另一位同学接着回答:“这句话表面是写搭石静静地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实际上就是写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同学在学习时,碰到问题能去动脑筋查找资料,这是一种探究精神的体现;经过讨论解决问题,这是合作精神的体现。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用新课程崭新的理念上课,我觉得新理念已经在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这是值得欣慰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3

  《搭石》这篇课文有很多老师上过,我也听了不止一节。本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以一段话导入课题,然后是理解什么是搭石,然后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乡亲们之间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这一节课当中,我对于自己的前半部分比较满意。从各个环节的连接等等都能够做到位,自然而流畅。从导入到搭石的理解,我都认为自己做得还不错。在词语的理解方面我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加上图片的运用很形象。在阅读方面,我能够做到多种形式的读,有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等……

  在前半部分中,人们走搭石那块我最满意。特别是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从反复的齐读中明白“协调有序”的'含义,再加上多样的读使学生理解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另外,板书的设计我也觉得还不错。

  在这一节课中,我对自己的后半部分十分的不满意。虽然这一部分的导入做得还算可以,但是在后面的环节上我处理得不是很好。特别是在处理情感的环节上,我和学生之间出现了小小的误会,造成了学生回答不了我的问题,课堂几乎冷场。

  另外,在后半部分中,我认为自己读的环节设计得太少,几乎没什么读。本来,在每一块讲完都应该让学生去读一读,但是在这一节课中被我忽略了。我只是机械地问“还可从哪里看出?”

  对于今天的课,我要说的是:我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4

  一、识字教学,集中和分散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识字教学,我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先整体认识本课要求会写和会认的字词,以及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再学文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想象画面理解,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也有教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等。比如在初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时,不但要求学生读准,部分词语还进行了拓展,如“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ABCC形式的词语,借此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积累的这种形式的词语,拓展了学生的词汇量。在教学“协调有序”一词,学生对“协调有序”的理解一直是抽象的,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又通过学生体验走搭石的节奏加以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是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协调有序”。在学习“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两个词语,相机学习生字“绰”,课件出示字典的三种解释,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应该是姿态柔美,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和图片来理解,并通过朗读体会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美,达到了感性理解和个性思维的统一,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文本教学,捕捉画面,品读文美

  抓住“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主题,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悟老人摆搭石,摆出了助人美;一行人走在搭石上,走出了音乐美,画面美;两个人面对面地走搭石含着的.谦让美;“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所体现的敬老美,同样都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在感知美、体会美、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感悟到风景的自然之美,感悟到人景合一的和谐之美,感悟到朴实的为人之美。

  如上了年纪的人摆搭石的场面,通过学生想象老人发现不平稳的石头到放平稳,再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离开这个过程,他会想什么,做什么,体会他认真负责,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又如年轻人背老人过河,通过理解“理所当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还有哪些人来走搭石,家乡人会怎样做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来体现出他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学生通过这些画面的体会,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时,学习最后一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搭石默默无闻的美,以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在这节的教学中,我感觉自己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教学总结的语言过多,随机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不够。

  2、在课堂上,个别地方没有落地,如:批注感受的时候,学生只画了相关语句但没有写出感受,在讲“谦让美”这部分时,学生在表演走搭石时,动作不规范,没有引导学生明白走搭石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扬长避短,不断努力,不断反思,争取进步。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5

  《搭石》是一篇以爱为主体的文章,透过家乡人们主动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体会到家乡人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在教学设计我引导学生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中心句,抓住“老人摆、行人走,应对面让,年轻人背”四个画面,来逐步体会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老人摆搭石时,我引导学生们体会“无论……只要……必须……”这几个词语,让学生们想象老人可能急着去干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他可能急着赶火车”,“他可能急着替自己的亲人去买药”,甚至还有同学说“他急着去上厕所”,总之体会到老人当时着急的情绪,我又之后引导想象可不巧的是他踩在了一个不稳的搭石上,他想“……”。学生立马举手“他想我还是摆稳吧,要不有人不留意掉在水里可怎样办呢?”“他想如果我明白不稳还不搭上,心里怎样对得起乡亲们呢?”顺着学生的话,我又往下引导“于是,他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放下手中的东西,来摆石。”于是学生们在想象老人的状况,心理动作过程中体会到老人的心灵美,然后又回到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理解了风景美和情感美。

  在教学三段行人走搭石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想象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然后采用朗读的方法去感悟。

  学习“两人应对面”“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时,我先让学生想象,当两个相对而行时,他们这么做,又说了些什么?然后有找人情景再现,模拟表演。最后又抓住“理所当然”一词,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指的是相互谦让,尊敬老人的完美品质。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补白、想象、朗读感悟,模拟表演三种不同形式,有详有略地带领学生逐层深入领悟到家乡人们纯真、质朴的完美心灵。正因为形式多样,也给了学生更宽广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学生才表现得生龙活虎。这也提醒了我在今后的备课中,必须要把备学生提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只有明确了学生的心理。我们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俗语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就是这个道理。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6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而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写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和谐美。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倡导个性阅读,珍视独特体验。以“美”作为学习这个自然段的主线,贯穿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段

  这篇课文文字虽然浅显,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在学习第3自然段开始,让学生读书,谈谈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谈到了这个自然段很美,像画一样,我立刻抓住这个“美”字做文章,让学生快速地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潜心阅读全段,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这一行走搭石的人,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二、抓住关键词句感知美

  在教学第3自然段“行人走搭石”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协调有序”,师生合作读,想象人们“走搭石”的画面;让学生敲击桌子发出的“踏踏”声,模仿一行人走搭石的声音,从而形象地感受了课文中描写的“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引导学生抓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想象画面,感受那藏于文字之中的美。通过学生的回答人们走搭石没有人突然止步,感受心灵美。从而整段的音乐美、画面美、心灵美浑然一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升华。

  三、多种形式地读感受美

  这是一篇美文,语言优美,非常适合朗读和语言的积累。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如自由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齐读,想象画面读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关注朗读的层次性,通过评价性的语言,教师的引导,层层递进。如开始通过朗读找出体现美的句子,再抓住重点词理解体会搭石的美,读出美感,最后通过想象拓展提升学生的情感,朗读更富有激情。读出了画面的美,音在教学本课后,我觉得自己在关注全体学生方面做得还不够。

  关注全体学生不能只是挂在口头的一句空口号,不管是在备课时,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头脑中时刻要有关注全体学生的意识。如在备课时就要想好这个问题我该请哪位学生回答,我为什么要请他回答这个问题,通过这个问题我想提高他什么能力。

  再如,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要有所关注,不能让成绩好或表现积极的学生独占课堂,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却一无所获。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7

  《搭石》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一、开门见山

  导入课题因为这是第二课时,所以上课伊始,我直接导入课题并让学生回忆什么是搭石。

  二、通读全文,感知课文内容

  让学生在读完全文后,谈谈搭石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因为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对于同一篇文章,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也会不一样,所以我们应当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三、紧扣“美”,理解课文

  在这一环节中,我从“识、悟、读、说”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在识字上,根据中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我采用了随文识字,并把生字放在句段中,理解音、形、义,更体会情感,形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如伏字的处理。在感悟中,着重抓住一行人走搭石和年轻人遇上老年人走搭石的画面,以此为抓手顺学而导,自然、巧妙、灵活地理解了“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中去积累语言,去感受乡亲们的心灵美。并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画面,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搭石带给我们的`音乐美、画面美。在读书上,我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齐读、老师范读、合作读、指名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在默读上,我是引导孩子们带着问题边读边圈画边思考,让他们在静静地读、思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碰撞出心灵的火花。在说话上,我是让孩子们在对文本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后,达到语言与情感的共证才让孩子去说。

  四、回归全文,深化主题

  在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对全文深入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课题,使文章主题得到了深化。学生由此也初步感受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在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他们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重了以读为本,但在朗读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调动还要加强。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评价语言也比较单一,缺乏激励性,没有注重学生间的互相评价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败笔。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相关文章:

《搭石》教学反思优秀12-22

(优秀)搭石教学反思07-07

搭石教学反思03-31

搭石的教学反思03-06

《搭石》的教学反思03-06

《搭石》教学反思04-15

搭石教学反思06-19

《搭石》教学反思09-29

课文《搭石》教学反思03-10

搭石教学反思范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