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集锦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复习“征、启”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强调“团”“迎”字的书写。
3.了解小牛的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和引发的不同结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课前准备:小牛贴图课件歌曲“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朋友吗?你们觉得和朋友在一起感觉怎样呢?有一头小牛,它也很想找个朋友,于是,它就写了一份《征友启事》。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10、征友启示。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瞧,小牛要来考考你们呢?
3.瞧,小牛为你们的精彩表现鼓掌呢!(掌声)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2页,再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中小牛几次贴出征友启事?(两次)
2.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在写小牛第一次贴出征友启事找朋友。
(三)细读理解感悟,指导朗读。
(1—3自然段)
1.请学生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能不能找出第一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2.指名读。(投影出示“我想找这样一个朋友:能陪我一起吃草,一起玩耍,一起晒太阳,一起学耕田。谁能做到,欢迎联系……”)
3.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相机指导: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提出这些条件呢?
4.教师小结:是的,小牛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做这些事,所以它希望它的朋友所有的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学习第3自然段。
1.师:那么这张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有什么反应呢?看课件说话。
2、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动物,你会边跑来边想些什么呢?看来你的心情很-----兴奋!
5.师:谁能带着兴奋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自己试试吧!指名读,齐读。
师: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是什么样的了呢?看小动物失望离开的课件,说话。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能带着动作来读读吗?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动物中的一员,此时,A、(戴上头饰)请问,你是小山羊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为什么还要摇头呢?B、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呢?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
一二组读兴奋的句子,三四组读失望的句子,读出对比来。
师:瞧,第一份征友启示的结果就是:小动物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去,而小牛,也一个朋友也没有找到。它只好去找老牛诉苦,他的心情怎样呢?请同学们来为这句话加上小牛的心情描写:小牛————(失望、伤心、苦恼、奇怪)极了,跑到……
(生加上补充心情的词语读第四自然段“诉苦“部分)
师评价:我听出了你的.失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牛多么伤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齐读四段。
10.是啊小牛为什么一个朋友也找不到?如果你在小牛旁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11.教师小结。
学习5、6自然段。
师:听了小牛的怨言后,老牛教了他一个办法。让他出了第二份征友启示。(课件出示)
1、谁来读读?
①.那这两张征友启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对比着读一读。(课件出示:两张征友启事的内容)。
②学生找不同。
③师: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出不同的地方。多了这些词,意思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是的,第一份征友启示需要做到吃草、玩耍、晒太阳、耕田这么多方面,可是第二份征友启示只要做到其中一点,就可以和小牛做朋友了。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
⑤男生读第一则征友启事,女生读第二则征友启事,读出两则征友启事的不同来。
5.对比着学习第二张征友启事贴出后的热闹场面。
①师:第二张征友启事刚刚贴出,小动物们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
②师:是啊,多热闹哇!怎样围才是“团团围住”呢?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动作。
③老师来当小牛,请五位同学来当小动物,表演下“团团围住”这个动作。小动物们把小牛团团围住,会说些什么呢?请位同学读一读他们的话。
②在这四句话里,分别都有一个字,它们的意思很相似,你能找到是哪个字吗?(同、跟、陪、和)
请学生用四个字分别说一句话。
④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真是丰富多彩呀!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真有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这些细节之处,会让我们的文章更精彩。
来,我们分组来读读山羊、猎狗、花猫和马驹的话。
⑤学生齐读。你们听,小牛找到了许多朋友,它和朋友们一起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我们也一起唱唱吧!(放儿歌:找朋友)
(四)拓展想象。
师:小牛这时候可高兴了,他唱完歌,又兴高采烈地又跑去见老牛,猜猜看小牛会对老牛说什么。(礼貌;名理)
教师总结:我们交朋友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别人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才会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想不想写个征友启示,那你会怎么写?
下课!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次无
考虑自己,想到别人
第二次许多
《征友启事》课后反思
这次的备课短暂而显得有些匆忙,在选课的时候,突然觉得,凡是能编入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不都是经过各位语文教学的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么?我们自己只管沿着新课改的路子,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精彩的课尽可能生动地讲给学生,使得教学相长也就够了。由于自己是所有老师中第一天上课的,好了,就顺着进度讲那节《征友启事》吧!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门艺术中都有值得自己欣慰的地方:
一、抓住主线,贯穿课堂
全文有13个自然段,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的确是很长的一篇课文,而这样的故事性课文,最忌讳从前向后上成“流水帐”形式,于是,我抓住了文章中的两份征友启事作为主线,然后进行对比学习,不仅使得课堂脉络清楚,而且在对比中名理。
二、语言训练,随手拈来
语文课堂,讲究人文,讲求拓展,但是永远都不能丢掉最基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在进行两则征友启事对比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第二则征友启事和第一则相比,有什么地方不同?学生得出:多了“或者”和“其中一点”四个词语。我又追问:“多了几个词语,意思上有什么改变?”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明白第二则征友启事多了“或者”“其中一点”几个词语,却少了很多对朋友的要求。此文转自淘.教。案网
故事的进度到了第二则征友启事的结果部分,“牛栏前热闹极了。大家把小牛团团围住。”在这里,“热闹”“团团围住”两个词语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第二则征友启事的成功,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两个词语,“好”与“不好”的征友启事分别为谁便不攻自破了。可是,如何让学生轻松地来理解词语呢?我抛出问题:“孩子们,牛栏前热闹起来,你还见过哪里有热闹的情景?”学生纷纷举手:“快过节了,超市里人真多,好热闹啊!”“大雁塔广场上很热闹。”“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就要开始了,真热闹。”学生在简单而形象的感知中,早已经将“热闹”的含义明白了。我又让学生来做出“团团围住”的动作,在动作中理解词语让学生轻松而快乐。
此外,在备课中,我发现在四个动物都要和小牛做朋友的四句话中,有四个字“同”“陪”“跟”“和”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作者并列地运用了它们,避免了语言的重复和累赘,可是,如何处理这部分,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呢?我依然采用了最原始但却最扎实的造句训练,在多个句子的感悟中,学生明白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其实是基本一样的,体会到了文字的神奇。
三、和谐愉悦、享受语文
我是一个追求诗意课堂的人,语文教学变来变去都不离其中的就是:为了达到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训练。而我,更喜欢与学生在和谐的交谈中,让学生边享受边学习语言。“征友启事刚一贴出,小动物们都有什么反应呢?”学生看图后纷纷举手发言,于是,我拿起准备好的头饰,随意地走到一个学生的面前,又随意地将一个小马驹的头饰戴在他的头上,“请问,你就是那匹健康的小马驹吗?你为什么走开了呢?”“请问,你是可爱的小花猫吗?你会边走边想些什么呢?”没有任何的雕饰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微笑着回答:“是的。”“我想:太好了,我早都想找个朋友了,快去看看有没有收获吧!”那时候,我想,我和孩子,我们都是微笑的,因为我们在享受着语言带给我们的美妙和幸福感。
四、个性阅读,不拘一格
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心情会怎样呢?文中写到小牛去找老牛诉苦,“诉苦“!两个字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有些难以理解,怎样使这里的“诉”能“苦”出味道来呢?我让学生加上小牛此时的心情描写来读读这句话,学生加上了“小牛难过地说”“伤心地说”“垂头丧气地说”……等描写心情的词语,然后我请学生按自己理解的心情来学着小牛诉诉苦吧!学生将这句话读得有了滋味。
在教学“可是,看完了,小动物们又一个个摇着头走了。”这句话时,我请学生带着动作读一读,体会小动物们的心情。“请问,你为什么要离开呢?你会边走边说些什么?”在学生反馈以后,再带着那样的心情去读,使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个性。
另外,承担“课中文化”课题以来,在课堂中间的活动上自己也再边做边积累。本课以“朋友”开始,以“朋友”结束,于是,在小牛找到好朋友的时刻,我趁机让学生和小动物们一起“庆祝庆祝”,唱起了“找朋友”的歌曲,使学生得以放松。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又都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
在这节课中,老师有点着急,应当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时间。点题时,可以更加自然一些。另外,要是能够想办法将第二份征友启事放在最后“隆重出场”,紧接着后面又让学生仿写启事,那会效果更好。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过,只要不断摸索,自己就会有所得。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没有利用班班通给学生讲课。但我还是按照识字教学的四大环节的(第一课时)即:让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生字回文,指导写字。为了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很快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识字方法,我注重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进行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读课文时,没有把提出的要求事先写在黑板上,结果我刚说完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就哇哇地读了起来,我就赶紧让学生停下来,结果个别学生仍然在读,课堂有点儿时空。其次是:让学生自读两遍后,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应该指名学生再读,并及时进行评价,订正。但在教学时,我却忽略了这一点儿,在进行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让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组词),假如再让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如:爱护、保护,这样不仅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今后,我一定会逐步地渗透到我的教学中去。
其次是“生字回文”这个环节,课前在准本时,我担心让学生拍手,课堂会失控,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和一名学生示范拍,接着又让两名学生交叉拍,然后让全班同学同桌互拍,结果是学生兴趣盎然。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备课不扎实,结果出了差错,不了了之。例如:再讲“物”字的“牛”字旁时,“牛”的第三笔不是竖钩,当“牛”变成“牛”字旁时,不光笔画发生了变化,“横”变成了“提”,并且笔顺也发生了变化。“牛”的最后一笔是“竖”,“牛”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再就是反犬旁和提手旁的区别,我本想强调反犬旁的最后一笔是“撇”,结果我一紧张,又写成了“提”,倒是让学生帮助我纠正了过来。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3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我想作为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知道。但作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北京略知一二,但北京到底有哪些美丽的地方"美"在哪里如果没有去过北京的孩子或没有父母帮助认识北京的孩子可能都不是很清楚吧!但让这些孩子能更直观地认识北京,让其心走进北京,热爱北京。我想这是一个语文老师教会孩子学会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的第一步吧!在教学过程中,我便把"朗读指导"与"美景展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美丽的北京的同时,再读相关文字,边读边想书上所描写的是否和课件展示的一样,做到"图文并茂",使学生对北京的认识由抽象到直观,由表象到内化。这样就能更好的"读",更深透的"悟"。
在本次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遵循语文教学的原则。
从整体—部分—整体。如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一边读书一边看课文插图,快速浏览全文,然后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描述自己眼中的"北京"。当学生初知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后,我再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找文中写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美丽当学生找出北京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地方后,我再引导学生学习文中是怎样来把这些美丽的地方写具体的。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感受北京的美,从心底发出赞叹:北京真美呀!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就这样遵循从整体-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原则,也遵循了低年级学生对事物认识,了解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情感的深化水到渠成。
2,能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感悟理解文本。
我在执教本课时,重点引导安门广场是北京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恢弘的气魄。它是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见证。集历史氛围与现代气息于一身。孩子们都知道北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非常的'庄严肃穆,但其场面到底是怎样的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很宽阔,可是它到底有多大北京还有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可是这纪念碑的作用等都不清楚。我想对于这些光凭老师的解说和学生的读悟是很难让学生真切感受其内涵的。我便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通过播放万众瞩目下的天安门升旗仪式让学生了解天安门的"庄严";把天安门广场与我们的学校作比较,让学生感受其大;展示雄伟高大的"纪念碑"并让学生知道其作用。让学生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后,再让学生去读文,这样自然用情于文中。不需要生硬的指导,学生就会饱含深情地读出对北京的赞美与热爱。在此后的景点学习中,我采用了放手让学生读悟去理解课文。这样不拘一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学确实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绝对的完美。当然对于我来说,遗憾就会更多。首先是教学中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我还设计了一个"畅想未来北京"的环节,因为时间关系,不能进行;其次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把说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感悟的同时,由说到写,哪怕只写一句话,让孩子在听,说,读,写中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总之,我认为这节课是一节真实,平实的课,虽然不尽完美,但一定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4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小诗人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多读中识字,要求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堂设计主要分成三大块。激发兴趣,引入新课——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写字——回归文本,巩固生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因此我以故事神笔马良导入,揭示课题;接着让学生自主读书,借助拼音初识生字,通读课文;然后带领孩子随文识字,让孩子在课文特定的语境中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认,边读边想,又以有趣的游戏形式巩固复习生字词。最后,指导写好“寻、哭、良、食”四个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以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一看二写三对照”为重点,让学生观察间架结构、记笔顺、描红、再看关键笔画,一笔一画写好字。
整个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老师带领孩子随文识字,让孩子在课文特定的语境中读准音、记住形、理解义,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但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认记生字时,孩子出现了长读的现象,教者能及时的察觉,并马上反应让学生听范读。但当课件出现问题时,教者没有进行及时必要的范读,而又让学生再自由练读了一遍,并在引读完每一小节后,又请学生个别朗读进行指导。由于环节的重复,连累后面的教学环节出现时间紧张,在写字后没能让学生及时地进行展示与分享。课后反思,在让学生充分自读后,教师应重视自身的示范,让孩子从模仿中学习读好。而老师急于想让学生“读好”,却忘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与重点,顾此失彼了。
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朴实的课。我们应该看,在课堂中学生是否兴趣盎然地快乐学习,积极参与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教师应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遵序渐进地落实教学目标。在学生的“会”与“不会”之间,教师应该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切勿面面俱到。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5
它是一篇自然常识故事,叙写了小燕子、青蛙、蜜蜂商量过冬的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要避开严寒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青蛙准备吃饱了之后钻进泥土里冬眠,蜜蜂则储藏了很多蜜在蜂巢里过冬,表明了不同的小动物具有不同的过冬方式,也体现出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 在教学本课时,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践。
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就能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课文内容简单易懂,我力求让学生质疑,之后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读懂文本,在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遣词造句的准确,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也能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自己质疑,“冬天到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如何过冬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课堂,非常认真地开始研读文本。当讲到“迁徙”和“冬眠”的时候,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去验证知识,去了解更多的小动物过冬的知识,反馈知识。这样使他们学得快乐,学得灵活。
二、教学中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学好语文的基本规律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应以教材为中心开展“辐射式”语文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言、用语言,使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与课外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练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开始,首先让学生
认识三种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与他们打招呼,这无形中锻炼了口语,练习了表达;在让学习练习用“商量”、“暖和”造句时,扩展了对词的使用;在做“钻”的动作时,让孩子们体验了字的意思,引出了“刻苦钻研”这一成语,以上环节的设计,活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让他们感到学习成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学生个性化的愿望、想象巧妙结合。这样在课内呈现出语文课内外有机整合的大语文环境。
总之,语文课应是一个多元艺术元素的综合体,在课堂的拓展训练中,教师恰当的语言和灵活的教法是“拓展”的阳光雨露,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学生创新思维的种子才会发芽、生长,才会绽放出绚丽的创新之花。
三、读演结合,深刻的感受文本。
这篇课文很适合进行分角色的朗读训练。所以在课堂上应该留有更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在学生读的同时,要有方法的指导。学生才能读的更好。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不仅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更深刻的感受了文本。
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如指导学生读书时做得不到位,读与说的训练不够扎实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正!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6
“词串识字”是借鉴传统识字教材的呈现方式和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编写而成,具有整体性、形象性、和可读性等特点。你分开来看,课文桥帕姓氲募缸榇视铮欢懔鹄炊粒盅乖仙峡冢阌诩撬小6医滩牡哪谌荽蠖嘤胙纳钣忻芮泄亓绲谝徊岚才诺“太阳闹钟小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多么一致,小学生读来会感到非常亲切,他心里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诶,这不就是讲的我自己吗?运用这种形式来识字,不但可以十分便捷地让学生掌握那些需要他们掌握的汉字,而且能够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作好铺垫,我们可以设想,学生凭借着反复诵读,将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关联的词语有机整合,并储存于脑海之中,他们便拥有了以下的可能。若今后再碰到冬天这个概念时,他的头脑中便会立刻浮现出呼啸的北风、苍茫的大雪、盛开的腊梅、傲雪的苍松、冬眠的青蛙等等鲜明的形象,若需要他们来描述一下冬天时,我想应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
这类课文既与认一认有所相似,但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所以在教学中,除了可继续沿用认一认中重视整体诵读、注意图文对应的方法外,还要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1、在诵读时,要提醒学生特别重视词语之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第三册识字6以词串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塞北、江南、海岛、高原四地不同的地域特征与风光,那么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也应该突出各地不同的风格,读出不同的节奏与韵味来。首先我们应该一排一排的去指导,如第一排的三个词语是骏马、秋风、塞北,要读的粗犷而豪迈;第二排三个词语是杏花、春雨、江南要读的抒情而优美;第三排三个词语是椰树、骄阳、海岛要读的热烈而奔放,第四排三个词语是牦牛、冰雪、高原,要读的悠远而神往。然后再整篇诵读。
2、从这一部分教材起,学生开始练习写字。在教学中要切实处理好“识字、读书与写字的关系”,要坚持“寓识于读,以识促读、识写结合”的原则。所谓寓识于读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诵读过程之中,借助课文注有拼音的优势,力求在读书过程中认识汉字,解决字音;以识促读则要求我们把认识汉字与正确连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用识字的成果去促进课文的诵读;识写结合的意思就是说识字与写字要紧密结合,以识字促进写字,以写字巩固识字。安排意在使识字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如当冬季到来时,教材又适时安排了一组与冬天有关的词串:寒流大雪北风腊梅翠竹苍松蟒蛇蚂蚁刺猬滑雪溜冰跳绳。其每一横排又是以“气候、植物、动物、活动”为归类标准而组合而成。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7
《动物过冬》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喜鹊、燕子、杜鹃、黄鹂和青蛙、小蚂蚁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课后,我对这堂课进行了反思。
一、激趣引入
出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自己质疑,“冬天到了,人们怎么过冬?那可爱的小动物又如何过冬呢?”从儿童有兴趣的话题导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非常积极地投入课堂。”接下去,我引导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边读边找答案,使学生做到有目的地去读书。
二、以读代讲
在教学中,我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让学生用各种方式朗读,通过充分地默读、小声朗读自主获得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有了自由朗读的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通过读第二自然段小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了解到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喜鹊在当地搭窝过冬。通过指导学生读好第三自然段的语句,学生体会到了青蛙冬眠过冬的方式。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多媒体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不理解冬眠是怎么回事,我就把青蛙睡在洞里不吃也不动,睡得很舒服的样子做成课件,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无需在用过多的语言进行讲解和描述。此外,像燕子、杜鹃、黄鹂这些鸟类学生也比较陌生,我也从网上找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重视学生自主搜集资料
在学习的先一天,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搜集动物过冬的有关资料,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了许多动物过冬的资料,上课前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展示,通过资料的搜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的鼓励、激励性的语言使用太少等。所有的不足还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去改进。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8
《苹果落地》这篇课文是“好奇”这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年轻的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感到很好奇,经过反复思考,专心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故事是要向我们说明好奇心的重要性。文正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牛顿发现地球吸引力的经过。通过让学生感受牛顿发现地球吸引力的经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课上,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我们中国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行驶的情况。由于以前就有像学生介绍过月球上失重的这一现象,所以孩子们一下子就能够明白东西在月球上总是飘在空中,是因为离开了地球,到了太空中,所以就会失重。通过这样来导入新课,学生对地球的吸引力这一现象就能较快的理解接受。在课的结尾,我又向学生提问:如果这个苹果到了太空会怎样?然而,在地球上它会往哪里落?这样整节课前后互相照应。
由于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牛顿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牛顿为什么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是因为他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什么事都“感到好奇”,再加上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人类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激励学生向牛顿学习善于观察,还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才能有所作为。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万有引力有一定的认识。同时明白要学习牛顿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好品质。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9
由《笑》引出来的寓意
一、案例
第三册《坐井观天》教学片断
师:青蛙为什么笑呢?
学生:因为青蛙成天坐在井里,看到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青蛙觉得很好笑。
生:青蛙以为自己是对的,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觉得很好笑。
师:小鸟又为什么笑呢?
生:青蛙明明是错的,还偏以为自己是对的,小鸟觉得可笑。
生:小鸟天天在天上飞,当然知道天有多大,而井里的青蛙却不相信,小鸟无可奈何地笑了。
生:天明明无边无际,而井里的青蛙看天却只有井口那么大,还不相信小鸟的话,让人又气又好笑。
师: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学生议论纷纷,众说纷云)
二、反思
1、揭示寓意一直是低年级寓言教学的'难点。如果学完课文后直接让学生说出寓意,显然是不现实的。有时只好把寓意抄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读读背背了事。而本课教学不是这样,我抓住青蛙和小鸟的笑,引导学生找出笑的原因,从中体会到青蛙的目光短浅,自以为是,从而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寓意。
2、分角色表演本课的故事,可以加上自己想象的内容。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多元地体会寓意。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0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生词,写“刮”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猫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写“刮”字
1、师出示小猫图(没胡子)引出课题,并贴在黑板上(板书:小猫、胡子)。
2、请一生上台写“刮”,补充课题,其余生书空。生评,读课题。
二、复习生词。
1、分别出示两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来说话,指名说。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花猫,并且在这些自然段的前面标上三角符号。(生说,师相机在自己的书上标)
(1)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花猫?
②生答,师相机板书:认真看。再读并指导朗读。
③除了“认真”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漂亮)哪个词能看出?
④出示:“碧绿、碧绿碧绿的”,生读。出示“火红、金黄、雪白、乌黑、粉红、湛蓝”生仿照例子说新词,再读!
⑤生站起来加上表情一起读这一段!
⑥小花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小花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心里想:……”的句式)用句式说话!
(2)第4自然段。
(生齐读)这只爱美又爱模仿的小花猫就这样跟着学主人把胡子给刮掉了。(板书:跟着学)。
(3)第5、6、7自然段。
①(出示小猫被撞图)生看图,说一说发生什么事了?那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②分别指名读五、六自然段,并指导朗读,再齐读。
③(师戴头饰扮小猫,表演小猫被撞后的情景)生与“小猫”对话,说说为什么会撞。
④(出示猫妈妈的`话)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齐读。
⑤现在小花猫总算明白了,它的胡子好比…(生说“一把尺子”)(出示“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指名读,出示“松鼠、大象”的图,用“好比”说话。
⑥猫妈妈不光是要让小花猫明白自己胡子的作用,还要让它明白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呢?齐读课文,生说(板书:想明白)。
(4)第8自然段:听了猫妈妈的话,(出示这一段,师引读“从那以后……”)。
四、小结,作业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不久,小花猫的胡子又长出来了。(在黑板小猫图上画胡子)一天晚上,小花猫又发现了一只老鼠,这一次,它能捉到老鼠吗?(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说)回家先读读课文,再想一想,最后写下来!
板书设计:认真看
小猫(刮)胡子小猫图跟着学想明白。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1
夜宿山寺:
在教《夜宿山寺》这课时,让学生先初读,再读,三读课文后,再请学生说说诗句中写了哪些事物,并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兴趣的可以进行小组交流。
但我很快发现,许多学生并没有参加小组交流,而是饶有兴趣地在画画,并发现其中一幅有问题的画,那是一张画有星星,月亮和一座倾斜得厉害的高楼的画。
看到这情况思考一下后就默许并支持了这一学习方式,并且请学生对那幅画作出评价,学生很快纠正了错误,从而掌握了诗句中“危”字的正确解释。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教学生成。由此我深深感触教师的机智应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并在过程与方法中融入新知识的学习指导。
我相信学生对这个诗句的理解也已融入他的生命中。新课程标准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它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中的独特的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不断探索这三大学习方式具体有效的操作方法。
这些方法不单来自教师的实践和创造,更应该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实践和创造,他们自己创造的方法更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师者多么需要敏锐地捕捉和推广“画画”这类具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的“生成”啊。
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关注生成”,它所蕴含的教育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义的教育宗旨,它所倡导的就是自学,也是实践新课标最基础的阵地和途径。
从这节课教学可以得出,新课标下的预设首先要求构建一个“学习主题”,应该思考怎样合理组合学习内容,使内容与目标相一致;应该思考运用哪些学习策略,使效益与方法相一致;更应该思考学生对学习内容所持有的体验和情感。
在预设过程中,教师从传统的线型设计转到了新理念下的框架设计上,即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新理念上来。
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心里背着新课标,手中还是拿着那张旧船票。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课堂上的生成教学,即真正意义上以学定教。
敕勒歌:
结课时,看到学生脸上那一缕庄严肃穆的神情,我知道,这堂课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有三:
首先,这堂课充分考虑了我班学生的学情。课中某些教学环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古典文化基础,否则就很难上出好的效果来。我班学生已有了一年诵读经典文化的积累,《论语》《大学》《中庸》《三字经》等经典著作,纳兰性德、司马光、李白,《乌衣巷》《长相思》《望天门山》等名家名篇,孩子们都已不再陌生。所以,课堂才有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其次,这堂课对课程资源进行了充分地挖掘与合理利用。课中,我适时引进了老舍先生描写草原的相关段落,让学生在感受草原美景的基础上,认识到要用非常少的`文字描绘出草原的美丽更不容易,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还有相关人物、典籍及诗歌背景资料的适时呈现,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诗意,图片的展示、音乐的渲染,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为学生体会诗境起到了好的促进作用。
再次,各个教学环节严谨、扎实、有效。导入部分意在感受草原的美丽,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结课环节意在激发学生传承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两个教学环节细针密线,扎实高效。另两个环节一“读”一“悟”,“悟”为教学重点,以提出问题开始,以问题解决结束,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本堂课安排的合作学习内容是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读一遍《敕勒歌》,同步安排了五位教师对小组活动情况予以记录。经过观察发现,很多组组长很负责任,安排好读的顺序后,各自读诗,然后组长进行正音,可惜的是给的时间不够,组长正音后没来得及让出错的同学再读就叫“停”了。之后的展示环节每个组都有代表主动上台,两人一组进行展示,我给其中表现好的画上红旗。本次合作学习的要求是明确的,合作过程有序,但是评价环节薄弱,基本由老师包办。合作检查后正音的力度也弱了一点,发现有好几个同学将“低”读成了“地”,此处应该还要多叫学生读、听,而不应急着进行下面的教学。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
今天听了莫老师《云房子》一课。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总体感觉是老师的目标意识强。这节课里学生应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学会什么,教师心中有数;对教材的重难点和关键处把握得准;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昭然入胸,说明莫老师备课是很充分的。这节课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1、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支玉恒说过:“那种把教材所有的内含无巨无细都‘钻’得深而透之的做法,并非聪明之举。如果进而把这些东西都要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则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进行教学,是决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点内容。”莫老师上这节课紧紧围绕“云房子的形状”(第二自然段)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小鸟的活动、云房子的变化一读而过。
2、教法选择得当,适合低年级学生,符合学科特点。这节课老师没有生搬硬套地运用某种教法,而是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优选活用。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教师依教材特点组织教学: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云房子形状的美;还设计了很多造句造段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活用语言,如“小鸟造的云房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真美呀!”,“你若是一只小乌,还能造出怎样的云房子?”,“做个小诗人(模仿文中句式说话):‘有的像那样’”,“这么多的云房子,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概括?”。这其中,学生有滋有味地读,调动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运用文本的词语和句式说话,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若老师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表现,形成有效地互动,在动态中生成,更好。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3
《村居》是高鼎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由于这首诗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学生记忆背诵很快.学生识字时方法很多样,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让学生用字卡做找字游戏时,学生兴趣非常浓.生字记忆很扎实.
但是.整节课下来,还有许多遗憾和不足之处,在这里我想谈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在课堂上虽然也有同学谈自己的看法、互相评价,但是所占比例太小。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精神,学生必须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要有一定的参与面。我想这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到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精神、学习意识、学习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4
《比本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北师大版)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合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本课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写金丝猴与梅花鹿相互合作,摘到树上的果子的故事,告诉学生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合作。
一、学习生字词
1.第一课时主要用来学习生字词。本课生字较多,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认识,因此我采用多种方法分批独立识字。
2.“象、垂、丧”练习查难检字笔画索引。“猴、俩、伯、棵、急、摘、呀”让学生合作练习分析字形。阅读理解时继续学习“考、垂、丧、急”。
3.写字有三个难点:一是“象”的笔画笔顺;而是“考”字容易错误多加一个横,下面写作“与”;三是“都、考”不易写好看。在书写时,要注意学生这几个难点。
4.学生已经学会部首查字法,因此生字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查字典组词,课堂上让学生画出重点词语积累。
二、学习课文
语文课标中指出:朗读和默读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感情朗读是以理解课文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抓每一段的特点来展开教学,如
第一自然段通过找出梅花鹿和金丝猴的想法来引导学生读句子,从而体会梅花鹿和金丝猴对自己充满信心。第二段重点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急得团团转”等词语,朗读时要从语气中表现出梅花鹿由喜到忧的心情的变化以及金丝猴着急的心情。结尾重点抓课文的理解、想像。这样循序渐进使课堂有活力,学生学习主动,思维活跃,
朗读热情比较高,学习氛围也比较好。第三、四自然段通过让学生合作互读,找出梅花鹿和金丝猴是怎么摘到果子的,体会它们的心情读课文,也引出“合作”。
上这节课,我始终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极力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词句,创设主要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课堂充满活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如个人读、小组读、男女分开读、分角色朗读来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朗读能力。根据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梅花鹿和金丝猴比本领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5
首先,在这节课中,我一开始采用谈话引题的环节。教学时我让学生交流你心目中最喜欢、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他们的发言较积极,而教师在此没有及时的把握交流的时间,也没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及时地、鼓励性地评价,反而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无谓的重复,更加浪费了许多的时间,今后在这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其次,在朗读指导上,通过一节课的训练,学生的朗读几乎没有什么突破。当时我只采用了男女对读、师生对读、集体朗读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训练。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形式化的朗读。我想如果在朗读上先让学生有一个选择性的朗读,然后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读,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了,再请同学起来读一读,做做表率,让学生心中有个朗读优秀的尺度,老师再做适时的评价,如此,老师的指导有了坡度,学生的朗读有了层次性的提高。
另外,在围绕课文主题进行问题设计时,我只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 想象中爸爸的老师是怎样的?2 我眼中的爸爸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没有什么负担,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没能得到积极的调动。如果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爸爸的老师是我一年级的老师,这有什么了不起呢?随即让学生讨论交流,从中体验到不管是谁,不管你现在的成就有多高,从小也是由老师教会知识,打好坚实的基础,长大才有作为。因此,我们要尊敬教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这样学生对课文的挖掘就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1-02
小学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9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25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反思04-07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08-24
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教学反思04-26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3-31
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2-09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1-29
语文上册园地四教学反思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