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位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位数教学反思 篇1
一、重视课前与学生交流互动。
由于我是借班上课,与学生是不熟悉的,为了尽快地让学生接纳我,我加强了与学生的课前交流。“老师初来太平湖,很高兴,放歌一曲,让学生给老师的演唱水平评判”,学生很感兴趣。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较好地与学生沟通,拉近了师生距离。评判的时候,让学生分三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量化,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数学知识有机地渗透在引入环节,充分体现“数学味”。
二、重视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
结合北京奥运会的大背景与“阳光体育”的开展等情况,从中抽出数学问题,充分体现“生活味”。课中,我引用了“我是教练”的方式,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勇于参与问题的探索。
三、重视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
“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数 学课程标准第4页)。我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之一理念,由五个板块组成,(在课前交流中体验,渗透统计思想、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培养统计意识、在数据整理中体验,学会统计描述、在数据分析中体验,找寻统计决策、在归纳总结中体验,形成统计能力)将学生的数学体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四、重视数学课件制作与使用。
充分发挥课件优势,集音像、动画于一体,让数学课堂丰富起来。我将龙门中心校的校舍、太平湖畔、牯牛降等风景的图片放在课件中,在图片上出题,学生眼前一亮,很是新奇。
五、重视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
走进我的数学课堂你总能收获到学生的笑声,主要源于我一贯的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当学生在探索“给太平湖景区的经销商提供好的信息时”,学生建议给断码的鞋多进货时,我告诉学生:“你不是在帮助经销商,你是在害他,你会让他破产的!”学生哄笑。
最不能让我原谅自己的是,我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那就是我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压根没有考虑到黄山区的课改没有进行到五年级,而我使用的版本是新课改的,所以我差点栽了。好在,我所选择的内容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并不太紧密,只与“平均数、中位数”有所联系,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短暂的“恶补”,虽然情况不是特好,但至少让我的课堂还显得流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了学生,你的教学肯定不会走向成功。
中位数教学反思 篇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三种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并不相同,使学生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教学中,让学生先通过一组典型数据80、6、6、6、6猜年龄的活动,唤起学生的以有经验,并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解决问题活动中去。让学生在观察、对比、分析中进一步体会到平均数的缺陷,同时感受中位数、众数的作用。然后在练习中,通过商店销售衣服的活动,让学生对中位数、众数河平均数的实际价值有更进一步的'体验。通过多次的练习,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中位数和众数有了相当的认识。
中位数教学反思 篇3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主要以“先学后教”、“小组合作”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
“中位数和众数”安排在“算数平均和加权平均数”之后的一节概念与方法教学课,为“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选用”奠定基础。本节课从实际生活中的气温引出已学过的平均数,再过度到中位数与众数?由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概念、方法,再由一般情况到特殊情况,如:奇数个数据到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寻找方法,一组数据中有一个众数到有多个众数,没有众数的特殊请况;最后由方法到应用。在练习题目的设置上,有代表性、有层次性。由概念判断到较易的找中位数和众数,再到有难度的变式练习。其中,在课堂小结时,由学生表述当堂所学,教师给予肯定,让学生体验掌握知识的成就感。
但是,在备课时,对备学生这块准备不足,课堂的应变能力有待提高,各环节的时间掌控也不甚理想,以致最后有两道题未能在课堂上完成,而留着课下作业。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当堂内容,当堂消化,尽量少留或不留课下作业,为学生减负。
不尽之处,望各位领导、同仁,不吝赐教。
中位数教学反思 篇4
在这一知识的教学中,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学生弄懂为什么学比直接让学生学什么更重要。课堂上,我在学习中位数这一知识前,针对一组数据,让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平均,学生也感受到了平均数可以反应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了。在此时我就通过提问引到了中位数这一知识,但当时多数学生给我的感觉是一脸的茫然。他们还是没有弄清为什么有了平均数反应平均水平,还要学中位数。通过观察,我立刻调整了教学思路,又回转过来给他们举了个浅显易懂且有趣的例子。
让学生自己来当导游,介绍年龄分别为8岁、10岁、12岁、12岁、14岁、11岁、68岁七位游客组成的旅游团的基本情况。学生先从平均年龄入手进行了介绍,招来了一些误解和“老年”游客的不满;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数据特点,改变方式再向旅游团介绍基本情况。其中一位学生的介绍道:各位游客,欢迎来到xx旅游团,我们这个团的游客大多数年龄在12岁左右,另外还有一位68岁的老奶奶。希望大家在旅途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祝大家旅途高兴!抓住学生这一介绍,把中位数的知识再次给出。这一次,他们真正理解了当一组数据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时,采用中位数更能反应一般水平。
到这里虽然用去了一节课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但我发现没有白费。至少让他们从心里真正接受了为什么要学中位数,并进一步弄清了当遇到什么的数据时就采用中位数来反应一般水平的处理方法。在接下来的如何找中位数的学习中,学生却是很轻松就学会了中位数的求法。
中位数教学反思 篇5
《中位数和众数》是一节概念课,也是一节体会统计思想的活动课。在思考这节课该教学什么时,我认识到如果只是把“教什么”定位于“会求中位数、众数”,那么只是关注技术层面的练习,这是很不够的,因此我认为在这节课中理解概念的本质含义更重要。于是这节课我在层层递进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建构对中位数和众数本质含义的理解。
一、创设认识冲突,引出概念
首先出示两个超市员工的平均工资,由平均数来对两个超市工资进行对比分析,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初步感受到,平均数受其中每个数的影响。引导思维转入深层次思考。然后制造认知冲突,出示工资表,旺旺超市的平均工资虽然高,可是员工的具体工资却比苹果超市低。让学生感受到:受极端数据影响,平均数不能很好的反映整体状况和集中趋势。采用两个超市的对比,更加深刻的反映此时“平均数”不能很好的代表整体水平,由此激发寻找新的合适的量的必要性。
二、在对比中深化概念理解。
对比是理解概念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创设主题情景时,对两个超市员工的平均工资的比较,创造认知冲突,“平均工资高的不一定员工工资就高”,从而比较深刻的感受“平均数骗了我们”,需要寻求新的量来表示。这样的设计与教材中呈现的情境相比,学生的认知冲突更为明显,产生寻找新量的“需求”更大,自然兴趣也更高。
在进一步明晰概念时,对两个超市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概念的含义,以及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在深入理解概念的`过程中,创设了动态的对比,将“19,20,21,21,24”中的“24”换成“49”,三个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会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在变化中的对比,促使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三量自身的含义及相关联系与区别。
三、深入挖掘数学本质。
在学生体会了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含义,以及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后,我提出了既然平均数2500元不能很好表示旺旺超市的工资水平,可是旺旺超市的老板为何要这样写呢?学生说出这是老板的一种策略,我从而提出:“是啊,平均数2500元没错,但它会让求职者产生误会,以为员工工资都高,如果让你来重新写一份比较合理的招聘广告,你会写吗?”此时,学生都能结合中位数和众数来写广告,我又及时提出中位数众数我们都认识,可是一些阿姨年纪大,不认识这两个概念怎么办?这是学生又提出了中等工资水平,多数工资水平。可见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已经更深入地理解了这两个概念的本质意义。
【中位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位数众数教学反思15篇04-01
中位数众数教学反思(15篇)04-20
《中位数》说课稿12-19
中位数说课稿12-07
中位数说课稿8篇12-07
《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教学的反思04-15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2-07
教学教学反思11-12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