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小数”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小数乘小数即是小数乘、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本节课有利于学生完整的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运算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四则运算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二、亮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计算教学枯燥无味,所以学生对计算教学的内容在学习时缺乏热情和兴趣,对计算的练习备感烦躁。因此,提高学生对计算学习的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显很重要。课一开始我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计算比赛”的情境:超市里橘子搞特价,5.4元每千克,照这样计算,班主任王老师买了4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学校午托部买了40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对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同时解决的是自己眼前的问题,学习兴趣倍增。很快计算完,此处巧妙的复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紧接着,又说道,班内学习委员张明的妈妈要过生日了,她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0.8千克橘子,应花去多少钱?学生列算式已经不是难点。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因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关注后进生,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我觉得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说算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算理、板演改错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不足之处:
1、列竖式时出现了点错小数点的现象,有的只关注第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的只关注第二个因数的小数位数,顾此失彼的错误频出。
2、该进位不进位,该对齐数位不对齐的错误还是屡见不鲜。
四、改进措施:
1、加强计算的练习,特别是加强口算题卡的练习,强化口算能力。
2、加强学困生的辅导,在课堂上多关注,多留给他们答题的机会。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2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会直观的认为如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一共有两位,积的小数位数也应该是两位,以此类推。当然学生的这一发现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应该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明确为什么可以这样来做,即验证的过程也是重要的。学习小数乘整数时,我们是运用了大量举例来验证的,这节课通过推理来进行验证。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先估算,估计出结果的大致范围,一边用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初步了解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接着通过提问3.6*2.8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其中的算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明白了因数扩大了几倍,要使积不变应反之缩小相应的倍数,这也是积不变规律的运用体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系统性、连贯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会直观的认为如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一共有两位,积的小数位数也应该是两位,以此类推。当然学生的这一发现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应该知其然,还应知其所以然,明确为什么可以这样来做,即验证的过程也是重要的。学习小数乘整数时,我们是运用了大量举例来验证的,这节课通过推理来进行验证。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先估算,估计出结果的大致范围,一边用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初步了解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接着通过提问3.6*2.8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其中的算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明白了因数扩大了几倍,要使积不变应反之缩小相应的倍数,这也是积不变规律的运用体现,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系统性、连贯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接着运用刚才的推理计算阳台的面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比较,抽象概括出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化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数乘小数本小节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紧紧依托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产生疑问、进行探索、释疑、运用”这一循环过程中,自然地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注重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在整个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的交流,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决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4.2×3.6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比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估算2.8×3.6的结果最大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我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思维的碰撞与冲突,为其留下思维的空间。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3
在学习了旧知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本课意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发现解决以下几个数学问题: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渗透比较的思想,在比较中找出新知旧知的联系,在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比较中发现小数乘小数算理、归纳计算方法。
1、在求阳台面积与房间面积比较时,进行了知识迁移,让学生比较这两道算式的异同,以及与小数乘整数的异同,从而得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计算过程按整数乘法计算。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2、求总面积两道算式的比较,引出把整幅图看成一个大的长方形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通过学生的`当堂作业反馈发现学生在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基本能正确在积中点出相应的数位。少数错因在于乘法计算不过关。因此学生的乘法计算还是要过关。另外,相关的变式练习还是要多多训练。学生的倒退意识不强。比如在给248×35=8.68的因数点小数点时,学生们注重表面现象——积是两位小数,忽视了积末尾隐藏的0,也就是说,实际上积应该是三位小数,只是小数末尾的0划去了。所以,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算法之后,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审题能力,有效发现题目的深层意图,避免掉入小陷井。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4
小数乘小数本来是纯数学化、格式化内容,学生难免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为了保证学生思维的高效性,避免计算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让一堂计算课上得既有数学味又生动有趣,既具实效性又讲发展性呢?因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探讨过程,由于学生初步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通过已获取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的现实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
学生有了以上的学习经验后,我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计算练习。虽然都是平时常用到的改错、判断、计算题,但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认识再次升华,在练习中出现了逆向思维练习题如:3.已知:367×58=21286给下式的因数点小数点: 3 6 7× 5 8 = 2 1 2.8 6 3 6 7× 5 8 = 2 1 2.8 6 3 6 7× 5 8 = 2 1 2.8 6 3 6 7× 5 8 = 2 1 2. 8 6 3 6 7× 5 8 = 2 1 2.8 6 3 6 7× 5 8 = 2 1 2.8 6 如何让这些等式成立呢?同学们陷入了思考中……。课后刘濮龙在他的'数学日记这样写到:没写时,我还以为多简单,其实不简单,有一定的难度。刚写完三道才发现难处,心想:“咦?可以点的都点了,还有三道怎么点啊”。想了半天想不出来,老师公布答案了,老师笑着用鼠标把其它三道题剪切了。我一看,才知道我自己上当了,看来还是要认真思考……这堂课使我知道学数学不难,只要用心就会成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积的变化规律来引导学生理解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注重加强知识应用的思维含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一节课下来,我虽然有不少的收获,但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还是感到有些困惑:目前我开展计算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在探索阶段 ,还没找到最佳的切和点,我仅仅还是停留在要求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考的层次上。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5
今天上午经过精心的准备,邀请实习教师走进课堂听课,课题是《小数乘小数》(教案已发),下面谈谈今天教学后的反思。
1、孩子能说的我绝不说。
说是学生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也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该重点关注的。这节课孩子能说的有课前的复习题:根据乘法算式说出积的小数位数;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什么可以先用整数乘法来计算;归纳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怎样点积里的小数点;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学生都可以说出来,所以我管好自己的'嘴巴坚决代替学生说。而我就是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说,说得不完整我再请其他孩子来补充说,需要所有孩子都说得时候,我就让他们同桌互说。
2、孩子能做的我绝不做。
例题是小数乘小数,是新知识;但今天这两节课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独立进行计算,这个时候我就放手让他们去算,再来说说怎样算的:有的孩子说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就是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方法来计算,再点小数点,所以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时候,也是先按照整数乘法方法来计算,再点小数点(这类学生是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的);有的孩子说:我先把3.6扩大10倍,再把2.8扩大10倍,然后再把积缩小100倍来想的(这类学生是通过预习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总之是解决难点了。
3、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带着问题去学习,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这节课我给孩子们提供了提问的空间:解决完房间的面积后,我问:你还能提一个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吗?课的最后,我问:你还能提出比较复杂一点的问题吗?孩子们能根据我的设计提出有解决价值的问题,使得练习有了一定的层次性。
4、渗透比较的思想。
在比较中找出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在比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比较中归纳计算方法。
(1)、例题与复习的比较,从而引出本课教学的重点——小数乘小数;
(2)求阳台面积与求房间面积比较,引出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新问题,但比较后得知,计算的方法是不变的,进行了知识的迁移,从而得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最后求总面积的两道算式的比较,引出把整副图看成一个大的长方形进行计算的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求阳台比房间小多少的时候,引出先用房间的长(3.6米)减去阳台的宽(1.15米)来计算比较简便。这里没有要求学生进行计算,但通过比较使所有学生感知到简便的列式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5、课堂充满着变数,所以我要跟着变。
(1)今天首先教学的b班,孩子们表现的很不错,我基本上是按着教案中的预设进行教学的。等到了a班,学生思想活跃,原本的一些设计就要跟着他们稍微调整。估算意识的渗透,b班是先估再算,a班是先算在估,这时处理估算的作用就有不同,a班算完了估,渗透了用估算来演算的教学思路;b班就是提高估算能力的一个小环节。
(2)b班比较顺利,就带来了一个好处:时间宽裕,所以有时间将练一练第二题全部上课堂练习本;a班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就让他们自己任意选一题做,然后进行讲评。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6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觉得教学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数学问题要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该放手时就放手,当学生能以课堂主人的身份主演舞台时,用他们的理性主动诠释课堂,阐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为课堂增色时,我们就应该放手了,可以尽情欣赏他们的表演。
2、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把教学内容提前到例2之前进行,并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探索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0.8×3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最后引导小结:笔算小数乘整数应该做到末尾数字对齐。
然而也有很多不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在今后的的教学中我会多注意这些细节。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7
小数乘小数的的乘法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以及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对于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性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笔算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孩子们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四年小学生活的经验,但是,我班的学生还不能在表达上大胆而放松,正是由于他们过多地关注了表达本身而忽视了需要表达的内容,才使得表达缺乏深度,教师没能让学生充分地把自己的表达欲望激发出来,很多学生欲言又止,不想说、不想表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另一方面,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还缺乏足够的应对策略,不能及时地对学生的各种情况进行有效地引领与点拔,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还存在着对学生了解不够深入,没能完全放手,在思想认识上,还不能更坚决地执行让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才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也只有学生自我认识到的东西,才能真正被学生所采用,只有学生认可的东西,才是孩子们记忆最深刻,想法最多的东西。
再有,对于课堂中的学习节奏还存在着节奏慢,不能满足整节课学习需求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和学生的思考的深度和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几点。
一是大胆相信学生,把真正地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地动起来,既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意识,更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中思维的碰撞对自身学习的巨大的促进力量,同时,让学生形成一种大胆表达自己的习惯,这种习惯不是一个或几个同学的表达,而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达,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达成为一种常态,更成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师生共促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注重对学生语言的逻辑性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只有思维紧凑,才会让自己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每一秒,争取有效地课堂时间。
二是在小组建设上努力打造好基层的学习小组。关注每一个组的小组建设,同时,注重小组长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不同作用。让小组的作用更有力地发挥。
当然,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有颗不断关注的心态,让自己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让自己的课堂成为更充实的课堂。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8
小数乘小数是整数乘法的发展,是小数乘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内容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即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在转化的过程中,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是学习的重点。我以为这一节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在本节课的课后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出现以下错误现象:
1、竖式中的错误:部分学生列竖式时,按照加减法的计算方式对齐小数点的位置列式,显然是对算理没有理解。
2、积的小数位数数不对,体现在两方面:有的孩子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也算在小数位数里了,导致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多两位。
3、还有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根据因数的小数位数点小数点,从而使积的小数位数总是少一位或几位。
4、由于因数中间有0的.整数乘法没过关,在小数乘法笔算时也犯同样的错误。
对于学生所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确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说算理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多关注后进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改错题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索学习的时间,因为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依据是因数变化与积的变化规律,应该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自己举例子说明积的变化规律,这样获得的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的关系才是主动的。在讲算理的同时,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细化类型,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正确的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方法,做到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教学结果;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9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材这样归纳: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在实际教学中,有学生根据前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归纳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指未化简的)就是几位小数。这两种说法实际上是一致的,都可从由积的变化规律中得出,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关键在于适当弱化积的计算过程,突出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以保证学生思推的高效性,也免计算时的枯燥无味的感觉。而教法上更多地可以依知识的生长结构近移类推,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和掌握。
小数乘小数是第一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以为这一知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由于对难点问题——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处理得不到位,所以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1.方法上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例3(2.4×0.8)时,学生能流利地说出先将两个因数分别乘10.这样积想当于来100,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除以100;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2.计算上的失误。(1)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0时,先画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2)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4.8×0.24的竖式下直接写出152,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数等,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自已的课堂,审视自已的教学,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0
一、我的主导性太强,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学生分析做错的情况,而没有让学生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可以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二、新授前相关复习不够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应该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好计算关,给学生夯实基础的话,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三、重点放在学生理解算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对于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有必要进行复习,渗透转化思想,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1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乘法,我大胆改变教材没有使用课本上的情景图,安排了复习积变化的规律,通过例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之后安排了一些练习巩固。而在实际的学情中,有大部分学生都会算小数乘法,知道当成整数计算,然后点上小数点,但对于为什么要这么算,竖式的写法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想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这样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学生不会感兴趣,于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安排: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
2、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3、突出小数的位数的变化。
小数位数的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为这个安排了两个练习,一个是推算小数的位数,二是判断小数的位数,在判断小数的位数后选择了两题让学生计算,认识到并不是积的小数的位数和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
在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开始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的思考,运用发现的规律去解决问题,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而让我觉得困惑的是,在前面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去口算,然后去笔算,一切都在我的安排之中,教学的过程是流畅的,顺利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扩展,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是很好的,但过多的暗示是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不铺垫,直接出示小数乘整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好些?
课的`下半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不感兴趣了,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小差了,事后调查得知,他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就是积的小数位数的问题,只要移动小数点位置就行了,计算没有什么多大意思.学生说得是实话,最近学的都是计算,都是讨论计算方法,而计算方法的发现有时不需要让他们经历发现、探究的过程,更多的是老师的提醒和告诉,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怎么喜欢被动的接受呢。看来计算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将练习的形式变的丰富些,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大脑。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2
《小数乘小数》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这一内容的教学重点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小数乘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以为这一知识点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只要重点掌握了小数乘法的算理,学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可事实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在课后练习中,学生出现错误的现象比较多:1、方法上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例3(2.4×0.8)时,学生能流利地说出先将两个因数分别扩大10倍,这样乘得的积就会扩大100倍,为了使积不变,最后还要将积缩小100倍;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将算理与方法结合起来,不能正确地解决积的小数点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把小数乘法与小数加法点小数点的方法混淆在一起,或者只看其中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2、计算中关于0的问题;部分学生在积的末尾有零时,先划去0再点小数点;部分学困生在遇到因数是纯小数或因数中间有0时,还要将0再乘一遍。3、计算上的失误:因数的数位较多时,个别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如2.15×2.1的'竖式下直接写出4.515,没有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单元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既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讲清算理,又要突出积的变化规律、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突出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中小数的位数的关系。为此,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将学生的错题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判断,这样的改错效果好于学生改书上的错题。
2、列竖式细化。强调:①小数乘法列竖式时“末位对齐”。②求出积后,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同样多的位数点上小数点。③对于计算结果,要先点小数点再划掉积末尾的0。
3、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的对比练习要加强。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3
本节课的内容基于整数乘法上,而进行有关计算的课程,我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一、深刻把握教学内容,知道教学设计
教材并没有归纳小数乘小数的法则,参考人教版这样归纳: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筛骨出几位,点小数点。在教学中,还有学生根据前面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归纳成: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向学生指出,如果积是未化简的情况,这个方法可以使用。因此,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应当在于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形成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的位置的方法。关键在于适当弱化积的计算过程,突出寻找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避免学生出现计算枯燥无味的感觉。
教学方法上,更多地可以依赖知识的结构间的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发现归纳饿掌握。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算理形成
首先复习铺垫,沟通联系,由36×28=1008,3.6×28,让学生观察,题目是怎样变化的?那么积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
最后总结一句口诀:
一算、二数、三点点。
最后是自主实践,先由一两个错题,通过让学生找错,说理由,进一步深化理解。
总之这节课我紧紧抓住积的变化规律来引导学生理解确定积的小数的位置的方法,关注了学生思维的有效生长。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4
1、要处理好怎样点小数点。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回顾整数乘整数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扩展到小数乘小数,把小数也看成是整数,这样每位学生都会做整数乘法,最后,在指导学生在积上应怎样点小数点,这是关键,也是教学难点,要强调整个一道乘法算式中共有几位小数,在积中就点几位小数。其中的道理也要让学生明确,把小数看成整数,是先扩大几倍,最后也要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在积中点几位小数。但在学生实际练习中,我也发现了有一小部分学生小数点仍点错,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学生不会数小数点,他们把小数的乘法与加法混淆在一起,因此,对这些学生再复习一下小数加法的方法。这样,每位学生都会点小数点了。
2、在教小数乘法中要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力求让学生通过“探索”,自主地发现规律。教师再作适当的指导。我想我现在的立足点就是在日后的`家常课中,一点一滴的拾起,新理念,新课堂,希望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一路走好。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5
今天教学《小数乘小数》,教材以计算布告栏玻璃面积为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再让学生进行探索尝试。从昨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在理解算理时,没有学生借助情境。因此,教材虽然符合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要求,情境本身的设置对于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推导过程有用,但对学生而言并无实质的作用。小数乘小数与小数乘整数相比较,计算方法可以类推,算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可以通过积的变化规律加以验证。因此,我把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的规律,发现比较简单的确定积的小数点的方法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中以1.2×0.8让学生自主探索。在结果是9.6与0.96的争论中,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把因数0.8保留整数计算,1.2×1=1.2,准确的积肯定小于9.6,不可能是9.6。于是,很多学生想到了把小数乘整数的算理迁移到了新知,因数中小数位数变化引起积中小数位数变化证明了0.96是正确答案。再以2.9×7.12、0.24×1.5 细化过程,巩固算理。借助学生的竖式,有学生把2.9写在上面,有学生把7.12写在上面,从对比中学生明确数位多的写在上面比较简单。小数点对齐的竖式与末尾对齐的竖式对比中,学生理解了我们实际上是看作712×29计算的,整数乘法是个位对齐,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的也应该是末尾对齐,小数加减法要求小数点对齐,小数点的确定中再一次巩固算理。
通过这样的三道计算题,学生基本计算障碍已被扫清,关键是如何准确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如果只是用计算为强化训练,课堂单调枯燥,索然无味,学生无兴趣可言,一些计算策略、方法也无法更有效的形成。通过设置有思维的.“陷阱”的练习,突出重点难点关键点,真正激起学生思维的震撼,亲身体验计算方法的生长过程,从而有效形成计算的技能。
练习一:根据182×23=4186请你快速找出积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
1.82×23 18.2×2.3 1.82×2.3 0.182×0.23
让学生根据整数乘法的积,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再一次理解算理,并可以减少学生的繁琐计算,在快速回答时,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简便方法。
练习二:182×23=4186,如何让等式182×23=4.186成立呢?
再次根据整数乘法的积,确定小数乘法的积的小数点,不过这次是根据积的位数,确定因数的位数。在学生的不同答案中,学生又一次感悟到因数中小数的位数与积的位数之间的关系,是学生思维认识上的一次升华。
于是,让学生回顾刚才的探索,对于小数乘小数,怎样迅速的确定小数点的位置?你有什么经验?交流中,对于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得出非常自然,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归纳得很到位。
练习三:1.25×3.2=4,想一想,这一题做对了吗?
学生又一次争论着:肯定错了,因数中一共有3位小数,而积是整数。错了,虽因数中一共有3位小数,但积应该是两位小数,因为5×2末尾有0。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再观察算出的结果。学生满脸惊讶!接着讨论:这个积的小数部分的三位小数哪里去了呢?
本节课我不是用大题量训练来强化计算方式,而是从练习设计上触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生长。
作业反馈:作业本上的练习难度大,课堂上重视竖式计算,对于口算,后进学生脱离竖式有点茫然,需老师的指点。对于※号题,根据138×25=3450,使下面的等式成立。( )×( )=3.45 ( )×( )=345。个人感觉对于第一节课后就是这样有思维的练习,一部分学生还真有点不知所措。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2-29
《小数乘小数》数学教学反思04-06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15篇03-08
小学数学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04-12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04-07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01-15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12-13
《小数乘小数》说课稿07-30
小数乘小数教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