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04 21:07:1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荷花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花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荷花教学反思1

  一.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二)、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态,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动画的设计,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二.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瞧他们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三.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如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或“___________的荷花。”例如有学生说:“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姿态是那样的动人!”有学生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学生说:“千姿百态的荷花。”

荷花教学反思2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荷花教学反思3

  语文教学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一节课的结束往往是自己教学理念完善的开始。教师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得提升,使自己不断获得润色和磨练。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效果,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品味的上升。因此,课后的反思至关重要。下面我就以《荷花》为例,谈谈我通过反思获得的点滴收益。

  课堂教学开始,我展示了一系列的荷图片,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情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我顺势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很踊跃,他们说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看到了碧绿的荷叶、看到了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看到了嫩绿的小">教材时更能贴近学生,使教学生成更具可行性。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抓住了许多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例如通过“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荷叶的多而密。“碧绿、像……大圆盘”写出荷花的色彩美、形状美,展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抓住“展开”、“露出”、“饱胀得……破裂似的”来领会文章的语言美以及荷花的外形美。通过“冒”与其他字例如“长”“露”等的比较反映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师也能恰当引导,对于文本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时我见好就收,转入到对“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课后我反复揣摩此处还需修饰,因为本年级段的学习任务含有对自然段的整体认识,要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此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零碎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将这些零碎的感性认识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第三自然段进行引导。例如可以这样说“荷花真美啊!它们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大家来看看,这一池的荷花又时怎样呢?”也可以帮助学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提高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反思,我加深了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把握好教材分析程度的尺度,提高了分析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缺憾的教学,蕴涵了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扬弃,就能完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就能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荷花教学反思4

  以“荷花”入文,应该说古今诗歌散文中是非常多的,爱“莲”之人多如牛毛。苏教版国标版十二册中,关于“荷花”的文章也有好几篇。比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二下)、《荷花》(三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下)。文人爱莲,世人也爱莲。而叶圣陶的《荷花》应该说是名篇了,短短三百余字,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荷花之美。叶先生的荷花既不是“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冷战。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也不是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给人一种独特的陶醉。《荷花》应该说是传统篇目,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而这篇文章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不是前三段的.,而是“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想到这里,我问自己是不是我的学生学习这课,这一段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永恒?我又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段在我的头脑中留下这么年没有忘记?思考之中,我感觉到这是因为“陶醉”会让人终身难忘。何为陶醉?词典中说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感受之中就是陶醉。叶先生的确沉浸在荷花之中了,否则写不出这么美的文章。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如何让他们也陶醉呢?记得教我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大声读,反复读,人人都能够高声背诵。老师弹着琴,让我们轻声背,反复练,并且参加学校朗诵比赛。看来,我以前的语文老师是花了代价的,从内心上也感谢我的语文老师,让美文走进了我的世界。现在看到荷花,我还会吟诵,因为童年的记忆没有消失。

  今天,也应该让学生这样享受式的读,因为只有读,才能产生最佳的感受。继续思考着这一课,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把陶醉这个词还给孩子,让孩子明白陶醉是多好的事。人的一生,所看的景一定很多,所经历的事一定不少,让自己陶醉与其中的事肯定不是一件。陶醉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最美的,也最值得回忆的。陶醉的故事对于他人来说,其实同样是美的。如何把自己的陶醉奉献给世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陶醉用笔记下来,写成文章。所以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用陶醉引领学生从另外一种角度明白写作的价值,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因为收获的是陶醉,所以最幸福!因为收获着陶醉,所以最美!

荷花教学反思5

  <荷花>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我很喜欢。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我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朗读,等学生读的很熟了才来讲。

  学习第二段时,学生在体会“冒”字是否用的好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冒”字用的好,不能替代。有的学生认为“冒”字好,但用“钻”字也可。不过大家都认为“长”不好。我没有表态,让学生自己辩论。双方意见相持不下,讨论得很激烈。最后我说,那我们来查字典,看看两个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比较字意,学生认识到还是“冒”的意思比较贴切。

  今天学习第三自然段,我说:“现在你们就是一朵荷花,在阳光下亭亭玉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们闭上了眼睛,一会有些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我看到了许多人在观赏我们。”又一个孩子说:“我看到蝴蝶飞来了,在我身边舞蹈。”我欣喜地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很多孩子举起了手,“我看到了一只青蛙跳到我身边,呱呱地叫。”“我看到了一位画家在画画,画出了美丽的我们。”。。。。。学生们高兴地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

  下午我改学生的小练笔,写一种花,学生是周末回家写的。大部分学生写的不错,但是仿写课文的痕迹非常浓。想到他们才开始写植物,仿写未尝不可。一个学生写的特别有意思,他说看三角梅的时候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脚,早有蜻蜓立上头。他把这句改为:小花才露点点红,早有蝴蝶露上头。我觉得写的很好。部分学生估计是看了作文书,还知道升华中心,升华到喜欢花的品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描写花时没有顺序,以及描写得不够详细。明天重点讲这方面。

荷花教学反思6

  1、这个教学片段我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阅读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2、我能够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注重语言的积累。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我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分组比赛读,教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3、这个教学片断只是起到示范作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阅读的兴趣。今后在课外阅读中,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也能很好的进行阅读。

荷花教学反思7

  自提倡素质教育到全面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阅读教学中我们欣喜的看到,课堂活起来了,个性突出来了,创新多起来了,这是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体现。但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案例不难发现人们对“课改”环境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前不久在我集团总部任教研究主任的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来我校送课,教学了三年级的《荷花》。教学中体现的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的阅读教学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一、重基础,“写字教学”贯穿始终

  目前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创新”成了一股时髦的风,“写字教学”常常被人们忽视,平时的教学中尚能在课尾提一提并布置学抄写默写,但在“课改”研讨课之类的阅读教学中越来越成了麟毛凤角了,生怕学生的“创新”的热情,弘扬的个性受到它的破坏。在于老师的课上“写字教学”不仅受到了重视,而且贯穿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

  如于老师在导入新课后即板书课题,他是这样教学的,“请同学们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写的”。随即在黑板上书写,“?荷?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何?字”。“现在我一起读题目。”这样的写字教学一点不刻板又起到了识字的效果,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中的也是这样。

  于老师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下来,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写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于老师相机进行写字指导。“这位同学?冒?字写得很好,很正确。对学生的好的写字习惯给予表扬,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写字“?冒?字的上部的两横不封口的不要写成?曰?字,随后又书写?帽?字”,“这个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书写?目?)戴着一顶帽子(画个半圆,再画两横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个?巾?字 旁,这就成了一个?帽?了”。形象

  的“字理教学法”即教会了学生识字,更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是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课程最后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书写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点,并让学生认真描红才结束此课。

  二、读书要读出“味”来

  以前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解”为主,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权利,现在的一些阅读教学则因追求“创新”和“个性”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机会。《荷花》的教学为“呼唤回归阅读权”的阅读教学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教学中于老师介绍了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淅流畅,平实淡雅,写景状物细致优美,耐人寻味。然后说:“《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们要能读出他的?美味?来”。这给阅读教学下了一个总的要求,然后又介绍方法说:“古人把读书叫估?煮书?(板书),书越?煮?才越有?味?”。在“煮书”过程中,于老师分三步走进行教学。首先是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板:熟读)。”在读书过程中于老师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读进去,然后指名几位同学读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要求学生再品读课文。

  “同学们,请你们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板:“品读”),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语句划出来。”“同学们读得很仔细划得认真,再请你把自己体会的内容批注在旁边。”这里于老师提出更高要求,继续“煮书”,深入“体味”。在“品读“的过程中于老师让学把一些好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当“品读”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共同交流从划出的词语中“体味”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练习如何把体会到的东西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品读”逐渐进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来越美了。如:

  一个同学在课文第一部分划出了“赶紧“这个词,并说到:

  “我体会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时也好像?闻?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极了。”(赢得了同学们一阵掌声)。于老师继续引导,“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读出来吗?”他试着读到:“赶──紧──”(“赶”字读得很急切,“紧”字则舒缓,赞美的读出)。

  于老师这时竖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带领大家读了两遍。此外于老师还引导学生“品读”了“挨挨挤挤”、“冒”、“饱胀”、“翩翩起舞”等关键词语及第四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在细细“品读”读出“味”之后,于老师再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美味”来。(板“美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于老师给予指导,并范读,如第四自然段要轻声读,用气读,带着想象读。通过于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自己陶 醉在优美的文中,听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适当的“创新”

  适当的“创新”或说“创新”要适当。“创新”是好事,是课改倡导的核心,但在一些课堂上,常常一“创”不可收拾,沾边的不沾边,恰当不恰当的统统称之为“张扬的个性”,有“创新”。归究其原因,这是没有在扎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没围绕文章或字、词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创新”。前面叙述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在于老师教学中,学生通过“熟读”“品读”“美读”课文,与“文本”进行了扎实充分的对话,创新思维非常活跃,产生的创新成果也与“文本”相贴切。

  再如,在教学到“有的还是花骨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时,于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花骨朵”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含苞未放”、“含苞欲放”,还有的学生道:“含苞羞放”,这时于老师又竖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贴切,又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这样“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多处,每一处都让我感觉到“油然而

  生”,“水到渠成”。这才是课改体现的“创新教学”。

  以上三点是笔者听课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师的课展示了教学艺术的无穷的魅力,表达他对阅读教学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究体会。

荷花教学反思8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荷花》。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上完课后感觉非常成功,所以把这节课的一些收获记下来。

  一、通过朗读感悟、背诵2、4自然段,摘抄第2段,积累优美的语言。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2、4自然段,摘抄第2段,积累优美的语言,效果很好。

  二、这节课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抓住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让学生用“挨挨挤挤”造句;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式说话;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自己如果变成一朵荷花,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写一段话;小练笔: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让学生先说说,然后写一写,效果很好。

  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这句话中的两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样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

荷花教学反思9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全文分两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看荷花。第2部分(第4、5自然段)通过想象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教学本课我引导学生多层面的了解文本内容,通过欣赏荷花美,品读荷花美,边读边想象荷花美,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了共鸣,获得了审美体验。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荷花》图片,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课题。学生交流后引入: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看荷花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表现荷花的“美”。学生的自主选择,随机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以“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学习,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学生最感兴趣。边读边想这一段,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长、钻、伸、露、探、冲),理解“冒”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冒”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机盎然,又写出了荷叶的茂盛。)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想干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随着对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无穷无尽的赞叹充塞于胸腔,他们迫不及待的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画面。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想象力,又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荷花教学反思1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对荷花的顽强生命力及高洁品格的赞美,同事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去描写荷花的姿态。在教学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仿写其他的花。首先我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成三种,一种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花瓣的,一种是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像,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想以怎样的姿态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姿态。”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然后我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连起来说其他姿势的荷花。接着我让学生想像一下,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学生很快就能举一反三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语文课其实就应该多让学生去开动思维,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去说去思。

荷花教学反思11

  近一周多来,各班都走进了正轨“新课程迢迢”给人一种压抑。老实说,在教学上本人还没有进入角色。不过本课感觉到不错,在教学中有些逆流翻转的味道,我也没去做些教学上的查找,因为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叶圣陶美笔之作再加上在我们本地有一大片荷花池,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如文其实境的感觉。课题一板,孩子们有的是话说。我借学生的激情板书了一些关于荷花高洁的名句。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钱戏连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荷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色彩明艳的荷花怒放图,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本课的思想上,注重阅读中抓重点句,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而懂得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写好写景的文章的重要方面。“想象力丰富,富于感染力”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比如,作者在观赏荷花的美时竟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在微风里翩翩起舞。这种写是很生动,形象的。在教学引导上,本人把握了写法的运用。

  如何使文章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这里我并没有去在意文本的学习,却安排了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这么美国,我们也来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不过在动笔前,让学生再走进文本,了解一下课文是怎样写荷花的,哪些是具体的描写,哪些是对荷花的想象和感叹。然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喜欢哪种花,这些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自己怎样把花描写下来。学生能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就可以动笔写作了。(我安排了下水文段,这里略)

  另外,在引导学生写作成文时,还是回放了文本引导学生讨论文中的修辞。比如,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的画。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背背优美的句段,必要时用一用也没错,使学生从阅读中悟写法,从感情升华到实际动笔,或许是妙笔生花的。

  其次,在作文中展开想象,想象是写作的重要的必备能力之一。一篇文章无论是在记事,写景,状物的时候,加上合理适当的想象。叶老说,没有想象的文章是不成文的。要写想象就离不开修辞,在课堂上、书本里、文章里,修辞就是一道风景,是一种意境,是一种追求。也就是修辞即生活,生活即修辞,修辞是一种生命的表现。与此,文章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更鲜明,深刻。本文中的作者就把自己的想象为池塘中的一朵荷花,并把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无休止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那么如何在作文中展开想象呢?

  第一,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规律。如,写爸爸戒烟,因为吸烟而闹笑话这是较为合理的,如果写爸爸为了吸烟而满街搜集烟头这就不合情理了。第二,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想象的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是来自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如,一提《西游记》就会想到贪吃的猪八戒,这样就牵起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总的来说,想象必须和生活经验丰富的知识结伴,多积累,一定会写出好文章。

  总之,本课的教学,学生还是收获不错的。如果说本人这也算自造创新的探究,那本人还是注重了紧扣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联系本地实地教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在美文中合并练笔,这样就自然地注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训练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将对文本的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进行拓展训练。

  用魏先生的语文教学经验来总结:“雕塑的艺术在于取一块石料,把没用的去掉。”阅读的可不可以说在于取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把没用的去掉呢?我看可以。

荷花教学反思12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

  教学时我针对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喜欢阅读,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荷花,唤醒学生的原有感知,把学生自然地带入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在表现荷花不同的`姿态时,我让学生用动作感受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学生就很容易地把描写荷花的长势、各种姿态的语句背诵下来了,积累了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在观赏荷花池美景时,通过课件的播放,使学生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会接下去的写话埋下伏笔。

  整堂课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深入地进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荷花教学反思13

  为了在35分钟时间内,较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以下三条教学策略:

  (一)、阅读中识字的教学策略。

  “将识字与阅读相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进行《新教材大量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优化识字教学的教学策略之一。即将识字教学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环节中,不断接触生字,复现生字,从而达到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运用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在教学时只在难点处加以点拨即可。

  本课的8个生字,集中分布在课文的第2节,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和第4小节,作者的想象中,因此识字教学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是一句长句,其中又有2个生字。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读好句子,先学习生字以扫除在朗读时可能遇到的`障碍。每个生字的教学各有侧重,其中“展”重在字形,“冒”重在部首。

  同时识字教学,我还采用了在游戏重识字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复习和写字中,我设计了2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快乐识字的目的。

  (二)、以读为抓手,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熟读方能品位、而后美读”,他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煮书”。语文课程标准重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语言优美,在阅读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本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赏一赏、读一读、说一说的学习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入书中时,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设计填空式的说话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读好这部分课文,熟读成诵,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三)、借助媒体,借助想象,丰富学生体验。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与文本、作者交流,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学生与作者一起“看荷花、赏荷花、想荷花”的情景,让学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上,从而更好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文中作者被荷花所吸引产生了自己也是一朵白荷花的联想,这种忘我的境界就是深深陶醉的一种表现。我在教学时通过媒体的画面、音乐和教师的朗读,让学生沉醉在其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而后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或转换角色体验或在朗读中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象的美妙与有趣。

荷花教学反思14

  1、课堂气氛

  因为有很多老师在听这节课,学生们似乎有点紧张,我的表现也比平时更紧张。我没有针对问题及时调整策略,也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室似乎有点单调。

  2、 教师语言

  在某些链接中过于冗长。他们想把问题解释清楚。他们担心学生听不懂,但他们说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懂。在这一点上,今后必须简明扼要。

  3、 教学设计

  在角色分析设计的一开始,我设计先谈论水姐,然后是五个女人的对话。然而,在课堂上,学生们首先谈论了五位女性的对话。我及时调整了思路,分析了五位女性的性格,并问道:“我是一位女性。”;在这些角色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rdquo,这就把问题带到了水姐身上。课后,我思考了这个链接,发现它比我设计的.要好得多。学生们经常对贴近生活的对话或描述感兴趣,这也给了我灵感。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上的突破口。

  4、 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鱼”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教授多少知识。如果一个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他就不会无法学习知识。我认为这是值得每一位年轻教师思考的。

荷花教学反思15

  《荷花》这一课是人民出版社小语义务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文章。这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美文。全文不到400字,语言生动优美,把一池的荷花都写活了。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让学生欣赏、感悟到荷花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且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我充分运用了多种手段,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有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有花苞、莲蓬、荷花图片的欣赏等。让学生被这美好的事物感动,进而去欣赏、去赞叹,最终达到去创造美的目的。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的一双双小眼睛都发出亮晶晶的光芒,无不被这些瑰丽的画面所吸引,连那些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都格外的专注。比平日里老师仅仅用语言来表达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种现代信息技术带给人的感觉更直观、更生动,也更精彩,更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感触最深的要数上到课文的`第四节,“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提出了“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欣赏完一池的荷花翩翩起舞的录像后,发言比较踊跃,想象力比较丰富,语言表达的也比较好。

  除了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外,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深挖课文的重点词句上下了不少工夫。“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写出了荷花生长的茂盛及蓬勃的生命力。通过让学生换词来比较,叶圣陶先生的“冒”字用得如此之传神。并进一步延伸开来,白荷花在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是怎样地冒出来,冒出来又想干什么?这个拓展练习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提高了学生思考、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由于有前面充分的情境创设,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思路就放得开,讲出了不少精彩的语句。如有的学生回答到,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拼命地冒出来,是想和其他的荷花比美。有的学生回答说,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争先恐后地冒出来,是想看看周围世界崭新的变化。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也许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没有前面学习情境的铺垫,没有深挖教材的重点词句,这些精彩的发言或许就出不来了。

  当然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教师不仅在范读课文的时候起一个示范的作用,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中,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朗读,去体会语言的美。

  回顾《荷花》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荷花教学反思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荷花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荷花教学反思04-03

《荷花》教学反思12-11

《荷花》教学反思05-07

语文荷花的教学反思01-06

课文《荷花》教学反思02-04

【精华】《荷花》教学反思07-11

【必备】荷花教学反思07-08

《荷花》教学反思(推荐)07-08

(精)《荷花》教学反思06-12

《荷花》教学反思优秀06-2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荷花教学反思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荷花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荷花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荷花教学反思1

  一.抓住想象的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二)、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动人的画面,让学生大胆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态,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课件动画的设计,不仅刺激着学生的视觉,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

  二.朗读感悟,体会文章语言的美。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再配上优美抒情的乐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我还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瞧他们那摇头晃脑的样子,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三.审美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婀娜多姿的荷花,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还特别适合审美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优秀的.文章都符合美的规律,语文教学中应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实现审美主义和审美客体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借助范文,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审美教育,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如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的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看和想象,体验美感。看后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给他们这样的句式来说:“荷花,_______!”或“___________的荷花。”例如有学生说:“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姿态是那样的动人!”有学生说:“亭亭玉立的荷花。”有学生说:“千姿百态的荷花。”

荷花教学反思2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文中有二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洁白素雅的本色。尤其是那幅特写图,准确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初放、盛开、花骨朵儿的三种形态。在教学第2-3自然段时,我充分利用这两幅图,让学生图文对照通过观察图画,品读课文,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

荷花教学反思3

  语文教学是一个延续的过程,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一节课的结束往往是自己教学理念完善的开始。教师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得提升,使自己不断获得润色和磨练。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效果,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品味的上升。因此,课后的反思至关重要。下面我就以《荷花》为例,谈谈我通过反思获得的点滴收益。

  课堂教学开始,我展示了一系列的荷图片,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造型、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学习情趣马上被调动起来。我顺势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很踊跃,他们说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看到了碧绿的荷叶、看到了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看到了嫩绿的小">教材时更能贴近学生,使教学生成更具可行性。

  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抓住了许多的重点词汇,帮助学生感悟文本。例如通过“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荷叶的多而密。“碧绿、像……大圆盘”写出荷花的色彩美、形状美,展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抓住“展开”、“露出”、“饱胀得……破裂似的”来领会文章的语言美以及荷花的外形美。通过“冒”与其他字例如“长”“露”等的比较反映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师也能恰当引导,对于文本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这时我见好就收,转入到对“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训练。课后我反复揣摩此处还需修饰,因为本年级段的学习任务含有对自然段的整体认识,要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此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零碎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将这些零碎的感性认识形成一个整体清晰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第三自然段进行引导。例如可以这样说“荷花真美啊!它们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大家来看看,这一池的荷花又时怎样呢?”也可以帮助学生概括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提高学生的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反思,我加深了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把握好教材分析程度的尺度,提高了分析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缺憾的教学,蕴涵了教师成长的轨迹。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扬弃,就能完善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就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就能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水到渠成。

荷花教学反思4

  以“荷花”入文,应该说古今诗歌散文中是非常多的,爱“莲”之人多如牛毛。苏教版国标版十二册中,关于“荷花”的文章也有好几篇。比如《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二下)、《荷花》(三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下)。文人爱莲,世人也爱莲。而叶圣陶的《荷花》应该说是名篇了,短短三百余字,让我们感受到另一种荷花之美。叶先生的荷花既不是“我看见小小的荷塘,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荷叶像一柄大伞,静静地在荷塘举冷战。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也不是杨万里笔下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给人一种独特的陶醉。《荷花》应该说是传统篇目,我们小的时候就学过,而这篇文章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不是前三段的.,而是“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想到这里,我问自己是不是我的学生学习这课,这一段也会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永恒?我又问自己,为什么这一段在我的头脑中留下这么年没有忘记?思考之中,我感觉到这是因为“陶醉”会让人终身难忘。何为陶醉?词典中说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感受之中就是陶醉。叶先生的确沉浸在荷花之中了,否则写不出这么美的文章。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如何让他们也陶醉呢?记得教我的老师是这样做的:大声读,反复读,人人都能够高声背诵。老师弹着琴,让我们轻声背,反复练,并且参加学校朗诵比赛。看来,我以前的语文老师是花了代价的,从内心上也感谢我的语文老师,让美文走进了我的世界。现在看到荷花,我还会吟诵,因为童年的记忆没有消失。

  今天,也应该让学生这样享受式的读,因为只有读,才能产生最佳的感受。继续思考着这一课,我个人认为还应该把陶醉这个词还给孩子,让孩子明白陶醉是多好的事。人的一生,所看的景一定很多,所经历的事一定不少,让自己陶醉与其中的事肯定不是一件。陶醉对于一个人来说那是最美的,也最值得回忆的。陶醉的故事对于他人来说,其实同样是美的。如何把自己的陶醉奉献给世界?最佳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陶醉用笔记下来,写成文章。所以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用陶醉引领学生从另外一种角度明白写作的价值,对于师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因为收获的是陶醉,所以最幸福!因为收获着陶醉,所以最美!

荷花教学反思5

  <荷花>是一篇非常美的文章,我很喜欢。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我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朗读,等学生读的很熟了才来讲。

  学习第二段时,学生在体会“冒”字是否用的好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认为“冒”字用的好,不能替代。有的学生认为“冒”字好,但用“钻”字也可。不过大家都认为“长”不好。我没有表态,让学生自己辩论。双方意见相持不下,讨论得很激烈。最后我说,那我们来查字典,看看两个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比较字意,学生认识到还是“冒”的意思比较贴切。

  今天学习第三自然段,我说:“现在你们就是一朵荷花,在阳光下亭亭玉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们闭上了眼睛,一会有些孩子举起了手:“老师,我看到了许多人在观赏我们。”又一个孩子说:“我看到蝴蝶飞来了,在我身边舞蹈。”我欣喜地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很多孩子举起了手,“我看到了一只青蛙跳到我身边,呱呱地叫。”“我看到了一位画家在画画,画出了美丽的我们。”。。。。。学生们高兴地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

  下午我改学生的小练笔,写一种花,学生是周末回家写的。大部分学生写的不错,但是仿写课文的痕迹非常浓。想到他们才开始写植物,仿写未尝不可。一个学生写的特别有意思,他说看三角梅的时候想到:小荷才露尖尖脚,早有蜻蜓立上头。他把这句改为:小花才露点点红,早有蝴蝶露上头。我觉得写的很好。部分学生估计是看了作文书,还知道升华中心,升华到喜欢花的品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描写花时没有顺序,以及描写得不够详细。明天重点讲这方面。

荷花教学反思6

  1、这个教学片段我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阅读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2、我能够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注重语言的积累。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我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分组比赛读,教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3、这个教学片断只是起到示范作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阅读的兴趣。今后在课外阅读中,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也能很好的进行阅读。

荷花教学反思7

  自提倡素质教育到全面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阅读教学中我们欣喜的看到,课堂活起来了,个性突出来了,创新多起来了,这是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的体现。但纵观目前的阅读教学案例不难发现人们对“课改”环境下教学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前不久在我集团总部任教研究主任的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来我校送课,教学了三年级的《荷花》。教学中体现的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们的阅读教学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一、重基础,“写字教学”贯穿始终

  目前阅读教学追求“个性”“创新”成了一股时髦的风,“写字教学”常常被人们忽视,平时的教学中尚能在课尾提一提并布置学抄写默写,但在“课改”研讨课之类的阅读教学中越来越成了麟毛凤角了,生怕学生的“创新”的热情,弘扬的个性受到它的破坏。在于老师的课上“写字教学”不仅受到了重视,而且贯穿在整 个教学过程中。

  如于老师在导入新课后即板书课题,他是这样教学的,“请同学们一起看一下?荷花?怎么写的”。随即在黑板上书写,“?荷?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何?字”。“现在我一起读题目。”这样的写字教学一点不刻板又起到了识字的效果,做到“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中的也是这样。

  于老师让学生把课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划下来,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一个学生写了“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字。于老师相机进行写字指导。“这位同学?冒?字写得很好,很正确。对学生的好的写字习惯给予表扬,激励和引导学生注重写字“?冒?字的上部的两横不封口的不要写成?曰?字,随后又书写?帽?字”,“这个字很形象,你看眼睛上(书写?目?)戴着一顶帽子(画个半圆,再画两横作帽沿),帽口是不能封死的,又因为帽子是布做的要加个?巾?字 旁,这就成了一个?帽?了”。形象

  的“字理教学法”即教会了学生识字,更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是真正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课程最后于老师和学生一起把文中的生字书写了一遍,提出了一些注意点,并让学生认真描红才结束此课。

  二、读书要读出“味”来

  以前的阅读教学往往以“讲解”为主,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权利,现在的一些阅读教学则因追求“创新”和“个性”而剥夺了学生“品读”“体味”的机会。《荷花》的教学为“呼唤回归阅读权”的阅读教学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教学中于老师介绍了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散文语言清淅流畅,平实淡雅,写景状物细致优美,耐人寻味。然后说:“《荷花》就是一篇描景的?美文?,我们要能读出他的?美味?来”。这给阅读教学下了一个总的要求,然后又介绍方法说:“古人把读书叫估?煮书?(板书),书越?煮?才越有?味?”。在“煮书”过程中,于老师分三步走进行教学。首先是熟读课文。“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板:熟读)。”在读书过程中于老师边巡视边指导让学生读进去,然后指名几位同学读文。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要求学生再品读课文。

  “同学们,请你们细细品味文中的语句(板:“品读”),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语句划出来。”“同学们读得很仔细划得认真,再请你把自己体会的内容批注在旁边。”这里于老师提出更高要求,继续“煮书”,深入“体味”。在“品读“的过程中于老师让学把一些好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当“品读”告一段落后,让学生共同交流从划出的词语中“体味”到了什么,并让学生练习如何把体会到的东西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品读”逐渐进入了高潮,“煮”出的味道越来越美了。如:

  一个同学在课文第一部分划出了“赶紧“这个词,并说到:

  “我体会到了,?我?迫切的心情,巴不得一下子跑到,同时也好像?闻?到了塘里的荷花的淡淡清香,荷花一定美极了。”(赢得了同学们一阵掌声)。于老师继续引导,“你能把迫切又美的感受读出来吗?”他试着读到:“赶──紧──”(“赶”字读得很急切,“紧”字则舒缓,赞美的读出)。

  于老师这时竖起了大姆指,然后又带领大家读了两遍。此外于老师还引导学生“品读”了“挨挨挤挤”、“冒”、“饱胀”、“翩翩起舞”等关键词语及第四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在细细“品读”读出“味”之后,于老师再让学生美美地读课文读出“美味”来。(板“美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于老师给予指导,并范读,如第四自然段要轻声读,用气读,带着想象读。通过于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自己陶 醉在优美的文中,听者也被深深的吸引了。

  三、适当的“创新”

  适当的“创新”或说“创新”要适当。“创新”是好事,是课改倡导的核心,但在一些课堂上,常常一“创”不可收拾,沾边的不沾边,恰当不恰当的统统称之为“张扬的个性”,有“创新”。归究其原因,这是没有在扎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没围绕文章或字、词句、段的中心意思去“创新”。前面叙述中我们已经感觉到了在于老师教学中,学生通过“熟读”“品读”“美读”课文,与“文本”进行了扎实充分的对话,创新思维非常活跃,产生的创新成果也与“文本”相贴切。

  再如,在教学到“有的还是花骨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一句时,于老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花骨朵”是怎样的,有的学生说:“含苞未放”、“含苞欲放”,还有的学生道:“含苞羞放”,这时于老师又竖起了大拇指夸她想得好,既贴切,又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使“花骨朵”羞答答的形象栩栩如生。像这样“创新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多处,每一处都让我感觉到“油然而

  生”,“水到渠成”。这才是课改体现的“创新教学”。

  以上三点是笔者听课后油然而生的自我反思,于老师的课展示了教学艺术的无穷的魅力,表达他对阅读教学的深邃的思想值得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究体会。

荷花教学反思8

  今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写景散文《荷花》。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有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上完课后感觉非常成功,所以把这节课的一些收获记下来。

  一、通过朗读感悟、背诵2、4自然段,摘抄第2段,积累优美的语言。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文章语句优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2、4自然段,摘抄第2段,积累优美的语言,效果很好。

  二、这节课做得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抓住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如让学生用“挨挨挤挤”造句;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式说话;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自己如果变成一朵荷花,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写一段话;小练笔: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让学生先说说,然后写一写,效果很好。

  抓住留白,指导想象说话。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就是利用课文的留白进行写话指导,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1。对第二小节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我进行了这样的写话练习设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地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利用这句话中的两处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白荷花的生机勃勃,充满灵气。学生的回答十分的精彩,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向人们展示自己美丽的样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呼吸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有这么丰富的想象,让我感到欣慰。2。第四小节中还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这节课,我借助美丽的范文,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收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双赢的效果。

荷花教学反思9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全文分两部分,第1部分(1~3)自然段,看荷花。第2部分(第4、5自然段)通过想象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教学本课我引导学生多层面的了解文本内容,通过欣赏荷花美,品读荷花美,边读边想象荷花美,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了共鸣,获得了审美体验。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荷花》图片,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课题。学生交流后引入:课文中的我又是怎样看荷花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再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表现荷花的“美”。学生的自主选择,随机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以“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学习,这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学生最感兴趣。边读边想这一段,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写荷花特点的词语教学写荷叶的'句子,通过看图,指导有感情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是抓住“冒”字进行教学的,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后,让学生给“冒”字换个词(长、钻、伸、露、探、冲),理解“冒”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从“冒”字你体会到什么?(“冒”写出了荷花的亭亭玉立、生机盎然,又写出了荷叶的茂盛。)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想干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随着对荷花形象理解的深入,情感的交融,学生的情感被激活了,无穷无尽的赞叹充塞于胸腔,他们迫不及待的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容貌。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想象相应画面。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锻炼学生想象力,又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荷花教学反思1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花》,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对荷花的顽强生命力及高洁品格的赞美,同事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去描写荷花的姿态。在教学第二课时,我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仿写其他的花。首先我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成三种,一种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花瓣的,一种是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像,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想以怎样的姿态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姿态。”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然后我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连起来说其他姿势的荷花。接着我让学生想像一下,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学生很快就能举一反三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上语文课其实就应该多让学生去开动思维,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去说去思。

荷花教学反思11

  近一周多来,各班都走进了正轨“新课程迢迢”给人一种压抑。老实说,在教学上本人还没有进入角色。不过本课感觉到不错,在教学中有些逆流翻转的味道,我也没去做些教学上的查找,因为这是一篇很优美的散文。叶圣陶美笔之作再加上在我们本地有一大片荷花池,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如文其实境的感觉。课题一板,孩子们有的是话说。我借学生的激情板书了一些关于荷花高洁的名句。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钱戏连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荷花盛开的景象,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色彩明艳的荷花怒放图,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教学本课的思想上,注重阅读中抓重点句,体会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而懂得富有感情,充满想象是写好写景的文章的重要方面。“想象力丰富,富于感染力”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比如,作者在观赏荷花的美时竟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朵荷花,在微风里翩翩起舞。这种写是很生动,形象的。在教学引导上,本人把握了写法的运用。

  如何使文章想象丰富,富于感染力?这里我并没有去在意文本的学习,却安排了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这么美国,我们也来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不过在动笔前,让学生再走进文本,了解一下课文是怎样写荷花的,哪些是具体的描写,哪些是对荷花的想象和感叹。然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自己喜欢哪种花,这些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自己怎样把花描写下来。学生能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就可以动笔写作了。(我安排了下水文段,这里略)

  另外,在引导学生写作成文时,还是回放了文本引导学生讨论文中的修辞。比如,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的画。甚至可以引导学生背背优美的句段,必要时用一用也没错,使学生从阅读中悟写法,从感情升华到实际动笔,或许是妙笔生花的。

  其次,在作文中展开想象,想象是写作的重要的必备能力之一。一篇文章无论是在记事,写景,状物的时候,加上合理适当的想象。叶老说,没有想象的文章是不成文的。要写想象就离不开修辞,在课堂上、书本里、文章里,修辞就是一道风景,是一种意境,是一种追求。也就是修辞即生活,生活即修辞,修辞是一种生命的表现。与此,文章就会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更鲜明,深刻。本文中的作者就把自己的想象为池塘中的一朵荷花,并把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无休止的把一池荷花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那么如何在作文中展开想象呢?

  第一,要掌握好“合理”二字。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规律。如,写爸爸戒烟,因为吸烟而闹笑话这是较为合理的,如果写爸爸为了吸烟而满街搜集烟头这就不合情理了。第二,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想象的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是来自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如,一提《西游记》就会想到贪吃的猪八戒,这样就牵起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总的来说,想象必须和生活经验丰富的知识结伴,多积累,一定会写出好文章。

  总之,本课的教学,学生还是收获不错的。如果说本人这也算自造创新的探究,那本人还是注重了紧扣课文图文并茂的特点,联系本地实地教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学习课文。在美文中合并练笔,这样就自然地注重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训练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将对文本的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进行拓展训练。

  用魏先生的语文教学经验来总结:“雕塑的艺术在于取一块石料,把没用的去掉。”阅读的可不可以说在于取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把没用的去掉呢?我看可以。

荷花教学反思12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

  教学时我针对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能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喜欢阅读,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一开始我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荷花,唤醒学生的原有感知,把学生自然地带入美丽动人、风姿妩媚的荷花池旁,学生兴趣盎然,激起了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在表现荷花不同的`姿态时,我让学生用动作感受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学生就很容易地把描写荷花的长势、各种姿态的语句背诵下来了,积累了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在观赏荷花池美景时,通过课件的播放,使学生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会接下去的写话埋下伏笔。

  整堂课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深入地进行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荷花教学反思13

  为了在35分钟时间内,较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以下三条教学策略:

  (一)、阅读中识字的教学策略。

  “将识字与阅读相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进行《新教材大量识字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优化识字教学的教学策略之一。即将识字教学与听、说、读、写相结合,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环节中,不断接触生字,复现生字,从而达到提高识字效率的目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运用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在教学时只在难点处加以点拨即可。

  本课的8个生字,集中分布在课文的第2节,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中和第4小节,作者的想象中,因此识字教学我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描写荷花姿态的句子是一句长句,其中又有2个生字。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读好句子,先学习生字以扫除在朗读时可能遇到的`障碍。每个生字的教学各有侧重,其中“展”重在字形,“冒”重在部首。

  同时识字教学,我还采用了在游戏重识字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复习和写字中,我设计了2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快乐识字的目的。

  (二)、以读为抓手,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熟读方能品位、而后美读”,他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煮书”。语文课程标准重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文语言优美,在阅读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以读为本,在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本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赏一赏、读一读、说一说的学习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入书中时,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设计填空式的说话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读好这部分课文,熟读成诵,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三)、借助媒体,借助想象,丰富学生体验。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与文本、作者交流,感受荷花的婀娜多姿,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我借助媒体,创设了一个学生与作者一起“看荷花、赏荷花、想荷花”的情景,让学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上,从而更好的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文中作者被荷花所吸引产生了自己也是一朵白荷花的联想,这种忘我的境界就是深深陶醉的一种表现。我在教学时通过媒体的画面、音乐和教师的朗读,让学生沉醉在其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而后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或转换角色体验或在朗读中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想象的美妙与有趣。

荷花教学反思14

  1、课堂气氛

  因为有很多老师在听这节课,学生们似乎有点紧张,我的表现也比平时更紧张。我没有针对问题及时调整策略,也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室似乎有点单调。

  2、 教师语言

  在某些链接中过于冗长。他们想把问题解释清楚。他们担心学生听不懂,但他们说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懂。在这一点上,今后必须简明扼要。

  3、 教学设计

  在角色分析设计的一开始,我设计先谈论水姐,然后是五个女人的对话。然而,在课堂上,学生们首先谈论了五位女性的对话。我及时调整了思路,分析了五位女性的性格,并问道:“我是一位女性。”;在这些角色中,谁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rdquo,这就把问题带到了水姐身上。课后,我思考了这个链接,发现它比我设计的.要好得多。学生们经常对贴近生活的对话或描述感兴趣,这也给了我灵感。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堂上的突破口。

  4、 教学行为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鱼”的过程。对学生来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而不是教授多少知识。如果一个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他就不会无法学习知识。我认为这是值得每一位年轻教师思考的。

荷花教学反思15

  《荷花》这一课是人民出版社小语义务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文章。这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美文。全文不到400字,语言生动优美,把一池的荷花都写活了。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让学生欣赏、感悟到荷花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并且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我充分运用了多种手段,来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有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有花苞、莲蓬、荷花图片的欣赏等。让学生被这美好的事物感动,进而去欣赏、去赞叹,最终达到去创造美的目的。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的一双双小眼睛都发出亮晶晶的光芒,无不被这些瑰丽的画面所吸引,连那些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都格外的专注。比平日里老师仅仅用语言来表达的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种现代信息技术带给人的感觉更直观、更生动,也更精彩,更具有震撼人的力量。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感触最深的要数上到课文的`第四节,“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结合课后的思考·练习,提出了“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还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这个问题。学生欣赏完一池的荷花翩翩起舞的录像后,发言比较踊跃,想象力比较丰富,语言表达的也比较好。

  除了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外,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深挖课文的重点词句上下了不少工夫。“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写出了荷花生长的茂盛及蓬勃的生命力。通过让学生换词来比较,叶圣陶先生的“冒”字用得如此之传神。并进一步延伸开来,白荷花在这些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是怎样地冒出来,冒出来又想干什么?这个拓展练习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更提高了学生思考、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由于有前面充分的情境创设,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思路就放得开,讲出了不少精彩的语句。如有的学生回答到,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拼命地冒出来,是想和其他的荷花比美。有的学生回答说,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中争先恐后地冒出来,是想看看周围世界崭新的变化。这让我感到非常惊喜。也许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没有前面学习情境的铺垫,没有深挖教材的重点词句,这些精彩的发言或许就出不来了。

  当然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教师不仅在范读课文的时候起一个示范的作用,在学生的朗读训练中,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朗读,去体会语言的美。

  回顾《荷花》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