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6 18:33: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

  大数的认识,其实就是对数值万以上数的认识,小学阶段,最大数也即千亿位数。在新授此课之前,本课有这样的学情分析:

  首先,数的认识对于四年级学生有相当的基础。如千以内的数的读写,千以内数的加减乘除,千以内数的数位、进率等概念的认识。基于此,本节课所谓的大数的认识,无非就是对数的认识的拓展,许多的概念可以由前迁移。

  其次,学生对于数的认识,有了许多的经验,从数的运算,到数的概念,因而,对于大数的认识,学生终究有基础。只不过,数位增多了,数级延伸了。此之故,必要的旧知复习,不仅练习量的必要,而且更是新知探究的依据,可为学生的新知探究准备了梯度的设定。

  因此学情分析,故得此课之轻松教学。然而,轻松教学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新知的容易掌握,教学之中,许多的问题,仍然值得教师去反省。从学生的`个性差异之考虑,到教学方法之创新,再到教学细节之把握,都值得我去作自我反思,以鉴后用。

  首先,从教材内容安排进行分析。大数的认识,毕竟源于生活,无所生活价值,何求大数认识?教材首先是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呈现,学生感官到,数据很大。整万、整千的数据,表明凑整之必要,也为之后的四舍五入凑整法准备了生活依据。此时,教学之放手,学生可能会读,则让优等生尝试。然大部分学生对大数几无接触,更别说认识了。所以,有教学跟进的需要。而后,以全国人口、上海人口数据作例题,进行新课的探究。也许,依据之前的万以内数的认识经验,优等生能读出这些数,然大部分学生不能读。于是,有读数工具方法的跟进,教材安排了数位顺序表和数位、进率的概念认识,以及我国传统的“四位分级”读数法。依据数位顺序表,能够表达出各数位的单位意义,然而读数却依然有困难。这就跟进了读书的一般方法“从高位读起”,从最高级读起。之后,对于读数的难点——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级首有零的读数,教材也给予了“试一试”的示范关注。在数位认清,读书熟练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写数。这里,后世经验也许与先验探究正好相反。人类之初,也许先能表示,结绳记事等,然而哑口无言,心知肚明,也就不存在读数问题了。然而,如今我们先得学会读书,然后才写数。

  依据数位顺序表,写数也就成为可能了。教材安排了依据数位顺序来写数,而后才是脱离数位顺序表的写数练习。在读数、写数、数位熟练之后,方能比较大数的大小。所以,教材安排了许多的练习。不过,我觉得教材在重难点上的示范例子太少,要求老师的领悟参透教材的细度太高,稍不注意可能连老师都会失误。这完全没有必要,要知道教材其实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自学的榜样,这就要求在重难点方面的示例,需要典型。像本课的“万级全部为零”就示范缺失。

  其次,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先是旧知的复习,即万以内数的读写,数位概念等,这为大数的认识准备了基础迁移。无疑,学生新知学习有经验基础。接着,学生感悟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感觉数据大,不会读。这就引出了大数的读。读之前,得先认识数位意义,进率关系,这样为读数提供了理解方面的助益。比如,知道大数里有多少个万,知道大数里的数位意义,就向读数提出了要求——读数从最高为读起,读大数时要注意数级单位等等。

  教授读大数时,“四位分级法”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方法。四位分级,也符合之前的千以内数的认识学情。结合数位顺序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数级表示什么意思,每一个数级里有几个数位,数位指什么,计算单位又是什么意思。这里,我让学生充分理解,不能着急,因为工具方法的掌握是知识技能习得的助手。充分理解了数位顺序表,也就不仅能读大数,还能清楚概念。

  在读大数时,我非常强调“四位分级”的学生主动过程,再加上之前学过的“中间有零,末尾有零”的读书经验迁移。初学时的示范,学生练习时的时刻提醒,可谓苦口婆心。所以,班上学生对大叔的读,基本不存在问题。至于万级没有单位、级首有零的读书难点,当然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然而,这样的引导也得建立在学生的数理理解之上,否则效果只是看上去的暂时美。正因为这样的难点教学细究,学生对于大数的读,也就不存在理解方面的死结。

  大数能熟练读了,在学生经历了读数所返现出的“读作”文字表述过程,之后的写数也就活水源头了。当然了,初学写数,仍然不离开数位顺序表,毕竟数位的文字表达,需要反映在数位顺序表中,方可容易理解。于是,我也是先让学生依据数位顺序表来写数。只是,学生自己也能感觉到,若是总依数位顺序表来写数,岂不麻烦不断?于是,我自认为的写数创新法就顺其自然地介绍给学生了。我要求学生在理解“写数时,要从高位写起,先写最高级写起”的基础上,对于我介绍的方法进行理解建构。我的方法是,“找数级单位法”,与之前读数的“四位分级法”相呼应。

  找数级单位法,要求学生能找到文字读数中的“亿、万”字样,然后再其底下作以标记。这样可以提醒自己,此数最高级在哪一级,一共有几级。有了认知,然后才能从最高级写起,从最高位写起。否则,写数方法完全停留在口诀表面之上而已,学生对于从最高位是无从把握的。当然,学习还是离不开好习惯。于是,写数之时,让要求学生,写完高级位,就想它的低级位,写完上数级,就想下数级。同时,写完一级,就自觉画上数级分级虚线。然后,再读一读自己的写数,看能否与原来的文字读数相同。而这所有的过程,我都在黑板上示范了,取得了学生们的认同理解。因为,写数时已然分好记级了,所以读书也就简洁了。这样的要求示范下来,经过学生的几次训练,也就变得自觉了。效果看来,学生对于写数也高效了。即便有些学困生的不自觉,反复地提醒,他们还是能够做到自查的,这于他们而言,当然也就是进步了,于我而言,相比总是无所方法地死规定,也要省力不少。

  当然,大数的认识,其实读写也有难点,这就是数位上的数字干扰,或者中间、末尾、级首有零的大数读写,乃至数位概念的认知,这些需要反复地训练,典型错题、易混淆题得不断反馈。练得次数多了,学生也就引起注意了,这对于学困生而言,尤其重要。

  为激励他们的创造个性,也为激发他们的兴趣,更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我在大数的读、大数的写新课之后,布置了学生的“出题自做”课后练习。不要求同一难度,不作同一题目的训练,只要他们依据基本的“大数读写”规则,自己编写“写大数,然后写出读法”、“写出读法,再写出大数”这样的练习题,岂不是分层作业?虽然,学困生也许基础大数的读写(容易简单题目),优等生难点方面的挑战,但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种进步,我也会因此而给每个学生以鼓励。当然了,这样的“出题自做”,对我而言,也是提出了挑战——设计时的用心,评价时的同心,披阅时的细心。毕竟,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供参阅。

  大数的认识,学困生依然认识不清,不能说以上的教学就很成功。但我尽量做到教学方法的人性,迎合他们的心理认知,这样以求教学的共进共生,岂非教学相长之必然意义?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2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课程分析:《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建立了良好的数概念认知基础。本单元要认识万以上的数,这是认数范围的又一次扩展,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在小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分析:通过第一组信息,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通过比较两组信息中的数,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还大的数,而且这样的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体会学习大数的必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引导学生思考“万位满十怎么办”,使学生自主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并体会10个一万是十万。

  通过小正方体的累加过程,帮助学生感受十万的大小,培养数感。利用类比迁移规律,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后,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并把它们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归纳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在整理数位顺序表的过程中,认识数位、数级,并结合现实情境,体会相同的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大小就不同,即“位值”的含义。做一做第1题,通过数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第2题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和数级划分的认识。教材第8页的两道练习,巩固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的认识。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以赤道为例,告诉学生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赤道3圈半,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教学反思:上完这堂课后,总体感觉学生对大数的认识,掌握较好,由于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在备课时,应做到备学生,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多得关注老师采用何种手段去教,忽视了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在学的问題,导致学生学的不够扎实。个别学生不能准确记住每一个数位的位置,数位与计数单位分不清楚。最后一点:“以赤道为例,告诉学生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赤道3圈半”后来有学生问我,什么是赤道。这里如果能改成“1000个小学生能站满我们的操场,那1亿个小学生能站满多少个操场?”这样在学生就能清楚的认识到1亿的大小,对大数也能有个清晰的估计。告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学习、多探讨、多请教。真正做到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做到自如驾驭教材,做好学生求知的引导者、点拨者。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3

  教学反思:

  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这节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造性地使用情境。

  在感受“十万”时,我把教材中的订书钉的素材变成了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学生在通过体验理解了十万的.意义。

  二是列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在学习十万时,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到底有多少,进一步巩固感知十万有多少。

  三是借助计数器强化数感。

  在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拨珠、数数进一步理解了“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把零乱的知识系统化,抽象化。另外,在学习一亿时,教师又变换了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文字材料:“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三年多的时间;一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三圈半;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让学生通过阅读,利用想象理解了一亿的意义。

  选择性的说明,给予指导建议。 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感知万以内的大小。

  需破解的问题。 由于让学生理解万以上的数到底有多大,浪费的时间太多,练习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4

  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迅速的读写多位数,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成功的地方:首先,在读写大数的教学前,我让学生去收集万以上的数,目的是让学生在收集大数的过程中去体会一下,至于较为确切的感受大数,教材安排了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并在后面设置了“一亿有多大?这个课题,使学生对于大数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所以学生很容易接受。

  其次,在教学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读写,并从中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分不清什么时候写“万“字,或者把”万“字漏写,比如2314700778读作:二十三亿一千四百七十万零七百七十八,写数会出现把”二百万三千六百五十“写作:200300060050”的情况。怎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难点呢?我采用让学生“先分级、再读写”的`方法,就是先将一个多位数从右往左,每4个连续的数位分为一级,每个数级依此叫做个级、万级和亿级,然后从高位数级起,按级读,按级写,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及对策:在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读数和写数不够熟练,在写的过程中,有时会漏写数字,需要再多给些时间进行练习。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5

  本单元《大数的认识》,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共分约12课时的教学任务,继接三年所学大数的知识为基础,以计数器为学具,以计数器为拓展的大数的初步学习,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的读写及生活中的运用,并能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的认识。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对“亿以内的数”的准确读数或写书,难点是“亿以内的`数”中“0”的读与不读,写与不写。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存在。首先通过让学生自由汇报收集到的信息,及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数的存在,进一步扩充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并且相信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学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关系、数的组成等知识时,我采取让学生自学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由于已经有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所以对于数位、十进关系和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很快就掌握了。对于“数级”和“计数单位”这两个新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学也很快理解了。在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只起到了一个帮助学生梳理新知的角色及向学生介绍国际上的“三位分级法”。

  在教学中充分应用计数器的规律性,让学生快速准确记忆计数器从右向左的依次数位,通过拍手游戏、闭眼空间形象记忆法,使学生掌握相邻两个数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结论。同时牢牢把握亿以内数“四个一分级,读几就写几,缺位用零补,读数从高向低位”。“四舍五入”更好掌握,题目规定近似那个位,采取“四舍五入”法,看此数位满“5”进位,不足“5”时,后面的数位全部近似为“0”计数时,带单位可省去该数位后面的“0”,再写上单位。

  我在课堂上采取两个个分层来授课:

  一是在备课中分层,从知识的疑难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层次、有梯度设计教学、设计课堂;

  二是在讲课中分层,让简单更容易掌握的知识点竟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掌握,知识的演变和综合应用部分能使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解知识的贯穿途径,在拓展和探究发展的内容当中,可在用时少,题目精炼,鼓励少数发展中或有能力的学生去思考、去学习。

  通过对比,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还是利用“分级”的方法来写数可以让我们写得又对又快。

  从学生课堂反馈看,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加强训练。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6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在亿以内的认识中,例5教学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例6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在亿以上数的认识中,例2是教学将整“亿”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的近似数。

  教学例5时,我出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2、你有没有办法使别人一看到这个数就能使学生很快就能读出这个数吗?(A、给数分级 B、把后面的四个0用东西盖死。C、把4个0去掉,换成一个万字)我问学生C,你是怎么想出这种办法的,她说:“我是看到报纸上就有这样的数。”别的同学也有附和说,我也看到过。接下来再讲例6时,再让学生重点体验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数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比较得到的近似数比较接近准确数后,做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把非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

  当练习第18页第8题时,题目要求: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

  北京大钏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汉字。

  写作:200184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A、200000 B、20万

  当时,我在备课时就只想到答案B。这时我问学生A,你为什么不把级上的数换成万呢?学生作到:题目中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其它同学也点头称是。我就又启发说:“你比较一下A和B两个答案那个表达更简洁呢?试图把答案统一成B

  学生A说:“答案B是比A简单一些,但是从题目要求来看并没有要求必须用“万”作单位。我无言以对。只好强行命令到:题目没有要求也要选择简单的方法写,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万”作单位来写。学生看了看我,无奈的坐到位上。从孩子的表情来看,学生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说法。课后,我一至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教材中例5后面的做一做题目是:

  中国科技馆共接待观众1843527人次。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 )……按题目要求应该写成18435百,但这种写法不符合我们的计数习惯。如果写成1843500,如果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取近似数后,这个数就表示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结果(也就是精确到个位),18435百实质是精确到百位,所以我做一做我并没有处理。但在课后练习题中,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学生A的答案和学生B的答案其实所表示的精确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不知道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如果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来讲两种答案都是可以的,但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系统来讲,只有学生B的答案是正确的。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给学生A一个满意的答复……。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7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小学生往往以感性认识为主,而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同时数位、计数单位则以抽象著称,如何突破难点,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清楚、数的感受丰富呢?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发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但是大数的概念相对于较小的数而言,要抽象的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对数字究竟有多大产生疑问。我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万以上的数,目的旨在让学生在收集的时候体会一下。至于较为确切的'感受大数,教材针对这个问题在第4页安排了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并在后面设置了“一亿有多大?”这个课题。通过这2个方面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大数感觉的逐渐培养,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而这部分教学主要的难题在另一方面。

  在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写的时候,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部读出来,有时有写0要读,有些0不读;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写下来。写数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教学中,我发现,教师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让学生采取“先分级、再读写”的方法,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先分级、后读写”,就是先将一个多位数从右往左,每4个连续数位分为一级,(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能满足4个数位),每个数级依次叫做个级、万级和亿级,然后从高位数级起,按级读,按级写。具体为:读数的时候,先按从右往左,4个数为一级,划上分级线,然后从最高位起,逐级依次往下读,每一级的读法都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读完一级,就加上这一级的级名“亿”或“万”,每一级中0的读法都与个级中0的读法一样。“先分级,后读数”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读出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减轻了记忆的负担。写数的时候,从左往右,依次圈出表示级数的“亿”“万”,有时没有“亿”则只圈出“万”,相当于读数时的用竖线分级,然后,从高级到低级,读一级,写一级,一级一级往下读,除了最高一级有效数字前面的空位不用0补足四位外,其余数级里凡是有空位的地方,一律用0来补足四位。“先分级,后写数”能够使学生不多写或少写0。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8

  上完这堂课后,总体感觉学生对大数的认识,掌握不算好,本课让学生认识的数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观察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理念再进行教学。在教学后,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知识迁移,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这节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认识所有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教学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注意建立数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

  数学来源与生活,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五次进行人口普查的数据,并且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建立数感。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不把它当成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去独立思考、去和同学合作交流,从而理解这些知识。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计数器),让学生自己制作数位顺序表。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本课的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时,我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讨论、实践、交流获得。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出读法,学得扎实,印象也深刻,这一教学效果比教师直接给出要好得多。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的多种评价。在不断总结和表述思维的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另外指名学生模仿老师出题让其他同学回答,由出题的同学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加分,这是生生间的评价。

  4、需要改进之处:

  在备课时,应做到备学生,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多得关注老师采用何种手段去教,忽视了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在学的问题,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放得不够。告诫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多学习、多探讨、多请教。真正做到用新的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做到自如驾驭教材,做好学生求知的引导者、点拨者。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9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写的时候,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部读出来,有时有些0要读,有些0不读;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写下来。教学时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我让学生在读数和写数时都画上分级线,强化四位一级,这样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针对部分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自己用硬纸板制作数位顺序表,每次读数和写数时先在数位顺序表中进行,熟练后再慢慢的用四位分级的方式进行,感觉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分级一定要从右往左,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能满足4个数位。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学生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让学生借助数位顺序表去发现、去体会、理解这些知识。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

  数的认识其认知结构是相通的,都要从“数的意义、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数的排序”等方面进行认识和研究。现行小学教材把数概念的教学分散编排在一至四年级中,但由于老师在每次的教学中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同时课堂组织中数的读、写、组成的又独立进行。从而造成学生年段知识间的断裂与跳跃,对单元知识缺乏整体的认识,所以同一层面的学习必然呈现重复、机械、割裂的状态。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相应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生活中的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对万以内数的读写的巩固和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为了让学生从数的读、写、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概念能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我尝试让学生依据已有经验,从整体进入对大数的自主性研究。同时通过与原有认知结构多角度地沟通,使之不断提升学生的数概念认识,形成学习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主动发展的契机。

  学生经过一至三年级数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一定的经验,这就为数的知识扩充到万级做了很好的铺垫。基于以上认识,我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规律出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重组。让学生依次经历万以内的数,再到十万以内的数,再到整个万级数的认识这样一个过程。引导学通过对万以内数的读法进行类比迁移,沟通五位数与万以内数的联系,再类比到整个万级的数。同时在过程中体会数位顺序表的生成性,掌握分级读数的原理与方法,拓展了学生今后的延伸学习的思维与能力。

  这是一堂复制课,是根据局小的一节课,自己再进行了一定的理解,稍有所改动。

  本节课分为三大块教学,第一大块是分类,在教学的时候,因为出现了类似40501的数,我想表扬,放是放开了,但在收的时候忘了收。当时没有反应过来,虽然过了一会儿就已知道,但以覆水难收。我指的是第一大块在结尾的时候,应作如下总结:我们在这里仅对8个5位数进行了研究,就已会读所有的五位数了,看来分类研究对数的研究是非常有用的,我们今后要多采取此种研究方式来为我们服务。

  第二大块其它问题是都在预设之内的,有个问题给我来了个措手不及,也就是100000的写。因为本节课的重心是万级数的新数位的产生以及它的读写以及组成。所以对写数稍有所放松。在然后在这里我就多问了一个问题,1000000怎么写,当然相应的延长了时间。另外,我对原来的结构中的十位、百位、千位的产生过于琐碎,又让学生重新说了一遍,而没有重心下移,也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第三大块的`教学时间不够,从而在最核心的一块学生的时间感悟不够,一堂课的整体感也就没有出来。

  到了第三大块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时间,还剩15分钟,就比较急了,因为学生感悟的时间比较少,对于无0的万级数学生会读,但更重要的读法的补充有问题。我原来是通过两个问题来推进的:一是无0万级数与个级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以此来完善无0万级数的读法,二是对于无数位表的12345678怎样读比较简单,从而完善万级以内数的读法。到底是先比较相同点还是先比较不同点。从课堂生成来看。这样的三个步骤我觉得比较好。一、万级上的2356与个级上的2356有什么不同,生答:多一个万字。二、其它还有什么不同?生:没有。三、师收:也就是万级数按个级数来读,再多一个万字。我有点过于纠缠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叫学生写数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写在数位表中,没体现出分级读的优势,应提醒学生写在表外。这样学生就会应用刚才所学知识来读新的无0的大数。关于有0的数的读法,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是:一是在读万级数的时候,因为规则没有完整归纳,所以导致到有0数无法顺利迁移,即万级数按个级数读,然后再找读法是否相同,再让学生读起来就比较方便了。所以这里的第一层次是先学生读,再比较0读法是否相同。第二层次应让学生有一个知道0的读法相同之后,读一读,再一次感悟。

【四年级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4-16

大数认识教学反思12-09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04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合集]05-21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6-17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2-13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常用15篇05-27

大数的教学反思12-28

大数的改写教学反思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