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了解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
2.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繁多、活动方式有趣写具体的方法。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先是情境的创设:在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繁衍着无数的生物,神秘而又美丽的海底世界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赞叹。学生乐于亲近海底世界,因此创设“你想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吗?”,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产生移情效应。他们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当学生身临其境,激起探究欲时,教师实行角色的转换。当学生就“课文哪些地方体现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结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
2.挖掘内涵、注重人文性。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文化及其多样性,弘扬学生个性,陶冶、塑造学生心灵。(1)挖掘文本中的人文性。通过放录像,把蓝色的海水、凶猛怪诞的大鱼、美丽的珊瑚……这些奇妙的东西尽情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再加上配有优美音乐的解说词,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神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热情,画出一幅幅美丽的海底世界。(2)体现课堂交流中的人文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历程中,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价值,让学生在体味语言、交流表达过程中,陶冶、塑造学生的心灵。(3)渗透课堂作业中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我们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发挥你的想象,请你写一写。”“关于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请课外查寻、搜集相关的资料,动手写一写。“这种实践性的作业形式,让学生亲近自然,很好的淡化了训练意识,消除了学生与生活的界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3.感悟运用,突出个性化。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个性化地体味语言,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例如学生对“海面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的理解;又如对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这个词的理解等,可以充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研读,强化个性体验。语文课还是一个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舞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例如:学生理解“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的世界”时,有的直接摘录了书上描写的原句来表达,有的加以概括出几个关键词语,有的充当解说员想大家进行介绍。学生在表达中思辨,在倾听中评判,不仅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提高了搜集信综合实践能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海底世界的景物。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内容中的可比较之处,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产,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获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一个认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开发海底物产、造福人类的理想和志愿。
三、不足之处
课堂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对于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内容来说,检验教学效果最有利的标准就是成型的作品,在本节课中如果将前面讲解曲线画法的内容缩短一下,后面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整个作品,那样学生的成就感会很大,也更容易保持学习的兴趣。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旧知导入,创设情境。接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自主学习二、三自然段(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感受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划出相关语句。(2)全班交流,播放课件帮助理解。①“海面”与“海底”理解“动中有静”。②黑暗深海中的星光闪烁理解“黑中有亮”。③海底听音器理解“静中有声”。2.合作学习四至六自然段(1)看看作者从几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物产的丰富?(动物、植物、矿物)(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自由组成小组,合作学习。(3)小组汇报。按照读:朗读感悟——看:欣赏课件——说:品读体验——演:美读感悟的阅读主线来学习。最后课堂小结,课外延伸: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畅游了神奇的海底世界,你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是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究办个海底世界展览会,请你来当小小解说家。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这一次融合课讲解《海底世界》,运用课堂教学渗透课外阅读与写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体现大语文观。
《海底世界》是一篇浅显的知识性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文章以流畅自然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整个自然对生命的热爱。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是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并学以致用渗透到写作,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三是能按顺序介绍海底世界,进一步感受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第一个是基础,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第二个是难点;第三个是重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悟颇多,下面就从几方面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1.这节课的难点是“能抓住重点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写具体的,并学以致用渗透到写作,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从开展一次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着眼,组织学生围绕“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一主题广泛收集关于海洋探秘的资料,进而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我也设计了让学生根据课件,上台表演动物们的声音,模仿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的活动方法,用自己的话说说所看到的景象等语言实践活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为接下来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2.这节课我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第二自然段海底暗中有亮的时候,我搜集了一系列光线变化的图片,由“海面——几十米——浅海——深海——500米以下”,一幅幅颜色变化的精美图片,给学生视觉的美感,以读代讲,深入浅出地理解了海底暗中有亮的特点。
特别是第三自然段通过让学生看海底动物交流的视频,让学生听到了海底动物不同情形下发出的不同声音。这个小视频让朋友帮忙制作的,收效甚好。直观地体会到这一段是围绕着“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句话写具体的。看完小视频,我让学生想象动物们还会发出哪些声音,通过海底动物声音的模拟,让学生感受到了海底的奇异,也同时激发了学生说话与写作的欲望。
第四自然段通过让学生看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的小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看完视频用表格形式检测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学生的参与率100%,正确率做到98%,教学效果优。第四小节也是总分关系的结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第一句话写具体的”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画批(读一读句子,画出重点词语,体会动物活动方式的特点并作批注)。最后为了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总分关系的句式,我又设计了仿写一个环节。
通过课前设计栩栩如生的动画片,学生们学习兴趣高涨,本来枯燥的文字和说明方法,在同学们心中“活”了,老师适当的点拨轻而易举就把问题解决了。第五自然段植物差异很大和第六自然段矿产资源丰富的学习我采用了略处理,我让学生看着图片自学,让学生自由表述。问题迎刃而解,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自学能力。
我的感悟是课前精心准备课件非常重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本堂课,我注意简化课堂提问,为了突破难点,我做了精心的设计,有师生的对读,有画批,有写话。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为了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海底是景色奇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3
一节课上下来之后,我对本节课的得失有了清醒的认识。听了其他专家同仁的评课以及给我的建议之后,我也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几个地方我认为处理得还不错。
一是在教学中,我立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引导表达——引导拓展的教学思路,课堂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使他们潜心阅读,深入思考。例如学生对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理解,又如对海底动物“窃窃私语”这个词的理解等。我能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等功能,帮助学生进入一个海底世界,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想像的空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热爱大海,树立了探索大海奥秘的志向。
二是课堂的开放性、灵动性。教师的课堂引导,追问、激励对学生而言是很有效的,因此学生的质疑才没有落空,才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品读。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畅达自然地发挥。
三是教学设计的即时生成性。一线教师都明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和因素都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因此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要像绘画一样既为自己的“教”更为学生的“学”“留白”,以便可以适时调整策略,满足新的情境和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我的这一节课就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及时调整,淡化了预设,注重了生成。尽管不如原来设计的简明形象,但却是最真实的'课堂。
课堂的遗憾在于我的课堂机智和临时应变能力不足!课堂机智的不足还表现在教学评价上。课堂上我有意识地注意了评价的多样性,比如让学生互相评价,作为教师评价的补充。但若是学生的评价无效的话,教师还可以机智地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再评价,因为这也是课堂交流的重要部分,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智慧的火花就是在这样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产生的。课堂详略处理上在具体的操作中有一定的遗憾。
叶澜教授说:“只要是真实的课就会有缺憾。”真实与不完美才是课堂的存在意义!
下课铃声的响起,却是我反思的开始。我清醒地意识到教学这门艺术太深奥,我还需要不断的去探索。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一生的追求,决不能马虎对待。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4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从大的方面牵出来然后逐段的去理解。
海底的.“宁静”和“黑暗”,学生不易体会到,更不易认识深刻。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描绘海面的句子,想自己见过的情景,对比想像大海的深邃,海底的沉积和漆黑。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
课文第四段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其中介绍海底动物的行进时,用速度很慢的“海参”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鱼”作比较。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自己走四米需要多长时间来体会海参的慢,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与最大的海藻长度作比较,具体说明了海底植物大小长短的比较。
最后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海底动物的资料拿出来共享,也是让学生对海洋有更深的理解。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对大海还很陌生,在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没能发挥出显着的作用,显得疲于形式,再次在朗读方面的指导还有所欠缺,对学生的评价也有些生涩,等等。以后,我要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5
《海底世界》是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文章以设问开头,作答结尾,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标》中的中年段教学目标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窃”和“私”,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重点是让学生感知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精心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气氛非常热闹。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认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海底世界》正是运用比较等说明方法介绍海底景物。
一开课,我就以“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心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接下来的整堂课几乎都是紧紧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表现在哪里?”这一个问题来学习的。阅读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基点,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现来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体现出海底的“宁静”和“黑暗”,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海底与海面等图片通过对比体会海底的宁静与黑暗。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我是从“窃窃私语”这个词入手,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就是偷偷的小声说话。海里的动物呀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在一起说悄悄话,”学生一下子明白词语的意思,并且很快地读出了那种窃窃私语的情趣来。课文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比喻排比句式列举出来,我还特意出示鱼儿的声音让孩子身临其境,体会海底各种动
物发出的不同声音。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引导学生再例举摹拟。最后再让学生用“有的像---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还好象在---”说话,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造句非常好。 当然,本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学习理解海底宁静与黑暗对比时,最好让学生体会到静中有动,暗中有光,我相信这样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会更透彻。
总体来讲,本节课上的比较顺利,效果也不错。但总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读文和感知的过程中,如果在拓展小练笔结束后,能再回归文本试着背诵文本优美片段,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6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7
今天,我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海底世界》,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气氛非常热闹。回顾教学过程,觉得自己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创设活动化的课堂。
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喜欢参与活动,结合教材的实际,采用摹拟动物的声音和动物的活动方式来理解课文。比如:在学习动物的声音时,我采用老师引读课文,学生摹拟声音的方法,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来了,教室里动物的叫声此起彼伏,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而且这也带动了学生的朗读,学生朗读地很有感情。然后再以“海底还有哪些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再例举摹拟。最后再让学生以“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还好象在---------”说话,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造句非常好。
课后,学生在教室里纷纷讨论,有些活跃的学生还在模拟动物的声音和它们的爬行方式,看来,他们对此非常感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实际,我决定在课堂中,创设了到海底一游的的情境,在引入课题后,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接下来的课,学生积极性也非常得高。情境的创设最忌有头无尾,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我再以“让我们再来看看海底世界”观看录象,情境的创设有始有终。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8
首先用《海底总动员》中的图片,一下子就激发了孩子们对海底世界的兴趣,幼儿能直观的了解海洋环境,并认识海洋动物。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大海这个庞大的世界里,它的隐藏着很多知识,当小朋友问我海洋里的某种鱼是什么鱼时,我一时也说不上来,于是我就让小朋友先猜猜,不知道的我们有机会上网查查资料,课后我感觉我的知识太少,对活动的掌握不是很熟练,所以教师首先需要丰富知识。我也让幼儿说了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萌发幼儿爱护环境爱护大海的情感。
然后我出示了自己的'范画,让孩子观察了我画中的景物,之后就是让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我觉得我应该好好丰富自己对海洋的知识,了解一些动植物的名字特征及生活习性。另外小朋友画完以后,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主要表现老师对幼儿的评价,而忽略了幼儿的自评和互评;评价侧重于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评价。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9
海底世界这一堂课通过播放录音,观赏图片,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本课时教学重点明确。回忆并会观察海生物的外形特征,并能根据本课题的内容进行想象、设计。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前教师做了大量的课前谁备。关于海底世界的精彩画面,图片资料,海底世界的情景的创设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活动。作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资料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根据课题内容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大胆地发挥想象,能使课堂活跃起来,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做到“纲举目张”,抓住重要问题,引领教学全过程。我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形式引入新课。是一个小小魔术:用白色的油画棒先把海底世界的图案画在白纸上,再用蓝色水彩一下子把画面显示出来,也包括板书课题。然后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你们见过海底世界吗?”
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一律报以微笑,不置可否。待多人发言后,我告诉学生,海底的世界真的是丰富多彩的啊!接着请学生欣赏我搜集到的海生物图片。通过图片(有代表性的海生物:多种小鱼、海星、海草、珊瑚等)欣赏,学生们了解到,海底的世界确实是太美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印象和想象与本组同学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海底世界?”至此学生的设计方案已基本成熟。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的采用了单色线描的方法,有的运用了勾线平涂的方法;作品的图案或简洁粗犷,或优美细腻;色彩有的响亮、热烈;有的柔和、宁静。很明显,学生的设计构思和制作材料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突破。由本课的教学使我想到,要把美术教材变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载体,使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沃土,就必须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而学习新课标,首先要加深对美术课程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而不至犯穿新鞋走老路的错误。
但是在活动最后“收尾”部分较潦草。教学经验不足,上课时特别是公开课时还会有点紧张,临场应变能力尚不足够。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有点犹豫地说:老师,我还是画不大出来。当时我采用了鼓励的方法,也提议要他看看范例再去思考一下,然后再去下笔画。我觉得当时应当帮助他想象海底世界,调整小朋友的心态,不一定我们画的就比别人差啊。提高了小朋友的自信心,那或许会更好一些,或许会有更不错的作品出来。我会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课上,有更大的进步。积极参加职前、职后培训,吸取先人的丰富课改经验,试图借鉴这一做法的精髓,使“做”与“教”统一,以便能基本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成为能独立工作的合格的教师。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0
1.认识生字15个,学习“窃窃私语、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海底世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培养学生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从生活中入手,从问题入手;在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感悟,在品读中升华的阅读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来调控组织教学,把学生真正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
(一)交流资料,激疑引题
师:同学们,上课前大家都搜集了许多大海的资料,让我们以小组一起来交流大家的收获吧!
(学生以5―6人为一组,相互交流搜集的资料:图片、贝壳、鱼类标本、文字介绍等。教师也要参加到小组中,享受交流的快乐!)
师:通过大家的相互交流,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大海是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方。
生:大海一望无际,有许多珍奇的动物和植物,是个大宝库。(大家拍手笑。)
生:……
师:大家谈得很好。可是,你们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海底世界,将带大家走进一个新的世界。(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生:海底世界什么样儿?有山吗?有树吗?
生:海底有宝藏吗?
生:海底有多少种动物呢?最有趣的是什么动物?
师:大家想了解的问题都很重要。我们怎样才能找到答案呢?
生:读课文。
生:上网查资料。
生:到图书室去查阅。
师:现在我们就来读课文。
[评析:课前丰富多彩的搜集活动,已经使学生开始了解大海,走进大海,激发了对大海的兴趣和热爱,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它们之间相互补充,调动了学习课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建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师:海底世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海底有各种奇妙的声音。
生:海底有许多种动物,他们的活动方式各不相同。
生激动地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3.检查读课文:谁想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积极地阅读。
4.依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重点指导下列词语的读法。课件显示:澎湃是否窃窃私语细胞蕴藏储藏
5.学生自由读词语,指名读词语。
[评析: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就能读得积极,就能读得认真。]
(三)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有趣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把你印象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2.你想读哪一段?(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引入)
3.品读第二段。
(1)朗读感受:海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海底虽然很深,但也有亮光,那是深水鱼身上发出的。
生:海底虽然很深,但能听到动物们发出窃窃私语的声音。
生:……
(2)欣赏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倾听海底奇妙的声音吧!(海底世界里动物们在窃窃私语的各种有趣的声音)
(3)品味体验:欣赏了奇异的海底世界,说说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话?
生轻轻地吟诵: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师:他读得是多么得认真!“窃窃私语”在这里指什么?
生:“窃窃私语”意思是海底的动物们在说悄悄话。
生:“窃窃私语”是指动物们说话的声音很轻,很小。
师:你还知道海底动物的哪些声音?请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生: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真有趣,有的像老牛一样哞哞,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还有的像汽车一样嘀嘀。
(4)美读感悟:你能把自己对海底声音的感悟读出来吗?
学生自己练习读。
配乐朗读:教师领读,学生齐诵读。
(5)想像说话:如果你用水中听音器听到海底发出的各种声音,你会怎样称赞呢?
生:海底简直在演奏一首奇妙的乐曲。
生:海底实在是太有趣,太神奇了!
师:海底世界的确是一个景色奇异的地方。
4.品读第三段。
学生自主品读第三段,读后汇报交流。
师:你从第三段里读懂了什么?
生:海里动物的活动方式各不相同。
生:海里动物的活动方式很有趣,很奇特。
师:我们再来欣赏海底的一段课件,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展示海底动物活动的录像资料)
师:欣赏完了课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海底的动物世界真是丰富多彩。
生:海底真是个奇妙的世界。
师:你能把自己对海底动物世界的奇妙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朗读。
5.自主品读第四、五段,分小组交流讨论。
(1)小组交流讨论学习的收获。
(2)我们再来欣赏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课间内容为海底景色各异的植物世界和人类开采海底石油的画面。)
(3)品读了课文,欣赏了课件,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海底不光有数不清的动物,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许多的矿产。
师:是啊,大海不仅景色奇异,也有丰富的物产,正等着人们去开发呢!
6.语言积累:你们喜欢哪一段,就读一读,背一背吧。
学生练习背诵。
[评析:教学中紧紧抓住“朗读感悟――欣赏课件――品味体验――美读感悟”这条阅读主线,使学生经历阅读的整个过程,并在读中思,思中读,读中悟,悟中情,使学生与教材之间展开真正的对话。同时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渗透,学生张弛有度,有目的地在阅读,在探索。]
(四)总结谈话,拓展延伸
师:海底世界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奇世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我真想把海底世界画下来。
生:我真想上网查阅大海的资料,更多地了解大海。
生:我想和大家一起办一个主题是“海底世界”的手抄报。
生:我要多读书,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能到海底游览,探索海底的秘密。
……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建议,有这样远大的志向,只要我们努力去做,肯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让我们努力学习,一起去探索海底世界的秘密吧!
[评析:拓展延伸,走向生活,实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
在教学中,我立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确立了“朗读感受――欣赏课件――品味体验――美读感悟”的语言学习策略,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了读,学会了思,学会了想,使教材变成了鲜活的内容与学生进行交流,特别是丰富多彩的课件丰富了学生想像的空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和提高,激发了学生热爱大海,树立了探索大海奥秘的志向。
在课堂上,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使他们潜心阅读,深入思考。重视了学生质疑的引导,如: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你喜欢读哪一段?你读懂了什么?等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阅读和思考。在探究性阅读中,还组织学生合作性阅读、交流、讨论,使学生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为深入学习课文,作了充分的准备。
需要说明的是课件的设计,力求内容形象逼真、丰富多彩,以给学生正确的导向,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1
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课堂分为三个板块,检查课前的预习,读书的整体感知,自学导学景色奇异之宁静,合作学习奇异之声音。从教学目标来看,基本是达成了教学目标,认识并指导了写字,了解了课文的结构,弄懂了一段写了什么?学会了抓关键句子及词语去读懂课文,通过拓展语言训练加深了对海底世界动物发出声音的认识。对于一个段逻辑顺序也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
我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动性,具体措施表现在放手自读,发现个体的智慧闪光,比如,一个学生就说到海底是黑暗的,宁静的,有的学生说到小猫喵喵,老鼠叽叽......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遗憾在1、3段拖延时间,有一个地方没有衔接,导致迂回,如边读文章边想画面拖延了2分钟,导致后面的4分钟视频没有课内时间播放。败笔:3段的拓展说话不明确,完全可以去掉,老师点出之后直接板书,知道是不同时候即可,或者是不必课件,直接让学生说出行进时会发出什么声音,遇到危险时会发出什么声。因为没有太弄明白,所以直接出示课件,学生就是简单思维,而我的处理也过于简单,竟然一带而过,没有进行指导。可以说,课堂机智非常的欠缺。
困惑: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针对有同的体裁讲方法,反复的训练,还需要进一步明晰方法。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2
一.教学目标:
1、读懂每个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语,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个自然段。
3、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收获。我们来开火车读词语。
2、同学们词语掌握的不错,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渡: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
1、学习第2自然段:按照下面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可以看出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
(1)默读,用“——”画出有关句子。
(2)结合所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练习朗读。
学生自学,师行间巡视。指名汇报补充朗读体会。
过渡:宁静的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1)个别读。思考:哪个词最能体现动物发声的特点?
(2)什么叫“窃窃私语”?(3)个别表演——同桌表演
(4) 全班有感情读 “窃窃私语”声。
(5)播放课件声音——四名同学学动物声音
(6)齐读句子“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7)拓展练习
问:海底动物还可能发出哪些声音?课件出示填空练习
(8)齐读自然段
过渡:没想到动物们还能用语言交流呢!王老师还知道鲸群能像合唱队一样唱歌呢。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按照第二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2)指名汇报,师板书。海参请一名学生走一走4米的距离,大家对比一下。
(3)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
(4)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5)老师读第一句,再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读完请学生说说老师读的和同学们读的句子有什么关系。
(6)试背这个自然段。指一名同学背。
(7)你还搜集了海底动物的哪些活动方式,能给大家用简短的句子有感情地说一说吗?
4.还可以从哪看出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呢?指名分别读第5、6自然段。
5.小结:正像同学们读的那样,海底有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各种种样的动物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清。看到这些,你们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出示资料)师: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各种动物奇特的活动方式,植物的多种色彩,海藻的大小悬殊,都是那样的奇异。据最新资料介绍,海底的生物物种数占地球的近80%,共有20万种左右。人类所需要的许多物质和生产药品的资源都可以在海洋中找到。海底矿物资源也很丰富,石油储藏量是地球储藏量的3倍。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生:齐读“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再读!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这也是赞美海底、赞美大海、赞美神奇的大自然。再读!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同学们,学到这儿,我相信你们已经对海底世界有了很多的了解,如果请你来当导游,向游客介绍海底世界,你最喜欢介绍哪里呢?
(四)、布置作业
喜欢绘画的你,可以画一画海底奇异的景象,
喜欢朗读的你,可以读一读优美的文章,
喜欢写作的你,可以写一些你想对大海说的话,
喜欢探索的你,可以查一查大海的秘密。
教学总结与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文章以设问开头,作答结尾,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本课教学我做到了重点明确、思路清晰。一开课,我就以“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紧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心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接下来的整堂课几乎都是紧紧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表现在哪里?”这一个问题来学习的。阅读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基点,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现来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回顾教学过程,觉得自己以下两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1.注重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中,不仅是为了完成课而讲课,而是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接受知识,这也就是注重了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本节课,在理解“窃窃私语”时,先是学生表演,而后是理解这个词语,再用这个词语说句话,最后回读课文感受动物们窃窃私语的情境。再如:在学习动物的声音时,我先引读课文,学生接读课文。然后再以“海底还有哪些动物的声音?”引导学生再例举摹拟。最后再让学生用“有的像---样---,有的像---一样---,有的像---一样---,有的还好象在---”说话,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造句非常好。再比如:教学“海底物产丰富 ”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收集的海底物产的资料,并背诵积累,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注重了多种形式的读。
充分读书,让学生与文本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前提。本节课课堂上读书的状态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例如:自由读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用一、二个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男女声对比读海底世界的声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练习读段落,体会情感等等。正是这一次次学生用心读文,而使文章在孩子们的口中,脑中,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次读文都有不同的目的,使学习不断深化,情感不断迸发。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断提高,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学生对大海还很陌生,在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没能发挥出显著的作用,显得疲于形式,对学生的评价也有些生涩,课堂上,我发现部分学生未加入学习的行列时,应给予充分关注,并作出改观现状的调整,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后,我要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3
上周音体美组织了一次观课议课的交流研讨活动,在听课以及评课的过程中有了较多的收获,是听课老师与讲课老师的互动与交流。本次授课教师是美术组的王红老师,她安排的课程是《海底世界》,这一节课是综合探索课程,注重学生深入理解色彩的审美特质,从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锻炼。 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分工明确,各安其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本课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让学生认知和学习,同时体现出高效课堂的实效性,完成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课前设定目标,学生积极学习,体现高效课堂的特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分组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究、合作、交流,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循序渐进,怎样让学生充分交流,值得探讨。
学生对鱼的结构和鱼的制作是定义和实践的结合,总之,此次课程是一节讲求实效的课程。作为参与活动的教师也进行了有益的学习、探讨和交流 。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体会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通过第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参"和"量。。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3、培养学生写一段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海底图片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看图片
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
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指读有关句子: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两方面特点: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
(4)海底有光吗?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2、学习第3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让学生讨论:“是否”是什么意思?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
3、学生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2)什么是“窃窃私语”
(“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 “窃窃私语”。
(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5)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式具体描写动物发出的声音,同时用“蜜蜂、小鸟、小狗”的叫声来比喻海底动物的叫声,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物,特别能引起儿童的情趣。讲课时,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动物只有这几种声音吗?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还有许多种动物的声音。)
(7)教师读句子: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提问: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各种动物还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声音。)
(8)指读这段话,并小结这段话表述的内容:静中有声。(奇特)
(9)小结学法:学习这段话我们主要抓住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要弄懂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必须注意抓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
(10)让学生自己说说海底景色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黑中有亮、静中有声)
4、用上面的学法自学课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海底有哪几类物产?文中分别写了些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
5、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课文,想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本段共有五句话。第1句讲“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大约有三万多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后四句分别介绍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活动方式。)
(2)“已经知道”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海底动物不只是三万多种,还有很多很多,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现。)
(3)第1句与2至6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先总述后分述。)
(4)你是怎么知道的?
(从“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一概括词语中看出来的。)
(5)“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这句话作者给贝类赋予了人格化的描写,使它们更加可爱、动人。)
指名读5、6自然段。
(1)课文怎样介绍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读有关句子,找出其中的连接词语。
(“有……有……还有……”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描写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
(3)让学生找最有特点的植物。
(最大的、最小的)
(4)海底有丰富的矿产,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陆地上蕴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稀有金属是很宝贵的矿产资源。在陆地上蕴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这种稀有金属,说明海底有丰富的物产。)
(5)课文中描写植物和矿产的时候,为什么只写这几种?
(让学生体会作者抓最突出的特点描写的方法,同时说明海底丰富的物产中也包含着“奇异”。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是分不开的。)
五、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六、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看图,再激趣、展开想象。
1、出示挂图。
2、谈话激趣。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丽多彩,景色如此奇异,物产如此丰富。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以此深化和延伸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5
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是我们新教师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平时只是自己讲自己的,虽然课后也进行了深入地反思,但肯定还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不自知,这正是一个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平台。前些天刚刚走入全国小语界四大名师的课堂,感慨颇多,回来又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调整,完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我选择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作为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公开课。这是一篇写景的课文,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一、在学习这课时,我注意了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尤其借助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从而让学生了解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这节课上完之后,经过几天来我自己得深入思索,感到成功之处有之,不足之处亦客观存在,给我在教学工作中留下了不少启发和深思。
让学生乐于学习语言,灵活运用语言。
我所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词语的积累,("海阔天空,水天一色,波涛汹涌,波涛澎湃"这四个与课文紧密相关的词语)接着出示两幅相得益彰的图片,让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词语。这是我比较满意的部分。
二、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滋长。
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想到的是教学过程的开放,从而体现探究性。先是情境的创设: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现海面的景色,给学生美的享受并积累词语。再引导学生进入对海底世界产生探究的欲望。 "你从那可以看出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学生置身情境,强烈地感受着无形之"力"的作用,情不自禁地关注,向往,投入。似乎学生身临其境,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2-27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4-03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5-30
【热门】《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5-17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荐】05-15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通用)10-20
(精华)《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5-15
(热门)《海底世界》教学反思07-09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15篇)04-07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800字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