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1
《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学生因为是初次学习演讲稿,所以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教学还算是比较顺利的。
第二段是本文的重点。“四问”结构相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教学时,我采用了“教”(导读“问身体”一段)——“扶”(导学“问学问”一段)——“放”(自学“问工作、问道德”两段)的方法,努力地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学生对于一些语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一些鲜活实例,效果还不错。比如陶校长认为:“健康是生命之本。”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一篇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从而知道桑兰受伤之后,就无法参加比赛为国争光,就无法享受平常人可以享受的生活;再联系学校的.黄老师,因为出了车祸,成为了一个植物人,再也无法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讲课,无法看到我们这个美好的世界,无法享受天伦之乐……举这样的例子,学生不但容易理解课文,而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辜负陶校长的殷切希望,让演讲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呢?我要求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从今天开始,就这样“每天四问”,及时记载完成情况,当然提醒学生要实事求是,说真话。总之,要努力像陶校长所说的,学做“真人”。
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不足,有的教学环节讲解的不够深入;整堂课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2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要求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教学课文的时候,我把自己当成了陶校长,走进教室,我我的门:“孩子们,你们想不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学生们立刻回答道:“想!”我随即抛出我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呢?”学生争相回答。有的说:“要认真刻苦。”有的说:“不懂的地方要问。”
我当即表扬了,接着引入课文:“陶校长也想告诉我们呢!”然后,我让学生读课文,并且思考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整篇文章的脉络就很清楚了,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我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请学生来讲解,他们的.讲解很平常,很容易懂,而且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很和谐的。这篇课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具有很深的启发性。在教学中,我也通过指导,让学生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学生在中朗读其实也是对掌握程度的一种体现,课文内容把握深了,他们读的就很投入,很到位,反之,是读不出什么味儿的。我们应该在课堂多培养孩子朗读能力,这样,其实也能看出孩子在课堂上是否集中,他们的朗读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那教师在课堂就能把握得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问问他们这四个问题,我发现,这样的问很能让孩子促动,激发他们互赶互超的劲头,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这样坚持每天问问他们进步了没有?让他们每天知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成长!我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去思考,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孩子更用心的学习,如果我们都在这样去做,我想,孩子都会有更好的发展的。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3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教学“每天四问”,我采用由扶到半扶到放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2到5自然段的相同之处,学生们发现结构是一样的。接着,我让他们多读几遍课文,弄清具体的结构。通过分析交流,学生们找到了这样的结构形式:问什么——为什么这样问——怎么办。弄清了结构,再一起以第一问健康为例,扶着向前,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自学后面的自然段了。
学完了四问,我对学生说,其实每天可以问自己的.还有很多,起初学生有点茫然,后来经过点拨:可以问问学习中的事。思路就清晰了,有的问:自己的学习态度进步了没有?有的问:自己的写作能力进步了没有?等等。我让他们课后进行仿写,争取将第五问写精彩。
陶校长的“每天四问”学完了,我又给大家讲述了《四块糖》的故事,以此对大小练上的文章分析进行点拨。同学们渐渐走近了陶先生的心灵世界,对这位平民教育家产生了敬仰和崇敬之情。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4
今天继续教学《陶校长的演讲》。说句心里话,从开始准备的那一刻起,我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了许多的困惑,除了读后就可以知道的“四问”外,还需要我教给学生什么?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再一次横在了我的面前,以至于开始上这一课的时候,我还是惴惴不安,当一位教师面对着一篇文章时不知如何下手时这种感受就会非常强烈。
文章的内容不需要过多的关注,那么唯一可以追问的就是文章的形式了。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演讲稿,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文学样式,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讲为主,二是演为辅,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文字信息,讲的内容和形式自然是关注的重点。既然是演讲,必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这在第一节中就被开门见山,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提出主题——具体阐述——总结全文。这是理解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演讲形式的过程。
形式的问题解决了,思想性还是不能忽略的。我给学生出示了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两年多年前,曾子就说了,他每天都要反思自己三个问题,一是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二是和朋友相处有没有做到诚信?学习到的东西有没有得以温习?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正所谓“独善其身”,而陶校长所做的这个演讲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自然就会想到是为了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想象出一个表情严肃而又和蔼,激昂而又深情的陶校长。这样的谆谆教诲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践行!
这觉得这样处理比单纯地让学生逐词逐句地去读课文、老师单纯地去讲解分析要好得多,一是它注重了对文章主体语言形式的关注,对于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二是它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界,找到了“四问”的历史支撑,使得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厚重感,而这又恰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那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陶行知的了解还局限于一个干瘪的文字罗列层面,没有更为生动和贴近的东西,陶校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这样的演讲,自然有它的时代的影子,而这我远远没有涉及。
二、对典型文本的遣词形式没有关注。演讲应该用的是口头语言,没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学生与书面语言进行比较,这实是一种失误。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5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本课中有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比如:“堡垒”、“造福”、“鞭策”等等,那么,该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呢?
联系本册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9)》中所提出的“随时使用工具书”的要求,我将词语理解布置到学生的预习中去。我先让学生先把自己所不理解的字词圈画下来,然后再自己解决:可以联系上下文推想,也可以。上课时我再进行检查、评讲。在这个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理解词语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在引导精读第一问,聆听第一问时,我问怎样才有健康的`身体?学生很快就找到句子。我又问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是关键词?学生大多能找到自觉持久与科学合理,再读时基本能很好地处理表达语句。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联系媒体谈谈,比如哪些不合理的生活和作息会导致什么?偏食,挑食,贪吃油炸及荤味这样的生活习惯产生了一个个小胖墩,不仅影响体形,也会给身体带来健康负担影响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读这句话时就不用老师再生硬地强调,学生自然地动情地激动地表达出来,真是读中见悟。
本文在结构上有个特点:陶行知“每天四问”中任何一问都是先提问题,然后解释为什么这么问,最后说明应该怎么做。这样层次明晰的表达方法值得学生学习借鉴,于是,在本文学习的过程中,我安排学生进行仿写。我给学生规定了内容:今天你读书了没有?翻阅学生的习作,我发现学生不仅将这样一种写作的方法模仿得惟妙惟肖,同时还把读书的理由以及该怎样读书阐述得淋漓尽致。
其实,我们也可以多给学生几个选题让学生模仿,比如:今天你劳动了没有?等等;当然,学生模仿的还不仅限于这样一个方面,陶行知在阐述问题时候还用上了好多其他的方法,比如打比方的方法,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模仿。学生在教师所预设的仿写步骤中既迁移运用了文本的写作方法,同时也为自己日后的创作积累了方法。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6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把自己当成了陶校长,走进教室,我问问我的孩子门:“孩子们,你们想不想成为优秀的学生?”学生们立刻回答道:“想!”我随即抛出我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学生呢?”学生争相回答。有的说:“要认真刻苦。”有的`说:“不懂的地方要问。”我当即表扬了他们,接着引入课文:“陶校长也想告诉我们呢!”然后,我让学生读课文,并且思考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这样,整篇文章的脉络就很清楚了,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通过问答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我分为四部分,每部分都请学生来讲解,他们的讲解很平常,很容易懂,而且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很和谐的。这篇课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具有很深的启发性。在教学中,我也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学生在课堂中朗读其实也是对课文内容掌握程度的一种体现,课文内容把握深了,他们读的就很投入,很到位,反之,是读不出什么味儿的。我们应该在课堂多培养孩子朗读能力,这样,其实也能看出孩子在课堂上是否集中,他们的朗读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那教师在课堂就能把握得当。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问问他们这四个问题,我发现,这样的问很能让孩子促动,激发他们互赶互超的劲头,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这样坚持每天问问他们进步了没有?
让他们每天知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成长!我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去思考,通过一些什么样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孩子更用心的学习,如果我们都在这样去做,我想,孩子都会有更好的发展的。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7
本文结构鲜明,“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顺序一目了然。然而对于演讲稿,学生是陌生的,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我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礼仪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
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第二课时,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的。但是对于文章中的几个句子的理解似乎有难度,如“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等,在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广泛的'。
本文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文中的“四问”结构相同,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除了陶校长的四问,我们还可以问一问自己什么?仿照文章的写作方法,尝试续写一段,你打算问自己什么?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谈到了很多:运动、自信、作业、宽容等,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辜负陶校长的殷切希望,让演讲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去呢?我要求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从今天开始,就这样多问问自己,要实事求是,说真话。总之,要努力像陶校长所说的,学做“真人”。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8
《陶校长的演讲》是一篇政论文,围绕“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每天四问展开说理,以此达到激励、鞭策学生不断进步的目的。
上过第二教时,自己觉得没有把握住文本的重点、难点、特点,生怕学生理解不到位、不透彻,进行了逐词逐句进行讲解。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琐碎而凌乱,块状教学结构不清晰,重点不突出,难点未凸显。
对文本的特点重新研究之后,总结了如下改进建议:
一、抓住大目标,放弃小目标。文本要求对课文进行复述,这应该是教学的大目标。因为文本是政论性质的文章,不讲究面面俱到的逐词逐句的理解,而重视的是文本总体精神和内涵的把握。教学时,应围绕“复述”这一目标,找准四问的切入点,按照“了解每问内容→理解每问大意→复述每问内容”这一流程操作,抓大目标的实施,丢弃琐碎的讲解,从而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
二、找准每问的切入点。一问“问健康”,要抓“生命之本”作为理解的.切入点。“本”是何意,“为何是本”,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健康第一”的观点就呼之欲出了。
二问“问学问”,要抓“造福于社会”。“学问怎样造福于社会,又怎样使学问取得进步”,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二问的意思就明了了。同时,理清了二问的层次,为有条理地复述打下了基础。
三问“问工作”,要抓“责任心”。讲清“怎样培养责任心,为何要培养责任心”两个问题,三问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四问“问道德”,要抓“公德”与“私德”。明确学习与做人的关系,领悟做人和学习文化知识同样重要。
找准每问的切入点,才能促使学生快速理解,为复述节省时间。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9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首先,我让学生读题质疑,学生问“陶校长是谁?”“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接着,我对学生说:“同学们的问题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下面让我们听听陶校长是怎么说的吧。”
接着, 我请学生结合课外阅读资料,了解了陶行知校长对同学的关爱以及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到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本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所以我觉得不宜打乱原有顺序进行教学。文章第二、
三、四、五这四个自然段的结构很相似,都是按照“问的是什么—为什么问—怎么办”的顺序安排材料的。我主要是重点引导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第三、四、五这四个自然段以学生自主读悟、相互交流为主。在理解“四问”中的“怎么办”时,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强,因此我主要用一些鲜活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说明的道理,效果较好。比如在引导理解“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怎样是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谈得很多,也很好。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比如对教材的挖掘不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讲解的不够深入;此外,还有我的教态不够亲切,使用的语言不恰当,不符合儿童的语言要求。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10
这是一篇演讲稿。说句心里话,从开始准备的那一刻起,我就对教学内容产生了许多的困惑,除了读后就可以知道的“四问”外,还需要我教给学生什么?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再一次横在了我的面前,以至于开始上这一课的时候,我还是惴惴不安,当一位教师面对着一篇文章时不知如何下手时这种感受就会非常强烈。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这种文学样式,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讲为主,二是演为辅,由于我们面对的是文字信息,讲的内容和形式自然是关注的.重点。既然是演讲,必然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每天四问”,这在第一节中就被开门见山,这给了我一个启发,让我沿着这个思路,和学生一起理清这篇文章的叙述顺序:提出主题——具体阐述——总结全文。这是理解内容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演讲形式的过程。
但是整堂课下来,还有许多的不足,那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陶行知的了解还局限于一个干瘪的文字罗列层面,没有更为生动和贴近的东西,陶校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这样的演讲,自然有它的时代的影子,而这我远远没有涉及。
2.对典型文本的遣词形式没有关注。演讲应该用的是口头语言,没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学生与书面语言进行比较,这实是一种失误。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11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我在教学本课时,没有充分研究课后习题。仅仅问了陶校长谈了哪四个问题,而没有问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不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的把握。找出了健康、学问、工作、道德这四个问题时,我又让同学们比较哪个问题最重要,这一环节的设置也有些不妥。因为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没有可比性。
这篇演讲稿在结构上是明显的总——分——总,在教学中间部分时,我重点讲读“第一问”,对于“第二问”,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第三问”和“第四问”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之处稍加点拨。比如,对于“公德”、“私德”、“真人”这三个词语的理解。
在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说说陶行知为什么要做这篇演讲,随机简介陶行知。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想。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12
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这则演讲,应该说对于人的终身成长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这么说,这篇演讲是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典范文章。反复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这四问不是能简单教成四问,一问一答,答案明确,教学结束了。也就是说,这是一篇典型的教学起点性文章。我一直倡导,每篇课文都是起点,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沿着这个起点奔跑起来。假如孩子们学习这篇文章,不能奔跑起来,就说明我们把这篇文章教完了。这篇文章我教过一遍,就那一遍让我终身难忘。在此,我先叙述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在学生反复朗读这篇文章,清楚这篇文章的内容后[课文内容其实不复杂,孩子读那么几遍,就会知道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假如我们仍然停留在这种分析上,分析来分析去,孩子们肯定讨厌这篇说理文的],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
师:同学们!《陶校长的演讲》这篇文章已经读了多遍了,内容都知道,有好多同学也能够背下来,并且能学着陶校长那样演讲起来了。下面,我想换一种方式思考这篇文章。
师:我想请同学们当评委,为陶校长的演讲打分,打任何一个分数都要说出理由,最高分是100分。请同学们听配乐演讲。
[以苏教版教材提供的配乐朗诵作为素材]
[同学们认真听着、想着、在给陶校长打分]
师:你们一定要用好自己心中的标准来打分,给多少分都要学出自己给分的理由。
[学生思考了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
生1:我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这篇文章太精彩,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明白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健康、学问、工作、首先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生2: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每一问都那么好,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生3:我同样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这是陶校长给他的学生讲的',他的学生肯定说这四问好,否则我们就不会学这篇文章的了。
生4:我也给陶校长的演讲打100分。因为从第一问到第四问,每一问都那么震撼人心。
…………
[说到这儿,大家都是满分。当时的我,想到孩子看来已经理解这篇文章,事实上我在备课中想到这一方法,也没有想到什么特殊的分数。所以听到同学们这些表白,自然内心十分高兴,原因很简单,孩子们懂得了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东西。所以,我准备说……]
师:同学们说得真——[我刚刚要说,一位同学举起来了手(一位女生,叫熊一威)]你想给陶校长打多少分呢?
生:我想给陶校长的演讲打99分。
师:(我笑着说)你为什么这么吝啬,舍不得把那1分给陶校长呢?
生:我应该给陶校长打个100分,也应该给他打个100分。不过我要试验几个月,每天问问自己,如果真进步了,我就把这1分给陶校长,如果我一点进步都没有,说明陶校长的演讲不管用,到时那99分也不能给。
[听到这儿,我感觉到这个孩子真的用心学这篇文章了。全班同学听完所说,自动给她鼓掌]
师:(非常激动)你说得真好,我们都应该加入到这个四问中来,从今天开始就问,几个月后再来给陶校长评分。
……
我这个班的学生,今年读六年级了,当时他们是问自己了,但坚持下来的不多,因为当时带他们时间太短,估计这件事他们早就不做了,我也感到一种内疚。假如学校让我带下去多好,心里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带那么几年,我就会督促他们,让他们在自问中成长起来。
也许这四问,他们没有忘,想办法还能激活她。但这只能是我的一厢情愿了。
今天,我不能教这一课,我在默默地祈祷学过这篇文章的孩子能够问起来,坚持才能体会到价值。如果今天来教,我就把这篇文章变成祈祷文,为孩子的终身祈祷,我与他们一起祈祷。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13
《陶校长的演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我请学生阅读《陶校长的演讲》,让学生说说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学生读书后很快回答:“讲了每天四问。”学生找了“四问“,文章的段落也就很清晰了,学生很容易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陶校长为什么要问这四问?怎样才能在这四个方面取得进步?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前准备和经验不足,我将“四问”这一整块拆零为一个个单一的问题去讲,使整个整体感知部分显得零乱,没有条理,自然也没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在随后的合作探究和角色表演两个环节里,我分别提出了“陶校长为什么要大家每天问这四个问题呢?这四个问题对我们学生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你哪一问做的比较好?”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加深对“每天四问”的理解。起来回答的学生都答是很不错,但由于我没有即使给予学生鼓励,使得教学气氛并不活跃。
作为一篇演讲稿,内容很有针对性,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说很具有现实意义。本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在学完课文后我组织学生针对班级和本人实际也设计了每天四问:
第一问,当天的作业有没有完成?完成了,质量如何?
第二问,上课认真听课了没有?听了,有没有动脑筋回答问题?
第三问,今天我有没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了,有没有好的表现?
第四问,今天我有没有担任学校、班级的管理工作?担任了,有没有完成,完成的质量又如何?
我想这样做正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只有让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了,学风正了,才能真正地让自己和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工作和学习。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14
本文是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演讲稿形式的文章,不免感觉陌生(连第一自然段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所以在第一课时教学时就向学生讲授了演讲稿的特点:真实性和鼓动性,内容贴近生活。必须讲真话,带有强烈的情感。语言规范,明白易懂。并很快帮助学生理清了自然段。
课文条理清晰,重点部分的语言形式基本雷同,于是,我请学生按照“问什么,为什么,提出希望”把每一问分成三层。学生边读书边分层,很容易就做到了。接下来的合作探究环节更不是什么难事儿。学生因为先前已经分了层,对几个自然段的语言形式感觉很清晰。所以,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一切都挺顺的。
但是,课堂上总感觉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回答正确率太高,可回答问题的含金量感觉太低。课后思考:可能是文章的结构太清晰了,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反而让课堂失去了往日的生趣,顺理成章的课堂更看不出学生的智力差异。看来,教学永远存在缺憾!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15
《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学生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青年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朗读。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词句训练寓于朗读训练之中。二是根据教材“每天四问”结构相同的特点,采用了“一问”全班合作(重在教师点拨),“二问”小组合作(重在组长引导),“三问、四问”自主学习(重在运用学法)的`方法。形式不断在变,学生的学习热情却丝毫不减,反而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了学习活动中来。学习能力也随之增强了。三是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情况,模仿课文的层次结构,进行迁移练习。
【《陶校长的演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11-21
校长教学总结01-13
副校长教学总结05-24
校长教学总结范文12-30
《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教学的反思04-15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2-07
教学教学反思11-12
大班陶泥教案02-20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