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17 10:14: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这个学期由胡主任负责我们二年级的教学常规检查,我欣然接受了,只想在这个活动中得到更多老师地指导,以求自己在教学艺术上的更大进步。

  按照课时进度我将要《分香蕉》这一课,可由于这是同学们初次接触除法,在教学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本想给领导求求情,让她下节课再听。可想到听课后可以得到更多老师的指导,我决定就在今天让同学们来认识除法。

  本节课是要学生结合平均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开始认识除法。

  课前,我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小猴分香蕉”一故事情景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由于有了分东西的基础,学生很快分出结果,这时我问:“你能不能用一个简洁的算式来表示?”这时有学生说出:2×6=12,很不想听到的答案居然被同学们说了出来。这时,我只好停下来,请另一位同学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所列的算式到底求出的是什么数学问题呢?很快,同学们安静了下来。思考之余,大声喊到:求的是一共有多少根香蕉?我紧接着重复了先前的提问:请同学们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来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和结果。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下面有同学在小声的说道“用除法”。唉,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这时学生才猛然想到所见过的除法算式,很快地举起了小手。教师写出除法算式,引导学生看书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在练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列出除法算式,并说出每个部分的意义。可还有少部分学生存在问题:有的学生会摆,会圈,却不会列式。有的学生会摆、会列式,但却不会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还有的学生不知除数是谁?如: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他列式:12÷4=3,学生知道每份是4根,可是动笔列式时不知除以哪一个数,但是通过数数学生在括号里都能填正确,这种情况必须具体学生具体分析,进行个别指导。在以后的做题中慢慢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己。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13:42:40认识时间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本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第一册已经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教学5分5分地数,1分1分地数,一年级学生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结合实际。课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家里的钟表,再画出自己喜欢的钟面。从观察到画,学生对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多少大格、多少小格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再利用课前画好的钟面,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到分针指着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学会了5分5分的数。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发现有学生把5时55分认成6时55分,经过个别辅导,补救过来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忆上课情形,认为经过上学期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时针,同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过于强调的'是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学生也受老师教学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错误认识。因此在下一节练习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接着学习5分5分的数。学完后把时针表示几时与分针表示多少分合在一起,就是钟表上的这一时刻。

  这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分析原因:

  一、没有对旧知及时的复习,没有对旧的重点知识强化。

  二、对于“分”这块应该强调一一对应关系,如:2对应10,忽视这块知识。

  三、把学生看的太高,讲每一节课前,对学生实际接受情况。

  四、不要把课设计的太满,让学生消化不了。

  认识时间同步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大格,( )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 )时;分针走1大格是( )分;分针走1小格是( )分。

  3.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是( )分,也就是( )。

  4.分针从2走到6,走了( )分;时针从2走到6,走了( )时。

  5.新闻联播晚上( )时整开始,要播放30分,( )时( )分结束。

  考查目的:了解钟面上的基本知识,知道时针和分针位置变化的关系,以及二者反映出的时间上的变化。认读时间,并结合钟面进行简单的推算。

  答案:1.12, 60 2.1, 5, 1 3.60, 1时 4.20,4 5.7,7时30分。

  解析:第1题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大格和小格。

  第2题注意时针、分针的对比,区分走一大格表示的时间的不同。

  第3题分针绕钟面一圈是1时,也就是60分。

  第4题正确区分时针和分针走4格所表示的时间。

  第5题需指导学生掌握,过30分针要走6大格,推算出分针的位置,进而读出时间。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用钟面学具拨一拨。

  二、选择

  1.一堂课的时间是( )。

  A.40小时 B.4分钟 C.40分钟

  2.现在是6时30分,过一刻后是( )。

  A.7时 B.6时45分 C.6时15分

  3.时针只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5,这时的时间是( )。

  A.5:25 B.6:25 C.5:30

  考查目的:认识时间单位,能将合理的时间单位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时间的认读和书写。认识“一刻”的含义,并会简单的推算。能根据时针、分针位置的描述,说出具体时间。

  答案:1、C 2、A 3、B 4、B 5、A。

  解析:第1题主要是区分时和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指导学生使用排除法解题。

  第2题读钟面上的时间,先看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钟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讲解时可利用钟面拨一拨,关键是让学生找准时针在钟面上走过了哪个数。

  第3题注意4:05的书写,提醒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

  第4题知道“一刻”表示15分,“过一刻”就是在30分的基础上再加15分。

  第5题脱离了钟面,仅根据对指针位置的描述,让学生判断具体时间,较抽象。对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钟面辅助理解。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时间过得真快,半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这学期一开学就对学生严格要求,不论是做作业还是练习,都要求学生工工整整的写,所以除极个别同学书写不工整外,90%以上的同学都工整。而且每单元都考两次试,所以,学生对每个单元知识掌握的都很牢固,并且在期中考试之前,对以前知识进行了综合复习,并考了好几次试,使学生对期中以前知识掌握的较好。期中数学成绩二年一班平均分90.55分,优秀率87%,及格率100%。二年二班平均分84.79,优秀率68%,及格率94%,只有两名同学不及格。

  反思这次期中考试,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待加强和提高,二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理解能力尚有待提高。考试已不再读题,但还有一部分学生需要适当点播。今后教学中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做题速度较快,但检查不够仔细,二年一班个别同学胶卷早,史有些同学没检查就交卷了,导致一班没有满分的`。

  今后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要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细心做题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题意。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平时加强计算训练。

  3、练习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4、加强个别辅导,对学困生不放弃。

  5、多数同学容易出错的题,应多举几个例子,让学生真的掌握。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更加努力,希望在下半学期,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史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和写。让学生知道数位及数位意义,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

  在教学设计时,我先复习数数,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紧接着又复习了数的组成,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用小棒摆数(教师报数,孩子们摆数),其中让学生两人一组摆出24根小棒,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学”字。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课堂上通过个位和十位上的珠子换位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在例题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辩”字。通过开展整十数写法的练习,在“辩”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并且在读、写、辩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

  在例6的教学中,我突出了一个“逼”字。通过给学生一个只有个位和十位的计数器,请他们表示100,学生们发现仅有原来的两个数位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就“逼”他们想出一个新的数位!百位就闪亮登场了!百位的出现满足了学生的自身需求和渴望,这从孩子们兴奋地给计数器上的百位插上小棒的样子就可以感受到了!他们更自主地学习,理解数位意义及数位的排列顺序。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十进制计数法的基本原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觉得完成得比较好,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能更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增加一些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多鼓励和表扬一些学生,学生学习情绪一定会更高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抓好以下两点:

  1、适度使用学具。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认识规律,实物学具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因为这是新的运算知识,学生以前只学过加法和减法,乘法对他们来说是很难想出它的意义的。我使用学具教学,把学生从加法的意义上过渡到乘法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摆学具时也应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摆花片的过程中,应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再摆两份数目相同的,最后摆很多份数都相同的,让学生觉得加法的累赘,再介绍乘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义,很乐意去学习乘法。可见,学具使用的恰到好处,有利于新知识的过渡、教学,也可以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2、从现实生活出发,利用社会生活知识教学。

  《新课标》中强调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应该生活化,如果我们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把现实生活的问题联系到学习的知识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如有这样的一道应用题:小红做了23朵纸花,送给同学们18朵,还剩下多少朵?这道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应用题,如果要二年级的学生做出来,有的同学们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来,但有一些同学连题意都不明白。这时,如果我们从实际的生活出发,具体地给出这道题的实际意思,再根据结果和减法的意义,就可以很容易让学生明白这道题的意思,这样比较容易解决问题,因为本来他们就知道结果,只不过不会用数学知识来解答罢了。所以说,有一些应用题中,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先用学生的生活经历来解答,再用数学知识来解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理解题意。也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以上两点。使二年级的小朋友真正从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解决问题,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学生的数学素质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教学本身来看,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引起学生去思考,为学生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或求证性的问题情境,寻找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个意义上,解决问题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

  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学生为本,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教师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读统计图表”一课时,可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并将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同学们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由于是全员参与,数据又是学生自己收集的真实数据,所以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的参与度极强。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周围,只要用心就会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应用题教学中常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可以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的`训练。其实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关键是学生能否感受到,并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摆脱习惯方法的干扰;引导学生跳出原来的解题模式。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获得任何知识的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与联系。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空,使学生有较多的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过河”(混合运算三)时,可让学生根据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如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男生需要几条船?女生需要几条船?男、女生至少需要几条船?在这些问题中,前面的三个问题都是已学的一步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确定“男、女生至少需要几条船?”为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这样设计学生不但明确了学习目的,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

  四、重视变式练习

  练习在培养解答应用题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练习要合理地组织,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特别是适当安排一些变式练习,对于克服简单的机械重复,提高解题效率,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变式练习,很多学生能够排除应用题中非本质特征的干扰,正确地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和选择运算方法,求得正确的答案。应用题的变式练习从低年级起就要做一些安排。例如,乘法应用题,第一个已知条件不仅有需做被乘数的,还要有需做乘数的。复合应用题,有些相邻的两个已知条件可以进行计算的,也要有些不可以进行计算的,使学生能在真正理解题里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地选配已知数进行计算。

  五、联系实际,增强应用意识

  用数学是学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打量世界、认识世界,主动去发现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

  把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如根据日常购物、学校的操场、花同、教室等相关信息编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应用题,进行讲解或练习。这样的应用题,来源于学生身边,充满着生活情趣,学生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兴趣。

  如在教学“买文具”时,教师在进行巩固如在教学“买文具”时,教师在进行巩固练习时,创设了“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

  总之,解决问题教学只有遵循儿童的思维特点和思维规律,并结合问题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做到多实践、多联系实际、多形式转化、多灵活运用、多层次要求,才能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才能体验成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7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基本知识,如:学会并比较熟练的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初步认识时间等等。但是也有个别学生由于基础差,作业完不成,学习习惯差造成了成绩较差的现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备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有热情,具备这样的前提,学生才能把知识学好。本学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找资料,下载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很多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了,效果极好。

  三、课堂上“精讲多练”

  加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加强口算训练

  为使学生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熟练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每天抽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或对答或笔算,而且每天留口算作业。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能力。

  五、及时做练习册

  完成一小节的内容就及时做练习册,本学期练习册基本是在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对练习册即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反复训练,直到吃透弄懂为止。

  六、认真批改作业

  每次布置作业都非常用心,做到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注重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本学期在作业评比中,我班表现突出。

  七、抓好差生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为了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又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还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八、重视与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支持。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各方面的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也养成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有所提高,但有几个学生的成绩还不够理想,今后我仍将继续努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8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

  1、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2、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租船》这一课是在学生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本节课充分地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租船”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教这一课时,我是通过创设同学们租船的情境,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以后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我先演示课件图,让学生说一说从情境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结合实际想一想,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都知道要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计算,可是在最后的“答”这一环节就出现了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想21÷4=5(条)……1(人),所以“至少要租5条船。”他们没有想到多出来的1人。还有学生对于安排的合理性掌握也不算好,他们不知道怎样的安排才是合理的。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写答。所以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在练习时探索的空间还不够,虽然学生在解决有余数的问题时大部分孩子基本上都已经会计算,但在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时还有几个孩子写不对,在理解“最多”、至少“的意思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会写答。所以老师在上课应尽量多给学生一些主动探索的空间,多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游戏和活动,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可能会发挥得更好一些,体会得更深一些。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9

  《写数读数》这一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为今后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打下基础,更能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做好准备。

  教学时,我先复习数的组成,紧接着又复习了口算和20以内的写法,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看课件用铅笔摆数,先说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孩子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边拨珠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我让学生通过感受具体的事物(小棒)到半具体半抽象的事物(计数器)到抽象的数这个过程,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读、写。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加深了他们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教学读法和写法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在体验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逐步学会自己掌握学习规律,并从中归纳知识.没有了死记硬背,而且学生的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学时我注意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摆小棒、拨珠、读数,由直观到抽象,增强学生数感。在例5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直接看图写数。体会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应用“0”占位。加深了对数位意义的理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动”起来的机会,通过以“动”促思,以“说”促思,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方法,动手、动脑去读数,写数,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感知十进制记数方法,加强对计数单位“个、十、百”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展,自主构建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在讲解读数写数和练习题的设计上都特别突出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地方,从而加深如何读数、写数的理解。

  当然在这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环节之间需要进一步联系密切,过度要自然,并且每一个知识点要充分练习,使学生深刻理解数位的顺序。另外,由于一年级年龄较小,注意力好分散,在课堂上的纪律不好,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方面以后要注意改善。还有在合作学习中合作效果不理想,学生参与程度不好,这都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研究改善的地方。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了许多实物作为教学教具,以此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教学目标。

  上课开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都被老师手中的各式各样的物体吸引,积极回答问题,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让我欣喜不已,但是没过多久,我发现有些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注意力开始不够集中,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面对此情景,最后我只能采取高压政策,才使教室恢复了平静,才使本节课顺利完成,同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并不会好到哪里去。

  课后,我反复思索着课上发生的一切,学生为什么会在后半段注意力不集中呢?最后我总结出了两点原因导致本课出现如此局面:

  第一、课堂形式设计过于单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逐渐瓦解。

  第二、疲劳,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大多坚持不下40分钟,导致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针对以上两点,我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内容合理,不易过多。

  2、课堂形式多样,适合学生的学龄段。

  3、形式与内容合理搭配。

  4、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适合学生的小游戏,以转移学生注意力,缓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疲劳。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1

  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能自始至终给学生创造出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去体会、感悟和发现,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愿望。

  动物聚会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到农场里参加小动物的聚会这一童话式的活动为主线而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于从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为切入点,抓住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及心理需求,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进来,通过自已的观察、分析、思考,最后轻松自然地获取了知识,同时还在各种形式的节目中运用自已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带来的无限快乐。当然,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而且教师在问问题时,说得不够具体,孩子们表达自已的观点时有困难;尤其是在送礼物的那个环节中,许多孩子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导致后面的课堂纪律有点混乱,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2

  在《买球》这节课教学中,我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引导学生在1——7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的已有经验上理解8、9的乘法口诀,通过探索和交流,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隐藏的规律,寻找记忆口诀的途径,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课堂实践,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死记硬背”为“灵活识记”,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自主化,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自主学习”。

  而“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自立、自为、自律的学习。学习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是学习自主性的三个方面的体现,是“自主学习”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说明了同一个思想:学习主体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学习归根结底是由学习主体自己主导和完成的。

  在本节课上,我引导学生找出8、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学生找到了表面的规律,如:9的口诀前后2句相差9、十位依次增加1、个位依次减少1等等,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学生熟练地应用8、9的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数学,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口头表达等能力。

  在互动中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在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活动机会,在活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是以学生为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发展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设计练习时,我注意到学生情感方面的问题,特地设计了题型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而导入填表格的教学中,根据表格中的数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9的乘法口诀。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手指记忆法”、“找朋友”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使“9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在教学中重点是激发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如:“我说你对”“开火车”等游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爱学、乐学,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不足。

  1、在教师评价的语言上,我还需再仔细斟酌,力求让评价的语言再灵活一些,更有针对性。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期待更多动态生成的内容,让课堂变得更充盈、鲜活。

  相信,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改进。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潜能,多注重学生自为性的培养,该放手就得放手,教师不要过分包办,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3

  (一)强化创新管理,探究合作策略:

  教学创新重在管理创新。一年来我们树立的教学管理思路是:开发自我、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整合提升。做到“抓骨干、骨干抓”责任到人、“抓大组、带小组”人人提高。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目标,我校充分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立足本校,抓管理、争优质、提质量、促发展,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而努力。

  1、抓教师队伍建设,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

  我们做到:

  (1)鼓励教师们学习新课标理念

  我校为教师购置了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书刊,并为每位教师了首都图书馆的借阅证。在学习上我校提倡教师们要:有计划安排、有内容材料、有讨论交流有记录心得、有实践体会、有论文总结;在学习上要做到:学---讲---写---展---评的有机结合;在提高教师学习效度上,我校给予教师在学习内容上以具体的指向:结合新课程的学习、结合科研课题研究的学习、结合学科特点的学习、结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结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等。我校教师每人都有学习心得体会本,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利用每周二校例会的前十分钟,我们都要进行“精彩十分钟自我展示活动”,教师们就教育教学等方面学习体会、收获和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经验、教训或是教育教学上最新信息和动向,即将他们的所学、所感、所悟进行展示和交流。以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对于教师们的学习,本学期我们加大了抽查、互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校教师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学校自觉学习的氛围浓厚。学习使教师们认清了形势,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使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有效的提高了教师们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上学年我校充分利用学科教研大组指导作用,抓大组带小组,开展“互动式”活动方式。语、数、科任三个大组分别进行了专题学习、音像资料的观摩、辅导讲座、专题研讨、教学个案分析,学科教研活动等不同教研学习活动,如:期末我校各学科大组组织教师开展复习引路课研究活动,活动中我们提倡讲课者与听课者平等的交流和对话,问题研讨已成为讲座与研讨活动的主要方式。

  每学期学校组织交流展示,确实学有成效,教师们对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有了新的认识,对学生质量的`评价有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也体现了自主性、全面性、开放性、激励性的特点。

  (2)校长有明确的教学管理思想,带领一班人,深入实际,重点指导以点带面,全盘推动,效果显著。近两年我校注重对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有计划、分层次、重实效,积极创造条件苦练教师基本功。为争创语文、科任两大学科,我校教师人人参与基本功培训,采取了大集中、小分散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学科带头作用,以学科大组带学科小组,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首先加强了基本功自我培训。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在学习区教师基本功考核项目及要求的基础上,找自身弱项,订自训计划,学校予以指导,加强自我培训的针对性。其次,我们发挥学科组的优势,形成教师基本功组训氛围。同伴互助会使优势得到互补。如:语、数、科任各学科分别开展了九次以上学科专项基本功培训。为此,我校还以学科大组的组织形式,多次进行了基本功的培训与展示活动。在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中锻炼了技能技巧,提高了专业素养。另外,我们还积极与教研中心联系,聘请各学科专家来校进行指导。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一年来,学校为了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出现了一批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出现了许多发展有特长的学生,更可喜的是出现了后进变先进,智力得以开发的学生。

  l、学校对毕业班工作能给予高度重视,连续几年毕业生升学率达100%。没有出任何问题。对其它年级学生注重加强平时管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保质保量,区、学区进行语数抽测成绩良好。学校能为残疾儿章创造条件,使他们随班就读,教师们给他们特殊的关爱,学校要求每位教师要与一个残疾儿童交朋友,这项活动开展得很好,受到家长、社会的赞扬,使残疾儿童能健康成长。

  2、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够认真执行课程计划,能够开齐、开足课题,认真执行新大纲和学科教学文件的精神,积极组织教师学习研读,校长主任认真做辅导讲座,带头谈学习体会,安排骨干教师做引路课,把学习要求落到实处。几年来,学校一直把教研活动做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有组织、有效果,围绕科研课题研如何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自学,A级课均达50%以上,合格率为100 o。

  3、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突出一点是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目的是在保质量的前提下,减轻学生的过重的负担;工作中。一直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减负的要求,并依据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沙小“减负”措施。

  4、学校注重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办法,建立了民主开放的管理模式,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分层次的管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层的管理,管理中力求体现科学性、形成性、自主性、激励性,使其出现良好的运转机制。校长与教学干部能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参加教研,实地考查,新自指导,校长教学干部参加教研和听课评课的次数均超过上级领导的要求,记录档案能评为优秀。

  5、我校率先参与了区、市乃至中央教科所及有关科研课题的研究,研究期间,重点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建立了科研室,组织了科研小组,形成了领导干部人人带一个课题,每位教师人人有子题,科研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效果,不仅荣获了数篇论文奖和科研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培养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我校的科研课题“小学生学习策略指导的研究”第一批被区教科所认定为由学校独立承担的区级课题。

  6、以科研促教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在教学研究中,教师们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对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的因素进行认识,并进行归纳总结。使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应培养的学生学习策略,如语文学科中的预习指导策略、自主阅读指导策略;数学学科中的复习指导策略;劳动学科中的调查研究指导策略;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课后应用知识指导策略等。创新了多种教学模式:如音乐的“在民主原则下的问题—讨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个性化原则下的选择—创作—表现”的教学模式、“在主体化原则下合作—互动—创新”的教学模式;体育学科的“启发式”和“创新式”教学模式,英语学科的“五步教学法”和“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劳动学科的“六字教学法”等10余种教学模式。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4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的学习长度单位。这对于他们是新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又是老经验了。所以这样的课我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

  1、在原来知识经验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的框架,发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我们很近。

  2、纠正老经验的错误认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两者建立联系,能用新知识去测量生活中的物体。能用老经验检验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于是根据以上的认知我将这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为: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同一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先观察我用不同的标准测量长度相等的彩带,通过发现得出的结论不同从而引发“为什么同样长的彩带,结果会不一样?”让学生感知“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同桌合作去验证我们共同得出的结论。

  2、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我分三步走:先让学生认识尺子,明确尺子上0到1是1厘米。再让学生再在尺子上找一找其他的1厘米。比如1到2、2到3.最后寻找身边的1厘米,比如手指甲、图钉等。借助具体的`食物构建好1厘米的长度单位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两物体的长度。因为没有实物投影仪,没有请学生上来演示测量的方法,厘米太小了,在黑板上画是看不到的。所以我只好采取了自己正确示范、学生模仿和自己错误示范、学生纠正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雪深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力估量的教学,在测量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先估量。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估量的方法和准确度。

  5、是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我主要选用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几点思考:

  1、厘米和米的混淆。一种是在语言上的混淆,一种是在长度观念上的混淆。

  2、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我希望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5

  学生自学9的乘法口诀能够准确地填写算式和口诀,掌握了初步的编制口诀的方法,可见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一样可以对其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但这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所讲内容适合自学的情况下。

  这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遗憾:学生介绍口诀时个别后进生的表达力较差,对教师的要求听不明白,让其回答问题时浪费的时间较多。教学之后感到有得有失,正是由于让学生自学及回答问题时占用时间较多,所以课尾安排的.只是拓展环节没有时间了,只有忍痛割爱 ,没有向学生介绍只有放到自习课上了,象我意料的一样,学生对这样的知识很感兴趣。

  另外,在介绍课后练习中的一道了解规律的题目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观察的并不是很细致,如果有时间,聪明的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到规律,其实这样的规律并不是要求学生掌握运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了解,将数学的方法进行渗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有趣,进而想学习数学。

  课后我想如果课堂上学生自学的能力再强些,回答问题在顺利些,或许这节课上的会比这精彩,但是课堂上发生的情况有时是不在我们的预设范围之内的,所以,只有利用好课堂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把教学效果争取做到最好,这也是我的教学中一直追求的目的,一直想达到的最佳境界,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04-18

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05-15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1-08

【精华】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07-12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推荐)07-24

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热)05-15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热]07-05

小学数学《方程》教学反思04-08

小学数学个人教学反思04-21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