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这篇文章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文章。教学时,教师可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抓段落,谈感悟: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榕树还是鸟儿,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
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抓品读,促感悟:
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已朗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等。
朗读既是理解课文的基本手段,又是获得语感及审美情趣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谈感悟,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欣赏角度,有利于学生展开自己个性化的见解,促进学生主动、生动、个性地学习和语感的发展。特别是结合多媒体课件提供的画面配乐朗读,可以促进学生产生用声音再创情景的欲望,从而对语言文字有更深的感悟。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2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新课依始,我由刚学过的课文入手设计导语:新学期开始,我们一起到浙江省的盐官镇观看了“壮观天下无”的涨潮景象,又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历险,看到了许多奇妙的景色。今天咱们来个短途旅行,到广东省内的新会市去看看“鸟的天堂”。“天堂”是个极美好的字眼,能够引发人无尽的想象。所以让学生以质疑的`方式激发兴趣。
本篇课文用语平实,读起来却优美动人,特别是几个看似不经意的词语,却对理解课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注意了““应接不暇”这个词却忽略了“不计其数、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照耀”等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采用教师引导和小组讨论、全班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的字眼或语句来重现作者眼中的大榕树。
而在学习第二部分,鸟的天堂鸟多的时候,我依然采用了讨论的形式,学生似乎兴趣不高,上起来有些吃力。有些部分看起来简单,但不知道为什么学生那么难理解,朗读时感情也出不来。后来跟纪老师交流后,才发现我没有适当的铺垫来激趣。在这一部分,纪老师采用的是播放“百鸟朝凤”的音乐,从而渲染一派热闹的场景,使学生有身历其境的感觉。从鸟的欢叫声感受到鸟的心情是愉悦的,生活得很自由很欢乐。由此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3
《鸟的天堂》记述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而本单元组的训练重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因此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在学生明确了作者是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并且每次看到了什么不同的景象以及为什么每次看到的景象不同的基础上,在第二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对于大榕树和鸟儿的描写方法,细细品读课文,感受真实的鸟的天堂的美丽。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以读为主,通过师生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的方式,让学生把心放进具体的语境中,边想像画面边体会情感,抓住关键的字词,读出感受,读出滋味,其中包含着生生互评,评价后结合体会再读再悟,使读的层次逐步提高,在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言语、情感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同时在课堂学习中,还注意了读与想象的结合,在领悟作者动态描写群鸟欢腾的热闹场景后,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续写想象其他鸟儿们的多种姿态,做到了单元导读的目标——边读边想象。
但是,理想和现实永远是有差距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此些问题我也进行了反思:
1.课前或课堂进行中学生做标注写体会不够到位,这样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训练,没有更深刻的品读感悟。教师在上课前应提前留好预习作业,在问题中明确标注出在句子旁边写上感受与体会。
2.在课堂中,我总是在向学生要答案,而没有真正地去一步步进行引导。我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学生思考的成果才是真正的收获。
3.在朗读形式上,可以更多样些。尤其是师生共读,应该做到教师和学生一起感悟品读。
4.在板书设计上,应该只留当堂课的精华,板书应细化,以简介名明了为主。字体应一笔一画写楷体。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4
本文是巴金的作品,“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马村天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设亩左右的河面,独树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飘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由此而美名传扬。
这么美的文章,“读”就是破文的途径,巴金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完美,在教学时,我注重了激发学生主动探?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自我所知,诉自我所悟。第一节课,我没有运用其他教学手段,直接领读了三遍。学生读书的兴致很高,学生透过读被大榕树的美丽所感染,被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所吸引,学习效果较为理想,简单朴实的语文教学方式“不一样形式的读”使课堂成了真正的语文课堂——读书的课堂。透过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活了,学生思维活了,学习的知识也自然活了,学生在“读”中获得知识,这种知识是扎实的,因为本文本身就用语平实,读来优美动人,从学生作业上看,还是不错的。
在教学中,本人也着重在阅读、写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笔。
一走进文本背景与主题。“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常用来比喻幸福完美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树。我国南方的大榕树适合于鸟儿生活,称得上是鸟儿的“乐园”。本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吸引激发孩子们将目光投向鸟的天堂,一齐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动地描述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朗吉弩斯说:“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带着这种思想去感悟心语。如“一棵榕树一片林,鸟在林中当主人。”“走进鸟的天堂,那美丽迷人的.南国风光扑面而来,满眼蓬勃的绿意,生机无限;满树欢乐的鸟儿,纵情歌唱。”这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令人怦然心动。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将这份完美珍藏在心底,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提炼写法,阅读妙笔
本文抓住了“点面结合描述景物的方法”“点面结合的描述是写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述群鸟活动的场景时,运用了两个“到处”和三个“有的”对群鸟活动的情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对“面”的描述。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描述了一只画眉鸟,把它的姿态与叫声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述。那么,怎样才能在写景时做到点面结合呢?如:写柳树,首先对柳树在四季的变化上都有不一样美的感觉。春天的柳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天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能够说,是对柳树总体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述,这样的例子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家乡的小河……”
要能掌握这点,那就务必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景物的总体进行描述,然后抓住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这样,笔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体感,又有细腻、生动。如:描述秋天的果园,首先要将果园在秋季里硕果累累,香气四溢,色彩浓郁的景色加以概括描绘,给人一种整体感受,然后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述,这样就做到了点与面的有机结合。
二在语言中读作者
任何一篇文章在读的时候都就应不放一难,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小学生常常又抓不住,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学生阅读潜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写在纸上,而是包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比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不仅仅仅是在写叶子的翠绿,明亮,更蕴含着对绿叶伟大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再如“朋友说那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在读该句时,不但要读出农民对鸟的保护,还要体会到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因此,在读文章时,必须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学习与反馈
鼓励学生积累有关写鸟的诗句。(略)
上完本课还是有收获的,同时我也反思了,用魏先生的话来讲: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某种教法去否定另一种教法,而是要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我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我课堂教学的蜜。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5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作课文时有改动。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这篇课文已是我第三次教,每一次教后的感受都不一样。记得第二次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因为没有很好地为学生创设情境,所以在引导学生感受大榕树是多么地富有生命力时,学生体会得不够深刻。因此在这次的教学中,为了改进前两次教学中的不足,我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前搜集大榕树的气根的图片、众鸟纷飞的景象,同时下载了几首优美的曲子来作为学习时的背景音乐,尽可能营造出最佳的课堂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由一个关于大榕树的美丽传说导入新课,随之进行一段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学生的兴趣马上被充分的调动起来,然后非常自然地揭示了本课的课题,让学生先对鸟的天堂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关键的一句表达巴金爷爷情感的句子,即“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在齐读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马上提出了:为什么有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由疑促思。
从整体入手后,再具体引导学生感受这棵大榕树的特点。教学这部分时,由我来配乐朗读,让学生去尽情的想象这棵大榕树的样子。刚读完,一双双小手刷地举起来,“我仿佛看到了一棵生机勃勃的大榕树”,“老师,刚才你在读的时候我好像真的看到这棵榕树了,它可真大啊”,“我眼前好像出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我马上进行点拨:同学们,这是你的感受,那么巴金爷爷对这棵榕树有着怎样不同的感受呢?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异口同声地回答: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去感悟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让学生反复读,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读,走进文本,结合交流的关键词句去感悟体会语言的内涵,感受榕树的美丽。但是,很遗憾的是对于句子“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学生体会新的生命时仅停留在表面,思维比较局限,记得前两次在教学这课时也是在这个句子的学习时不够顺畅,在这句的指导上欠妥。
感受了大榕树的美丽后迁移练笔,引向读“鸟”。这部分的学习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鸟的多,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为什么这里的鸟会这么多。因此在教学中,我先是给学生介绍了一份关于天马村的人们是怎样爱鸟的小资料,接着安排了一个小练笔: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学生对这个练笔特别感兴趣,就连平常特别爱调皮捣蛋的思涵也特别积极,高高举起他的手,生怕我不给他机会。之后,出示了一段众鸟纷飞的视频文件,学生一片欢呼,兴奋得不得了,本来并没有要求让他们发言,可大家却在观看后情不自禁地举起了手想来交流自己的观后感。记得有一个孩子说道:这里的鸟可真多啊!各种各样的,我眼睛都看不过来了。然后我顺势点拨:孩子们,眼睛看不过来这就叫――应接不暇,非常轻松地就理解了这个新词。紧接着,我又试着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树上还有些什么形态的鸟呢?画眉鸟可能在唱什么呢?最后,再次回到写巴金爷爷感受的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时让学生再来解答课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鸟的天堂”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学生的体会就很深刻了。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6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写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的确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文。而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所以在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这两次所看到的景象。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重视朗读训练 这是本课一个较成功之处,主要采用自主朗读,谈感悟的方法。同时《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
2、《鸟的天堂》一课写得极有画面感,因此,这一节课中所运用的多媒体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感悟到了榕树的美后,让他们观看榕树的画面;学生感悟到了鸟的热闹场面后,再播放画面,这些都对学生的情感感悟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特别是最后的情景朗读让学生对整个鸟的天堂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感悟。
3、同时,在教学中我又抓文本空白,引导学生去想象。“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成为鸟的天堂”,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想象,这一问题的探讨也让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
《鸟的天堂》一文也是学习写作方法的好范文,抓特点,对叶子的细腻描写、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等,我的课堂上缺乏了对领会表达方面的指导,同时有些方面领悟的不够全面,没有让学生深入领会榕树的远观的美,没有重视好学生对作者表达方法的领悟,最后一句话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去领悟它的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意。
几点反思:
1、备课必须要深挖教材,越细越好,上课时心里越有数。
2、课堂上要渗透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写作课打好基础。
3、重视引导学生对表达方法的领悟。
4、要重视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去感情朗读。
《鸟的天堂》一文的教学反思
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语文难教、难学,它不如数学那样答案唯一,学生只要弄懂了算理,就做出来了。语文,有的东西,本来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我进行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应用,将所学的一些对自己教学有用的东西应用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中。本期,我调入青腰,听了本组教师的说课、上课,感到有启发,现在我以《鸟的天堂》一文为例,写下这篇反思,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生不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核心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关系到人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我们要致力于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7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写了巴金先生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
文章运用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描写大榕树,突出它的静态之美;用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百鸟欢闹的场景。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充分运用学校高端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体机,把大榕树的静态之美和动态之美直观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让孩子们如身临其境。
2.罗丹有一句经典而耐人寻味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练就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及时捕捉文眼、亮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如《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教学时,我让学生找一找用得特别传神的词语。有的认为“堆”字用得好 ,写出了大榕树枝叶繁茂的`样子;有的认为“明亮”用得好,说明大榕树的叶子色彩鲜明,有光泽;有的认为“颤动”用得妙,写出了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语言的优美性。
3.形式多样的“读”的训练,贯穿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促
使学生能兴致盎然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例如,当学生朗读“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朗读指导:为了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大榕树茂盛的句子时,语调要稍高,语速稍快,读出跳跃的感觉,边读边想象一片片叶子绿得发亮,在眼前闪烁的景象;读最后一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时,要带着深情的语气,充分流露出作者对南国的树的无比赞美之情。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8
本文是巴金的作品,“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齡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马村天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设亩左右的河面,独树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由此而美名传扬。
这么美的文章,“读”就是破文的途径,巴金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在教学时,我注重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穵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所知,诉自己所悟。第一节课,我没有运用其他教学手段,直接领读了三遍。学生读书的兴致很高,学生通过读被大榕树的美丽所感染,被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所吸引,学习效果较为理想,简单朴实的语文教学方式“不同形式的读”使课堂成了真正的语文课堂 ——读书的课堂。通过朗朗的读书声,课堂活了,学生思维活了,学习的知识也自然活了,学生在“读”中获得知识 ,这种知识是扎实的,因为本文本身就用语平实,读来优美动人,从学生作业上看,还是不错的。
在教学中,本人也着重在阅读、写作方法等方面作了些伏笔。
一 走进文本背景与主题。“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极乐世界,常用来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文中指大榕树。我国南方的大榕树适合于鸟儿生活,称得上是鸟儿的“乐园”。本文记叙了著名作家巴金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景色。吸引激发孩子们将目光投向鸟的天堂,一起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也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朗吉弩斯说:“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带着这种思想去感悟心语。如“一棵榕树 一片林,鸟在林中当主人。”“走进鸟的天堂,那美丽迷人的南国风光扑面而来,满眼蓬勃的绿意,生机无限;满树欢乐的鸟儿,纵情歌唱。”这树与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令人怦然心动。愿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将这份美好珍藏在心底,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 提炼写法,阅读妙笔
本文抓住了“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点面结合的描写是写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场景时,运用了两个“到处”和三个“有的”对群鸟活动的情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对“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描写了一只画眉鸟,把它的姿态与叫声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在写景时做到点面结合呢?如:写柳树,首先对柳树在四季的变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觉。春天的柳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天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可以说,是对柳树总体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写,这样的例子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家乡的小河……”
要能掌握这点,那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景物的总体进行描写,然后抓住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这样,笔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体感,又有细腻、生动。如:描写秋天的果园,首先要将果园在秋季里硕果累累,香气四溢,色彩浓郁的景色加以概括描绘,给人一种整体感受,然后抓住重点进行细致描写,这样就做到了点与面的有机结合。
二 在语言中读作者
任何一篇文章在读的时候都应该不放一难,鼓励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一般要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小学生常常又抓不住,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学生阅读能力欠缺,主要是作者思想感情不是直白地写在纸上,而是包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当中。比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一句不仅仅是在写叶子的翠绿,明亮,更蕴含着对绿叶伟大生命力的赞美之情。再如“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在读该句时,不但要读出农民对鸟的保护,还要体会到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赞美,因此,在读文章时,一定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 综合学习与反馈
鼓励学生积累有关写鸟的诗句。(略)
上完本课还是有收获的,同时我也反思了,用魏先生的话来讲:一个老师,要紧的不是忙着用某种教法去否定另一种教法,而是要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9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文中描写动静结合,韵味十足,遣词造句精妙准确,表达感情充沛细腻,的确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文。
这么美的文章,“读”就是破文的途径,巴金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在教学时,我注重了激发学生主动探穵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自己所知,诉自己所悟。
一、朗读训练:
这是本课较成功之处,主要采用自主朗读,谈感悟的方法。《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感情真挚,很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抓住写树和鸟的几个重点段落的阅读,从“分”到“合”,让学生充分感受“树”和“鸟”互相依存的融洽关系,感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整体和谐性,使学生实现了一次人文精神的升华,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尊重学生,发扬民主,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这样引导学生学习: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喜欢榕树还是鸟儿,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美。再组织学生讨论,来谈感受,谈见解,在交流中,去再现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去再现鸟儿在枝头欢唱,去感受美的画面、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情感……
3、抓品读,促感悟。这是一篇训练学生朗读的好课文。在教学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自已朗读,自己感受是否读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等。
二、提炼写法,阅读妙笔:
本文抓住了“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点面结合的描写是写景文章的常用方法。”本文作者就能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如,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场景时,运用了两个“到处”和三个“有的”对群鸟活动的情景进行了总体的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这就是对“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作者重点描写了一只画眉鸟,把它的.姿态与叫声刻画得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那么,怎样才能在写景时做到点面结合呢?如:写柳树,首先对柳树在四季的变化上都有不同美的感觉。春天的柳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夏天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可以说,是对柳树总体的描述,也就是“面”的描写,这样的例子学生已掌握了不少“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家乡的小河……”
要能掌握这点,那就必须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景物的总体进行描写,然后抓住代表性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这样,笔下的景物才能既有整体感,又有细腻、生动。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0
今天,我带领六三班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课。这篇文章文质兼美,巴金先生深情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一直以来,我对这篇文章情有独钟,因而自认为备课备得很充分,无论是对作者的遣词造句,还是表达方法的运用,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时,我注意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让他们说他们所说,诉他们知真情。一节课下来,虽然没有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优势给学生传播课本知识,但学生学习的兴趣依然盎然,或许是他们被大榕树的美丽所感染,被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所吸引,学习效果很好。我为课改以来这种生动活泼的课堂而兴奋。
就在这节课临近尾声的时候,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王勇生高高地举起了他的小手,随即他的旨意令我惊讶、令我困惑,但更多的是令我欣喜:“老师,读完众鸟纷飞这段我有一点不明白,文中说,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第三只的'后面为什么用句号而不用省略号?一般情况我们多是使用省略号的。”我随着他得质疑向书中的段落看去,清晰的句号展现在我的眼前。当时我的脑子“嗡”的蒙了,“为什么?为什么?”我心中不断地问自己,并在脑子中拼命地想着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说实话我教了七年六年级,也就是这篇课文就教了七次了,但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小小的标点符号,更没有想过为什么这样用。无奈之下,我又把这个问题有抛给了学生:“王勇生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谁能帮他解答一下?”听到我的问话,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我多么希望有人帮我解这个围,并且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收场。课堂静默了数分钟后,一只小手意意思思地举起来,又放下,又举了起来。我想赶紧抓住这根救命草,可定眼一看,这不是吴帅吗?顿时心中好大一片失落。他的语文学习成绩几乎没有及过格,作业经常不完成,是令我头疼的学困生,难道他会有什么好的答案?但又不能打消他的积极性。于是我示意他来回答:“老师,我是这样想的:作者他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想这三只鸟是一个一个的出现的,他们看得非常清楚,也就数了出来。而后来他们继续拍掌,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这说明紧接着第三只出现的不是第四只,第五只,而是好多只同时出现在作者的眼中,这些鸟不是一只一只出现的。因此,我认为在这里用句号比用省略号更合适。”我的眼睛随着他的回答而睁大,我的神情由怀疑转为惊喜。我心中不禁暗叫道:多么精彩的解答呀!同学们也发出了赞叹声。
下课了,我的心中相吃了冰凉薄荷一样清爽,那股痛快劲无与伦比。这精美的课堂尾声足足使我兴奋了一整天,并且逢人便讲。这节课成为本学期我最难忘的时刻。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自由读12-13自然段,看看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2、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3、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
4、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
思考: “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
2)、交流并说明理由。
4、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用读来表现出树的这些特点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
齐读。
四、写广告词
1、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2、学生写广告词。
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
八、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1、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2、小结课文。
教学反思:
1、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抓住文章的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抓文章的重点段落,交流、探讨、指导。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2
《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语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简洁洒脱,富有节奏感。课文描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第一次只是看见了一棵大榕树,第二次看见了真正的鸟的天堂。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先让学生初步感知,然后先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情景,接着以“作者因为第一次看得非常留恋,所以作者再次去欣赏一次吗?第一次倒底看到的是怎样的?”过渡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时,由于我缺乏对优美字句的朗读指导,学生没有体会到鸟的天堂的美,他们学习积极性不够高,致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当我上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吸取了前一课时的教训,设置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想象。比如:教学作者看到的大榕树的真正面貌时,我要求学生边讨论,边想象,然后交流的学习方式,并要求学生根据重点句提问,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活跃,主动学习,想学习的欲望也很强烈。
教师不仅要备好课,上课时教师的引导语和上课的精神面貌都是影响课堂教学的一个因素。我在上第一课时时,没注意到自身因素,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课后,字我感觉非常差,于是,我主动要求去听师傅的课,师傅没怎么精心准备,但是,对我启发真的太大了,就指导朗读来说,师傅总是有那么多的“理由”和方式让他们品读,每次读都有不同的目的。学生读得兴致也非常高。而我总是直来直去,不讲究教学艺术。上课时也不像师傅那么动情和投入。第二课时,我有意模仿师傅的教学方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我觉得新教师真的应该多听听老教师的课,肯定会受益匪浅。多上十节课的效果也比不上听老教师的一堂课受益大。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3
巴金的《鸟的天堂》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奇特的大榕树,树冠大的出奇,浓阴笼罩着约20多亩的土地,独木成林。乘船近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像浮在水面的一片绿洲,景色十分迷人。大榕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成了鸟的天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写下了这篇《鸟的天堂》。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了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这篇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我特别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和写作的方法的指导。按照“导学案”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导入时从主题入手,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天堂”什么意思?现在常用用来比喻什么?“鸟的天堂”指什么?文章中“鸟的.天堂”指哪里?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跟随作者时间顺序两次游览鸟的天堂河孩子们一起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
二、新授时采用“设问导读”的方式
首先出示问题:第一次作者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写出了这一事物的什么特点?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事物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有的放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层层深入,在文章重、难点的突破过程显得轻而易举,学生对大榕树的特点理解得清楚透彻,在学生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了主人。通过小组的汇报,教师适当点拨、总结、评价,不断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教学“第二次去鸟的天堂”这部分时,我采用了相同的方法,这时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写作方法产生疑问,讨论时没有得出结果,我不急于告诉他们结果,而是先解决容易的问题,采用通过重点词理解重点句,通过重点句理解重点段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理解文本,然后再讲解他们不会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曾经难倒了他们,所以在讲解时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比直接讲授效果更好,有设置悬念的味道。
三、写作方法的提炼与渗透
这篇文章两次景物描写分别了使用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突出了景物具体生动的特点,每次学习完一部分,总结时,注重点拨、提示,告诉孩子们在自己的文章中也可使用这种方法。
文章在写鸟的活动时采用了“点面结合描写景物的方法”,这一方法是许多文章常用的方法。作者在描写群鸟活动的场景时,对群鸟活动的情景先进行了总体描述,让读者有一个整体感受,就是“面”的描写;作者重点写了一只画眉鸟,把它的动作,声音刻画的生动逼真,这就是对“点”的描写。使用这种描写方法可以使重点突出。我相信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学生对这两种写作方法一定不会陌生,一定会在他们的文章中欣赏到。
四、巩固练习
语文教学同样需要这一环节,于是在教学时,我出示了一张图表,把要求填的内容空白,让学生根据学习的课文内容填写,再次回顾课文重难点,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加深印象。
五、读懂情感
任何一篇文章的学习不只是学会文本这么简单,而是要读懂文章的感情,这也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的。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课,更具有人文性。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我还是从文本为突破口。比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句话不仅是在写叶子翠绿、明亮,更蕴含着对大榕树勃勃生机的赞美。这时,我问孩子们喜欢鸟的天堂吗?(生:喜欢),怎样做才能有更多的鸟的天堂出现?这样引导学生注重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使学生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好理解文本。
当然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语言不够简练,学生朗读不充分,在写作方法渗透时没能及时练笔……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要多思考,勤学习,深入研究教材,让自己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4
本文由于我上过几次,所以在课堂上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在让学生感情朗读后,问:“假如你是生活在其中的一只小鸟,你有什么感受?”开始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我以为学生不会答,刚准备启发一下,有一个学生举手了,他说:“我想说一个词。”我说:“可以。”他说:“舒畅。”我立刻鼓励说:“这个词非常好,表达出了小鸟的感受,你用上这个词,以一只小鸟的身份来说一名话。”他说:“我在这里生活,心里真舒畅啊!”我乘胜追击:“说得好,就是这样的,每个人的感觉千差万别,每只鸟的感觉也各不相同,只要你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接着,我听到了各种精彩的发言。“我在这里可真开心啊,有这么多的朋友,一点也不寂寞。”“我在这里有吃有喝,简直太好了。”等等,这些发言活跃了课堂后气氛,让学生大胆地张了口,让我的感觉较好。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5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用心性,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带起整篇课文的学习。首先,在课文的整体感知阶段,要求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作者和他朋友几次去了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什么不一样的景象?为什么?学生透过默读,透过思考,透过讨论和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以上的问题。当以上的问题解决后,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基本上就已经清晰了。另外,在整体感知过程中,我还穿插对好处段的教学,由于学生是透过自主思考和讨论得出以上问题的答案,所以,在尝试提问学生关于分好处段的.问题的时候,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课文重点和难点的过程中,我也采取了提出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提出问题:我有一些问题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如,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呢?先让同学们讨论“鸟的天堂”和鸟的天堂的区别,再引出“鸟的天堂”(大榕树)之所以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从课文里面找出能体现大榕树的特征的相关语句,并透过感情朗读、讲解等方式,发现和感悟大榕树的特点;另外,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小鸟有什么特点呢?我也透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自由发表意见,自由说出理由来想象鸟儿在“鸟的天堂”里生活的快乐和自由。
最后,让学生说感想,说说他们对“鸟的天堂”的感想,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机会去“鸟的天堂”旅行,你会怎样做?透过对问题的讨论和回答,再次感受“鸟的天堂”的美。
总的说来,这篇课文的教学上,我能够改变以往经常发生的“牵着走”的状况,能够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因为自我发现的东西才是自我的,内化的,而从课后提问和课后习题的反馈状况来看,这种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学生真正学到属于他们自我的知识,不是被硬塞进去的。但是,由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过于注重这种模式,而在必须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读,以及对某些重点句子的体会。对于文章作为游记的写作顺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来,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需要兼顾其他务必的教学程序,否则就会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属于课堂调控方面的潜力,也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的教学反思07-24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2-25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12-26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优]05-15
【优】鸟的天堂教学反思02-16
(热门)鸟的天堂教学反思07-09
(荐)《鸟的天堂》教学反思07-06
(精华)《鸟的天堂》教学反思07-06
《鸟的天堂》教学反思 15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