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教师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
一、心,做有心人。要有目的、有意义地做好这项工作,课内有心留意,主要教学那几个知识点,重点的、略带的把节与节、章与章、旧知识与新知识此问题与彼问题是否能巧妙地连在一起。
二、勤、及时记载。这是写好教学反思的关键之一。根据记忆规律,在识记以后不久就开始遗忘。因此,写教学反思要趁热打铁,课后及时记载,立即整理归纳,总结分析,记录于册。三、全,全面分析。首先要对教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回顾,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进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到师生活动
四、活,灵活多样。写教学反思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应根据要求和教学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因课而异,不拘一格。
五、高,标准要高。分析教学情况,提炼得失,不能低标准地就事论事,应有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不是自己随心所欲而定,要根据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任务,教学原理原则和不同年级不同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的年龄、身心特征来衡量。
六、实,实事求是。写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的工作和自我的要求。
七、恒,坚持不懈。许多事实证明,任何工作、任何事情,坚持数年,必有良效。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2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因此,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乐教学反思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反思。
音乐课的备课不同于语文、数学,不需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某些知识点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就可以先给自己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以供反思。例如:“学生对本课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样设计学习歌曲的教学方式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唱歌曲的教学环节中会出现哪几种问题,如何对症处理”等等。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备课也不会流于形式。因为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所以在备课中设计的反思还是以提高兴趣为主。如果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特别有兴致,或者无动于衷,就该问问自己是什么原因,积累经验教训,并在平行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课的过程中验证反思。
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一成不变,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几十名学生可能有几十种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对症下药。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也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发生的种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师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
三、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许多种,可以通过语言也可以通过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交流进行集体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鉴意义的一种方式是编写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反思,就是通过具体的典型的教学个案,来研究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种写作方式。虽然案例有其个别性、特殊性,但是也从中体现出了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等等。教师将这些典型案例通过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可以提供给同行借鉴。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过观摩分析他人的范例来进行。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教师应该多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样内容的课,会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等等。最好也能在听完课后写成文字。音乐教师往往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长,比如器乐,比如声乐,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长,别人的特长可以作为自己的借鉴,看看别人是如何来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无论是主课也好,副课也罢,教学反思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提炼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地去提高教学水平,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3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究竟怎么样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经过了久久的思索与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下的几点经验:一、用美好的师爱感染学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崇敬教师,就连带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对这门功课不发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4
二三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富有情趣的事物。而儿童歌曲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最能表现他们欢乐的心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努力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敲、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中情趣盎然地学习。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学会"听"音乐
音乐学习的各个万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简谱的概念。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自由设计活动内容。如《大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欢的儿童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对小动物天生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狗,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
四、电教渗透直观表达,引起学生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奇性强,对生动、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强,在感知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利用电教声、光、图、色俱佳的优点新授,有时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教学时,学生听了两遍录音范唱便会了,但绝大多数是面无表情地唱。我便运用电教启发他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们骑过马吗?谁说说骑马时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来劲了,骑过马的同学纷纷举手回答,我又说:“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导游,小朋友扮游客、当小骑兵,在教室里扬起马鞭骑着“大马”,边玩边唱刚学过的歌曲,同学们个个情绪饱满,兴奋异常。歌声中充满了情感,洋溢着美的色彩。
五、打击乐器进课堂
我感觉使用打击乐器很简单,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要想运用的自如并不是很简单的事,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使学生一步步的提高。
总之,音乐新课标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理念,实施新课标,这要求我们更善于总结,经常回顾,以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5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
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统一教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6
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艺术,音乐课堂教学也是教师施展才华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的艺术。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学生主动参与面广,有效程度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动学习与自我表现,不断净化着心灵,使其在感受美、理解美、鉴赏与表现美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达到音乐教育的本体目标。因此,创新教育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有了落实的基础。
试想,如果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音乐在他们心中永远是一条凝固的、毫无生气的河流,他们情感的`浪花就无法自由自在地飞腾——我们所说的现代化课堂教学,首先是指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主动参与的程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则是我们应努力探索的教学艺术了。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7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本校是师范大学音乐附中,更加提升音乐教育。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也应该学会反思、善于反思。
我作为一名刚刚音乐教学的教师,我认为更应该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提炼,多写教学随笔,从而发现问题,学会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多听本学科和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做到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教学。不段进行学习,进行反思。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与学习,以下两方面的体会较深。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一,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二、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三毕业后,个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考我校艺术特长班,为将来深造打基础,为了强调这个要求,把我校优秀高三学生作代表,给她们表演、做示范,学生反响强烈;三、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四、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较弱、有音乐特长班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半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
音乐学科知识所涉及的范围广,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音乐知识,鼓励音乐创作。如教学《卖报歌》、《金蛇狂舞》等音乐家聂耳先生的作品时,用同学们喜欢的《三毛流浪记》讲述旧社会儿童的苦难生活,为歌曲学习铺设情感路线,再进一步运用网络查阅聂耳的相关资料,形成理性知识,了解作者的同时对作品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在师生的互探中,学生有意识地将能力付诸于实践,真正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的主体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学生理解而教。
要做到在整个教学思路以审美为核心,加强了综合性,始终以学生学习音乐为主干线,降低难度更注重学生兴趣和个性的培养,增加了给学生实践创编的机会,让学生多动多听,真正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乐趣,获得了更自由的创编空间。尤其是图形谱的设计对学生掌握音高有很大的帮助。在教授歌曲《国旗歌》时,图形谱是把一行行的小竹林做为小节的划分,跟着小人的高低去感受乐曲的起伏,学生非常喜欢,也很容易掌握音的高低,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了图形谱,效果很不错。
我作为新老师,要做到用心体会,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无论课前的准备多么的充分,要上好一节课,或多或少总有点得失,需要作为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自觉地反省,以便进行合理地调整与改进。作为新教师更应该如此,在自我反省的同时,还要多问指导教师的意见,吸取有指导教师的的经验,更好的进行教学与学生的沟通,在教学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师在搞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多向指导教师学习,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进行潜心研究,调整反思。调整反思,也就是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是否有实际的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应针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一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有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多向指导教师讨教,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
在迅速发展的社会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是多样化,获得知识信息的含义是多重性的。早在1972年世界教科文组织就明确教师的职责:引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渠道的方法。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反思是促进教师发展的过程,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的过程。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8
《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我以小提琴独奏曲《沉思》为背景音乐,渲染情绪氛围,利用多媒体演示了土地沙漠化、绿地被损毁、污水乱排放等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地球环境遭破坏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学生心灵受到震动,通过影象图片的观看,引到学生注意观察在进行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小组讨论明确地球正遭破坏的缘由,进行归纳总结:废水、废气、生活垃圾等系列问题,并设想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接着因势利导,抛出问题:我们人类能为地球妈妈做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归纳出几点:不要向天空吐烟、不向河流排放脏水等等,结合歌词呈现出来,自然地引入到下一环节的唱歌教学中。教学反思:
歌曲为带尾声的单段体结构,三段歌词,多处运用附点及切分节奏,怎样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唱好歌曲,并让他们深受感染呢?怎样突出歌曲的'音乐性防止上成思品课?怎样通过音乐唤起学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的情感呢?我想,这既是本节唱歌课的教学难点也是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9
刚开始给学生上音乐课,不仅把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体裁等介绍一遍,还特别对作品的一些“要害之处”——曲式结构、反复记号等进行详之又详的讲解,有时还极其负责的列出了几道题目考核大家,可学生不是思想不集中就是交头接耳说闲话,认真听讲者寥寥无几,四分之三的学生昏昏欲睡……
我们在大学时期的音乐课都是这样上的:老师在把和作品相关的知识介绍完之后,会对一些“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像在显微镜下看细胞的结构那样细致入微,分析透彻。这种讲解法确实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在我们脑海中已形成定式,音乐课理应这样上,但看着学生对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如此不感兴趣,不由不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下,能如此简单地套用吗?第一,培养方向不同:音乐院校是培养专门音乐人才的,高中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的能力,提高其音乐文化修养。第二,基础不同:音乐院校的学生都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高中生们几乎没接触过专业音乐知识。认清这些就不难发现,把高中音乐课上成音乐院校纯粹的作品分析课,显然是教学上的一种误区,是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罪魁祸首!难以想象,当学生们面对着一堆从来没见过音乐专业符号、术语的时候该是多么的痛苦!又怎么会有兴趣听课呢?长此以往,高中音乐课恐怕要失去其价值了吧?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高中的音乐课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高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一定的知识面(包括文学、历史、地理等),对于事物也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在教学时,如果还照搬照抄原来的老方法,把音乐课上成枯燥的“解剖课”,是绝对行不通的,应在音乐的内容和含意上作更宽泛一些的探索,站在音乐文化的高度上欣赏作品,融入人文色彩,使音乐更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可能更容易被广大的学生接受,也较容易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对作品的感受体验、分析、理解,即“人文式”取代“显微镜”式。
要想采用“人文式”教学,“学科综合”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只有把几个学科的知识综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内容的“人文式”。两者的关系犹如繁花与绿叶,是相辅相成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具体做法:
一、音乐与历史、地理学科的综合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风格各异的音乐,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我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并分析一下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然后再听《黄河怨》《河边对口唱》等作品,学生内心所受到触动、所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不是普通说教能比拟的。
欣赏“中国民歌”时,结合各地的地理特点讲解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比如:南方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到处都是杨柳垂岸,小桥流水,连人都长的小巧玲珑,使得音乐风格也委婉秀丽;北方地区石山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土地,气候寒冷,人长的高大彪捍,所以民歌的音调也高亢、嘹亮,质朴。学生听了之后,回想起自己到南方旅游时的见闻,都认可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音乐与文学的综合
文学与音乐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如我在上欣赏课《十面埋伏》时,为了把这场战争讲得更精彩一些,我引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把项羽在这场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及儿女情长很好地表现出来。如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时,我让学生在了解了诗中伤感绝望的离乡之愁后,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和这首诗情绪相反的诗句,这种做法很新鲜,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也就很高,连许多平时上课不很积极的学生都在搜肠刮肚的思考,当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找到后,学生的成就感和兴趣陡然提升。
三、音乐与美术的综合
音乐与美术也是姊妹艺术。人们常常把音乐称作“流动的画面”,把美术称为“凝固的音乐”在音乐课中,加入一些美术作品,对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有很大帮助的。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我把列宾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这幅世界著名的油画。学生通过听音乐、看油画,更深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
“人文式”教学使我们的课更生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课真正达到了“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音乐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高中音乐课的“人文式”教学必将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0
二年级教学内容《小红帽》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巴西儿童歌曲,这个童话故事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小红帽》;学唱唱名;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为了能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方式展开教学:
1、童话导入,创设情境。
《小红帽》是个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童话故事,在导入环节中,请一名学生来讲一讲《小红帽》的故事,其他同学来补充,使学生走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中,并且总结出小红帽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2、理解故事,学唱歌曲。
学生在理解《小红帽》的故事后,将部分故事内容以歌词的形式出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学生也能够较容易朗读出歌词的情绪。在学唱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自主学习歌词,并能够较好地听唱歌词,对于歌曲音高、节奏把握较好,能够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红帽快乐、活泼的形象。
3、借助旋律线,学习歌曲唱名,理解歌曲形象。
本首歌曲的前四乐句都采用了1 2 3 4 5 3 1自然音阶的形式,我将这些音符标注在
黑板上,请学生将音符用一条曲线连接起来,形成旋律线,学生一边用手划着旋律线,一边听唱音符的唱名,我提示学生:这条旋律线起伏有什么特点?感觉像什么?大多数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体会出这样旋律线像是小红帽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要去探望外婆,这种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在一、三乐句中都出现了 1—1的八度大跳音程,旋律线也呈现了大跨度的上行,我提示学生:在高音1的位置出现了哪些歌词?(“郊外”、“僻静”)表现出外婆家远而偏僻,因此用了大跨度的音程。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形象,并通过听唱较好地把握音准。借助旋律线的形式,不仅使歌曲唱名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还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形象。
4、即兴创造表演,增强表现力。
在学唱并理解歌曲形象的基础上,请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歌词的内容为歌曲创编动作表演,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在创编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更够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表演,但不够形象、生动,我提示学生:小红帽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她走在路上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要按照歌曲节拍表演。学生在我的提示下表现出多种动作形式,效果较好。再引导:当她担心要遇到大灰狼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紧张的情绪,并用双手环抱肩膀、小碎步来表现紧张的情绪。最后,我又引导:小红帽探望外婆后平安地回家了,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后是什么感受?应该怎样表现?学生表现出甜蜜、幸福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我的引导,学生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创造歌表演,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演唱上没有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空间,学生没有演唱充分在指导通过旋律线理解歌词以及歌表演上用的时间较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注意,更加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1
上完这节音乐课以后我心情很愉快,因为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课堂的氛围中去,全身心的把教师的爱投入给了孩子们。这节音乐课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我提问的太多,应该让学生自己在音乐声中主动去感受快乐、感受美。另外我还应多引导学生唱出动听的声音。总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思考、多学习,力争把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教学反思:
歌曲旋律上口,但是节奏难度较大。要不断巩固复习。歌曲中的反复跳跃记号的演唱顺序要掌握好。要理解掌握,争取做到触类旁通。教学反思:
课以雨中嬉戏、踢踏舞为整个教学主线,贯穿全部课堂。在开始的新课导入时,我让学生观看儿童舞蹈《雨中花》的踢踏舞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用舞蹈表现踩雨、戏水、雨中嬉戏时快乐喜悦的心情,初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音乐轻快,舞态变化多姿,表现力特别强。教学反思:同学们学习了歌曲《雨中》,聆听了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片段。虽然歌曲不长,但节奏比较复杂,多变的节奏使歌曲充满活跃的气息。歌曲表现了孩子们乐观向上、不怕风雨、专心读书的情景,最后,在渐弱声中结束,仿佛孩子们的读书声渐渐远去。为了掌握难点节奏,我先让同学们找出了运用重复的地方,引导学生理解创作手法并且减轻他们的畏难情绪,通过声势训练,大致掌握了休止符的运用,也能在歌曲中准确地把握。《第六交响曲》表现了雷雨由远而近,狂风骤起、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等场面,音乐始终在恐怖的气氛中进行,使音乐与自然很好地融在一起。通过聆听,同学们的想象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震撼的雨声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音乐与情感的共鸣。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2
在本次活动中,我对活动进行了一些修改。首先是对目标的修改。我们知道,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的设定上,应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认知与动作技能等方面考虑。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中,情感目标并不是很明确。《郊游》是一首欢快明朗的歌曲,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很容易就勾起幼儿之前去郊游时开心的记忆。幼儿在活动时会自然而然产生开心的心情,和小伙伴一起表演时也是开心的。所以我对目标进行了修改,希望通过活动,幼儿能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与朋友结伴表演的快乐。
其次,是对活动过程的修改。我们小朋友已经有过集体郊游的经验了,所以通过一个关于郊游的谈话活动引出整个活动。并播放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再“去一遍螃蟹市场”。不仅唤起了幼儿郊游记忆,还产生了和同伴一起郊游时愉快的心情。保持着这样一份心情,幼儿很快就投入到歌曲的学习中来,学习的更加积极了!《指南》中指出“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所以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还用语言创设了多个郊游的情景,鼓励幼儿用邀请的方式再来演绎整首歌曲。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幼儿并不会觉得唱歌是枯燥的',反而是有趣的。边唱边做动作,边邀请小伙伴,幼儿的表演能力和交往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虽然在课前对活动进行了修改,但是活动结束之后,还是发现有一些不足之处的。
一、对情景把握不够,导致幼儿不能很好掌握歌词
通过唤起相关记忆和反复聆听这首歌曲之后,幼儿对歌词理解了不少,并能跟着音乐唱起来。但我发现幼儿对“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这一句歌词的掌握比较薄弱。当时我是停下整首歌的教学,把重点练习放在这一句的学习上。先让幼儿念熟了再来唱。在课后,我反思,在这句歌词的学习上,为什么不利用他们去郊游的经验呢?可以引导幼儿理解:首先我们是愉快的去郊游,然后是停下来欣赏风景所以可以是优美的感觉。这样幼儿应该更加容易掌握歌词了。
二、语言组织不够精炼,对幼儿的回应不够全面
音乐活动的教学是我自己比较薄弱的一项。在本次活动中,自己的语言的表达、提问应该更加精炼。有些问题没有问到点上或者问题太肤浅了,比如:“我们去郊游时开心吗?”“你们唱的真好听,再唱一遍好不好呀?”等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无意义的。在对幼儿的回应上,我也只是用“是的。”“你说的对。”等简单的语句来回应,导致个别幼儿兴致缺缺,到后来的邀请表演环节才重新提起兴趣来。
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应深刻分析教材,采取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幼儿的各种反应,对于幼儿的回答给与积极、有效的回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让每位幼儿都能投入到活动中来。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3
上周,我带着小小班的小朋友们进行了一场音乐活动,活动的名字叫做《小猪操》,其实可以说这是一个律动教学,但是对于小小班的孩子来说,听音乐做律动还是有点难度的,既要听节奏,又要做动作。但是一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对这个律动掌握得还是很不错的。我认为孩子能掌握得这样,还是有原因的.。
第一,对音乐做了处理。因为觉得一个老师一边弹琴,一边教律动的话,有点困难,所以采用了下载录音的方式,通过播放录音的方式,省去了弹琴,这样就能很好地示范动作,使整个律动很有连贯性,包括前奏、间奏。另外,我下载的音乐是有歌词的,比起纯音乐来,这个就相对简单了点,降低了难度。
第二,对动作进行了加工。音乐增加了歌词,孩子们学得很快,动作也根据歌词进行了改编,这样对孩子来说记忆比较深刻,也容易理解。在练习的时候,采用了各种形式,给孩子们提供了表演的舞台,所以孩子们一直乐在其中。
第三,对活动环节的改编。因为发现孩子对小猪这一动物比较熟悉,能很快根据小动物的特征进行模仿,也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所以我在开始环节省去了让幼儿戴头饰的环节,不刻意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这样更显得自然。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4
在我教了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五册《草原上》一课之后,我更深地理解了音乐课堂中的“有效”二字,虽然是短短的四十分钟,却使我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
这堂课中我有两点收获:
首先,简化理论知识。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不给孩子灌输复杂的音乐理论,而是简化其并转化成有趣、生动的形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本课就先通过让学生听、唱、吹、奏来感受音的时间长短,在无形中接受了这个感知后,然后再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知道长短音的基本概念。
再是做到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能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地学习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在情境提示中让学生主动地去记歌词,并不是让学生去硬背歌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长短音。先让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来表演,以此给其他学生做榜样,这样就能调动起全班的.表演欲望,在往下的分组创编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因为在这个部分之前已试过让他们表演打击乐器,他们的学习已被调动起来,因此学生们都显得很积极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为小组作努力取得好成绩,同时增强了与人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团体合作精神。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15
教学反思: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基本到位,对江南音乐特点的总结也是正确的,但是用歌声表达出理解到的、感悟到的却不是很到位,也就是说演唱歌曲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我的课堂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的精炼,以江南音乐的欣赏为主,尤其是江苏音乐、学生了解的音乐,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包粽子》教学反思:在唱《包粽子》这首歌的时候,学生们一边听、一边以包粽子的动作做律动,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形式,在熟悉歌曲的同时又巩固了粽子的折法,可谓相得益彰。在介绍包粽子的步骤时,其中放馅的环节我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好说说所要添加的馅,他们居然争先恐后说出了虾肉馅、牛肉馅、五花肉馅等等等等,让我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孩子们的创意太丰富了,课堂交流简直成了“粽子新品种开发大会”。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教师教学反思03-05
教师音乐教学反思04-19
音乐教师教育教学反思04-21
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反思03-28
关于音乐教师教学反思04-21
音乐老师的教学反思06-09
音乐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范文06-20
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反思01-05
初中音乐教师教学反思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