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集锦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反思1
还记得与旧课标相识是在自己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时候——xxxx年,充满激情和斗志的自己与旧课标牵手,在语文教学这个大熔炉里磨砺着,成长着。在工作中旧课标就像老师,就像朋友,在我困惑时,它能为我指引迷津,在我小有收获时,它能激励我继续前进、、、、、、就这样我与旧课标一起相知,相伴渡过了10年。10年的与课标的耳鬓厮磨,10年的教学实践检验,我的老友-课标在10年风雨的洗礼下,以更加华丽端庄的容颜再现。我为它的变化惊喜不已,因为它没有辜负我这个好友的期待。
一、惊喜1一——新课标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说新课标降低了知识的难度,那是因为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xx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成低限――800字。
作为自己,一直苦恼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从开始写字起只写3-4个字,可是到二年级上学期骤然增加到每课写6—9个,下学期每课达到写十二个字。字词是一家,字不能单独放置识记。作为任教的自己每次都是将字和词和句连在一起。但是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总有一部分孩子他们识记字是比较辛苦的。打到旧课标的要求是有一定难度的。有时自己有一种冲动,不想让孩子写那么多字,可是一想到这是课标要求的,知识是必考的内容。那种冲动慢慢平息。现在新课标要求会写的字降低到了800字,很好,自我感觉压力减少了许多。新课标更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我们教学的实际。写的少,孩子就会更加用心,才能达到熟练而且美观。
不仅是字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在学习得各个方面不仅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还希望他们能学得快乐,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成就感。但是在实际很多的压力下,我们发现确实有很多孩子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可是还是有不少的一部分学生他们跟不上这些孩子的进度,学习起来很吃力,横向比较起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很遗憾在自己的班上也总有一部分学习得不是很快乐的学生,虽然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我在很多时候还是期望我的老朋友课标还能在其它方面降低一点难度的。
二、惊喜2——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XX老师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我认为尹老师的话和我们的新课标的方向是一致的,新课标给我们定的阅读积累量只是一个底数,要让孩子语文好,就要孩子多阅读,多积累。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兴趣和训练。新课标认为语文课就是要让孩子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其实我一直都不反对字词句段的训练,我认为在训练中学生和我的听说读写能力都能提高。但我在以前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时很少有让学生字词句训练,好像做某些训练就会割裂课堂的整体性。而把这样的`训练集中在复习课上。虽然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文体知识和文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以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机械的、烦琐的、孤立的训练,已经扭曲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积累重要字词句、经典诗歌和文章等做法的兴起,可以说是改革的一种转向。现在的课标及教材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摘抄搜集资料、背诵默写类的练习大有提高。为了避免那种机械的、死记硬背的、孤立的语文学习方式,避免学生从一个苦海跳到另一个苦海,避免语文教育从一种无效走向另一种无效,这些练习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领会它们的运用;在引导学生诵读大量经典诗文的同时还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国内外文化、文学精华,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他人,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关键是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确,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多读多悟中掌握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感受远比“填鸭”学得更有价值,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每一个老师提出了明确的教育方向,纵观这个新标准,发现老师如果仅仅是提高认识不提高自身的素质也是难以达到,作为老师要真正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不努力学习探索是根本不能达到的。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前提是老师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新课标的颁布对自己是一种极高要求挑战。不过人生因挑战而精彩!在新学期的开始,我已经加快了学习的步伐,对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好文章等都有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簿上。每天将好文读与孩子听,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收到美文的熏陶。每天总在思考如何让孩子每天快乐的学习,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学习。思考让自己越来越聪慧,衷心期盼自己在实施新课标的教学中自己能变成一个“新”老师!相信自己能接受挑战!
语文教学反思2
【描述】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
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中间部分先写郝副营长在战斗开始前,借着火柴的亮光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情景。接着写在战斗中,郝副营长为了使后续部队找到突破口,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上的重点。
【分析】
这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再提示学生以“多好啊”或“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在小组里交流。检查阅读效果时,老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从“多好啊”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求再次快读课文,想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把有关语句画出来,再深入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什么,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规划】
教学时可以“灯光”为线索,深入理解课文。在学生快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快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灯光的词句,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语文教学反思3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讨论都知道课文是从“开发矿产资源、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和建设海底城市”等方面来介绍人类开发海洋、利用海洋,让海洋成为“21世纪的希望”。
在第二课时教学伊始,请学生概述“为什么海洋会成为21世纪的希望”,多数学生面有难色。请了几位学生发言,或考虑不周,或重复啰嗦。后来在一位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来概括,又让学生先同桌之间练习,大多数学生基本能顺利表达。思考学生的阅读现状,多数满足于对内容的浅层感知与了解(即“知道”),更多的是缺乏深层的思考,而对思考成果的表达问题就更严重了。
语文教学反思4
课文讲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以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
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我让学生抓住“若有所悟”展开理解:是什么让彼得留了下来?彼得又从中“悟”到了什么?从“……”中描绘一下彼得想象中的美好未来。正是这种希望,这种美好的前景使彼得留了下来。接下来根据插图,想象彼得是怎样用“全部精力”来种花的':“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白天,彼得;有一天,他发现花朵上长了虫子,晚上,彼得还在研究;夏天,骄阳似火,彼得;冬天,寒风刺骨,彼得;就这样,彼得每天认真照顾花苗。最后,田野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他还要想方设法。”从中体会“全部精力”。遗憾的是,在教学中,处理这一环节时有些过于急躁,学生还没有想充分就匆匆而过了。可以让他们先自己说说,还可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再全班交流,效果会更好。
学习第三部分,让学生体会彼得的话的意思,抓住“不无骄傲”、“真金”和“唯一”来具体理解。其中“‘真金’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体会得很到位,答案很多元,如“真金就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获得的财富。”“真金就是让我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真金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收获”等等。多元理解了这一中心概念,也体会到了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
语文教学反思5
《争吵》是一篇精读课文,上午完成了课堂教学,课后自我感觉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还是比较清晰,学生也比较积极参与。但在一些问题的引导上还做得不够明确,三年级学生有点莫名其妙,不知从何答起。另外感觉自己的临时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不在意料当中的回答有些手足无措。
在《争吵》的教学中,主要抓住“终于挨到了放学。”“我愣住了。”这两个表现我的心里活动的句子展开教学。课后自我感觉在教学“挨”时非常到位。
我先请学生朗读,从读中感悟出此时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漫长。在层层剥茧,平时不觉得时间漫长,今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我到底在想些什么?
读完后,提出给“挨”字换个词来表达的问题。第一个学生换了一个“等”,学生马上有不同意见,认为“等”的心情并不一定是我现在的心情,有同学马上想到了“熬”这个字。在请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平时觉得时间难挨的情况。学生也能从不同的.情况出举例,有的说被关在门外等妈妈下班,挨了批评不好受……。最后走进我的内心,朗读训练。
对于克莱谛的表现我主要抓住第十段展开教学。让学生从克莱谛的动作、神态、语言中去体会他对朋友的宽容和友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很棒,很会说。
父亲教育我的话,我在教学时这样处理:先解决今天是怎么教育我的,主要告诉我什么;再联系全文,平时又是怎么教育我的,对于父亲的教育,那些我已经做到了,哪些我没有做到。
语文教学反思6
教学实录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文章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1):《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1):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2):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文章,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3):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第二个指淹死、死掉。
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知识就学得活了。现在请同学把书合拢,暂时不要看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指一在偷偷看课文的学生)哈,你违规了,不许偷看!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师:为了使回忆有条理,请按照以下几点逐一来说:
板书:1、地理位置;
2、得名原因;
3、海水趣事。
生(1):死海的位置在约旦和巴基斯坦(众插话: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中间。
师:巴勒斯坦在亚洲西部,巴基斯坦在亚洲南部,和我们中国接壤。这两个国家的中文译名只差一个字,而且都是亚洲国家,很容易记错,建议这位同学课外去找世界地图或亚洲地图查一查,以后就不会再搞错了。谁来说“得名原因”?
生(2):死海的海水含盐量特别高,水里各种动植物都不能生存,所以叫死海。
师:哦,死海的海水含盐量高,这是它的特点,由于有这个特点,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谁能说说是什么现象?
生(七嘴八舌):人不会淹死。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无人举手)
师:我估计同学们都知道,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是吗?(指定一学生)这位同学戴着眼镜,看起来挺有学问,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3):人在死海里不会下沉,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淹不死,因为……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所以人不会下沉。
师:为什么海水含盐量高,人就不会下沉?你总得讲出点道理来。
生(3):海水含盐量高,它的质量就大。
师(追问):那如果扔进海水里的是一块铁呢?它会下沉吗?
生(3):我想会下沉的。
师:那么人为什么不下沉?光说海水的质量大,恐怕还不够吧?我知道你心里明白,问题是怎样把心里明白的道理准确地表达出来。
生(3):(思考片刻)海水的质量比人体的质量大。
师:说对了。但表达上还有一点点不足,想一想,在数学里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是怎样表达的?你这句话如果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更好了。
生(3):海水的质量大于人体的质量。
师:那么铁块为什么会下沉?
生(3):因为海水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
师:好!“大于”“小于”的“于”怎么解释?“大于”“小于”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
生(3):“于”是“比”的意思,一般在两个数作比较的时候用。
师:说得真好!我说你有学问嘛,果然没看错人!(众笑)
师:关于死海的知识,同学们都已了解;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文,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估计同学们也已经知道了不少。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还要老师重复地教,你们觉得有劲吗?(众:没劲!)是呀,我也觉得没劲。因此,我想我们在决定这篇课文里哪些知识需要老师教之前,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知识可以不教”。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这篇《死海不死》看一遍,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以不教?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议论,互相交流。
(学生看课文,小声议论后纷纷举手)
生(1):我认为课文里用到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用教。
师:说说理由。
生(1):课文里为了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海水含盐量高,如“135.46亿吨氯化纳、63.07亿吨氯化钙、各种盐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等等,这种说明方法一看就知道,完全可以不教。
生(2):我同意他的意见,但还有点补充。课文在说明海水含盐量高的时候用了很多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使读者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更加明确了。这些道理也很简单,不教也懂。师:是啊!你们看,“135.46亿吨”、“63.07亿吨”,这简直都是一些天文数字!我在读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的印象就特别强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课文里的这些数字说明和它的作用,的确一看就明白。不过如果不教的话,有关的一些知识是不是能够掌握,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例如,课后练习中还要我们区别“确数”和“约数”,并且要求知道什么情况下用确数,什么情况下用约数。这些知识不教行吗?
生(1):我认为行。
师:哦,你挺自信,好样的!认为可以不教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看来,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似乎还缺少一点自信。(指一不举手的学生)你是认为还要教的,是吗?
生(3):我想教一教不会有坏处,再说我也不大有把握。
师:确数和约数你能区别吗?(生点头)那你说说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课文里找出的那些数据是确数还是约数?(生答:“确数。”)你能找一个约数的例子吗?
生(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都是约数。
师:找得很对嘛!约数在表达上都有一些明显的标志,你知道吗?
生(2):一般都用“大约”、“左右”、“上下”这类词。
师:如果不用这些词,能表示约数吗?
生(2):我想也行。
师:请举个例子,最好能造个句子。
生(2):(思考片刻)“这条鱼有七八斤重”。
师:好极了!你关于约数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嘛,你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是吗?
生(2):是的。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确数”可以使说明更加准确,那么用约数是不是说得不准确了呢?
生(3):约数和确数相比,当然不够准确。
生(4):我认为不能这样说,主要看在什么情况下用,有的时候用确数反而不准确。
师:怎么会用确数反而不准确?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生(4):(思索片刻)比如要我现在说出您的年龄,我只能说大约六七十岁(笑声),因为我不知道您的实际年龄;如果我肯定地说您65岁,而您实际上不是65岁,那不是反而不准确了吗?
师:言之有理!啊,这位同学举手,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
生(5):我认为课文里有个地方运用确数和约数有点自相矛盾。46页上有这样两句:“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既然平均深度是个确数,那么最深的地方也应该是确数,否则怎么算得出平均深度呢?如果最深的地方用约数,那么平均深度也只能是约数。因为平均深度是根据从最浅到最深不同的深度计算出来的,根据约数怎么可能计算出确数来?
师:说得真好!我同意。同学们这样会动脑筋,真让我高兴。我看关于列数据说明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知识比我预料的还要多,完全可以不必教了。大家再看看,还有哪些知识可以不教?
生:后面练习题中要求区别课文中三个“死”字的含义,我认为这也很简单,不教也懂。
师:对,标题“死海不死”中两个“死”字,刚才同学们都已说过,不必再重复了。那“死海真的要死了”这句中的后一个“死”字的含义呢?
生:是“干涸(hé)”的意思。
师:完全正确。这个“涸”字很容易念错,可你念对了,很了不起。你是怎么念对的?
生:下边的注解上有注音(笑)。
师:大家别笑,他读书注意看注解,这种好习惯不是每个同学都有的。我再提示一下,看看下面这些词语是不是也可以不教?(板书:游弋、谕告、执迷不悟)
生(1):我认为可以不教。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但你要说出可以不教的理由,因为其中有的词估计同学们语文课里没学到过,比如“游弋”、“谕告”。
生(1):“游弋”虽然没学到过,但书上有注解;“谕告”也没学到过,但回去查一查词典就知道了。
师:说得好说得好,语文课上没有学过的,完全可以查词典自学嘛!同学们课外有没有查词典的.习惯?(众:有!)这是个好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让词典成为你们的一位终身老师。那么这些新词我们就不讨论了,再说这篇课文新词也很少,有些词结合上下文也都不难理解,比如“执迷不悟”。
下面是不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你们认为要学好这篇课文,哪些知识还是需要老师教的?大家前后左右可以议论议论。
(学生看书、小声议论)
师:谁先来说说?
(无人举手)
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1):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是个大类,包括各种产品说明书、书籍的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释文、影剧内容介绍、除语文以外的各科教科书及讲义、知识小品,等等。文章
文章
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都是说明文。(指一学生)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1):是知识小品。
师:(问全班)他说得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1):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1):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1):是的。
师:好好想想,你在各种文体中选定知识小品,当时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它是介绍关于死海的知识的,文章很短小……所以是知识小品。
师:说得对呀!知识小品就是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篇幅又很短小,所以叫“小品”。你看你说出了知识小品的一些重要的特点,你明明知道,怎么说不知道呢?
生(1):这是我看了课文后临时想出来的。
师:这更了不起,说明你的思维很敏捷,很有判断力。我早说过你不是瞎蒙的嘛!(笑声)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知识小品除了篇幅短小、具有知识性以外(板书:“知识性”),还有些什么特点。
生(2):知识小品写得比较生动有趣,能吸引读者。
师:说得很好。刚才那位同学(指生<1>)的意见如果可以用“知识性”三个字概括的话,你能不能把你的意见也用个什么性来概括?
生(2):趣味性,生动性。
师:他说了两“性”,但我们只要一个“性”就够了,请同学们两个中选一个,要说出选择的理由。主张选“趣味性”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学生举手)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主张用“趣味性”,谁来说说理由?
生(3):“生动性”一般指语言描写方面,趣味性好像指文章内容方面的。比如这篇《死海不死》,在介绍死海海水的特点和死海形成原因时,插进了一些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内容很有趣。师:谁还有补充的?
生(2):知识性、科学性是知识小品的本质属性,趣味性是知识小品的重要属性。
师:(指生<1>)他说得比较完整;(指生<2>)他补充得也很好。看来同学们的悟性都很高,知识也掌握得很好,学习这篇课文原本要求重点学习的“列数据”的说明方法、确数与约数的区别和作用等等,都可以不教;关于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同学们也自己从课文中悟出来了,也不用我再喋喋不休地介绍了。就是说,同学们在有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我真为同学们高兴!不过,关于知识小品的特点,尤其是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问题,同学们大概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建议同学们接下来再化点时间深入讨论一下。限于时间,我想从“三性”中选择一个来讨论,就作为这堂课学习的重点。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三性中选择哪一个?
生(1):趣味性。
师:为什么选趣味性?
生(1):因为我们自己写作文要能够吸引读者,也应该有点趣味性。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起读者兴趣的,也许对我们自己作文有启发。
师:大家同意吗?
生(众):同意!
师:既然大家同意,那就请把课文再好好看一遍,边看边想:课文的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兴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兴趣的?现在请大家看书。
(学生看书,偶有小声议论)
师;都看好了吗?现在请发表意见。要求每人至少准备一条意见。
生(1):课文的标题,“死”和“不死”互相矛盾,使读者产生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
生(2):还有课文最后一个“死”字,死海要干涸了,课文里却不说“干涸”,而说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字用得很巧妙,能引起读者兴趣。
生(3):课文为了说明死海海水含盐量大的特点,写了个罗马统帅狄杜处死奴隶的故事;后面又讲了个关于死海形成的民间传说,这都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师:这几位同学说得都很好,但他们说的都是比较明显的趣味性的表现。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这就要用点心思了。谁再来说?(教师继续提示)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好好琢磨琢磨。邻座的同学可以议论一下。
(学生看书、思考,小声议论)
生(4):我想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说。作者用了一些设问句,如“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还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是意思却不一样。这些都会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
师:嗯,说得不错。看谁还能从语言表达方面作些补充?
生(5):文章的第一、第二段写得好,我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住了。
师:你再朗读一遍,体会体会,它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5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生(5):它给我的感觉是有点出乎意料,甚至有点惊讶。
师:好!体会得很准。大家再一起体会一下: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产生这样的效果的?请把这些词语圈出来。注意了,这对我们运用语言是很有帮助的。谁来说?
生(6):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
师:瞧,这两位同学(指生<5>、生<6>)对语言的感觉多敏锐!现在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指定两位学生),注意,第一位同学把她(指生<6>)刚才找出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然后大家一起比较一下,两种语言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二人分别朗读)
师:两人读得不错。大家体会一下,两种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7):第一种表达显得平平淡淡,第二种表达引起读者的惊讶和好奇,所以,所以就……(语塞)
师:所以就增强了……
生(7):趣味性和吸引力。
师:这样比较一下,我们发现,同样的意思,可以表达得平平淡淡,很一般,也可以表达得很有趣,很有吸引力。可见选择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就会有怎样的效果。这正是语言的王国为什么总是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
除了语言表达,材料的组织也很有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也往往会影响阅读的兴趣。课文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谁能找出来说一下?
(学生翻书、寻找)
生(8):课文第三小段写罗马统帅处死奴隶的故事,如果放到第四小段后面来写,读起来就没有趣味了。
师:为什么?
生(8):先写奴隶在死海里屡淹不死,这样就在读者心里产生了疑问,难道真的有神灵保佑吗?急于想从文章里去寻找答案,文章就有了吸引力。如果先写死海为什么淹不死人,再写奴隶屡淹不死,就不会有这种效果了。
师:说得好!我打个比方:你请别人猜谜,如果先把谜底告诉了对方,他还会有猜谜的兴趣吗?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会写文章的人,常常能设置一些悬念,引起读者的疑问,这样的文章就比那些平铺直叙的文章有吸引力。这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知识小品的文体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的聪明和自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还想出个难题考考大家,这可是个“高精尖”的大难题,你们如果这个问题也能解决了,我就真正佩服你们了;如果你们怕难,那我们来读几遍课文就算了。
生(七嘴八舌):我们不怕难……
师:好,那现在我就宣布这道难题了?生(七嘴八舌):宣布好了……
师:宣布之前,请同学们先把课文最后一段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师:课文最后这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涸,我先问你们,作者推断的根据是什么?
生(1):近十年来死海每年水面下降40到50厘……按照这样的速度下降,死海数百年后自然会干掉。
师:那么,死海水面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生(1):因为这里炎热干燥(师插问:你怎么知道?)地理课上学到过,课文里也说“艳阳高照”。因此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蒸发多,输入少,所以海水每年下降。
师:说得很对。现在请大家听好了,我出的难题是:按照作者这样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生(2):我认为死海数百年后不可能干涸,因为到那时科学比现在更加发达,人类肯定有办法救活死海。
生(3):我认为他把老师的问题理解错了。我理解老师的意思是……(语顿。师插话:我知道你理解我的意思,不要急,慢慢说)老师是问按照课文作者的办法推算,是不是一定会推算出死海会干涸的结果。
师: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感谢这位同学把我的意思解释得十分准确。(对生<3>)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生<3>不语)看来有点为难你了。这样吧,我把问题再具体化一些: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是作者认为死海将会干涸的原因,你认为死海的蒸发量是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生(3):不是。(师插问:为什么?)在雨水多的年份蒸发量就会减少。
师:请注意,天气变化或地壳的变动等等这类偶然的因素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以内,何况死海盆地的气候干旱少雨,全年的降水量加在一起不过50-60厘米。刚才你把我出的难题解释得很好,怎么自己倒忘了?请你从作者计算的思路这个角度去思考:即使按照作者的计算,死海的蒸发量会不会变化?
师:啊,好多同学都举手了,看来都找到答案了。请大家把手放下,让他(指生<3>)再想想,他很聪明,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想出来的。
生(3):蒸发量也就会变小
师:为什么?
生(3):死海的海水每年下降,死海的面积也会逐渐缩小。
师(向全班):大家说说,海水的蒸发量和海面面积是什么关系?
生(众):正比关系。
师:既然死海海水的蒸发量随着死海海面的逐渐缩小而减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生(3):当蒸发量小于约旦河水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了。
师:不一定要等到“小于”的那一天,再想想。
生(3):等于。
师:对啦!当死海海水的蒸发量等于约旦河水的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当然罗,那时的死海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边无际,波涛起伏,而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得不像样,这是一种什么状况?
生(齐):半死不活!(笑声)
师:对!就是半死不活!同学们果真智商很高,这个难题也没有难住你们。不文章
文章
过,死海究竟会不会死,恐怕不是一个计算的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事实上,造成死海海水连年下降的原因,不全因为海水的蒸发量大,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原因:以色列和约旦大量截流约旦河水用于灌溉和城市用水,致使约旦河输入死海的水量越来越少。这一严峻的事实已引起不少科学家、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忧虑,一项名为“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活动已经开始。死海处于地球陆地的最低点,人称“地球的肚脐”,不仅有独特的旅游景观,而且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尤其是氯化钾和溴。同学们虽然没有去过死海,但我相信大家都关心地球的命运,为此我建议大家用我们的智慧参与到“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活动中去。请回去做两件事:一、上网搜索关于死海的资料(建议用www.Google.com搜索引擎);二、参考、运用网上资料,以《救救死海》或《死海不能死》为题写一篇文章,为拯救死海进行呼吁,或提出拯救死海的办法、建议。当然啦,我们的文章救不了死海,但至少可以表明我们关心地球命运的立场。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长大后都能够成为一名自觉的环境保护主义者。
师:说得真好!同意的请举手。(全班举手。教师板书:趣味性)知识小品除了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以外,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它介绍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符合科学原理的,请大家也用一个“性”来概括。
生(七嘴八舌)科学性!
师:完全正确!(师板书:科学性)现在请一位同学给三个“性”排个次序。
生(4):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师插话:这样排列的理由呢?)因为知识小品首先是介绍科学知识的,其次,它介绍的知识必须是符合科学原理的,趣味性没有前两个性重要,所以排在最后。
生(5):我也同意这样的次序,但他说趣味性不重要,我不同意。
生(4):我是说没有前两个重要,没有说不重要。
生(5):我仍然不同意你的意见。因为,一篇知识小品如果科学性、知识性都很强,但一点趣味性都没有,大家不要看,科学性、知识性再强也没用。可见趣味性是最重要的。
(学生纷纷议论,莫衷一是)
师:请大家静一静!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很分歧,想听听我的意见吗?(众:想!)我认为,对知识小品来说,知识性和科学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板书:本质属性),因为作者写作知识小品的根本目的就是向读者介绍科学知识,如果没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知识小品也就不存在了;趣味性则是它的重要属性(板书:重要属性),我基本上同意他(指生<5>=的意见,知识小品是一种以传播、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文艺性说明文,它是写给一般读者看的,当然要写得读者爱看,因此特别讲究趣味性,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同学们还有别的意见吗?(稍顿)看来大家同意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把刚才讨论的内容总结一下。谁来?生(1):知识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是一种文艺性的说明文,它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知识小品的作用是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文章
语文教学反思7
本次月考学生成绩很不理想,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
积累题中,诗词名句默写错字、别字较多。阅读题中,学生审题能力较差,如找出文中动词并分析,学生有的找形容词分析,有的'从修辞分析等。
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训练。
语文教学反思8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
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
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写学生的新见解新思路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过就其自身而言,就是师生心灵的共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例如:一位我在导读《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突然问:“老师,五彩池能不能游泳?”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儿童极富好奇心的可贵天性,决无丝毫恶意。学生们议论纷纷,但我很高兴,借机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我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确定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障碍物。让我们来仔细读课文,查资料,看看课文以及资料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这样的点拨,学生就不难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敢于大胆提好奇的问题,而且也借“疑”释疑,深读了课文,又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效果很好。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并把学生的新想法、新见解做了记录,更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课堂,要充分尊重所有人的意见很不容易,作为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不能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对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反思
学科德育渗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因其教材内容的特点,更加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实际的教学却是老师不重视德育教育,只是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学生学到的是语文知识,而对文本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没有及时领悟,影响了语文人文性的发挥。老师对德育渗透的点、程度都把握不够,德育渗透的时机、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关键。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熟悉教材,通读文本及相关资料,将文本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了然于心,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时机,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文章内容中的思想内涵往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老师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熟悉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才能够做好德育渗透的工作。
二、阅读教学缺乏实效性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肩负着语文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做好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的一大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理解,思想内涵的感悟,对学生性情的陶冶等,都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朗读,而在初中教学中,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范读外,学生朗读文本的机会很少。一个是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不爱读,一个是教师忽视了朗读的作用。熟读、精读是阅读教学中学生必备的基本功的,但是在实践中,这一环节则缺乏应有的重视。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阅读中的朗读,读中悟道,读中品味。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和关键,重视了朗读就是重视了阅读教学。因此重视阅读教学中朗读,应该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和重点。
三、初中语文习作教学的反思
习作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而且中考试卷中的作文分值也是相当高,不容我们不重视习作的教学。但是习作教学却又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觉得难写,老师觉得难教,是语文教学的大难题。教师要具有发散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拓宽写作思路。
目前的中高考,对于写作形式都没有了明确的规定,写作形式越来越模糊,所以就要求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思路要拓宽,教学的理念要更新,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搜集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善于生活生活中的小感动和小发现。
语文教学反思9
从教十一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得地做过反思。借着这个机会,我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点滴,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试题的人文特征越来越突出,对学生的感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应地做出改变。我发现在我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动手能力
“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学好语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悟。
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
经过反思,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所以,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对学生而言,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解答试题时能展现出一种从容、敏捷、高效的能力,而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应试倾向最不明显,并不是讲什么考什么,试题内容和教学内容的直接联系表现得最不明显,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对本学科整体素质的考查。题海战术不适合语文学科,靠大量做题难以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中学语文不在深,而在广。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决定了语文综合素质的高低,而现在高中生学习紧张,课下学习的时间主要用于数理化、英语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一些文学作品,甚至可以说学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不会静下心来去品味欣赏文学作品,而现在社会读书风气也不乐观,学生接触的东西都很低俗,所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的缺少也是导致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差的原因之一。鉴于此种情况,对于语文的学习,我认为关键要靠课堂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观念和教学设计上。
当然,语文教学的精华全在课堂上。一节课仅有45分钟,如何调控和把握这个时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以致用,这就需要老师作为引导者应该懂得调控艺术,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寻找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教学行为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要把课堂45分钟用足用好,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是老师的本分,老师要对学生负责。
总之,教学问题多多,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都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认识,及时总结反思,再到实践中去完善提高。
语文教学反思10
本学年我所教的班级是初一(3、4)班的数学,两个班的学生的基础有差异,3班优生少,差生多是这两个班的显著的不同特点。刚接到他们,觉得他们还比较乖。再后来,慢慢熟悉了解之后,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学期第一次、其中考试后,要求每位同学分别写了一份书面的考后反思材料。本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后,除优生外,每位同学写一篇考试总结。结合他们说到的和我自己的一些感悟,我总结出了一下几点:
一、对数学学习缺乏巩固。
在教学中,我发现好些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较高,很重视数学学习,表现出很多积极的心理。绝大部分学生数学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他们认为自己过去学得不错,现在只要完成正式作业就行,更有一些同学认为数学家庭作业做或不做没有关系,反正上课听懂就行。于是,数学家庭作业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面对这些情况,半学期后,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改变自己对家庭作业的检查方式,和家长一起检查、批改。现在看来,很多同学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有小部分同学我行我素,让人很是头疼。
二、学习数学思想涣散。
对于初一的学生,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比较守纪律,比较爱回答问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思想越来越涣散,有的同学简直就是人在教室心在外。还有一种现象,老师提问,下边就鸦雀无声,即使有人知道问题的答案,他们也闷着不说,但是一旦教师说一点课外的东西,那他们兴致特高。还有就是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很盲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么学习。他们只知道混几年后就可以去打工挣钱,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年代,知识的重要性。没有知识,那就等于是文盲,即使打工,别人也只能把你当苦力,而有知识,即使去打工,别人也会把你当有文化的人用。
三、学习数学耍“小聪明”
有些同学凭自己小学阶段基础好,到初中后学习就耍“小聪明”,平时做作业时,做题粗枝大叶,回答不完整,考试的时候,不认真读题,完全没有弄清楚题意。如,数学选择题无特殊说明,只有一个答案,但是有些同学选择多个答案;
题目叫选说法错误的,有同学就以为是选正确的;解题没有格式;选择题留空等等,这些,老师在平时上课的时候都反复强调,但是还有同学犯这些错误。
语文教学反思11
高中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小说家冯梦龙“三言”中的名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笔者在教读时,试图从语文教学的哲学基础出发,作两种不同方法、不同目标指归的比较尝试。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深深地感到:中学语文教学只有从人本出发,让人性的光辉照耀课堂,捞起语文教学中失落已久的人文“百宝箱”,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打下人文精神的底子。
从哲学的文化类型上说,现今世界上有两种哲学:一种是认识论哲学,一种是存在论哲学。认识论哲学的本质是知识论,折射到文学问题上面,就是模仿论流行,通过模仿对象世界获得对对象世界的认识。认识论哲学发展的主要成果是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变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主义成为现代哲学的主流,它崇尚科学、理性,主张实证和精确,否认本体论,用科学的精神来解释人的问题,如人的价值、自由等问题。比如影响到语文教学上,如分析典型人物性格形象是从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外貌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来体现的。而存在论哲学与认识论不同,主张以人为本。
在掌握世界的路径上面,与认识论只相信事实、逻辑、判断、推理、证明、分析、综合等不同,存在论更相信人的感受、体会、直觉、体验、想像、领悟、意会等等。在文学问题上,存在论摈弃模仿论,而主张显隐论。模仿论关心的是模仿得真不真,显隐论关心的是形象背后隐在的蕴含。在言语表达上面,与认识论的言必尽意的看法不同,存在论相信人的世界博大而深厚,往往是意犹未尽。影响到语文教学上,就是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本主义,语文是心灵之学,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应当把人的精神作为观照的核心。在教学中主张用人性、用心灵去感受语言文化、文学的精妙。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的自读指导教学中。分别从语文教学的哲学基础出发,在两个班级作了不同教学目标指归的设计及实践。
一、以认识论、科学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
2.欣赏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
3.了解拟话本等相关文学常识。
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播放《杜十娘》歌曲,以激发兴趣;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编写2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3.分析杜十娘的形象。
①最显着的外貌特征。(美丽)
②杜十娘资助李甲的情节及体观的品质。(善良)
③怒沉百宝箱的意义。(反抗)
④悲剧的'原因探讨。(李甲负心,孙富无耻,封建世俗观念,制度黑暗。)
二、以存在论、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杜十娘形象的人性美;
2.设计避免悲剧的“良方”;
3.杜十娘、琵琶女的人格魅力比较。
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播放《千古绝唱》,歌中引用了六个民间故事以引出文本。
2.自读课文。讨论:
①杜十娘的悲剧与哪些人有关?
②你是同情还是鄙夷现实中杜十娘式的人?你会是李甲吗?
③杜十娘的悲剧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④你能给杜十娘指一条出路吗?
⑤一个民族该让民众树立起怎样的道德观?
3.比较杜十娘、琵琶女的人格魅力。
4.写一篇读后感。
比较两堂课,从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映看,第二种设计学生的兴趣更浓,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第一种设计固然也能调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整个教学过程略显凝滞,学生学到的是以诸如常识、情节、人物形象的机械认知等知识和概念。在此恕不赘述。而第二种设计,学生更多地是站在审美的角度、欣赏的角度与自我与文本人物作心灵的碰撞。
课堂上,学生们为了拯救杜十娘纷纷开出自己的良方:她“久有从良之志”,希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她自知身份低微,在当时的世俗社会,男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欺辱她。因此她惨淡经营:七年时间苦心积攒“百宝箱”,希望用“百宝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之所以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只不过是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就算李甲负心负义,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她有青春、美丽,还有金钱,就算独自一人也可以生存下去。她还可以像琵琶女一样嫁作“商人妇”。也可以隐姓埋名像白娘子那样找一个相知的人过完一生。经过讨论,大家逐渐认同:杜下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宝箱”,是人性,是道义,是良知,是人心,因为社会容不下这些东西。在那个批俗罗织的礼教的网里,她的投江实在是唤起人性的义举。那悲壮的一幕尽管是凄惨的,却更是美的,留给人间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美。
通过杜十娘与琵琶女人格魅力的比较,学生更加明白杜十娘比琵琶女有一种觉醒意识,更具人性的光辉。她的死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怯儒轻生,而是一种不屈人格的体现,是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发出抗议的最强音,成就的是一曲千古绝唱!一位学生在课后的读后感中写道:
到此为止,说的都是文学鉴赏方面的的内容。若她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又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当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我就呆住了,我从未思考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文学是文学、生活是生活,进入故事情节是投入,走出来就为了考试。却不曾想过扣心自问,叩问自己的心灵,难道我们付人生的痛苦感受已经麻木?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应特别考虑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学科特点,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落在对人格的魅力、人性的含义的深层理解上,捞起失落已久的人文“百宝箱”,我们的语文才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语文教学反思12
《程门立雪》是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里的一篇课文.短文主要讲宋朝的大学问家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就到老师家,当看到老师在午睡时,就一声不响地站在雪地里等候,被冻得浑身发抖.短文赞扬的是杨时尊敬老师,求知心切,意志坚定的优秀品质.这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含义。整堂课,我就提了一个大问题,“课文中哪些词句体现了杨时尊敬老师?”就这个问题,同学们划句子,圈词语,再读一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体会杨时尊敬老师的好品质。上完这节课,我体会到: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学生并不是一张让老师随意泼墨的白纸,他们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相反,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基础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老师如果无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全按自己的思路展开教学,显然是会碰钉子的.在课堂上,有好几个学生圈画出句子中的重点词,这些重点词,老师在备课时也没有想到,比如有一个学生说,句子中一个“您”字,也体现了杨时对老师的尊敬,虽然我的电脑课件上并没有事先圈画出这个词语,但我当场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他读书比老师还仔细。课堂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些学生圈出的词语并不是特别重点,但是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只要他们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教学有法",无论何时,我们都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关注他们的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因为教育是一门科学."教无定法",教学是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面对教学中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老师的机智,灵活和应变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教育更是一门艺术!
语文教学反思1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走进姜堰市首届小学校长会课的现场,看着校长们一个个精彩的表现,感触颇深,校长们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到了语文教学之中。
师:刚才,我们一起感受并领略了吉林雾凇这一奇观。吉林雾凇洁白无暇、晶莹剔透、千姿百态,极其美丽动人,真叫人称赞。同学们,假如我们现在正置身在雾凇美景之中,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赞美一下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思考后纷纷答道)
生:雾凇洁白晶莹,它纯洁,它美丽,它如银、似玉,像剔透闪烁的钻石。
师:你这样比喻真形象。
生:雾凇千姿百态,楚楚动人,透过阳光,这雾凇这么像亮闪闪的水晶,步入银松雪柳的十里长堤上,就像进入了奇异的宫殿。
师:“楚楚动人”说得好,把十里长堤比成宫殿,非常形象逼真。
生:在阳光照耀下,雾凇银光闪烁,晶莹剔透,洁白无暇,远远望去,像千万位降落在人间的天使,靓丽动人。
生:看着眼前的雾凇,我仿佛领悟了做人的道理。学习雾凇,一尘不染。
师:你要像雾凇一样一尘不染,领悟了做人的道理,真好,我相信你长大后一定是一个很诚实、值得信赖的人。
生:真美啊,雾凇你像团团飘飘悠悠的白云,又像是座座大型冰雕,你那么纯洁那么无私,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微笑。
师:你说得太美了,是的,棵棵松柳不正像是座座冰雕吗?人们观赏着这琼树玉枝无不喜悦。
生:看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树玉枝,我会想到它们有的亭亭玉立,像含笑伫立的仙姑;有的飞流而泻,像雄浑磅礴的瀑布;还有的零零落落,像仙女散花,真是美不胜收。(教师鼓掌,学生跟着鼓掌)
生:雾凇啊,雾凇,你飘落在枝头,不正像盛开的朵朵梨花吗?难怪人们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太精彩了!(老师边夸奖边伸出大拇指)是啊,吉林雾凇与我国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同学们看到这一幅幅美丽动人的雾凇画面,读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如同身临其境,受到了美的熏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美丽的雾凇,这样奇特的景观,感到自豪而欢呼吧!(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评析:
1、创设意境,激发情感,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雾凇》一文的教学中,教者通过画面展示、课文诵读,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雾凇奇观之中。再用谈感受这把金钥匙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学生心潮涌动,畅所欲言,享受到了审美乐趣,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古人云:“问渠哪里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只有抓住情感这根弦,教学中才能弹奏出美妙动人的乐章。
2、“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之一。在教学《雾凇》时,教者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情感点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学生在赞叹雾凇时,把雾凇比成朵朵盛开的梨花,团团飘悠的白云,洁白无暇的钻石,飞流而泻的瀑布。还有的学生把雾凇说成是亭亭玉立的仙姑,像降落人间的白衣天使。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对本文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在教学《雾凇》时,教者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用激励的话语一次又一次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乐学的情绪。学生经老师的激励、开导、点拨,心地豁然开朗,如同拨开乌云见太阳一般。特别是学生谈感受时,教者更是着力鼓励与赞扬。学生们在老师的感染下尽情表达对雾凇的无比喜爱与赞美之情。课堂上其情融融,其乐融融。
语文教学反思14
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走近文本中的人物,与人物进行对话,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篇文章没有对两个人内心世界进行描写,但吉姆所描述的窗外的景色足以表现他美好的心灵。所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段话十分重要,我抓住了这个重点,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分三个层次逐步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重点,三个层次分别是一、读出窗外景物的美;二、读出吉姆病重的样子;三、读出吉姆对大卫的鼓励和关爱,并配以恰当的语言、反复的引读来渲染气氛,以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朗读是一个目标,但也是一种手段,接着我又创设了对话情境,使学生通过对话表演更加深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理念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其次,注重读写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写出大卫对吉姆的话,这一训练内容既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是学生的一次课堂练笔。通过对《最后一片树叶》的欣赏既可以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升华学生情感。又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反思15
《田忌赛马》一文故事性强,在故事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文中的对话深刻地突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针对此文,我着力调动学生探究故事内容,在语文实践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人物的体验来深化教学目的。
1.激趣导入
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非来自对课程性质及其价值的认识,吸引他们的是故事学习动机是否有趣。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故事,和学生相差太久远,要先调动其兴趣。游戏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而它引起相关的学习兴趣的迁移,导入学习。
2.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深化。
(1)讲演
对学习材料本身的兴趣,大多数小学生难以持久。要保持学习材料的兴趣,有赖于教学手段的学习方式的恰当运用,学习产生一种情趣活动。《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思维性很强,最好的学习方法莫过于边讲故事边演练,把隐藏于故事内部的思维性表现出来。请学生上台讲两次比赛的故事,并排出比赛阵容,给学生深刻的感悟。其他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边读边演,把两千多年前的比赛展现在眼前,其中的道理自然深入简出。
(2)朗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手段。要让学生用心用情感去体验和提高。文中4__12小节是人物的`对话,感情色彩最浓重,最适合分角色朗读表演。把第一节比赛后人物的的神态,内心活动,动作适当地表演出来,在这样的体验实践中明白人物的性格才智,深入文章的中心。
(3)读写结合
读写有效结合是理想的语文学习。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想表达愿表达的兴趣。学习完《田忌赛马》文章后,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孙膑肯定相当敬佩,想向他学习,想了解有关他更多的故事,请用入手中的笔给孙膑封信。或者如齐威王想再赛一次,会怎样?续写故事。让学生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培养其创新思维,这个不是我们一直所努力的吗?在《田忌赛马》一文的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全身心地体验学习,发展全面素质。
【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反思11-08
语文猫教学反思11-12
语文《草原》教学反思07-09
语文写作教学反思06-17
语文《草原》教学反思10-21
语文《将心比心》教学反思05-06
语文教学反思01-27
考试语文的教学反思10-09
语文荷花的教学反思01-06
语文园地的教学反思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