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议论文体的文言文。它首先存在两个方面的难点:其一它是篇文言文,无论从字词解释还是语句理解上都是一个挑战;其二它是篇议论文,要理清文章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更是一个难点。所以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我选择第《二课时作为本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在事先带领学生掌握全文字词句的基础上整理文章的思路,理出文章中心,然后再结合本单元“直面挫折”这一主题,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展开一次挫折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确定好这一教学内容后,怎样把这样一篇说理化的文章更形象化具体化?我努力从文章中去寻找一些突破点兴趣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苦思冥想,我决定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经历入手找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让学生查找六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历史上“死于安乐”的'具体事例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谈谈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尤其在问题的设计上我特意安排学生一定要讲自己的坚强的事例,其实我在之前的设计上并没有这样安排,只是让学生说说你曾经是怎样面对挫折的。
而这一问题的设置让很多学生都只谈自己是怎样逃避困难,怎样一次一次导致自己失败,偶尔有学生说到自己坚强的事例时,其他学生还抱着怀疑嘲笑的态度。这在班级中无疑产生了一种不想说实话的想法,也影响了学生的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吸取试讲时的教训我把问题改成“你曾经如何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抛砖引玉,很多学生都能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坚强的一面,也得到了同学一次次的掌声,这样也鼓舞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惊喜地发现原来自己身上还有很多值得他人称赞的优点,从而对生活对学习都产生一种良性循环,达到一定的教育成果。
另外情感互动在本堂课整个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从师生互动来看,我在准备这堂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整理查找六个历史故事时,我采用看谁找得快找得准,老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最后查找的资料一起评比。于是很多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还不时都有学生到我这里来询问查找的情况。我开始和很多学生一样查出的资料非常繁多,面面俱到,后来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发现很麻烦,而有一个学生整理的资料比我们都简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3
今天上了一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觉得文章第三段的翻译很是拗口,学生很难理解。特别是那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很难串讲,“征”是“征验,表现”的意思,“色”是“脸色”,“发”是“吐发”的意思,“声”是“声音”,“于”是介词,翻译时倒装,“喻”是“明白,了解”的'意思。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通过脸色表现出来,通过声音吐发出来,然后别人才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是自己的情绪通过脸色表现出来,还是别人的愤怒通过脸色表现出来,还是别的什么意思,我很难跟学生解释清楚。
还有后面分析时。在说到这一段时,我又有点卡壳。这一段是正反论证吧,先从个人方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论证死于忧患。这个个人方面怎么就是论证生于忧患了呢?是说自己的心意,别人不明白,通过这些别人明白了,怎么就“生”了呢?没法用很清晰很逻辑的语言解释清楚给学生听。因此这一课上的就有点乱,学生学习得也有点不是太懂。
上完课后,还在回想,这一课的难点就是在这一段,要想突破这段的难点,还是要从论点出发,论点是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那么这一些就是忧患,是一个人在思想上面的困扰,他的思虑不通,才能激发他去冥思苦想,振奋精神;别人对他不满,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使他猛然省悟,知道自己的不足,不然就会自高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会做出很多刚愎自用的事情出来,说远一点,可不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04-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12-2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05-2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锦集15篇05-2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11-1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精选6篇)07-1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精选19篇)04-1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