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菊》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菊》教学反思1
看《菊花》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的第一册教材。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主要通过叙事性的语言,使读者在感受菊花外在美的同时,体会菊花的内在美。
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本次研讨主题是“加强认读,激发情趣,培养语感。”针对这一主题,结合教材特点,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从而突破重点,并力求以读带讲,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初步的朗读能力。
在执教《菊花》一课后,我对在抓住词句,进行语感培养方面是比较满意的。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由地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描写菊花好看的句子,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感受菊花的颜色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菊花,使学生进入了课文中所描写的情境,体验到人们看菊花时的喜悦心情。然后引导学生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眼看到菊花五颜六色,确实好看极了呢?又如教学“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这三个词儿,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公园里的'菊花数量之多,我运用多媒体交互显示“看图选词填空”,让学生在看图运用中,生动、形象地感知到“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三个词所表达的语意,最后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想应该怎样读出看菊花的人由近到远,看到的菊花越来越多的这种变化呢?再如教学“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我先让学生扮演一朵“迎着寒风开放”的菊花,再让学生说说此时的心情,接着让学生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把菊花迎着寒风开放,不怕冷的样子读出来呢?通过欣赏、体验,帮助学生品文,以悟促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好的评价是动力”,对学生的评价应充满个性。在这堂课中,我觉得对学生的评价单一了些,今后的教学中应在这方面下工夫。这堂课中,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些忽略了,如果在指导朗读时,用个人赛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的形式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总之,上这节课后,我感觉自己像经过了一次洗礼,在“成长”的道路上又加了一次“油”,很有收获。
《菊》教学反思2
《盛开的菊花》是书画版新教材三年级第四单元“秋去冬来”中的一课。这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用多种方法表现菊花的造型美和色彩美。而上课的时段,又正值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自然而然,路边的各盆菊花争奇斗艳,无不时刻牵动着我对《盛开的菊花》课堂教学设计的神经,那么吻合又那么适时的课程内容以及丰富的社会条件和影响,可以说在这个季节这个时刻上这堂课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于是,立刻着手资料的查询和材料的准备。
菊花是一种很普通和常见的花卉,现在的学生对它的美很不以为然,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学生普遍存在浮躁,功利性强,感情淡漠的特点。
我利用了4课时的时间来进行教学。2课时进行绘画菊花;2课时进行纸制菊花。抓住菊花的特点和画面的构图方式来指导学生绘画;例外利用纸来制作各种菊花进行插花展示。
所以我觉得通过这种课,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同一课的教学,也能让学生学到不一样的本领。<
《菊》教学反思3
自己草草地写好了教案,交给了王老师。准备要上课了,但是班级由于流感放掉了一个星期。于是找王老师商量,决定借班上课。
其实,看着自己写的教案,自我感觉还是不错,但是一旦上课,就发现我这个教案与现实的差距太远了,我的设计太散,只是逐步地去理解课文一些重要的词语,并没有考虑文本的结构和整体性。王老师问我问题出在哪里?自己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是我自己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文本,只是浮于表面。看来我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深入不够透彻,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仔细研读。王老师还指出我在教学课文时,没有说清楚课文的主人公是“我”。这是一个第一人称,在教学中虽然不用告诉学生,但是还是要逐渐渗透。可是我只字未提,这说明我对于教材的研读不够细。对于课文的插图,我也是没有利用好,特别是第二幅插图,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关键图,我却没有用到,也没有发现其中的菊花挺拔地姿态,多么形象生动,能使学生更好地对课文语言进行深入地理解。还有课文的导入,我设计的开头有些复杂和花描,王老师指导说开头只要简介这就可以了,而且王老师还巧妙地把揭题和地一自然段结合在了一起。当王老师指导完之后,我才有所顿悟,觉得豁然开朗。
由于这次是去借班上课,我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应该要提前去班级适应情况。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座排号,王老师说如果我只是在上课前和学生理清座排号,学生的记性可没这么好,肯定有小朋友记不住。所以,课上,叫到一些小朋友的座排号,要么两个一起站起来,要么愣半天才站起来。所以,导致我最后课上的任务来不及完成。
王老师还指出我这堂课时间控制地不好。说明我的基本功还是不行。在拼音天天练上,我浪费了很多时间,一般的拼音天天练2-3分钟就可以了,可是我一练就练了十分钟。时间没有很好地控制好。我应该只要练与今天教学内容有关的拼音词就可以了。这样拼音就少了一半。而且每个班级的拼音天天练不一样,我班级一般拼音读一遍,而王老师的班级拼音天天练的时候不但要拼,还要读两遍,所以这样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应该一开始就进行要求。这还是由于我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提前去适应其他班级的环境。
在指导学生朗读上,王老师又教了我一招,在指导学生把“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读好时,王老师让班级中的一、二组读“一朵朵”,一、二、三、四组读“一丛丛”,让全班读“一片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三个词语表示的数量的关系是越来越多。王老师还发明了一种读这三个词语的手势,表示的高度越高,声音越响。这样的朗读不仅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教给了他们朗读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接着是在“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一句的教学,我设计的问题太难,所以一时学生都答不上来。王老师指导说要让学生慢慢地来朗读和理解这句话。一个词一个词地出示,有利于学生一步一步地理解,而且这句话也是朗读的难点,逐个分解朗读,还可以使朗读由难而易。王老师总是能想出一些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来学习课文。看来王老师的教学功底有多么深厚。王老师知道我在家里看孩子很累,很体谅我,同时她也教给了我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我可以在照顾孩子的时候,思考教学上的一些内容,就如王老师所说,她烧水的时候想教案,洗衣服的时候也想,烧饭的时候也想,时时刻刻利用一切的空余时间想教案,研究教案,那么我就不会没有时间。所以有时候事情没做好,就推在没有时间上,其实我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紧紧抓住时间,只有紧紧抓住时间的人,我们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就像王老师一样,她就在分分秒秒与时间赛跑。所以她过得充实,有意义。
《菊》教学反思4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推进,提出两纲精神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并强调了民族精神教育与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我们美术学科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盛开的菊花》是书画版新教材三年级第四单元“秋去冬来”中的一课。这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用多种方法表现菊花的造型美和色彩美。而上课的时段,又正值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自然而然,路边和校园里的各盆菊花争奇斗艳,世纪公园的立体花展(菊花展),无不时刻牵动着我对《盛开的菊花》课堂教学设计的神经,那么吻合又那么适时的课程内容以及丰富的社会条件和影响,可以说在这个季节这个时刻上这堂课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于是,立刻着手资料的查询和材料的准备。
菊花是一种很普通和常见的花卉,现在的学生对它的美很不以为然,特别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学生普遍存在浮躁,功利性强,感情淡漠的特点。
我联想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完全可以引入文人雅士尤好梅兰竹菊及又在国画作品中常见的这一主题,因此四物虽生于自然,而究其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借物明志,表达文人雅士对生活的热爱、对前程的追求与探索。正好三年级的语文书上就有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的介绍,这样美术课和语文课有机的结合起来。
所以我在设计导入时引入了梅兰竹菊的欣赏,引进了“四君子”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学习梅兰竹菊优秀的品质。在导入部分还让学生欣赏描写菊花的古诗,借着古代文人墨客爱菊、赏菊、咏菊之情牵起学生们的兴致,引入新课,学生在诗情画意中感受诗人对菊花无比喜爱之情以及菊花的含义,体会菊花象征着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唤起学生对菊花造型的记忆,带着为何那么多诗人喜欢用诗句咏菊的疑问,想一叹究竟,引起学习的兴趣。在欣赏菊花的图片的同时,还配以民乐演奏的乐曲《梅兰竹菊》。
整个导入部分的设计意境优美,从画面——古诗——音乐,点点滴滴,从显性的隐性的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很自然地渗透了人文精神和德育。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用水蜡分离法来表现菊花的美和画面的构图。在新授部分我先示范了菊花外形的表现方法,点到为止。画面的安排和组织一直学生很难掌握的,如老师全部示范画一遍,学生就一样画葫芦,那是一期课改的传授方法,二期课改要求老师上课精讲善导,怎么把握这很难,于是请教了教研员,教研员给了我一个建议,就是老师制作模板,让学生来拼,学生在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能理解了,如有条件的话可以多设计几个形式让学生来拼。于是我就设计了三种形式:1、老师事先画好花篮和菊花的拼图,让学生上黑板来摆放。2、准备了花瓶和鲜花,让学生试着来插花,感受画面的疏密变化。3、电脑上设计了菊花、花瓶的造型,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电脑绘画。从多角度地进行构图的直观练习,学生易于接受。这三种形式也是本节课的.亮点。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教研组同伴的互帮互助的气氛很浓,由于时间紧,组内同伴自告奋勇地用双休日的时间帮我制作立体的菊花插花作品,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同伴帮忙安排的,为了了解三年级学生对古诗的认知能力,张虹老师又给了我很好的指导和建议,正是教研组的凝聚力、形成合力才使自己的上课得以成功。
在课的拓展部分,出示了其他方法、其他材料表现菊花的作品供学生欣赏,为下节课做铺垫。最后让学生欣赏了我国艺术大师在国画作品中表现的梅兰竹菊,使本节课的开头和结尾有个呼应,同时也对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画(水墨画)有简单的了解和欣赏,使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渗透在美术学科的作品欣赏与绘画过程中。
在设计作业的形式这一环节中,如果能改成设计用书签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作业,那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这样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作业)有新的认识和改观,美术作业不应是为作业而作业,更应该是一种可供欣赏和品味的艺术,在日常生活中,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强化了人文性的渗透,学生也可进一步体会菊花的内涵。
从这节课上我还体会到在美术课上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只是代替板书,而是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不足的是让学生动手的电脑设计操作还不方便,有待以后改进。
通过这堂课,我认为要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学设计中以某一方面为切入点展开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在广泛的美术文化氛围中学习美术,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习美术技能技巧的层面发展到学习美术文化的层面。还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如用国画形式画菊花,做以菊花为题材的扇面等都是好的方法。我想在这样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没有大道理,没有生硬的言语,点点滴滴地使学生了解、知道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会让美术课堂更加活跃,让美术课更生动,学生更喜欢。
《菊》教学反思5
第一课时导入时,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往事:小朋友们,星期天你们都在干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似乎课堂气氛调动了起来,但离课文内容相去甚远,这样导入稍嫌罗嗦,可直接由秋天的菊花导入。
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句子十分长,在知道学生朗读时可分句指导学生朗读,做到读通、读顺。注意“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语气变化,尤其要指导读通长句: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指导学生学写生字时,我请学生当老师,来教其他学生生字的笔画顺序及书写这个生字时的注意点。 “小老师”教生字的形式,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种气氛是平等的、和谐的,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在教学第二课时时,引导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精神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迎着寒风”,我让学生上讲台前扮演菊花,老师对他吹气,然后让学生评讲,引出菊花的“不怕冷”,课堂气氛进入一个高潮。
《菊》教学反思6
《看菊花》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竞相开放的美丽景色,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营造了较为真实的气氛,让学生走进菊花的世界,感受菊花带给我们的魅力。课文的第二段紧紧围绕“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这句话来写的。教学时,我始终围绕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研究主题,抓住重点词语,紧扣“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说它美?”两个问题,通过看图画及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菊花的颜色美、数量多、不怕冷的特点以及人们对菊花的依恋。帮助学生找重点词“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迎着”“舍不得”等等,从而对学生进行语感培养。在此过程中,我也相机指导,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特别重视学生词语的积累。例如,在教学“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时候让学生用成语进行概括,学生很快说出五颜六色这样的词语,并再次与《东方明珠》中的“五光十色”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加深对这两个词语的印象。这段是要求背诵的段落,所以我也着重进行了朗读方面的指导,重点句读好了,也就读出了菊花的美以及人们对菊花的喜爱,其他句段也就可以照着这种已有的'语感读下去,从而孩子也明白为什么赏花的人们舍不得离去,也能体会到为什么说菊花更美丽了,进而全文的感情朗读也就比较到位。
这节课是我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进行的公开教学,我感觉准备的还不是很充分,在讲课过程中还是比较紧张,说话较为琐碎,并且没有给孩子们留下了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自己着急把孩子说的话说了出来,感觉也没有把孩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做的不是很好。在课后的评课中,各位老师又给了很多的建议来指导我如何更好的完善本节课的内容,让我又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在此也谢谢各位老师的帮助,在准备过程中我也向同一年级组的各位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了请教,她们十分详细的帮我分析了这篇课文,包括上下文的衔接,关键字的指导,如何理解课文内容等方面都给了很好的建议,我会继续向各位老师学习,恳请各位的批评与指正,尽快的摸索出一条适合我的教学方式,以求得更快的成长。
《菊》教学反思7
倾听学生的发言,引导有效生成。
师生互动过程描述。
《丑菊》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寓理于物的文章。在组织教学时,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感悟课文。然而在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汇报朗读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生1:我喜欢的句子是“我又耐心地……美丽。”
生2:我喜欢的句子是“最让我欣赏……太阳转。”
生3:我喜欢的句子是“谁给它……美。”……老师,我有个疑问:课文中的`丑菊是娇小的、美丽的,但课题为什么称它为“丑菊”?
学生能提出这么好的问题,我感到很意外。停顿了片刻,我说:“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在课文中解决。”当我上到一半时,猛然间觉得自己放弃了一个促进有效生成的契机。
反思:
课后,我和听课的寇老师交流了这个问题,她和我一样,也觉得失掉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的确,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在互动时生成着教学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都是很好的资源。如果当时我能放弃了原有的问题设计,而以学生提出的问题“课文中的丑菊是美丽的,但是题目为什么说是丑菊呢?”作为小组学习的焦点,让学生结合文本找出依据进行分析、阐述理由。我想学生会深入到文本,进而寻找答案,从而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是我却让这良好的生成契机在之间掳走了。
语文课堂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变性和灵活性。我想教师如果能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住契机,就能促进有效的生成资源。
《菊》教学反思8
教学简析:
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作者是通过自己种“丑菊”的过程,从怀着看看享有此恶名的花究竟怎样的目的而种下“丑菊”,观察它打苞、开花及夜晚、白天那独特的花形,来说明“丑菊’是美丽的、可爱的。从而告诉我们做人外在的名称并不重要,内在的美才是不可缺少的。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本节课力求做到:一是读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二是重视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中让学生抓住课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语句进行读的训练,三是重视积累与运用。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进而懂得做人要做内在美的人的.道理。
2、体会课文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读短文,体会丑菊不丑,而且非常美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名可以丑,但实一定要美”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到菊花,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有关的成语或描写的,赞美的话等。
学生说。师:是的,菊花是一种美丽的花,但是,如果在菊花前面加上一个丑字,你会有什么想法?(是呀,一个不太雅致的名字让我们产生了这么多的联想,文中的作者对丑菊的印象又是怎样呢?还是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出示课题:丑菊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请同学们借助阅读提示,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思考,你们知道了什么?
2、读完后,说说你的感受。
3、人们常说:学贵有疑。有没有想提出的问题?尝试着在无疑之处设疑也是一种能力。 (四人小组相互提问,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在班上提)
三、入情入境,研读感受
1、当我怀着渴望的心情种下丑菊时,它怎样了?我心里怎样?(气)
终于经过了一年,当万物复苏的时候,丑菊呢?(打了苞)我心里怎样?(高兴)
师生合作读课文:起初,丑菊是:(学生读)长了几天,丑菊变得(学生读),终于,花儿开了,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呀?(学生读)你读出了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学生反复读)
看看,这是一朵多么诱人的花呀,可是还没完,它的还在于(学生接读)这时,作者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欣赏)还有呢?(太不公平了)
评价:
如果说前一段的描写是静态美下的丑菊,那么这时的丑菊展现的就是动态美。这一张一合你想怎样读呢?
作者动静结合,双管齐下,使文章质朴中流露出生动,看来描写时要关注静态的一面,更不能忽略动态的美。
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丑菊,你会想到什么?
四、交流分享,升华体会
1、这样娇美的菊花,人们却给它起名叫丑菊。你最想说什么?
展开想象,思考一下
2、丑菊的名字那么多,反而丑菊的名字流传开了,你能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论名是丑还是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一定要美。不管你的名字或外表如何,但内在的品质一定要美,不要华而不实。
3、 生活中或你读过的书中有没看过名不符实的人或事?《丑小鸭》《灰姑娘》,清洁工等。
4、艺术家罗曼罗兰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就用你的慧眼,说说生活中什么样的美是真正的美。
在你眼中,真正的美——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推荐课外阅读
把你的心得写下来
《菊》教学反思9
本课继续了小作者与爸爸妈妈在公园里赏秋菊的经过,向人们展示了深秋季节,各色各样的菊花迎着寒风争奇斗艳的美丽景色,从中让学生体会菊花不怕冷的品质。
上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菊花盛开的`秋天的公园内,营造了较为真实的氛围,把孩子的心灵带到广阔而缤纷无限的大自然里,尽管学习在课堂里,但是学生的思绪已飞翔于菊花丛中;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多角度感受菊花的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相机指导,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特别重视学生词语的积累,在教学“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时候让学生用成语进行概括,学生很快说出了“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彩斑斓”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接近尾声的时候带领学生学习陈毅写的《秋菊》一诗,拓宽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视野,将菊花的品质用诗来表达,也渗透了对学生语文学习诗意化的培养。
《菊》教学反思10
《菊花》这一篇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以“看菊花”为题,告诉我们“菊花”是主要描写对象,先交代看菊花的时间、地点、人物,接着写菊花盛开的情形,再展示爸爸看菊花的议论,最后点明“我看菊花的感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会生字,理解生词,读好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菊花的美和不畏严寒的品质是本课的难点。
《菊花》这一节课也是我的轮流课,二、三段是本课的重点段。第二段中的的第一句,具体写菊花的不同颜色以及公园里菊花的数量多,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朗读时注意不顿读的要读轻声“一朵朵,一从从,一片片”这里有“一”的变声,学生必须理解这些才能读好。()这里描写了菊花开放的数量由少到多,范围有小到大,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占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听了老师的范读,能够更好的掌握课文
教学这篇课文,我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还让学生读重点词、句,让他们从读中感悟,再让学生互问,互评。不仅在评价的过程中找出别人的缺点,还要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课堂上的一些细节问题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磨练,不断向有经验的老师门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菊》教学反思11
《菊》这篇古文文质兼美,虽然并不深奥,但对于小学生来讲,要阅读并要理解这则距今上百年的古文尚有难度,再加上这则古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则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教师要加强指导,特别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难点,课堂上我设计了“读、议、说、背、悟”的五步学习法,以此统领全则古文的学习,并采用以扶带放的方法,促使学生触类旁通,掌握古文的特点,理解古文的'内容,吸收古文的精华。
要理解《菊》这则古文,首先要读通课文。课堂上我首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方法,使学生做到不添读、不漏读、不读破句,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对照注释,互相讨论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由句到篇。然后是说内容,理解课文的意思。在此过程中学生又在反复的朗读课文,对照课文,这也就为背诵课文打下了基础。最后“悟”的环节就水到渠成了。
遗憾的是:由于花在理解课文上的时间太长,从而使事先准备好的说话练习这一环节没有进行,一些漂亮的菊花图片没有让学生欣赏,这只能等到下一课时才弥补。
《菊》教学反思12
经过两轮试讲,对《丑菊》这课的把握越来越准确、熟练,教学效果也越来越理想。但仍有很多值得细致琢磨和推敲改进的地方。
1、导入:学生不知道描写菊花的诗句,只有一个同学能背诵出一句,而且不熟练。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马上教给学生适当的几句诗,不但可以引入新课,同时也是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2、汇报第2自然段:教师问的问题太碎,所以纠缠时间过多。完全可以一句带出“丑菊起初什么样,长了几天什么样,等了几天又是什么样?”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有序地把握内容。
3、在让学生评读这段时,学生说出来了一些词应该重读,如“绿绿”“金黄金黄的”“一层又一层”。教师应该给与写法上的点拨总结,“这些描写丑菊颜色、形态的词应该读得突出些”。这样,既可以进行朗读的指导,又让学生体会写法的精妙。
4、读写结合:在一个学生汇报时,老师不能只针对这一个学生进行指导,而置其他学生于不顾,要让其他学生参与其中,评一评哪说得好,哪可以怎么修改。这样就可以做到在指导一个学生的同时,培养整体学生的思辩能力。
5、既然设计文章的第2段为读写结合的重点设计,那么,其它段就要以读代讲,处理的再淡些,才能突出重点。
6、结尾:首先应该尊重文本,“名”的意思就是名字、名声,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引申为名誉、地位、外表等。学生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也不要讲得过多,小组内议一议,指名两三个学生汇报即可,还是以朗读的形式来理解感悟。
总体看来,存在两方面问题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一是引导的便捷,教师要巧妙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出的问题要明确简练,引导学生的语言要尽可能的.便捷,不但规范教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容量和教学效率。
二是培养孩子倾听思辩,不能只是一对一的指导,而是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使他们不至于无事可做,教师要逐渐培养他们倾听的好习惯和善于思辩的能力,课堂上不仅有师生对话,还要有生生对话,这样课堂才能有互动,指导面积也会扩大,这又是一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极佳途径。
《菊》教学反思13
《看菊花》这篇课文文字比较优美,层次比较清楚,生字较多。两课时的教学,课堂容量比较饱满,我精心设计环节,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
一、抓重点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阅读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感十分重要,但是孩子年龄小,还不能够完全凭借句子的意思与情感把握自己的语感。课文的重点是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我始终抓住“课文中哪些语句把菊花写得美?为什么写得美?”两个问题,通过看画面、反复朗读找句子,重点抓住“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迎着寒风、舍不得”等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菊花不怕冷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在词句的反复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逐步深化,语感得到培养。我想,逐步的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深。
二、见缝插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我一直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的,这篇课文有着很多的契机。比如,第一课时的导入部分,让学生观察图,说说看懂些什么?比如教学第二课时,感受菊花的美,说说你还有哪些优美的词语来描述菊花的美?观察书上的六幅图,说说你喜欢那一朵菊花?为什么?等等。学生的写话能力的培养应融汇在课堂教学的点滴环节中,才能达到汇聚成海的目标。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学生没有见过如此多彩的菊花,本来想通过多媒体播放,达到更好的效果的,但是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只能以画代替,效果没有预期的好。真想每篇课文都能给学生做点课件,努力吧!
《菊》教学反思14
这是一节公开课,是我从教以来的第一次,我很紧张。在上这课之前有很多的小插曲,我就连睡觉都在上课,公开课的前两天晚上我就感觉在梦里也能上课太神奇了!还是因为自己紧张,害怕上不好!但是在之前赵老师的课后的点评中,我吸收了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的好的建议,把她们的思想又重新的整合起来,变成了我这节课的思路。我不怕失败,因为我还是一个很年轻很年轻的老师,我有的是学习的时间,这是我的一个优势,我会在失败之后找到自己的原因再及时的进行改正,我想这就为我以后漫漫语文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节课中我觉得幻灯片帮了我很大的忙,因为有了幻灯在教学上比较直观,教学效果也还不错。但是仍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在学习第一节的时候,我是出示问题然后再让孩子说说的,结果孩子已经能把课文背出来了,这说明了我提的问题在这里是多余的,而且在图上是根本看不出时间的,这个地方值得反思,或许让孩子自己说说对这副图的感受可能要比我的提问要好点。在学习第二节中,读的时间太少了,基本上都是通过看图理解,尤其是在讲重点的.地方如颜色和数量的时候只是从图片上看出来的,并没有让孩子在读中感悟,我觉得这个地方处理的不是很好,可以再让孩子在读的时候不仅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读一读,多读读,这样才有利于记忆。而且再勾画的时候我没有规定勾画的符号,所以这样有点乱,如果我说表示颜色的用横线画出,表示数量多的用波浪线画出,我想这样自学的效果会更好点。在这节课上我运用了小组交流的形式,但是我并没有把我们小班的桌子排成小组的形式,还是没能把小组合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欠考虑的。我的板书也写的很不规范,菊花的美包括了色,多,还有不怕冷,应该三个是包容在美当中的,但是我却把不怕冷写在了和美同样的位置,这样就会让别人以为不怕冷是单独的,不算美的表现,这点当初我是想到的,可是到了写黑板的时候我又忘记了。在讲到不怕冷的这个问题上,我是通过寒风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冷,但是孩子体会的不是很好,并没有把那种不畏严寒的感觉读出来,而是我在那一直讲严寒的,这点引导的不好,可以通过对比其他的花来感受菊花不怕冷,效果会好一点的。最后在写字教学中,我觉得我的步骤有点乱,忽视了老师的示范写,直接让孩子自己去看每一笔的位置,如果我在黑板上一边写一边强调生字的位置可能孩子的印象会深刻一点,也比学生自己说节约了不少时间的。在以后的上课中,我就会注意到这些环节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可能还有不足的地方,我没有反思到的地方也请前辈们给我提出来,我会虚心去学的!
《菊》教学反思15
看到课堂上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跟着我,时而会心大笑,时而高举小手,时而专注阅读,就知道今天的课上得不错,下课铃想起,我一身轻松。回想课堂归纳如下:
一、提要钩玄依赖关键一问。学习第一自然段用了四个连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什么?孩子们很快找到答案,课文也简洁明了,一句话交代结束。为什么人们喜爱菊花?这是全文关键的一问,孩子能抓住“菊花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就可以了。
二、语言训练穿插其间。菊花的颜色真多,白的,红的,淡蓝的,紫红的,还有哪些颜色呢?孩子们也能说很多,还有能说出“金黄的”这样结构的词语。形容菊花多的词一朵朵、一片片,也请孩子再仿说,这个显然有难度,我给孩子们补充了“一束束,一团团,一簇簇”。“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在说说“好看极了”的意思基础上,孩子们也能用好看极了说话,还能拓展到好听极了、好吃极了等词语。
三、朗读指导在情境中。天公作美,今天刚好刮风降温,教室外下去楼下的'菊花从我们班的窗户一眼就能看到,黄色的大花盘垂下条条花瓣,在寒风中开得正艳,孩子们一边欣赏花的美,一边感受天气的严寒,入情入境读得趣味盎然,对主题悟得更深。
以对菊花说一句话结束课文学习,不少孩子都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敬佩之情,都是孩子自己的感悟,难能可贵。
【《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丑菊》教案09-03
菊写景作文02-19
《日记》教学反思日记教学的反思09-24
教学反思语言教学反思10-03
教学教学反思10-15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5-20
比的教学反思09-07
教学的反思08-22
经典教学反思08-20
《》教学反思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