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篇
引导语: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1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在本期中我担任了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下面我谈谈自己这个学期在教学上的得与失。
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加强口算的练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小数加减乘除法的笔算。学生在四年级上期时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
三、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
一学期过去了,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等等,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比如:
一、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学习。
数学课本身就是一门很严密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在课堂上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想,有些问题需要合作学习,然后探讨得出结论的,我缺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我担心放手让让他们去做了,他们会太自由,从而讲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其实正确的做法就是应该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天性都是好动的,他们喜欢“玩”,有时候不防让学生也“玩一玩”数学。
三、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在本期中,我发现我班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这个学习态度包括他们平时上课的表现和对待作业的态度。有些学生对自己参与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无所谓,上课吊儿郎当,想听就听,不听就干自己的“事”,做小动作、找旁边的同学讲话,自己不认真学习还影响其他同学。还有一部分同学对待作业马虎大意,缺乏良好的解题习惯,在审题上不够细心,解题时书写不够规范。当然也不乏有一些所谓的“懒汉”,课堂作业不及时完成,回家作业漏做甚至不做的是大有人在。虽然经过一个学期苦口婆心的教育,有部分同学已经改观了,但还有一部分“屡教不改”的,希望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他们能有所转变。
针对这些问题,拟定了以下改进的措施:
1、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2、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使学生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3、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辅导,鼓励他们,激励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本期已经结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和学生一起,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多的成绩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2
这个数的0怎样读——多位数读法教学中的一点困惑;
多位数读法的规律关于0的读法有这样的话,“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这似乎解决了读0的问题。但是,我在参考相关教学资料的时候,碰到这样的题目:读出这个数:400004000。按照我们的`读0的规律,个级的三个0肯定是不读的,这没有疑问。现在的问题是,万级的四个0,到底读不读呢?
如果把这四个0的位置放在个级,比如:40000,这不需要读出来,因为它是级的末尾。那么,现在400004000万级的四个0同样是在级的末尾,当然不是个级是万级,应该不读的吧,又觉得不对,我这样推测,所以我认为400004000是不读:四亿四千。但是看了书后面的答案,读作:四亿零四千。
于是就出现了异议,请教了些朋友,下面就是朋友的观点:
“是读四亿零四千”“读:四亿零四千”因为万级的零一定要读出来。”“四位一级,级的末尾的0不读,连续几个0的时候只读一个0,这好象是我们多位数读0的要求,如果说万级的零一定要读出来。为什么??怎样向学生解释?”“告诉学生这是规则。”“可是,这样的解释很牵强”。“数学上有很多是认为规定的规则,这些是不需要学生猜测的,是必须要记住而且遵从的”“四亿零四千,法则就这相关规定的,我们谁也无法改它。从高到底逐级读。”
从我的朋友观点上看,好象认为要读的比较多,但是理由似乎很不充分,有的说是法则规定的,可是依据的哪一条?有人说这是规则,不需要学生猜测的,是必须要记住而且遵从的,这样解释似乎很生硬。、
我原来是偏向不读的,但是现在我无法判断,因为我认为其实在规律中的表述好象有问题:“数的中间有一个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那么,400004000万的四个0是应该作为数中间的0呢?还是作为级末尾的0?现在似乎两个都符合,那么它适用哪一句?
一直困惑着!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3
当代儿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儿童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智慧在他手尖上。”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时,他们会倍感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呢?
一、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驰骋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我曾是这样教学的: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罐头盒,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操作,把它侧面上的商标纸展开,看看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结果学生的展开图各种各样,有的是把商标纸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开的,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是沿着圆柱侧面的一条斜线剪开的,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沿着侧面上的一条弧线剪开的,得到的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有的是沿着圆柱的侧面在地上滚动一周,就发现压过的痕迹是一个长方形,说明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教师对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一一地进行表扬(全体学生沉浸在喜悦之中),并把学生的展开图一幅幅地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并且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得到启发,把其中的展开图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通过再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象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圆柱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了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同时,学生的智力潜能得到了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二、鼓励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新意识。
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想像、猜测、推理、验证,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曾尝试让学生亲自去操作。以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例,学生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转化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的同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也有的同学用一个三角形进行割补,转换成了不同的图形。
同学们不断地画着、剪着、拼着……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终于在他们的动手操作中产生了,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在这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表现了小学生的旺盛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现代教学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极力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并且要充分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教学的: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三位数,再计算判断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用3根、6根小棒摆出的数呢?学生经过摆数、计算、观察、比较,发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数字的位置、顺序无关,而与小棒的根数有关。3根、6根小棒摆的数均能被3整除,而4根摆出的却不行。学生们不断地摆着、想着、算着……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终于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产生了。在这样的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地讲解,只是做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工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肯定会发挥出自己聪明的才智。
总之,运用学具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小学生的操作,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学生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促进学生观察、试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因此,课堂上要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满怀信心地参与数学教学实验活动,使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4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着。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
以往,学生即便掌握了规律,在做具体的这类题目时错误仍然很多,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呢?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2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在教学中要改进的。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篇5
有付出定会有收获,认真反思,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处理的较妥:
1、目的性与情境性相融合:
在教学中许多内容较抽象,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抽象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凭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记忆。直角在本册内容中就比较抽象,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巧妙的以拟人的方式,把一个直角说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 “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我吗?”“你能给我画张像吗?”等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好胜的心理,在轻松的'玩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2、兼顾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体现分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适应,特别是学困生,在旧知识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又要学习新知识,长时间失误积累只能更加厌倦。而本
课实施分层教学,体现在内容分层、练习分层,使学生依据各自的学习水平,充分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同问题,使每个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都有成就感,提高了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发展。
3、改进教学方式,适时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搭设“脚手架”
新的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无条件的服从与教,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要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发现、掌握知识。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展示出自己的想法,还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吸收、相互补充,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步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的教学反思07-07
教学数学教学反思10-26
数学教学反思(精选)07-11
(精选)数学教学反思07-06
数学教学反思09-07
数学教学的反思08-01
数学教学反思10-31
数学的教学反思10-02
【热】数学教学反思10-14
数学教学反思【热门】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