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篇1
本文主要讲一位聋哑青年是如何观鱼画鱼的,赞美了他做事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持之以恒的精神。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感悟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
课堂上,我展示了几幅学生的国画作品,又展示了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的画作,让学生讲解、体会国画的技法。如此导入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文中写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时,有这样几句话:“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观察金鱼入神着迷;“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作画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他似乎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忘了回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句子,反复朗读,体会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并联系上下文,通过解读这些句子具体的.含义,体会到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
以读促思:采用了多形式的朗读,如:体会“游”和“画”时,对比朗读;边想象鱼的动态边扩展读;还原画面来的想象读、配乐读等。在教学过程中还进行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本课的问题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篇2
五月六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我顺利完成了组内研讨课的任务,感觉压在肩上的担子终于放下了。我执教的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的一篇课文《鱼游到了纸上》,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我去西湖玉泉看到一位聋哑青年专注看鱼,画鱼的情景,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对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教学本文的重点是以“爱鱼达到忘我境界”为主线,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感受青年的“忘我”精神。
文中写青年举止特别,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表现在“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没说一句话”,观察金鱼入神着迷;“有时工笔细描……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作画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他似乎忘了时间,也忘了自己”,“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忘了回家”,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注意前后联系,通过解读这些句子具体的含义,体会到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为了落实《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围绕“读”而展开的。以读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抓住关键句、关键词理解课文,感受青年看鱼的专心致志、坚持不懈,画鱼得栩栩如生。在读和议中,认识到聋哑青年身残志坚、勤奋专注、执著追求的品质,并受到感染。教学中反复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落实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有情可抒,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金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金鱼游到了纸上”,在文中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聋哑青年长期认真观察,对金鱼非常熟悉,抓住了金鱼的特点,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先”,点明了“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要把鱼画像,画活,必须先仔细观察,使之形象鲜明、生动、深刻,呼之欲出,结合学过的'成语《胸有成竹》来理解两者的关系。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这节课还是比较满意的。自始至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把言语学习作为本体的学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并用语言文字本身去感染学生,展开想象,反复诵读,让孩子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染和滋生他们的精神世界。但是整堂课上存在的小问题还是很多,比方个别学生朗读后没有很好地加以评价,课堂上人文的感悟熏陶与工具的扎实训练的有机融合做得不是很自然很到位,以后应好好改进。本次活动已经结束,但留给我的是一份丰厚的收获,期待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明天更精彩!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篇3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借鉴了张小琛老师的教学设计。用了两个大问题进行整个教学。
由于这篇课文的标题很特别“鱼游到纸上”,因此在授课时,我让学生质疑标题“看到这个标题,你有什么疑问?”果然很多孩子提问: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第一课时的核心问题已经出来了。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并试着结合问题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由于这也是一篇以“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文章,因此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比较顺利。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这个问题也得到了解答,而且他们还读懂了这句话实际上是赞美盲青年画技高超,把鱼画的非常逼真(这里根据学生的回答拓展了两个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随即引出第二个问题“盲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如此逼真?”至此,第一课时结束。本来我的教学设计是在第二课时再提这个问题,由于第一课时进行的比较顺利,因此这个问题得以在课堂结尾提出。
ps:由于,在测验中检测到我班学生对“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这个部分掌握的不是很好,很难完整的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因此在第一课时的第二次读课文(指名读)的过程中,我插入了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这个环节。考虑到照顾全体学生,我将解释词语分为两个部分:一为直接解释词语即说出你在工具书上查到的解释;二为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在本课中的意思。由于已经布置了学生查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所以第一部分选择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回答,第二部分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举手回答。
第二课时主要以学生用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盲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如此逼真?”在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自学交流后,他们很顺利的找到文章的重点句子且说了自己的体会。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以朗读升华感受。最后,再让他们回顾全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让盲青年深刻的留在我们脑海里的?”学习语言神态描写,再把这些句子抄下来。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上的是比较顺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设计的问题果然很精炼!通过这节课的授课,我更进一步感受到了问题的设计对教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篇4
1.激疑导入,明确学习目标。明确每课时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又便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这样把教路和学路有效地统一起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的目标是:(1)理解“举止特别”“唯一”“忘我境界”“一丝不苟”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的高贵品质。(3)学习作者积累材料的方法。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整体感知,互相交流。围绕“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边读边做记号。教师短短的几句话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渗透了读书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也是本课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全体同学进行讨论,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并不强求答案一致,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指导思想。每个小组的代表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些问题具有共性,也是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巧妙的是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把问题写在胶片上,自己走到前面用投影仪放出问题;然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把重复的问题去掉;再启发学生按照课文内容叙述的先后,调整了顺序。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个教学环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
4.教师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紧紧抓住关键的词、句子适时点拨、精讲,使学生理解聋哑青年举止特别是因为爱鱼、画鱼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与鱼融为一体。“鱼游到了心里”是“鱼游到了纸上”的前提,“鱼游到了纸上”是“鱼游到了心里”的结果,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师抓住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巧妙地点拨了一个“游”字,让学生体会青年人勤于观察,刻苦练习,达到忘我境界的专注品质,进一步理解了内容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 篇5
一、紧扣课题,质疑激趣
上课开始,我就设计问题:同学们,当你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随即引出“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是真的游到了纸上吗?是谁让他游到了纸上?”让学生带着疑问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并进行探究。
二、抓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质。
教学中,抓住句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中的`“游”字可以感受年轻人鱼画得很逼真;从“哟”字可以感受到小女孩的惊奇、惊喜。从“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呆呆地、静静地”这几个词体会年轻人的专注。并从“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引导学生理解“一丝不苟、工笔细描”,体会年轻人画鱼时的神态、动作。并通过各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从语段中体会青年的专注。这样通过一边品读语言文字一边体会聋哑青年那种全神贯注、坚持不懈、忘我的精神,学生的敬佩和赞叹之情一步步加深。
三、回扣课题,突破难点
在学生感受到青年是一个一丝不苟、勤奋好学、做事专注(忘我)的人之后,再次回扣“鱼游到了纸上”重点段,来解决“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的关系:因为青年“每个星期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所以,金鱼的特点和样子已经记在他的心里,也就是“金鱼游到了心里”;因为心中有了金鱼的形象,所以能把金鱼画得栩栩如生,就像“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是原因,“鱼游到了纸上”是结果。这样学生就理解了“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这节课,师生间的配合比较默契,但整个课堂气氛感觉有点闷,没能达到更好的活而和谐的境界。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反思07-29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反思(精选7篇)08-02
《鱼游到纸上》教学反思04-03
《鱼游到了纸上》说课稿06-28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08-25
鱼游到了纸上的优秀教案08-25
《鱼游到了纸上》优质教案08-26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精选10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