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反思之月球之谜

时间:2024-10-03 14:44:4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科普知识反思之月球之谜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普知识反思之月球之谜,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普知识反思之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根据文本特点,我把第一课时重点确定为: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综观整节课,并综合各位评课老师的意见,觉得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有特色。

  一、定位明确,有效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这篇课文虽然散发着科普知识的光芒,但其文字优美,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神秘,不失语文的本味。因此,我把文本的三维目标定位为:

  1、认知目标会认悬皎遐壤藻等几个生字,会写幕、临、奥、撒等字。了解遐想、奥秘、令人费解等词的意思。

  2、技能目标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

  3、 情感目标感受月亮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月球的奇异与神秘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通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范读,指名个别读,齐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通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通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达到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

  三、体现学科特点,注重知识技能教学,符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前,小柯曾向我建议,上公开课不宜上这类的文章,教学的侧重点很难把握。千万小心别把科普类的文章上成科学课。我谨记谏言,多次重复地阅读教材,翻阅教参,在设计教案时紧紧扣住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科普知识渗透为辅这条主线。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大转折点,课程增加,阅读量与写作大幅度提高。无论是读还是写,仍需继续扶持,尤其是像我们农村小学不能忽视。这是第一课时教学,对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脉络我都采取了一定的教学策略。本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我将生字词教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适时适度地在不同的板块教学中重点指导读或写。在学生在一堂课中真正的学有所得。

  四、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

  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如:在学生了解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时,我采用图片与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形象直观的体验。在拓展月球的未解之谜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的未解之谜,使学生又一次给月球蒙上神秘的面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当然,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也是有缺陷的。在本堂课中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1、情境模拟练习没有体现它的亮点。让学生讲解月面特点时,我本是想通过模拟打电话这一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但这类的表演在平时的课堂中训练太少,几乎没有,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角色,发挥它的优势。所以,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功在平时,厚积薄发的。这也是我今后要给学生弥补的一课。

  2、学生学习的模式比较单一。虽然课堂训练的参与面比较广,但形式不够多样。在让学生介绍月面特点时,可先同桌模拟练习,再展示汇报,可能效果会大不一样。在了解月球的未解之谜时,也可小组合作探究,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学习的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也会更广泛。

  在公开课中充分肯定自己,正确认识不足。一课一得,让今后的路走得更宽更远。

【科普知识反思之月球之谜】相关文章: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08-01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10-26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07-03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范文10-22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最新11-25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15篇08-08

《月球之谜》教案07-27

《月球之谜》说课稿08-29

《月球之谜》说课稿08-26

《月球之谜》说课稿范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