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昼夜交替现象》课堂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时下比较风靡的热门课题;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结合小学科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有效性教学的特点,来谈谈《昼夜交替》一课在科学课堂中追求有效、高效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
昼夜交替是我们每天都要经历的现象。但是成因很多同学不定知晓。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围绕这个目标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现;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
二、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
1、选择有结构的实验材料。
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就是指能揭示科学概念的材料。如将小地球仪、去掉灯头的手电筒作为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提供给学生,目的是要避免学生从零乱的材料中片面认识事物特征,而让学生较全面地从本质上认识事物,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方法,给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2、采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
通过典型材料引发典型经历,典型经历引发科学思维,科学思维引发科学认识,科学认识的提高就是科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如在演示实验中将大的地球仪和没有灯罩的台灯组合进行模拟实验观察,并选取相关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观察这一动态活动过程,使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发展。
三、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中围绕昼夜现象的形成跟太阳的照射,地球是球体,球体不断自转,三个因素有关的事实展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活动。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有效性,我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气氛不断的激励学生敢于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并始终注意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为探究的动力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用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有效教学的动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探究思维范围估计不足。由于时间关系,学生的模拟实验展示验证假想的部分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需要更全面、细致的考虑,对学生、对教材要更深入的了解,运用更多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昼夜交替现象》课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12-10
昼夜交替现象说课稿2篇(热)03-26
《走跑交替》教学反思09-21
光现象的教学反思09-22
声现象教学反思04-16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反思04-09
课堂教学反思06-13
课堂教学反思11-20
工学交替实习心得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