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巩固和加深第二章关于岩石和矿物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不同矿物的分类、形态、颜色、解理、硬度和鉴别方法;学会分析不同的岩石,清楚不同分类岩石的形成原因及构成和结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xx年5月22日
三、实习地点:
土木工程学院楼岩土标本室
四、实验内容:
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一、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
2、橄榄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淡黄绿色至黑绿色,在阳光下观察,有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划不动,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观察解理面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由颜色、硬度、形态可知该矿物为橄榄石。
3、白云石首先找到该矿物的新鲜面,然后观察它的形状,粒状,颜色为灰白色,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时有三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体。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二、三大类岩石各描述两种岩石的鉴别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一)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二)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三)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加深了对书本上老师所讲内容的认识,让我对三大类岩石和造岩矿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使我意识到学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变活,还有就是在实习中,老师通过实物讲解,使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次实习时间有点短,学校应该多组织些这样的实习,把时间延长些,这样就能更好的学习工程地质。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2
1.实习目的
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习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平铺水库附近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习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习为期两天,集中在20xx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习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近距离观察学习,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习内容
时间:20xx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
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近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两岸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近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平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近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近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3
实习时间:20xx年8月30号—20xx年9月5号
实习地点:火炉山森林公园、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西江引水工程盾构基坑工地、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厅。
指导老师:
实习目的:
1、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2、通过观察岩石与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解理与端口等物理性质加深对岩石、矿物的认识与识别;
3、了解与认识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原理和利用盾构设备施工地下隧道的施工过程、盾构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
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简介:
1、前往火炉山实地学习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2、前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矿物、岩石标本及同位素年代重点实验室。
3、前往土木与交通学院学术报告厅关于“我国地质灾害发展现状及防控”学术讲座。
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星期一
我们期待已久的《工程地质学》的实习今天正式开始了,大家的心情都无比的高兴和激动。一来学习了那么久的理论知识,我们终于有机会可以将之应用与实践,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另外通过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可以慢慢进入学习的状态,不至于一开学不适应而找不到学习的状态陷入被动。
今天早上我们去土木与交通学院报告厅集中,进行实习动员,并介绍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首先宿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下本次实习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的情况,让我们对本次的实习更加的有兴趣,充满了期待。最后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阅读勘察报告的相关内容,并用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教学区首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例,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一份正式的勘察报告的格式和具体内容并
了解和学习了有关钻探岩土试样的分析和计算。下午我们在网上和图书馆搜集有关我们将要进行的野外实习的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我们明天将要去的火炉山的岩石和地形地貌的有关资料。今天虽然没有进行野外和课外的具体实习,但通过搜集资料和老师的有关勘察报告的讲解,我仍然感觉收获颇多。
星期二
今天我们去了位于广州天河区的火炉山森林公园进行野外的实习,主要是认识坡积土、残积土、花岗岩、剪节理、张节理、岩脉,风化地貌、球状风化等地质现象。
火炉山风景秀丽,山上自然气息浓厚,除了爬山小路之外没多少人工痕迹,更能让人贴身的亲近大自然,另外山上空气非常好,林木繁盛,水源富饶,是一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自然界存在各种各样的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火炉山是典型的岩浆岩地貌,其上岩石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从成岩到成山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1、花岗岩的形成过程。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地底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上升或喷出地表,在这个过程中岩浆会逐渐冷却,造岩矿物以次结晶最后凝固形成了岩石,即岩浆岩,花岗岩是深层侵入岩。
2、花岗岩出露过程。主要是地壳抬升和外力剥蚀同时作用的结果,使覆盖在岩石上面的山体被剥去,岩石裸露出来。
3、花岗岩山地与石块景观特征的形成过程。在山峰形成的同时,由于岩性结构在太阳暴晒和昼夜温差下产生层状物理风化作用,峰顶临空的棱角以及一些块体较小的山石的棱角逐渐消失,这叫球状风化。山上到处都是圆润光滑的岩石,老师说这些都是球状风化的结果。
因为我们专业人数较多,老师让我们分批进山给我们讲解,早上九点多大家便在山脚下集合一起爬山,大家沿着小路一起爬山,有说有笑,路的下面涧水潺潺,鸟鸣林幽;沿途草木葱茏,翠匀浅黛。在山涧水边小憩片刻,聆听流水,情旷自来。大约爬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俯视下面的风景更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山顶上都是光滑的巨型岩石,还有传说中的“飞来石”,眨一看果然像是被人亲手放上去的那,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宿老师和杨老师已经给前一批同学讲解完了,在山顶等候,休息了一会,老师便开始给我们讲解起来。首先是那些巨大光滑的岩石,当地人们对这些岩石的传说很多,特别是那块横卧在山顶的那块“飞来石”,说它是天外飞来的陨石。其实不然,那只是一块普通的岩石,只是体积较大,又处于暴露于山顶经阳光、雨水、温度、风力的侵蚀外表岩层龟裂并成层状剥落,这样一层一层的剥落,才使其没有棱角,质地光滑,这就是典型的球状风化,岩石下的巨大缝隙也是因为球状风化所形成。岩石的风化程度又分为微、中、强,三种,宿老师教我们在野外用感官识别岩石的风化程度,除了直接用眼睛观察外,最好的是用
榔头敲击岩石,听其声音:如果是微状风化,岩石结晶致密,声音清脆;如果风化严重,岩石晶体松散,声音迟钝。我们亲自试验,果然是这样,而且如果用力过大还能看到风化严重的岩层成片状掉落。此外ia,宿老师还参照实例重点向我们讲解了有关节理的知识,节理分为张节里和剪节理,张节理一般发育较稀,节理间距较大:而剪节理发育较密集,节理间距较小,成“X”形。例如,岩石上的那种很大的裂缝,像被劈开一样,那种便是张节理发育所致;而岩石上那种密密麻麻的很小的裂缝像岩石被击碎一样的便是剪节理发育所致。但无论是张节理还是剪节理都是因为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才形成的。宿老师和陈老师带领我们一边下山一边向我们讲解一些有特点的地形地貌,一路上听老师参照实物认真详细的讲解,那些已经生疏甚至忘记的知识又被重新记忆,并且印象更加深刻了。例如,因植物根系和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生物风化,还有如何辨节理两侧岩石移动方向等。与单纯的死记硬背学习书本上理论知识相比,这种参照实物的讲解更能让我们容易理解记忆,可谓事半功倍,终于理解什么叫“纸上寻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了。到了山脚下,老师还向我们讲解了有关坡积土和残积土的有关知识,并教我们如何去辨别。随上下山来回,但同学们脸上丝毫不显倦意,仍是认真肯切的听老师讲解。这一路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感觉收获很大,不仅将书本上的知识参照实物复习了一遍,并且理解的更加深刻,记的更加牢固,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长了些经验。今天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大家各自离去,下午回到宿舍仍不敢懈怠,查找了一些关于矿物和生物化石的有关资料,因为明天我们要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参观。
星期三
今天的实习内容是参观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矿物岩石和生物化石标本。早上起的很早,因为没有老师的带领也没去过地化所,我们只能边走边打听。幸好地化所离我们学校不太远,几经打听终于找到了地方,老师和许多同学已经到了并开始讲解了。这里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各种各样的矿物岩石标本,还有古生物化石标本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我们书本上列出的'矿物应有尽有,而且每一种矿物又有好几种不同的标本,颜色形态各不相同。比如,最常见的石英、石膏、云母,因为所含矿物元素的不同或量的多少油各自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虽然它们有很多特征相同,但如果真的拿出来让我们这种毫无经验的学生来辨别的话,还真的很困难,因为书上所提供只是它们的最普遍的特征,真正对应具体事物还要具体的分析了。在地化所的展览馆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要数那些古生物的化石标本了,像鹦鹉咀龙化石、硅化木化石、一场华夏鸟化石、早白垩世九佛堂钼、凌源潜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这些宝贵的资源遗迹无不显示出我华夏土地的历史悠久,是我们研究历史,揭示大
自然奥秘的不可或缺的资料。每一种矿物标本和化石标本旁边都有一个白色的标签,上面注明标本的名称,出处,化学成分等内容,是我们了解学习的重要根据特。别是那些关于矿物的物理化学成分与书介绍的大致相同,着实让我们好好的复习了一下课本上的知识。宿老师还在一旁向我们讲解某些标本的来源和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我看来,这间面积展览馆虽然不大,但却像一副巨大的历史画卷,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生物和矿物的演变形成历程,揭示着无数的奥秘。从小到如尘沙般的稀有矿物,到巨大的晶莹剔透的萤石,无不是历经千年的演化成型,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历史宝藏。
星期四
今天实习的内容是去听地质讲座,老师特意给我们请了地质专家贾教授给我们讲一下我国地质自然灾害的情况。
众所周知,最近两年我国地质灾害频繁严重,西南大旱、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南北方洪水、舟曲特大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更是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防治这些自然灾害成了我国如今刻不容缓的任务。贾教授言简意赅,主要针对我如今的状况,谈论了关于地震灾害和泥石流灾害。我国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东南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等四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不稳定,又有专家提出现阶段乃是地壳运动的活跃阶段,因此我国最近几年特大地震灾害频繁。但遗憾的是据贾教授说,现阶段无论是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没有有效预测地震灾害的方法与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从1900年到2008年100多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因地震灾害死亡的人数中,中国死亡人数614522人,居世界首位,占到总人数的33·20%!人本居次位,但死亡人数却只有166771人,与日本相比中国所经历的地震次数远远不及,但死亡人数却远超日本。归根到底,不是我国的地震预警措施不好,而是我们的抗震救灾措施还不够到位,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抗震救灾措施已经趋于全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仍需继续努力。大量自然灾害齐发原因不至一处,既于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有关,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四川舟曲泥石流爆发后,专家考究灾害发生的原因,发现在最近10年内舟曲的植被覆盖率从67%下降到如今的20%,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试想没有了植被的覆盖,泥石流岂不横行无阻,才酿成今日惨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任何灾害面前我们都是不会屈服的,更要想进一切办法阻止预防。预防,预测,救灾,重建,这就是贾教授同全国诸位知名专家共同提出的自然灾害四道防线,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完善救灾措施,尽量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相信万众一心,定能战胜一切自然灾害。
讲座一直持续到中午,大家对中国自然灾害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由于明天老师要带我们去工地参观基坑工程,下午我们便搜集有关基坑的资料,并通过老师给的有关基坑的资料熟悉一下实习的内容。
星期五
今天是我们实习的最后一天了,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最为期待的,宿老师和陈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西江饮水工程的盾构始发井的基坑工程。虽然天下着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兴致,坐车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到达了工地,由工地的刘总工程师亲自为我们讲解始发井基坑施工的整个过程。
始发井基坑外包尺寸(含围护结构)48·2m×17·2m,开挖深度约为15·62~16·12m。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2道砼内支撑支护型式。由于基底位于砂层,地下水位较高,采用三重管旋喷桩用于基坑封底止水和连续墙接头止水。主体结构为1·5m厚钢砼底板和600mm厚钢筋混凝土内衬墙。盾构井端头地层采用三管旋喷桩结合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加固。基坑采用1000mm厚连续墙,其顶部设置1600mm×1000mm的冠梁;采用2道砼内支撑系统,第一道支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截面为800mm×1000mm,支撑在冠梁上;第二道为800mm×1000mm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在1600mm×1000mm砼腰梁上。由于我们目前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有限,开始对以上的讲解介绍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但经刘总工程师图文并茂的讲解,又经工地资深技术人员的亲自实地参观讲解,我们对整个基坑的施工原理过程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最后刘总工程师还让我们看了了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的视频,让大家一饱眼福,对神秘的盾构过程有了一些了解。
时至中午,大家才意犹未尽的离开了工地,这次工地参观果然不虚此行,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阅历,还让我们对以后可能从事的工作有了些许的了解,我感觉非常的充实。实习收获:也许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长达五天的地质实习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但总感觉自己的心还留在那火炉山上,那地化所展览馆,那壮观的基坑工程上,这次实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我们从中获取的收获却是极为丰富充实的。“纸上寻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不要以为学好了理论知识就等于知晓了所有,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还有一定的距离。就像我们亲眼见了裂开的岩石却分不清是属于何种风化,是何节理;若不看矿物岩石标本的标签却空想着书上描述的特征叫不出它的名字。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再精妙的理论知识也只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若死守着它不放,终究会沦为井底之蛙,我们要从死板的教条主义中走出来,学会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我想这才使我们实习的真正目的吧。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4
经过一个多学期煤矿地质学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和煤矿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煤矿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状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地质学的了解,xxxx级采矿工程同学六月二十号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3天地质的实习。
这次实习我们采用分组实习的模式,每小组设组长,采用小组长负责制,负责资料如乘车的时间安排,人身安全,并及时传达老师通知,全班共分5组。6月20日在校园2301教室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实习动员大会,下午领取了实习工具。6月21日正式开始了本次工程地质认识实习实习。
一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
3、学会对岩石的肉眼识别
4、认识断层、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5、了解淮南几大山脉的地质状况,岩层产状,及构成。
6、掌握边坡稳定性的概念及如何增强其稳定性
二实习的主要过程
路线一洞山
1观察洞山地区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了解去沉积环境;
2联系罗盘的使用,测量岩层的产状;
3了解东山地区的构造特征。
路线二罗山
1观察舜耕山断层
2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
3观察“淮南虫”的产出层位,认识叠岩石,了解寒武纪前的生物特征;
4观察太原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完整整合;
5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构成
路线三八公山----茅仙洞
1练习使用地图
2认识罗山地区地层,不同类型的碳酸岩;
3测量岩层产状,并与洞山地区比较;
4观察阜凤逆掩断层和山王集正断层,及其在八公山山体形态构成中的作用;
5观察庙山洼的石芽地貌;
6观察淮河的地质作用;
7珍珠泉在进行观察舜耕山逆掩断层,分析八公山及舜耕山在构造上的关系。
三实习区地质、地理概况
本次实习位于淮南市市区附近,淮南是中国的能源基地,这源于地址历史上淮南的地质环境,本区地层由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及其以后各纪沉积岩组成,变质岩全为结晶片岩,沉积岩由震旦纪起,以古生界为主并有部分中生界及新生界,总厚达4千米。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纪及二叠纪,区内逆断层繁多,岩层重复相间,构成鳞片状构造,使煤系地层成一个不对称正弦曲线型分布。奥陶纪石灰岩为主要含水层,二叠纪煤系地层则于寒武、奥陶纪之下,造成本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煤质为气煤--肥煤,灰份10-20%,含硫较高,一般在4%左右。求得B+C1级储量172.66万吨。故在淮南地区实习,是观测工程地质的很好的选取。淮南历史悠久,又有淮河,及其丰富的地貌地质特征,造就了优美的环境,同时也造就了超多的煤气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淮南的煤发的电占华东六省的一半以上,可见淮南的地质环境在石炭二叠纪是以前有超多的植被覆盖,动植物繁衍及其茂盛,这也是淮南淮南作为能源基地的地质层面原因。
四岩层、地质构造及地质作用的认识
(1)洞山的构造及地质状况
第一站,我们首先来到洞山,位于淮南市南部。6月21号的第一点从那里开始,陈春奇老师在那里讲解了罗盘的使用,然后亲自演示了怎样使用罗盘测量岩层的倾向,倾角。留下的半个多小解答,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断的练习,每个同学都能灵活运用罗盘。之后我们沿着路向上走,来到第二点,马家沟组(肖县组)看到了呈刀砍状的岩石表面,陈老师讲解了白云山与石灰石的区别。第三点在不经意间到了,泥岩沉积的构造隔水性很好。第四点是土坝组,厚度137米,在土坝组有个岩石破碎带,风化表面呈蜂窝状。
第五点,崮山组,厚度74米,浪层波痕,透过观察,崮山组的上部有土黄色和紫红色的灰岩下部有耳状的薄层泥灰岩。时间悄悄的流逝,又下起细细的雨,这一切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巨厚灰岩的张夏组,陈老师详细的讲解了纯净灰岩的作用,我们在实习的过程中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紧之后我们来到了与张下组的分界面顺层擦痕面,主要是由能够浇筑水泥的灰岩组成。张下组的到来不期而至,伴随着枣球状灰岩的出现第七个点也就这样结束了。说到徐庄组那可得说一段阿,这片山叫五层山,山的顶层就是土坝组,那里的倾向是184°倾角是68°,在那里老师教我们认时间,比如中寒武统表示的是岩石,中寒武世表示时间。。第九个点叫毛庄组那里是无层山的第五个小山包,主要由泥岩组成哦。。最后一点是馒头组,来到那里主要是挖掘三叶虫化石。因为那里是紫红色的页岩比较脆,中部是有黄色条纹的灰岩所以比较容易挖掘化石,当然我们收获都不少阿。。
(2)罗山的构造及地质状况
第二站,我们去了罗山油库,那里的岩石都是比较久远的,最远的是27亿年的。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刘家沟组,那里是没有化石的沉积构造,有着大型槽状的交错层理,我们测得那里的岩层产状,走向172°,倾角63°。我们沿着路继续向前,老师又教会我们如何测路的坡度,自我感觉与实际相差是很大的,我们测得这条路的坡度大约为6°。我们沿着阶梯一向到罗山油库旁,那里有着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向斜和背斜,但是没有老师的指导,我们几乎没人看出,老师在那里讲解了很长一段时间,那里属于四顶山组。继续爬山,来到了半山腰,那里的的岩石6.6亿年左右,大部分是白云岩。再往上,我们看到了九里桥组。九里桥组是有竹叶状灰岩和泥灰岩构成。那里有着没有被世界公认的淮南动物群,动物群至今6.8亿年。构成山脊的是寿县组,岩石较为坚硬,风化不是很严重,最厚的是刘老碑组,大概530米左右,我们在那里测了下山坡的坡度并和老师探讨人上山的最大坡度,到达山顶我们留了影,这是我们实习的纪念。接下来的'是一个断层,老师教我们画了断层,接下来是五山组,曹店组,这两组都是很薄,加起来才将近40米。由于这时天气很热,很多人都期盼回去,在观测过后就结束了这天的实习。
(3)八公山和茅仙洞的构造及地质状况
八点多,乘车来到了八公山,第一点看到了猴家山组的白云岩。那里的岩石产状与以前观测的不同,那里的岩石比较缓测得两组数据,第一组倾向86°,倾角15°,第二组倾向90°,倾角25°。那里的岩石发育密集,岩体比较完整。那里的岩石比较坚硬是由于在海底有着超多含si质的火山喷发造成的。
之后来到八公山的第二个点,那里有着比洞山更多的三叶虫,很多人都在这寻找完整的三叶虫作为实习的纪念。不幸的是我没找到完整的三叶虫。和同学合了几张影后,踏上了新的旅途,大约在路上观光桃树来到了徐庄组,看到了带有动物爬行遗迹的岩石,那里的岩石产状北偏东50°,倾角30°。桃子吃了,车也开始驶向凤台。到了凤台淮河大桥的东岸,我们看到了一个断层,这是自然构成的断层,这断层属于平移断层。最后一点茅仙洞,那里的淮河以侵蚀作用为主。在茅仙洞附近,位于河流凹岸的八公山由于快速的侧蚀作用构成了悬崖峭壁。绕过八公山,河流进入淮北平原,那里地势平坦,河道变宽,河水流速减缓,泥沙携带潜力降低,沉积作用增强,个性是流经八公山侵蚀、搬运的超多泥沙在此淤积,逐渐构成河心滩,导致河流分叉,构成所谓的“二道河”。河流淤积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因而建立了“二道河”农场,每年向国家带给了超多商品粮。
。随着侵蚀作用的继续,河道会逐渐北移,茅仙洞会慢慢不见,,如此发展下去,也许几万年、几十万年以后,茅仙洞与二道河之间的山体会被侵蚀殆尽,夷为平地,或者构成一个“牛轭湖”,而河道则会“去弯取直”,河水在茅仙洞的位置向东北在八公山镇附近流向二道河。那时,八公山的大部分将不复存在。
河流既是如画山水的“雕塑师”,又是移山填海的“大力士”。
淮河河床内沉积物主要是沙,主要由石英碎屑组成,其次为长石、白云母、岩屑、生物介壳碎片等。分选较好,磨圆程度较高,大小一般在0.2—0.05mm左右,多为细砂。河漫滩主要为粉砂和粘土。
地史中的河流沉积由河床沉积及河漫滩沉积组成,碎屑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构成完整的沉积系列。在河湖密布或河流入海处,河流淤积构成超多肥沃的土地,森林植被茂盛,是煤构成的有利场所。茅仙洞这个地区主要的还是河流冲刷作用,以及边坡的不稳定现象,风化作用。之后我们便乘车回去了。
这天结束了我们的地质实习。我们其实在这这天中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知识,从课本到现实是个必要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能更好的运用自己的知识。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回到校园我们透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更多的地质知识。
五实习小结
透过这次4天的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我学到了很多。比起课本上的知识,实习了解的东西,更形象,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生动易懂。这次实习前后,我们观察了土坝组白云岩,含不规则石英条带,风化后蜂窝状,
崮山组上部页岩,泥灰岩,下部鲕粒灰岩张夏组厚层鲕粒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徐庄组上下部灰岩,中部砂页岩。毛庄组灰岩,页岩互层。馒头组上下部紫红色页岩。中部灰岩,含三叶虫
猴家山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页岩,底部砾岩,含磷四顶山组白云岩为主,含叠层石九里桥组灰岩,泥灰岩,含蠕虫化石;寿县组砂岩刘老碑组页岩为主,夹灰岩、砂岩
伍山组石英砂岩;曹店组砂砾岩。
我还认识到淮南动物群,以及三叶虫化石在馒头组中能够找到,淮河的河流冲刷作用对两岸的影响,以及,边坡的不稳定现象,风化作用,等等。我们透过老师的讲解还学习到土壤的构成过程,并且观看了风化剖面。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不经学到很多和采矿工程相关的工程地质学知识,还学到了很多淮南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指导老师陈老师学识渊博,他像一个朋友容易沟通。他为人风趣幽默,教学很简单,大家很爱学,我们对实习老师的教学风格很是喜欢。透过这次实习,我深刻的认识到实践对于知识的获取的重要性,期望校园能多能组织这样的实习,多多开展实践类型的实习,这样再加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我们能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能很快领悟到各种工具的用处而不是纸上谈兵。如果还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再去一次,但我更想去更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因为我还想见见恐龙化石,也想了解那个时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我很想明白那些地面霸主到底是怎样被绝种的!总之很感谢老师能给我这次机会!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5
一:实习目的
1、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工程地质的基本判别方法
3、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的产状
4、了解岩石种类及物理性质和岩石标本
二: 实习仪器地质罗盘 铁锤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击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因为岩层的倾向只有一个,所以在测量岩层的倾向时,要注意将罗盘的北端朝向岩层的.倾斜方向。测量倾角时,需将罗盘横着竖起来,使长边与岩层的走向垂直,紧贴层面,等倾斜器上的水准泡居中后,读悬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岩层的倾角。
四:实习的内容和过程
12月11日上午十点,统一学习使用地质罗盘的,下午1点半去往金牛山进行地质勘探,12日早上到仓山校区观看岩石标本。
1、金牛山的简介
金牛山位于福州鼓楼区北侧闽江乡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断层及不均匀沉降对山体与道路的影响,例如马刀树,公路裂缝等。
2、测定岩层产状
确定山体旁两颗很明显的大树为盆架,记做树1和树2。测定图中的断层位置为对树1的位置为N308E,对树2的位置为N279E,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可知道是正断层。根据要确定位置测得的岩层的产状为:N330E, N247E,<503。断层岩石(样品)结构及成分的分析
1)结构 金牛山的岩石大部分都是岩浆岩,而且都是粗粒结构和中粒结构
2)构造 金牛山的样品分析看可知道该岩石是块状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杂乱无章,。不显层次,呈致密块状,富含花岗岩及花岗斑岩等系列浅成岩的构造。
3、成分 从样品看岩石是浅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岗岩或正长岩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岩石。但从全晶质中粒和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就可以判断是浅层岩。
4、断层地理环境情况
金牛山地质相对复杂,在上山途中发现了很多滑坡断层及不均匀沉降等地质现象。仅大家用于观测的一面山体,比较大的断层就达7处之多。金牛山断层现象千姿百态,产状各不相同,并带有多出滑坡现象产生,是因为金牛山主要由岩浆岩构成,岩浆岩分化后,风化壳表层间的滑动引起的风化壳滑坡。
5
岩石标本的赏识
实验室中,陈列了大量的岩石标本,可以分为矿物光泽标本,矿物断口标本,矿物硬度标本,矿物解理标本,矿物比色标本,矿物形态标本等类型。理论的学习,已经让我们对这些岩石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标本参观,使我们对岩石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6、实习总结
两天的实习非常短暂,但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到了地质罗盘的使用及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一定了解。从标本室里我们更认识了许多未见过的岩石,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充实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实习结束了,而我们对实际动手的渴求依然很强烈。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6
1、实习概况:
20xx年10月,我们土木工程专业进行了工程地质实习,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透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必须的基础。
2、实习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透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资料,加深对课程有关资料的理解;此外,透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群众观念,掌握实地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潜力,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联系。
3、实习资料:
xx火山口
xx火山口,距今1800万年是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石头呈红褐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内充填的玄武岩栓,经过200多万年的长期风化剥蚀,被剥露出地面,岩栓柱状节理发育,呈辐射状,向上收敛,向下散开,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火山喷发的自然景观,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考证认定,该火山口为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距今约1800多万年,它的发现,对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学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介值。一色的红褐圆棱柱石,竖指苍天,凡经开凿者皆显露出明显的喷发纹理,证明其成因于火山喷发,近百平方公里内的几十座山包构成了蔚为壮观的远古火山群。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
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约22公里处,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地处鲁中隆起区中的临朐凹陷,公园内总体由两个次级小盆地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围均为由玄武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为季节性河流。地质公园以闻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构成环境的火山地貌为特色。
公园内各种地质遗迹丰富,一是第三纪中新世时期距今1800万年山旺玛珥湖沉积岩层(科学上划分为山旺组地层——-硅藻土),沉积厚度25米左右,具有标准的层型剖面,现已成为国际上中新世生物建阶的重要依据。由于层薄如纸,稍加风化即层层翘起,宛若书页,被古人形象地比喻为"万卷书"。超多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层层型剖面所处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组玄武岩、第三纪中新世时期湖相沉积岩(山旺组)、第四纪黄土和晚期的火山岩浸入等地质现象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时期(距今xx万年)火山作用构成的古火山锥、熔岩流动特征等各种火山地质现象,如黄山、尧山、擦马山、灵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岩区的理想场所。个性是擦马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直径近于80cm,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尧山西侧,火山作用构成了高高的台地,经长时间风化剥蚀,构成了自然景观,人们称之为"石楼"。
山旺组地层中的化石,构成于距今18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有10几个门类7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已绝灭的物种。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类。动物化石有昆虫、鱼、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个性是山旺山东鸟、齐鲁泰山鸟等鸟类化石的发现,填补了中新世时期的空白,山旺成为我国鸟化石丰富的产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鹿类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产地。新发现的带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的,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植物化石枝叶最多,花、果实和种子也保存得十分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于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层中(距今约1千4百万年),其种类之多、保存之完整为世界罕见,目前已发现的化石有十几个门类600多种。动物化石包括昆虫、鱼、蜘蛛、两栖、爬行、鸟及哺乳动物。昆虫化石翅脉清晰,保存完整,有的还保留绚丽的色彩,已研究鉴定的有11目46科100属182种。山旺鸟类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完整鸟化石最丰富的产地,三角远古鹿化石和东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该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标本。植物化石有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类。除100种藻类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属143种。它们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态、古气候、动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专家誉为研究中新世的“综合实验室”。
山东地下大峡谷
高峡深涧,鬼斧神工。飞瀑流泉,溅玉喷珠。天赋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惊险刺激。管轨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8公里龙岗山下,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洞体长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长洞,中国特大型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20度方向延伸,由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发育而成,构成于约0、65亿年至2、3亿年前。
特点:
一、气势雄伟壮丽,峡谷深切近百米、两壁如削、宽处百余米、窄处仅可容身,成具体而微之地下三峡。洞内有一河、九泉、九宫、十二瀑、十二峡等景观100余处,构成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洞中峡谷雄奇画卷,令人叹为观止。
二、地下暗河漫长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长流,实习相关大全地下河瀑布十分壮观,在我国北方溶洞内实属罕见。
三、利用暗河水势开发的1000米漂流项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记录总部认证为“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漂流道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溶洞内的幽深莫测,起伏高下,波激浪涌,抑扬顿挫的特点。将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惊险刺激演绎的淋漓尽致。
4、实习总结: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但是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好处,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那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必须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必须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资料,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用心的作用。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7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徽杭古道附近地区的丘林的岩石种类的区分以及瑞晶洞的旅游观光考察,并从地质学的角度对不同岩石的种类进行了识别,也对其成因进行了推测和猜想。在本次的野外实习中,提高了同学对野外岩石的识别能力,增强了同学的操作能力。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实习时间,地点
4月15日瑞晶洞.4月21日大有村,藻溪南、藻溪北、化龙、牧家桥、青山湖大桥边
四、实习具体情况
1.瑞晶洞(4月15日,早上上午8点出发,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了瑞晶洞,下午一点半乘车返校)瑞晶洞是位于浙江临安市昌化地区的石瑞乡蒲村,该洞洞体呈垂直状,异常高大。总共有四个洞厅.第一洞厅垂直高度达82米,堪称国内第一,洞内岩溶景观密度大、品种齐全,尤其是洞内有着大量的“石花”,大大小小的石花布满洞顶,使瑞晶洞成了世上罕见的地下花园瑞晶.洞发育在5亿年前的晚寒武纪条带状含白云质灰岩之中,洞口向南,洞体按自然组合划分为七厅,一般宽35--50米,高10--57米,洞道长460米。总落差121、6米面积达平方米。洞厅规模,洞庭湖体落差,洞景品位等方面,在国内溶洞中实属罕见。洞外,青山连绵,秀水蜿蜒,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洞内钟乳石具备喀斯特溶洞通常所具备的一切品种和常见的绚丽、奇特之外,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洞庭湖体宏大壮观,及由此而造就的磅礴气势和华贵风度。洞厅间层次清楚,石钟乳发育历史久长,景观晶莹透剔,洁白如玉。瑞晶洞内景观符合喀斯特溶洞通常所具备的一切品种和特征。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钟乳石:
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在石灰岩里面,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会溶解其中的碳酸钙。溶解了碳酸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由于水分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被溶解的钙质又变成固体,固体由上而下逐渐增长,因形状像钟乳,所以称为“钟乳石”。石花:
石花是石灰岩溶洞的特有品种,它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呈花瓣放射状生长,美丽异常,瑞晶洞由于洞壁裂隙特别发育,方解石的含量高,洞内温度气压相对比较稳定,这就为石花产生创造了特别条件。瑞晶洞由于洞壁裂隙特别发育,方解石的含量高,洞内温度气压相对比较稳定,为石花产生创造了特别条件。月15日,早上上午8点出发(1)大有南面(大有村)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
这里的岩石为石英斑岩,主要成分是:斜长石(隐晶质)、石英(结晶)。这种岩石相当于酸性浅成岩类,斑状结构。易风化成高岭土。变质岩
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这里的岩石主要是千枚岩,是典型千枚构造的浅变质岩石,由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经低级区域变质而成。变质彻底,结构致密,有光泽,而且越紧实越致密。层理不明显,撇理非常发达。沉积岩
泥岩:
是一种厚层状、致密、页理不发育的黏土岩。夹在岩层中,在表层与土接触时无法区别是岩是土。页岩:
黏土岩类中固结较强的岩石,具薄层状页理构造,页理主要是鳞片状黏土矿物层层累积、平行排列并压紧而成。主要成分:石英、长石。白云母等,不透水,抗风力能力强。(2)化龙 紫砂砾岩:
观察:属于沉积岩中的`砾岩。岩石呈紫红色,含有粗粒状的暗紫或灰紫色的粗粒。岩石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光泽,质地较脆弱。整大片岩石具有一定的层理但不是很明显。敲下小块岩石,会出现3、4快小岩石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原因:粗粒为石英岩状砂岩,因为岩石内含有二氧化锰,砾石表面呈暗紫的金属光泽。其中紫红色含有胶结物为铁质,局部见交错层、泥裂及不对称波痕。
成土:紫砂砾岩容易被风化,易形成土壤,土壤黏度很高。形成的土层较厚,肥力高,矿物元素含量高。(3)藻溪东: 板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岩层呈现长条状,岩石内部含有较细的颗粒。具有上下两个平面。整个岩层分散细碎,风化现象不明显。层理朝向不同的方向。敲打岩石,声音很脆。
原因:层理各个方向都有,说明收到不同方向的挤压。声音脆,说明了硬度高,内部的较细颗粒也是受挤压形成的。具有变质岩的特征。
成土:形成土壤砾石较多,一般呈长条状。土壤黏度不高。(4)藻溪西 变质的紫砂砾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岩石呈紫红色,含有粗粒状的暗紫或灰紫色的粗粒。岩石的表面带有一定的光泽,硬度很大。整大片岩石层理不是很明显。不出现3、4块小岩石聚集现象,所含粗粒岩石细小繁杂。
原因:是紫砂砾岩收到第二次挤压,硬度变大成为变质岩。所看到整片岩石层理不清楚,上部散杂是由于岩石内部胶体被风化掉。变质的的辉绿岩:
观察:属于变质岩,表面已经被半风化。颜色变暗褐色,几乎看不出任何层理,由于被风化的原因,特征不是很明显。内部呈灰绿色。
原因:属于接触变质岩层,是岩浆岩侵入形成,易形成岩墙。且本地区的岩层收到较多的风化。(5)牧家桥 花岗斑岩:
属于酸性岩,杂色;斑状结构,斑晶分布不均匀;块状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钾长石、石英。属于浅成岩。沙岩:
由石英、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的沉积碎屑岩。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碎屑除石英、长石外还有白云母、重矿物、岩屑等。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此地的沙岩是半风化状的,像沙子一样。有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之分,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岩石棱角处易崩裂,岩石外圈变圆,即球状分化。(6)高塘: 岩浆岩:
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
根据岩石的光泽和结晶程度可以判断出,此地的岩壁属于喷出岩。(喷出岩: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凝而成的矿物岩石,多数为岩浆岩组成,质地疏松多孔)(7)青山湖大桥边 沉积岩:
造山运动形成,岩层有薄有厚(与沉积物多少有关)。灰质页岩,颗粒细小<,为泥质胶体,很黏,形成的岩石中有SiO2。石灰岩:
白色部分为方解石,含SiO2,若白色为石英,就是灰质砂岩。差异分化:石灰岩的片状分化。空缺处容易分化并凹进去。常用于造公路、房子。砂岩:
分化形成黄铁矿,为风化的花岗岩。花岗斑岩:
为浅层岩,成分与花岗岩一样,但花岗岩颗粒大小均匀,为深层岩。此处岩石含CaCO3,有物理分化,石头多,上为土层,中间为半分化层,下部为岩层。
在本次的瑞晶洞的实习中,老师主要给我们讲述了如下几个方面:
(1)石花附近的岩石中有一道一道平行的泥土渗入,这也是岩石风化的现象。
(2)洞中有一处地方有着独一无二的岩石断柱,这是本地区发生过岩层运动,这是地震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3)断柱旁的地面上有平行的断裂层。这也是强烈地质运动的证明。
(4)老师也讲解了如何判断石灰岩,石灰岩一般为黑色,中间有白色的条纹,用硬物敲击石头会比较容易产生粉末,硬度不大。
五、总结
在此次实习中,我对瑞晶洞的岩溶地貌很感兴趣,结合查阅的资料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的见解。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岩溶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下往往存在有流水侵蚀形成的地下河,在地表常见有石芽、溶沟、石林、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坡立谷、盲谷、峰林等地貌形态,而地下则发育溶洞、地下河等各种洞穴系统以及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瀑布等。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又称为“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由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经常被人们开发为类型各异的风景区,是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
这两次的实习,我深切地感觉到,只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把知识牢固地掌握,并熟练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我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与人团结协作。这些天虽然辛苦,但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同学们在生活上互相帮助,感情更加深厚了。老师不辞辛劳地跟在我们队伍中讲解,让我们更加体会到了他们的伟大,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敬业的精神,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必备的精神素质。这一星期的实习,令我在艰苦和学习中得到了成长,是我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8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地质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其目的旨在透过短期的野外实践是同学们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资料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巩固和掌握地质科的基本资料和方法,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址问题的潜力,为以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目的有三:
(1)了解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
(2)认识各类地质现象,了解华北地台基本地层层序。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技能,从野外观察、记录、描述罗盘仪的使用。
此外,透过实习是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于地质学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
二、实习地点:
xxxx地质实习基地
三、实习时间:
20xx年5月16日到20xx年5月20日
四、人员组成:
五、实习路线:
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xx—上庄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吴庄—花场峪
六、实习简介:
1、实习区位置及交通
这次我们的实习区域在我国北方唯一的不冻港所在的秀丽的海滨城市—xx市及抚宁县、青龙县境内,南起北戴河海滨xx,北至花场峪、义院口,东起山海关,张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总面积约为120K㎡。xx市xx北方地质实习基地位于xx市北28KM。该区自然地理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南临华北平原和渤海湾,行政属河北省xx市抚宁县xx乡管辖。
实习区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阳)铁路贯穿实习区南部,并有地方铁路秦(皇岛)——青(龙)线,能通往山区。公路以xx市为中心,四通八达,客运可通省内的青龙、承德、平泉、滦县、迁安、抚宁、兴隆、昌黎、卢龙等地,省外可达辽宁绥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阳和天津等地。海运目前尚无客运,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货运从xx港可同我国沿海各纲和世界各地。
2、实习区气候
实习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1℃,一月份平均气温为-5℃,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达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无霜期179天。实习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湿润温和,海滨地带夏季凉爽宜人,古为避暑胜地。
3、实习区地形
实习区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绥中、西与昌黎接壤,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北、东、西三面群山怀抱,山脉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势由北向南渐低,属冀东北的中底山区和低山区,最高点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点南部沿海地区,海拔仅0.8-5米。
4、实习区水文状况:
实习区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北戴河,除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牛心山区以外,其他均源于抚宁县北部山区,各河均为独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随季节变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达2-3米。
燕山塞湖位于山海关城西北6KM山口处,在燕山脚下,是一个人工湖,于1994年建成,蓄水量为7000万立方米。
5、实习区的经济状况。
实习区工业十分发达,以xx为中心,有造船、机械、建材、煤炭、纺织、食品加工等,山海关桥梁工厂,xxxx耀华玻璃场在全国享有盛名。实习区农业,主要是北方干旱的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等为主。山区盛产水果和药材。实习区沿海产鱼、虾、蟹等,是我国北方主要水产基地之一。
6、实习去地形简介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必须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七、实习资料:
1、地层:
本实习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较普通缺失中上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下中三叠统、白垩系、第三系外,就华北型地层而言,该区地层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各单位地层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必须代表性。全区范围内所有出露的地层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群,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统至二叠,中生界的上三叠统至侏罗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粘土岩—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超多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厚38m。
(2)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构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主要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为砂岩。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厚91米。
(二)寒武纪
(1)府君山组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厚71m。
(3)毛庄组
(4)张夏组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三叶虫化石最丰富。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0m。
(5)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内含三叶虫化石。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厚101m。
(6)崮山组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为标准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能够采到。主要三叶虫化石有: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三叶虫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8)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构成黄色土状物。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砾屑构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厚92m。
(三)奥陶系
(1)冶里组
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厚125m。
(2)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化石有:头足类和腹足类。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十分明显。白云岩具"刀坎痕"。层厚101m。
(3)亮甲山组
位于xx亮甲山。属浅海沉积。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内含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层厚118m。
(三)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剖面。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鳞木、科达、芦木等。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xx西门—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2)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互相沉积。含植物化石: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网格长身贝、古尼罗蛤。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四)二叠系
(1)山西组
主要分布于东部黑山窑至曹山一带,西部也有出露。有两个韵律,第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近海沼泽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含植物化石: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由三个韵律组成。属湖泊相沉积。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多脉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层厚115m。
(3)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峰。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出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含植物化石: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两者能够从色彩上区分。厚150m以上。
(4)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可作为标准剖面。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层厚72m。
2、岩石:
(1)岩浆岩
①花岗岩
出露于东部张崖子村附近,或西南部鸡冠山下,沉积不整合在马岭组石英砂岩之下。岩石为肉红或灰白色,但岩体分布很不均匀,结构构造变化很大。西部花厂峪至温泉堡一带的花岗岩,根据接触关系和同位素年龄,属于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岗岩。岩体很大,呈肉红色,由正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具中细粒显基斑状结构,所以称中细粒斑状花岗岩。
②花岗斑岩
出露于石岭东南等地,呈细粒基质的斑状结构,岩墙状产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奥陶世的地层中,常见被基质熔蚀的钾长石和石英斑晶,潮水峪村西有一宽达5m以上的花岗斑岩墙。
③灰绿岩
亮甲山采石场比较集中,岩石呈暗绿色,细均粒结构,具典型辉长结构,部分辉石已绿泥石化和硅酸盐化。
④闪长玢岩
分布于潮水峪村西北,砂锅店东等地,呈岩墙状产出,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⑤安山岩
分布于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罗统地层中,类型相当丰富,有玄武安山岩、辉石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闪辉安山岩、斜长安山岩、粗安山岩和英安山岩等。绝大多数都具隐基斑状结构。色彩以灰绿色为主,少数为暗紫红色,一般都呈块状构造,少数有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2)沉积岩
①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内含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②纯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划动。本次在xx观察到的亮甲山组纯灰岩内含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岩碎屑。
③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周围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个性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平直。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④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地层内,张崖子一带发育较好。花斑仅限于必须层位层岩内,与岩层层面无切割关系,说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岩阶段完成的。层内构造均匀,构成于浅海深水环境。
(3)变质岩
断层角砾岩又称压碎角砾岩、构造角砾岩。是岩石因构造作用发生破碎所构成的角砾状岩石,角砾大小不等,具棱角,岩性与断层两侧岩石相同,并被成分相同的微细碎屑及后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质所胶结。
3、地质构造:
(一)工作区的构造位置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NNE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NW向断裂、NE--NEE向断裂和EW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二)构造概况
本区出露地层属华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而侏罗系属太平洋火山活动带,除普遍缺失中奥陶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代地层发育良好,出露较全,各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明显,化石丰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龙山组以角度不整合沉积在绥中花岗岩上,标志着华北地台经历了剧烈的吕梁运动,结束了早元古代地槽发展阶段,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发展阶段。
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构成,其后继续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构成,并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倾斜。至第四纪末,海水有必须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xx一带的海岸上遗田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台出露水面。
(三)主要断裂构造描述
(1)潮水峪断层
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垂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等特征明显。此断崖为一个平移断层的一盘,其另一盘因风化剥蚀基本看不到了(脚下所踩的),此断层是冶里组灰岩,存在明显的横竖擦痕和镜面,此断层先平移后产生正断层,其产状与亮甲山的产状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断崖东是断层的另一盘的一部分,含明显的断层角砾岩与粉沙岩还有明显的横竖擦痕,但产状和亮甲山的产状不一致,所以说可能是另一盘。在亮甲山的马家沟组也有一个小断层有明显的擦痕。
(2)鸡冠山
①沿途见肉红色绥中花岗岩,见一大型出露岩石剖面为典型的沉积交错层理,属震旦纪原古界顶部,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上下呈水平层理,中间呈交错层理,存在黑色纹理的磁铁矿。
见内含泥质的夹层,反映了滨海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生物生长环境,不反映气候变化,地质条件,也不能作为时代划分的依据
②典型底砾岩:下部为底砾岩(石英),抗风化潜力强,为陆相沉积,中间为内含砾石英砂岩,上部为石英粗砂岩,再往上为石英细砂岩(沉积规律:由上至下逐渐变细),中上部是海相沉积,没有构成完整的泥质韵律。
成因:由于风化和河流搬运作用,最终沉积.由下至上岩石由粗到细,底砾岩体原本胶结在一齐,胶结物为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铁,之后整个底砾岩体出现正断层,导致与上部底砾岩体出现高度差。
③正断层:发生断层时,相对上升的下盘经过风化侵蚀,使得出露地表的岩石被风化磨圆,造成断层两盘高差不大,断层成层性好.由于构成时间短,故成层理,若构成时间长,则为不整合面。倾向:243度倾角:48度。
④波痕:为铁质石英砂岩,内含海绿石,对称性好,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波痕延伸方向与海岸线平行。
⑤地堑谷在鸡冠山与大平台问的河谷中,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两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石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断层面近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谷东侧断层面西倾,河谷西侧断层面向东倾,成一地堑构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部位。
4、地质作用:
(一)风化作用: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风化作用一般分三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化学风化作用: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
(3)生物风化作用:植物根素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构成的腐植酸对岩石的分解都能够改变岩石的状态与成分。
(二)河流作用: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1)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河流侵蚀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2)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潜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构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3)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三)岩浆作用: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构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构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构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
(1)岩浆侵入活动→侵入岩。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状况。侵入在地壳必须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构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2)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喷出岩(火山岩)在岩浆从上地幔或地壳深处沿着必须的通道上升到地壳构成侵入岩或喷出到地表构成喷出岩的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等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性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也随之不断地变化,因此,在自然界中构成的岩浆岩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如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还有碱性岩、碳酸盐岩等岩类,也充分说明了岩浆成分的复杂
八、实习总结:
短短五天的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认识,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本次实习亲眼见到了很多课本中描述过的地质构造以及岩石,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练习了利用地形图使用后方交会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练习了透过读地质图来决定当地岩层的年代、产状等,深刻地感受了仅有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透过实践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化为己用。本次实习真的收获了很多,感谢两位老师一路辛苦的教导。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9
一、前言
透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先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必须的帮忙,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好处。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地点:xx省xx市xx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线:
1).xx市石门寨镇
2).xx市祖山东门
3).xx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潜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潜力,动手操作潜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构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构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习地区概况
1.xx盆地地质概况
xx盆地为我们在xx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xx市区北侧,其中心距xx市28km,属xx省xx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xx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xx省xx市西北部。京沈高速xx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xx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构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构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势跌宕,峰峦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盘拨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岩作脊梁,以瀑流注血脉,搽娇花饰容颜,披葱茏为秀发。景区内山势陡峻,溪水跌宕,可谓立峭岩作脊梁、注瀑布为血脉、披茂林作秀发,裁白云作霓裳,集雄奇妩媚于一体。峰奇水异,洞幽石美,林丰草茂,历史渊源,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绝好场所。
3.鸽子窝公园海滩概况
鸽子窝公园又称鹰角公园。由于地层断裂所构成的临海悬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鹰屹立,故名鹰角石。该石高20余米,过去常有成群的鸽子或朝暮相聚或窝于石缝之中,因此得名鸽子窝。鸽子窝公园是观赏海上日出的最佳之处,每逢夏日清晨,那里云集数万名游客观赏“红日浴海”的奇景。
三、实习资料
1.xx盆地保护区石门寨西门180米处
该处岩石以沉积岩居多,由地质构造构成。亦有石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长期风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岩层为中厚型,中间夹有薄的灰岩。灰岩呈竹叶状,较破碎,属碎屑结构,这些碎屑物质经胶结后构成灰岩。此处岩石约5亿年前构成,属下奥陶世纪,粘土矿物发黄,岩石经强烈的构造运动,由水平变为倾斜,产生背斜现象,并有正断层出现。用地质罗盘测该处岩石的产状,走向为北偏东10°,倾向为北偏东100°,倾角为30°。
由此处向西约200米处岩石出露于地表,经验证为砂岩,其结构为碎屑结构,此处不整合现象明显,由砂岩和灰岩组成,属沉积接触,砂岩约2亿年前构成,灰岩约5亿年前构成,由于构成年代不同,说明为不整合。此现象说明xx地区至今至少经历了2次地壳运动,因为3亿年间隔构成的不整合面应在海平面下构成,至少经历2个循环,而该处岩石此刻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矿物,是地质学家发现地下矿物的依据。不整合面处强度差,不适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锅店东北200米处
该处为石灰窑产石场,观察此处岩石,岩溶现象明显,有溶沟、石芽、天生桥等。其原因是地壳运动抬升到潜水地表以下,潜水地表共同作用构成的岩溶现象,因岩石中有裂缝,有空间且水有径流通道。岩溶现象是因为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经长期化学反应,使岩石具有可溶性。该处向西北走约100米处,发现大面积的岩石间侵入接触现象,石灰岩中夹有岩浆岩,说明此处经历过火山喷发。该处亦发现有岩墙,较长,宽约3-4米,其走向为南北方向320°,由花岗岩、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靠近地表的岩石经长期风化,产物为第四纪土,岩石中还发现有岩洞。此处向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超多石灰岩构成的岩层,呈单斜,基本走向为南偏北。在砂锅店东等地,发现石英斑岩,它是花岗斑岩的又一种变种,具隐基斑状结构,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蚀现象。此处也有闪长玢岩,呈岩墙状产出,具隐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斜长石,有时含角闪石较多,有的基质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见球粒结构和流线结构等。
2.xx市祖山东门
祖山为早白垩纪构成,为响山岩基的一部分,此处沉积岩中有破碎带,火山爆发时岩浆从中冒出,冷凝成岩浆岩。祖山占地217平方公里,平面形段呈椭圆形,长轴长25公里,短轴长15公里,南北方向,岩石中以花岗岩居多,占65%左右,为中粗粒,成分主要是成肉红色的正长石,又称甲长石。石英其次,占20%-25%左右,透明发亮。此外,还有云母、斜长石。斜长石呈灰白色,由于长石含量不同,云母色彩也不尽相同,云母占整个岩石的5%-10%。较黑的岩石中,云母含量不超过5%。在此处观察,长石颗粒大小在1厘米左右,晶体颗粒,为结晶结构。山体构造为原生结理构造,山体中有裂缝,都为竖直方向,有原生孔洞,又称之为晶洞构造,而形状不规则的孔隙是水晶的成长地。此处地貌陡峭,险峻,构造为原生结理,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及地表水的侵蚀作用,岩石部分竖直掉落,构成深谷奇峰。此处岩石倾角较大,岩体破碎。山体中有河流,称为石河,发源于祖山响山山脉,山上有明长城,由元朝徐达修建,1967年,戚继光重修,基本走向为南北方向,直达青龙。祖山最高峰为响山,海拔为1421米。
3.xx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此处滨临渤海,为海洋环境。海洋环境按地理位置分为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低潮时裸露于海岸带的部分,称为滨海。滨海又分为后滨带、前滨带、外滨带。后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常年裸露在外;前滨带为平均海潮线到中滨线处;外滨线为中滨线以外的部分。海岸线到海底深约200处的部分,称为浅海,此处阳光充足,有机物含量多,是海洋生物的理想栖息地。深海处动物少。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构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构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构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
岩浆岩受风化作用等转成高岭土、伟晶岩。伟晶岩颗粒大,和花岗岩成分相差不大,由正长石、斜长石、云母、石英等组成。岩石被多组结晶切割。
四、结束语
透过本次实习我认识到:本区地层出露较全。从中生代地层开始,除缺失寒武系、奥陶系、三叠系、侏罗系、第三系以外,其他地层均出露完好。所构成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岩浆岩类,沉积岩类以及变质岩类。本区的岩浆活动从方式上有深成侵入,浅成侵入,喷出等。所见岩类有基性岩类和酸性岩类。从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方面,本区的变质作用主要为区域变质作用。主要变质岩有千枚岩,大理岩以及板岩。在构造方面,本区分布有四大褶皱,另外还有七个断层。两个大断层几乎将此区分为三部分。区域发展方面,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构成了四个构造层。总体说来本区构造运动较强。
经过6天的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学会了很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包括:如何透过一块石头的色泽,去决定其类别、其构成年代;如何去辨别3大岩石;如何去测量岩石的走向等等;总之,透过实习后我更好地掌握了《工程地质学》这门学科,更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0
一.前言
实习的目的:工程地质野外教学实习是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巩固和加深理解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学习、工作中使用分析地质资料打好基础。
实习意义:本次实习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我们获得了感性知识,开阔了视野,培养和提高了实际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为以后土木工程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此外,野外实习还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
二.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
此观测路线位于峰峰矿区新市区南约1000米。本区为丘陵区,地层零星出露于高地和沟谷,因此观测线沿地层露头布置,按地层顺序,由老至新进行观测。观测路线从南山村北开始,至仁义村东止,全长约4000米。
观测路线上零星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部分地层。观测路线上出露的岩石有第四纪
沉积物,泥质岩,砂岩,铝质岩,石灰岩和煤层。可以看到的构造有节理,崩塌,正断层,平移断层,平行不整合线,角度不整合线等。
三.区域气候条件
峰峰矿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年干燥度为1.4度,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春季
(3~5月):升温快,少雨雪,多风沙,气候干旱。3月份的月均气温是7.7℃,4月份升到15.1℃,5月份再度上升达21.4℃,其中4月份升温幅度最大为7.4℃。春季是日较差全年最大的季节,其中5月份最大,平均为12.7℃。由于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南风北风交替出现,大约每隔4至6天就有一次天气过程。历年最大风速14m/秒。
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2.7%,由于气温迅速升高和水份增加较慢,使春季的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值。历年3月至5月的最低相对湿度甚至降为零。稀少的降水抵偿不了蒸发的水分消耗,因而形成"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冷空气南下时,常伴有5至6级的大风,出现较严重的风沙现象。历年4月最多沙暴日为3天。春末至夏初,往往出现一种灾害性天气--干热风。峰峰矿区焚风效应明显,这种效应影响峰峰矿区气温明显偏高。年平均气温比邯郸市区高0.5℃,比肥乡县高0.9℃。这是由于冬春秋冷空气较强,夏季冷空气较弱之故。
夏季
(6~8月) 炎热多雨、降水强度大、集中、变率大。月平均气温都在25℃以上,7月平均为27.0℃,是全年最炎热的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9℃以上,降水量占全年的降水量的67.0%。雨日较多,日雨量≥0.1毫米的日数,6月8天,7月13.1天,8月11.2天。夏季降水又以7、8月为最多,平均降水量7月为178.0毫米,8月为146.6毫米,一般7月上旬进入雨季,8月下旬汛期结束,往往降水时间短促,强度大,因而产生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夏季降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变率大,不稳定,因而造成某些年份先旱后涝、旱涝交替发生,其原因主要与每年夏季风的强弱及其进退早晚有关。
秋季
(9~11月) 秋季气候凉爽,风和日丽,大气透明度好。秋季来临非常急促,一般始于9月上旬,正如农谚"一阵秋风一阵寒"。10月中下旬已是深秋时节,这时峰峰矿区旬平均气温已降到12-15℃。降温幅度逐月加大,9月平均气温20.7℃,10月下降到14.8℃,11月平均气温7.2℃。秋季强冷空气的南侵常常促使区域性的霜冻出现,初霜冻的日期平均在10月30日。
秋季是旱季的开始,降水明显减少。平均降水量9月为52.0毫米,10月33.7毫米,11月为17.7毫米,总计为103.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7.9%。个别年份由于夏季风撤退较晚,形成秋雨连绵,甚至有的年份到10月上、中旬仍降暴雨。多数年份降水偏少,造成秋旱。
冬季
(12~2月)冬季多晴朗天气,少雪干冷。平均气温11月上旬开始降到10℃以下,至翌年3月下旬才逐渐回升到10℃以上,是峰峰矿区一年中最长的季节。1月为最冷月,平均气温负1.4℃,较暖年为
1.1℃。年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2月至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负15.7℃。
冬季降水稀少,季平均降水量14.0毫米,仅占全年的2.4%,各月平均降水一般在3至7毫米之间。11月至次年3月为土壤封冻季节。冻土深度一般在10至20毫米,最大冻土深度可达24厘米。土壤稳定冻结日期在1月4日,土壤化冻日期在2月3日。平均每年出现寒潮次数为1.6次。
四.区域经济条件
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解放思想、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峰峰”的奋
斗目标。
工业发达
工业基础雄厚。峰峰矿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区,是全国闻名的煤炭、钢铁、建材工业基地,以“煤都、瓷都、钢铁城”而远近闻名。经过年五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煤炭、陶瓷、水泥、电力为支柱,钢铁、食品加工、电子、机械、化工、建筑、煤气等行业齐全,企业众多的工业体系。该区利用和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驻区大企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民间资金优势,努力增创后发优势,大力推进和加快实现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资源向资本转变,开发矿产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重点推进了义井煤化工产业园区、大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村煤化工产业园区、义井陶瓷产业园区和新坡新型工业园区,大批新型产业和项目迅速发展,有力推动了该区经济高速运行。
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丰富。该区旅游资源丰富,致力于建设“山水峰峰、园林峰峰、生态峰峰”,在结合传统旅游强势项目南北响堂石窟、磁州窑遗址、无梁阁等景点基础上,聘请中国旅游学院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论证和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利用。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1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生态样方调查及植被认知、土壤结构和取样、华南植物园温室。
三、实习内容
1植物样方调查
1.1样方调查的目的
了解植物分布情况。了解各层植物的种类以及各自的生长情况。学习用正确的方法调查不同的植物。通过植物样方调查,找出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在实际环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心学习,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热爱专业、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 1.2准备的材料
一盘卷尺、一盘皮尺、标本袋、标本夹、绳子、头、绳子、编号牌。
1.3调查过程
对于乔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20米,宽20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乔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乔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乔木的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灌木层,我们选取了一个长5米,宽5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观察了一下,确认了样方中灌木。接下来,我们又数清楚了每种灌木的棵数,并给它们编号挂上了号码牌。然后我们按照一定得顺序,一棵一棵的测量这些灌木的高度、基径、盖度以及判断它们的生活力。并同时将测量的结果记在相应的表格中。
对于草本层,我们选取了1个长1米,宽1米的样方面积,然后我们将样方内的草本植物进行分类,数出各种植物的棵数,接着量出每棵植物的平均高度盖度,并根据它们各自的生长状况判断它们的生活力。
1.4调查的结果
2土壤剖面
2.1挖土壤剖面
剖面的设置、挖掘和观察土壤剖面应设置在代表性较广的地形部位上。一般挖成1×1.5~2米的长方形土坑,其深度因土而异。对发育于基岩上的土壤,一般挖至露母岩为止;通常深1~3米左右;对沼泽土、潮土、盐土和水稻土等地下水位较高的土壤以出现地下水为止。挖出的表土与心土要分别堆置于剖面坑的两侧。观察面上沿的地表不能堆土和走动,以免影响观察、采样。
剖面挖就后,先按形态特征自上而下划分层次,逐层观察和记载其颜色、质地、结构、孔隙、紧实度、湿度、根系分布、动物活动遗迹、新生体以及土层界线的形状和过渡特征。接着根据需要进行pH、盐酸反应、酚酞反应等的速测。最后自下而上地分别观察、采集各层的土样,并将挖出的土按先心底土、后表土的.顺序填回坑内。
2.2剖面的结构
土壤剖面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
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层)、心土层(B层)和底土层(C层)。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灰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截面称为土壤剖面。一般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水平层状构造,在野外以其颜色、质地、结构及松紧度、新生体等区分。层状结构为其最重要特征,是土壤形成及其物质迁移、转化和累积的表现。一般划分3个最基本层次:①表土层(A层)。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层)。为淋溶物质淀积层;③底土层(C层)。又称母质层。这3个基本层最早由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也夫命名,以后,人们根据每个基本层的性状与发生学特点又进一步细分。
简单剖面
原始剖面:剖面上只有A和AC层。弱分异剖面: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各层之间无明显界线
侏儒剖面:发生层完整,但每一土层的厚度甚薄。
巨型剖面:热带气候条件下高度风化形成的超深厚剖面,厚度可达数米至十余米。
侵蚀剖面:土壤剖面上部部分层次被侵蚀掉。复杂剖面
1)异源母质剖面:土壤剖面上部土层的成土物质与底部基岩或母质组成不一致的剖面。
图2.2垂直断面
2)埋藏剖面:由于后来物质覆盖,在土壤剖面的一定深度中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埋藏层或埋藏剖面的剖面。
3)堆叠剖面:原来的土壤剖面多次被沉积物质覆盖,或由于大量使用泥肥、土粪等使土壤表层或耕层不断垫高。
4)翻动剖面:剖面表土层以下的土层经人为翻动到地表。
5)人造剖面:在采矿、兴修水利等活动后,将混杂的土壤物质堆积或填回而形成的剖面。
2.3分层取样
2.3.1样品采集
了解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沿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每个柱状样取样深度都为100cm,分取三个土样:表层样(0~20cm),中层样(20~60cm),深层样(60~100cm)
2.3.2取样方法
①铁锹、铁铲、竹片等直接取样;②采样筒取样;③土钻取样;④挖坑剖面取样
1、地表层:铁锹、铁铲、竹片直接取样;
2、分层取样: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土钻,进入一定深度的土壤,将土柱提上,,按需要切割采样;或铁锹、铁铲等挖一剖面,分层取样。
2.3.3取样量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对多点均量混合的样品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
2.4注意事项
1、对照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
2、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
3、分层采样次序:自下而上,先采剖面的底层样品,再采中层样品,最后采上层样品。
4、测量重金属的样品,则应避免使用金属器具取样。可用竹片或竹刀去除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其取样。
3生态研究案例分析: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1酸沉降对森林植物的影响及其机理
森林衰退的原因一般认为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直接影响;二是对森林的间接影响,即认为酸沉降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引起土壤的酸化,造成植物营养不良,有毒元素活化,重金属释放,进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森林衰退[3]。
3.2直接影响
3.2.1植物体形态
1、伤害叶片
叶片是植物与大气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大气污染物最先进入植物体的门户。因此,植物的伤害症状最早出现在叶片上[4]。干、湿沉降都会改变植物叶片表面蜡被层和角质层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结构对叶片除了起到保护作用外,还可以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对树叶表皮的破坏,加速了叶片的老化,使叶片失去活力,变得枯焉甚至掉落、死亡[5]。特别是在低pH值的酸沉降作用下,在短期内就能对叶片造成可见伤[6]害。树叶的变小,黄叶的增多,数量的减少,势必会削弱其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活动,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林业生产下降,森林退化[7]。
2、伤害根系
根系作为植物水分代谢和矿质营养的重要器官,是土壤资源的直接利用者和产量贡献者,它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到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和生物量的高低,并与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有关。根系也是一个重要的碳素库,其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反馈途径之一[8]。植物根系养分吸收性能与土壤养分、水分、pH值和温度等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影响着根际土壤中养分的迁移和有效性。酸沉降不但改变了根系周围的物质组成、理化特性,也直接伤害了根系的生长。
3、生长及生产力
酸沉降引起森林生产力的下降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一定的酸度条件下,酸沉降的的确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树木的生长或群落的增长。如在中欧和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大面积森林衰退之前,其森林生长量比同时期未受酸雨影响的森林的生长量有较大的增加。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学者认为一方面酸沉降中的N、P和S素对植物起到了施肥的作用,另一方面酸沉降中强酸根离子的增加促进了土壤的风化,从而使进入土壤溶液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增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9]。至于在有些受害林群中,树木仍能继续增长,是因为死亡的树木被分解、矿化后为其附近的树木提供了养料。虽然这种增长能够持续几年,但最终会导致树木死亡率的增加和生物量的降低[10]。一些人工模拟实验也证明了,在轻度酸雨或短时期内,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11]。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2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工程地质学主要研究建设地区和建筑场地中的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控制这些性质的岩石和土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在自然条件和工程作用下这些性质的变化趋向;制定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类。因此,熟悉一些矿物、岩石的基本特征并掌握鉴别这些矿物、岩石的方法在工程地质学的学习中十分重要。
一、矿物的鉴定
1、矿物的鉴定方法
(1)矿物的形态。包括矿物单体和矿物集合体。
(2)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a、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应,是最明显、最直观的物理性质。
b、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等等
(3)硬度。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划来大概了解矿物的硬度。小刀为6~6·5,指甲为2~2·5
(4)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为解理。
2、矿物的鉴定步骤
(1)首先应先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
(2)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
(3)最后,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二、六种矿物的鉴定过程
1、正长石
首先找到正长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短柱状、板状,颜色是肉红色(可以确定为正长石),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泽,先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为6,观察解理面有两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可确定为正长石。
2、石英
首先找到石英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六棱柱状,颜色是无色、乳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再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在观察解理面为贝壳状断口,无解理面。可确定为石英。
3、白云母
首先找到白云母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板状,颜色为无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为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刻划的动说明比6小,用指甲刻划,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为2~3之间,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综上所述可确定为白云母。
4、滑石
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片状、块状,颜色白色、淡黄色、浅灰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反射光亮不明显,成蜡状光泽,用指甲刻划就能刻划的动,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为1(可确定为滑石),在观察解理面只有一组即完全解理面。可确定为滑石。还有就是在实验室中,用手摸滑石会感觉有点滑。
5、石榴子石
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粒状、菱形十二面体、二十四面体,颜色为棕、棕红色,在日光灯下或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划,也刻划不动说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榄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实验室),最后观察解理面,发现无解理面、不规则断口。可确定为石榴子石。
6、方解石
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鲜面,然后观察他的形状,块状、粒状、菱面体,颜色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灯下或在阳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泽,用小刀刻划,能刻划的动,说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划,刻划不动,说明比2大,最后观察解理面有三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体(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综上所述可确定为方解石。
三、三大类岩石的鉴定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总体的步骤是:先观察构造,再观察结构,最后观察成分。
岩浆岩
1、流纹岩先观察他的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以及长方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纹状构造,很明显发现他是最典型的流纹构造,可知道他是喷出岩。再观察他的结构,显而易见是斑状结构。颜色为肉红色(正长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组成。
2、正长岩先观察他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分布比较均匀,无定向排列,为块状结构,可知为深成岩。再观察他的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为全晶质结构。颜色多成肉红色、浅灰色,可知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正长石,其次为黑云母和角闪石。
沉积岩
1、碎屑岩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它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的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的是角砾岩,由磨圆较好的砾石胶结成的称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命名;砂岩,主要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他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最常见的是由碳酸盐组成的岩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最为广泛。石灰岩颜色呈深灰色、浅灰色多成致密状,用指甲可以刻划动,所以硬度较小,解理面无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剧烈起泡初步断定为石灰岩。白云岩颜色呈浅灰色、灰白色,呈隐晶质结构用指甲可以刻划动,硬度较小比灰岩略大,观察解理面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纹,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纹,在常温下滴加稀盐酸不起泡,但加热或研磨成粉末后则起泡。
变质岩
1、片麻岩具有清楚的带状,片麻岩的颗粒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长石。片麻岩上的条状是由岩石中不同比例的矿物分布形成的,比如深色条带中含有镁铁质矿物,浅色条带中含有长石、石英物质多。另外,颗粒大小也可产生条带状。认为他们是变质沉积岩,根据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铝矿物的长英质片麻岩与比较均匀的、含黑云母和角闪石的灰色片麻岩,呈互层状共生。认为他的主要是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深成侵入体经变质和变形作用形成。
2、大理岩各种大理岩除纯白色外,有的还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花纹,常见的颜色有浅灰、浅红、浅黄、绿色、褐色、黑色等,产生不同颜色和花纹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岩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矿物和杂质。大理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粒度一般为中、细粒,有时为粗粒,岩石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颗粒之间成紧密镶嵌结构。大理石的构造多为块状构造,也有不少大理岩具有大小不等的条带、条纹、斑点或斑块等构造。
总结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学以致用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这次实习,使我观察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标本,加深了对课本上内容的理解,通过实物学习了矿物、岩石的鉴别方法,明白了实践是工程地质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3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于是今年暑假学我来到了平煤地质工程勘探处勘探一队二号机进行了为期一月的实习。
在钻探队实习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自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自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文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习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一、安全生产。都说安全是天,可以前也并没有怎么在意,在实习期间才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意义。在这里领导和工人都严格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新工人来的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我来的时候就首先的让我学习了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二、业务和技能。这次我们打的是水文观测孔,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结合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自己动手操作水平。期间主要对平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平顶山砂岩,平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三、日长生活。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自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习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该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处,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习学习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习生活。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 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4
一、实习位置、交通、地貌概况
实习位置:
实习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公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
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而从学校乘校车出发,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习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因而交通还是比较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
实习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控制,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两岸岩石高耸,气势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公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
(一)地层岩性
实习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公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
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仅在白庙子大桥公路下江边可见。
2、三叠系(T)
(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厚度400~500米。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1)以石灰岩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2)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厚度小于10米。
(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3、第四系(Q)残积、坡积、冲积物。
(二)构造特征
1、褶皱
观音峡背斜属川东南弧型构造带华蓥山复式帚状褶皱带中南延最长之长轴背斜。自三江坝南延横穿嘉陵江,经中梁山,终于长江猫儿峡,延长约150余公里,实习区是在横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该背斜由于风华侵蚀等外力作用严重,背斜枢纽并未形成山顶,而是变成了垭口。
实习区的背斜(观音峡背斜一部分)轴线10~15度,西北翼陡(倾向300~305度,倾角60~80度),东南翼缓(倾向100~105度,倾角30~35度)。通过实际测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岩倾向大致为140度,倾角是40度。
2、断层
实习区内有断层分布,主要分布在背斜轴部和翼部,其中轴部由于地层产状乱,垮塌严重加之修建了挡墙,所以出露不好。但在两翼可以见到一些小断层,如在甘硐子一带小断层还是比较发育的。由于沿着断层面可以看见上盘的下端岩石大致是倾向下的,所以上盘上升,此断层为逆断层。但这个断层的形成并不是由于大型的地质运动所引起的,原因是这个断层面两端并不是无限延伸,切断山体的。
(三)地下水
地区内可见到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质现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可见到滑坡,在长生桥可见到垮塌现象。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
通过此次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岩石的岩性、产状、结构构造,以及层理层面等等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课本理论学习中,老师讲岩层的产状时,拿出一个地质罗盘,告诉我们怎么测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虽然听的时候知道怎么测,但到了实际的情况,看到实习地点里的很多岩石,拿着手里的罗盘,就变得手忙脚乱了。最后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终于成功测出了岩层的产状,并掌握了罗盘的使用。
同时,在这次实习中,我认识了石灰岩、泥岩、泥灰岩、石英砂岩、页岩等等许多的岩石,以及造岩矿物。虽然无论是在课堂中,老师的讲解,还是实验中,我们观察了岩石的手标本,但是毕竟现实与实验还是有所差距,面对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山坡,突然感觉所学知识变得不适用了,分辨不出这是什么岩石,这是什么构造,还有出露地层的情况。但在老师的耐心细致的讲解下,逐渐有了认识,并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中,嘉陵江江面上横跨了几座大桥,无论是以前的,还是新修、在造的,可能对外行人来说只有看热闹,但对于学过工程地质的我们来说,就不能光是看热闹这么简单,还得看出里面的门道。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学到由于实习地区的特殊地形地质条件,河床的岩石是质地坚硬,强度和稳定性高的石英砂岩,所以这些桥的桥基几本上是直接在上面浇筑混凝土。为了降低成本,减小自重,位于甘硐子的钢架铁路桥把桥墩做成了中空的形状,在渝碚公路上就可以看见钢架铁路桥的桥墩中有明显的孔洞。并且这些桥基本上都选择在了河道顺直,河谷较窄,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同时,公路、铁路的隧道、涵洞选址也是选在了实习地点褶皱构造的两翼,以及岩性均一,强度和稳定性较好的石灰岩中。
在甘硐子,我们看到了由于山洪激流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巨大冲沟。还有公路山坡上的崩塌,地下暗河从山体中流出,岩溶现象在岩石上形成的孔洞,巨大的滑坡体等等不良的地质现象。因而,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如何预防和治理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实梁处的巨大滑坡。原本这条公路是处于这个滑坡体的影响范围之内,但修建渝碚公路的时候,从中间切断了这个滑坡体,并把公路一下的滑坡体进行彻底的清除,而山坡以上的就修建了挡土墙,但由于滑坡体巨大,滑坡体滑动的方向不一定,就加建了圆柱形的抗滑桩。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滑坡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形成,避免了不良地质现象对公路沿线的影响。
最后,通过本次亲身经历过的地质实习,我对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社会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深深体验到身为地质工作者的不容易,以及职业本身所带来的危险性、不确定性、艰苦性,以及对社会建设所作出的伟大贡献所拥有的神圣性、责任感。因此,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能力,培养自己强烈的责任心,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15
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
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
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平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习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习。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
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实习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
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地质学实习报告05-22
地质学实习报告04-27
(通用)地质学实习报告15篇12-13
地质实习报告02-04
地质专业实习报告11-29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05-08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03-29
地质野外实习报告12-07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12-22
有关地质实习报告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