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元旦日记四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经验,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旦日记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元旦日记 篇1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我们那儿有个风俗习惯,就是每年元旦早上那顿饭一定要吃面条,叫元旦面,因为那顿饭是新一年的第一顿饭,吃上一顿面条,全家人一年都能顺顺当当的。
记忆中最难忘的元旦面是1981年那顿元旦面,那时,农村还很穷,眼看着还差几天就过元旦了,可我们家一点白面都没有。
晚上,我听父母躺在炕上唠磕,说到了吃元旦面的事,爸爸说:“没有面就不吃了呗!”妈妈说:“怎么也得让几个孩子吃上元旦面啊,那样一年才能顺当啊!”爸爸说:“那有什么办法啊!”妈妈想了想说:“这样吧,吃不上白面的,吃上一顿粉面的面条也行啊,明天把土豆剁一些,做一些土豆粉,用粉面子做一顿面条吧!”
第二天,妈妈就从仓房里拿出了半袋子土豆,用水洗了,放到大槽子里,用刀把土豆剁碎了,又放到锅里用水泡了两天,然后用筛子把渣子都过滤掉了,把锅里的水淘干,把沉淀在最底下的淀粉装到了口袋里,把口袋嘴扎上,用手往外挤水,把水都挤出去以后,再把里面的粉子拿出来,放到炕上烘干,一天之后,粉子都干了,就成了粉面子。
元旦那天早上,妈妈很早就起来了,用粉面给我们做面条,爸爸负责烧火,把锅烧热了,炝了汤,汤开了的时候,正好妈妈的面条也擀好了,下到锅里,一会儿就煮好了,香喷喷热乎乎的一大锅,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元旦面,虽然是粉面子做的,但在那个年代,能吃上这样的面条已经很好了。
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忘不了那一年那顿元旦面,因为那顿面里,有我们那么多温馨的记忆,它让我在贫穷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一家人那份相知相守的幸福,并学会了如何在艰苦的岁月里守候一份希望!
元旦日记 篇2
1月1日 星期x 天气晴
我和我朋友们在元旦欢呼雀跃,就像一盏盏笑灯,数不胜数。
我们住在一个有欢声笑语的地方。我和朋友结伴同行,到了一个如天堂般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有田,有桥,有房屋,也有农民。那里的山连绵起伏,那里的水清澈见底,那里的田井井有条,那里的桥接二连三,那里的房屋雕栏玉砌。
我们在这个天堂里生活,在这个有欢声笑语的地方居住,我们不求荣华富贵,我们只求家庭幸福美满。
元旦日记 篇3
今天下午学校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文艺演出。我们睡完午觉就心事重重的看演出了。今天是20xx年的最后一天,这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因为我们20xx年走出了幼儿园,在一年级只上了一学期,20xx年的钟声就响了起来。形式多样的管乐团为我们演奏了几段优美的曲子、阵容庞大的合唱团为我们迎来了一些动听的歌曲、活波俏皮的肚皮舞让现场沉静一番、高新一小的毕业师生为高新一小的全体老师、学生以及杨校长送上了新年的祝福语、我校的体育组以及音乐组的老师也参加了这次的活动、我们班的杨老师和一位女老师唱了一首赞美梅花的曲子……
在这次活动结束的时候,演出结束的时候,参加节目的领导、老师和所有参加演出的同学们合影。
元旦日记 篇4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美女张佳琰的热舞——《缘》,掌声响起来!” 我潇洒地一挥手,微笑着让出了大舞台。此时此刻,舞蹈室的镜子里,映出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青春的热情将舞动在每一个角落。今天我们将在这里告别XX,迎接元旦到来!
一个轻灵的身影悠悠飘上了舞台,丝绸般的黑色舞衣在她的奔跑下飘动着,是舞蹈精灵小琰!音乐的溪水在宽敞的`舞蹈室里流动起来了,小琰像灵活的游鱼,在潺潺溪水里徜徉,时而踮脚旋转,舞衣随之飘飞;时而抱膝低头,与欲渐悲哀的音乐相应,一种失落之情不言而喻。那苗条的身躯此时此刻成了柔韧的柳条,下腰,劈叉,一个个高难度动作让在座的所有同学眼花缭乱。“哗……”所有的赞叹都化为了真诚的掌声,大家仿佛看到了这美丽舞姿背后的艰辛汗水。
小琰的舞蹈结束后,我们依然沉浸在对音乐的想象里,董馨妍动人的钢琴曲便接踵而至,一个个音符饱满而清脆,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当《时间煮雨》短暂的美过后,教室里的安静让大家都不适应,怎么办?一抹狡黠的笑容飞上小琰脸颊:“下面,我做三个动作,请愿意的同学上来和我一起学哦!”小琰大声招呼,“完成的同学可以获得i phone5 s!”她将目光投射到男生群中。
“i phone5 s?”像被磁石吸住了似的,转瞬间男生们一窝蜂拥到了小琰身边。小琰站到前面,开始扭动那苗条的腰肢,一阵柔韧的颤动,从右手指尖一直传到左手指尖。“来,跟我学……”“什么?要学跳舞?”男生们的眼睛瞪得比嘴巴还大,“我才不参加呢!”一时间作鸟兽散,只剩下小丁这个孤独的身影。
【【热门】元旦日记四篇】相关文章:
1.元旦联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