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例说《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修改
湖南常德市一中 杨智慧 415000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28年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之际拜谒托翁墓后写下的抒情性散文,后被我国翻译家张厚仁译成中文,在选入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时,编者作了适当的修改,透过这些修改的文字,我们可以揣摩到修改者锤炼语言的用心,从而增强自已的语言表达能力。
《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修改,归纳起来大约有这样几种情况。现选例说明如下:
一、为了准确
(1)原句: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
改句: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
“敬畏”和“敬仰”是一对近义词,但意义有区别:“敬畏”一般表示“既敬重又害怕”,“敬仰”是“尊敬而又仰慕”之意。显然,“害怕”之情冲淡了对托翁的敬重,无形中拉大了人们对托翁的情感距离,用“敬畏”不妥当,故改为“敬仰”。
“圣地”之“圣”本来就具备有“最崇高”之意,用“尊严”再去修饰它,实在是多此一举。
“来”是趋向动词,加在这里,表意更明确。
(2)原句:……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改句:……只有几株大树荫蔽。
“荫庇”本来是“大树叶遮蔽阳光,宜于人们休息”,现在一般用来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荫蔽”就是明确的“掩盖、遮蔽”意,符合文中语境。
二、为了规范
例( 1 )将“林荫”改为“林阴”即为此理。“荫”原有两读:读y n时,指树荫,构成的常见复合词有“荫蔽”“荫翳”“林荫道”等;读y n 时,有三个义项,①不见日光,又凉又潮;②封建时代帝王给功臣的子孙读书或做官的特权;③保佑,庇护。但是,1985年12月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取消了“荫”的“y n”读法和义项,明确规定“荫”统读y n,“树荫”“林荫道”等词应写作“树阴”“林阴道”等。鉴于此,我们又发现了新教材编写者的一处失误,即例(2)的“荫蔽”一词改得还不彻底,“阴蔽”才是规范的词语,因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不仅在于对“荫”的读音和义项进行调整,而且还应涉及相关词形的改变。这样,课文下面注释的读音和字形才会真正统一起来。
(3)原句: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
改句: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被忘掉了。
原句中“忘了”的主语只能是承上句的“他们俩”,“这个儿童游戏”应该是其遗忘的内容,理应做“忘”的宾语,这样写不符合语法的规范。改为被动语句后,就准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
三、为了得体
(4)原句:残废者大教堂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基穴……
改句: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
“残废”一词特别刺眼,全在于“废”字,“残废者”似乎成了废品一样的多余人,这有损于有生理缺陷的人物形象。改句的用语便委婉了一些,能够让人接受。至于“大教堂”改为“退休院”是否意在忠实原文,我们不得而知。
四、为了完整
( 5 ) 原句: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改句: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
“夏天”是原句中所没有的,但通过对后文“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的解读,很容易得出这句话中应该有与“冬天”一词对应的“夏天”。这样,“夏天”既明确交代了特定环境的时令,使之完整,又促使这前后两分句形成宽式对偶,从而营造出一种整饬的对称美。
【例说《世间最美的坟墓》的修改】相关文章:
以理解文例说05-09
再访不朽者--《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方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14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名家修改佳例的理念和操作08-18
词语式话题作文例说(网友来稿)06-23
语言简明题解题例说(网友来稿)06-06
说课稿:修改病句01-24
略谈《孔乙己》的修改08-24
年龄修改申请书05-07
执行标的修改申请书12-11
装修改造合同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