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面对升学压力素质教育能走多远
人民网 2002-09-26 记者 冒浩文
补课仍然存在
新学期已经开学,经过一个假期休整的同学们又踏进了学校,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学习。在暑假,许多同学或出去旅游,或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感受到了空前的放松和惬意。但对于从高二和初二升入毕业班的的同学来说,假期对他们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提前开始的补课使他们美好的暑假梦破灭了。即将升入高二的同学也未能幸免,他们也将面临会考。据记者了解,广州为数不少的学校提前两三个星期补课,暑假期间还布置了繁重的作业。某大学附中的校长对记者说,本来他也没打算补课,但陆续而来的其它学校的补课消息让他感到了压力,无奈之下,他们也补课了。原来这个学校每天课时是7节,但别的学校是8节。一年算下来,整整比人家少了一个月的课时,如今人家假期又要补课,你不补,责任谁负?
记者近日跑了一些公办的,民办的,半公半民的学校,发现素质教育在他们这里仍然是纸上谈兵,形同虚设。看看课程表,每天7点多上课,一天8节课可谓是密不透风;晚上自习是7点开始,9:30或10点结束。一天计算下来,学生的压力和学习时间多不多,可想而知。到了毕业班,围绕高考的课程一加再加,而其它与高考关系不大的课程早已销声匿迹。大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和实践难以展开。
据北京青年报社与中国社会调查所最近的一次社会调查显示:85%的被调查者认为升学率是他们择校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学校能否实行素质教育明显居于次要地位;对于怎样理解目前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48%的人认为责任主要在于家长和学生,31%的人认为是社会因素造成,25%的人认为是学校之间相互攀比。
按说广州的高考录取率已经达到60%多,加上其它形式的办学,现在毕业生的升学道路不能说不宽敞。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家庭独生子女逐步普遍化,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尤其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而事实却使人们的主观意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挫伤,因为我们现行的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强烈需求。面对这种历史造成的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状态,人们强烈的主观意愿一旦失去了理性的制约,就会变成一种盲目冲动。
还在盯着高考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应试教育的“阴影”始终围绕在我们的周围。当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人们开始对各种状元的炒作,一些媒体在大篇幅宣扬状元的成功秘诀,商家也在炒作状元,只不过他们的目的显得那样直接,毫不遮掩,商业目的展露无遗。家长也为子女的高考成绩或兴奋或忧虑,原因很简单,成绩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
当前,在我国一些中小学仍然泛滥着的所谓“应试教育”,正是在这种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造成的盲目冲动中,导致了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陷入了一种无视教育的科学性,无视教育规律的非理性误区。这些盲目冲动现象,也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们,在“升学率”的问题上依然承受着难以承受的行政压力。每当升高中和大学的考试结束,考得好的学校肯定是在学校门口或校园内大肆宣传,惟恐社会不知。道理很简单,高升学率就意味着好的经济效益,毕竟多一个择校生就多增加几万元的收入。“升学率”一旦有所下降,学校的品牌、学校的效益等各种问题便接踵而来。部分主管部门的领导甚至认为,不管科学不科学,只要把“升学率”促上去了,就是好事情!
当教育行政部门陷入了盲动时,一些传媒不负责任的行为,又进一步产生了混淆视听的效应,助长着社会对教育的非理性认识。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刚结束,一些媒体就马上排出了令教育界人士瞠目的各种“升中状元”。高考一结束,“状元”问题的炒作更是登峰造极。
社会的盲动,传媒的推波助澜,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产生着误导,使更多的家庭把孩子的发展尽押在“升学”这一“赌注”上。君不见,父母对孩子的升学期望,已经演变成失去理性的“择校潮”,从对高中的“择校”,延伸到初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君不见,为了创造孩子的升学优势,多少父母勒紧“腰带”,即使餐餐吃青菜,几万元的赞助费也是在所不惜。为了让孩子提高成绩,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加小灶”,请“家教”。广州目前家教费节节攀升,有的名牌学校老师的家教费达到每小时150元,即使费用升到如此高,依然是前仆后继。
行政的重重压力,传媒的咄咄逼人,家长的强烈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难以抗拒而且无法承受,唯有将其以“下达升学指标”的方式把压力转移到学校,转移到校长、教师之中。校长、教师们被牢牢地绑在“升学”的战车上:校长的职位,直接与“升学率”挂钩;教师的职称评定,直接与“升学率”挂钩;甚至学校员工的收入,也直接与“升学率”挂钩。有位中学校长说得干脆:“办学办学,第一位是分,第二位是钱,而升学率是王。升学率高了,学生才多,学生多了,学校的收入才能增加。”
需要进行教育的“教育”
不可否认,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为现行社会状态下选拔人才的一种机制,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考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加大。虽然巨大的社会需求缺口仍然存在,但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为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完全可以有计划、有规模地开展素质教育的探索。如果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会舆论甚至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的时间,急功近利的“短视眼”不能在教育界消除,那素质教育又何从谈起。
教育,是一门专业。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必须以尊重它的专业性、科学性、规律性为前提。素质教育能否全面实现是全社会的问题,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但调查显示:近一半的人不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对此,著名学者于光远先生曾提出“下至普通的老百姓,上至政府部门的领导人,从刚刚懂事的小学生到八、九十岁的老人,从教育的专职工作者到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教育的教育’。”看来,我们教育部门的领导、教育工作者、家长甚至我们的媒体工作者等都要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必要深入进行教育科学知识的普及,而且迫在眉睫!
【面对升学压力素质教育能走多远】相关文章:
素质教育教案03-09
浙江温州中考满分作文:月亮离我有多远02-27
面对小学作文02-19
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报告04-06
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报告11-29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05-05
素质教育作文(通用40篇)09-28
素质教育工作汇报03-09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07-15
素质教育周心得体会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