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8 01:47:2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鲍志慧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

一、课文悟读

本文如一支古筝曲,让人听到的是铮铮的旋律;又如一杯清茶,稍苦却回味无穷;亦似一场“对簿公堂”的话剧,精彩处让人不禁为剧中风趣的台词而哑然失笑……

这是一篇典范的驳论文,作者成功地运用反证法、归谬法,从分析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入手,对所谓“新解”先质疑,接着逐一反驳,或驳论点,或驳论据、论证,腾挪变化,层层推进,说理透辟,条分缕析,绵里藏针。

文章在第1段中直接摆出对方的“新解”--对“乌啼”、“江枫”、“愁眠”的考证,作者连用三个“是……吗?”的疑问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提出对“新解”的质疑,驳其论点。在第2段中运用严密的措词、复句句式,,:旷无论如何不在于……,而在于……”,结合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一针见血地指出,《枫桥夜泊》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其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而绝非其考证的“三座桥”、“一座山”,对方论点的虚假由此可见一斑。

文章写到这儿,尚嫌单薄。在第3-7段中,对“新解”所考证的“乌啼桥”、“江村桥、枫桥”、“愁眠山”的论据逐一予以反驳。作者运用了引证法,引用大量的实例,如《乌夜啼引》、《乌夜啼》曲、《短歌行》等,论证“乌鸦夜啼”存在的可能性,因此不能用普遍概括特殊。在第4段中,作者又巧妙运用归谬法,得出即使“新解”能够成立,这首诗的题目也应当改为“江村桥枫桥夜白”了的结论,语言幽默、犀利,指出其考证实在无多大价值,毫无必要。在第5段中对关于“江村桥、枫桥、渔火、愁眠山”的新解,连用两个“索然无味”,以反衬这些考证毫无意义。接着又运用归谬法,论证诗因染了主观感情,才有动人的意境,相反按某些考证,“月落”全变成死的了,全诗也就变成死的了,“夜半钟声”也变成没来由的了,引出其荒谬的结论,从而间接驳倒其论点。作者接着又驳其论据,“无文献证明”不仅指出其沦据的虚假性,而且照应开头,指出这样的“新解”其实质是贬低了诗的艺术价值,糟蹋了诗。

这篇驳论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准确运用关联词“首先……其次……第三……”“再者……最后……”使得文章极富条理性。作者还巧妙运用设问、反问、短句和复句等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使句子变化多样,摇曳多姿,行文跌宕起伏,开合有致。

此外,本文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结构严谨。作者以轻松、自如的笔调信笔写来,如聆听长辈谆谆教诲,变枯燥深奥的学术研究为浅显易懂的随感,深入浅出,易于中学生接受,具有-定的可读性陛和趣味性。

二、亮点探究

1.《枫桥夜泊》给人们编织了一幅美好的夜泊图景,悠悠的寒山寺钟声几乎成了羁旅之思的象征。当然,此诗也引发了人们众多的鉴赏、考证,本文即是面对众多“新解”,从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出发,本着不媚俗、不功利的思想,批驳某些牵强附会“新解”的好文章。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有哪些可取之处?

探究学习:

结构严谨,善设波折--纵览全文,作者在引出对“新解”的怀疑后,采用“列出+批驳”这样“1对1”的方式,依次摆出对方关于“乌啼”、“江枫”、“愁眠”的所谓“新解”,并一一批驳,这样逐一解决“问题”,紧凑利落,毫不拖沓。同时,这三项内容照应原诗的描述顺序,顺应人们的阅读感受,层层推进,娓娓道来,逻辑性强。最后用“总之”一段收束全文,呼应开头,再次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文章浑然一体,使人有淋漓尽致、水到渠成之感。

语言准确,不乏幽默--议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这必然要求作者措词精当严密,不遗漏洞,经得起推敲。本文多处体现了这一特色,如,“在一般情况下,乌鸦确实不在夜间啼叫,但不等于说乌鸦夜啼的情况绝对不会有。”“一般情况”既承认一种事实的存在,也预示第二种“情况”的可能;“不等于”、“绝对不会有”,用双重否定的方式强调了“乌鸦夜啼”存在的极大可能。严谨的语言,是该文有较强可读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带有学术争鸣的成分,不是有关政治立场的“刀光剑影”式的驳论文,而似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用机智幽默的语言陈述观点,很多句子令人忍俊不禁,于心悦诚服间欣然接受其观点。如,“不可能使人产生月亮从那个方向落下去了的印象,除非你那座桥是建在突起的小山冈上的专给诗人写‘月落乌啼’用的怪桥。”“这首诗的题目也应当改为‘江村桥枫桥夜泊’了,这行吗?”“难道渔家掌灯之后就不许旅客睡下?或者,旅客睡下之后就不许渔家掌灯?”

2.作者既然要质疑“新解”,为什么在文章第一句却谈到“前两年就听到有人对这首诗中的‘乌啼’、‘江枫’、‘愁眠’作了考证,初听觉得很新鲜,同时也对自己过去望文生义的理解感到惭愧……”而不直接否认“新解”呢?

探究学习:

在生活中,当我们听到对古诗词翻新的解释时,也往往很好奇,觉得新鲜,同时“反思”自己对此诗的原来理解,--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作者这样起笔,易与读者形成共鸣。然而,细心的读者也可以发现,作者暗藏伏笔,一个“初听”预示这是直觉反应,并非理性认识;紧接着作者发出三个疑问,“这些考证是可靠的吗?是必要的吗?它究竟是提高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还是贬低了它?”一波三折,环环相扣,将读者带人了深层思索的空间,这样“迂回作战”,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利于读者对自己观点的接受。

三、选题设计

本文与第15课的《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同属驳论文,都以驳倒对方论点为目的。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它们在语言风格和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

研究指向:

《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一文关乎民族的利益,因此作者言辞较为激烈,对敌论进行了强烈的抨击;本文则从文艺鉴赏的角度出发,探讨诗歌的考证,意在规范治学的作风,因此语言恳切幽默,娓娓道来。其次,《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主要采用事实论证的方法,以雄厚的不可辩驳的事实驳斥对方的谬论,使文章显得大气、厚重,说服力较强;本文则运用了事实论证、归谬法等方法,灵活多变,步步深入,易于令人接受。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2年8月

【《〈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备课笔记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09-13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06-21

《枫桥夜泊》优秀教案07-04

古诗枫桥夜泊教案02-21

枫桥夜泊说课稿06-30

《枫桥夜泊》说课稿10-12

《枫桥夜泊》说课稿10-06

枫桥夜泊说课稿08-06

《枫桥夜泊》教学反思15篇09-21

大班语言教案《枫桥夜泊》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