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

时间:2024-07-25 04:50:1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胡乐乐

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儿童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儿童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学校课堂生活的质量关系着儿童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成效。当前,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中广泛存在着诸多不得不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现象和问题,对课堂进行即时变革的重要意义就十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变革课堂极为必要,势在必行,然而只有全面认识课堂才能变革课堂。只有变革课堂,课堂才能还原本真,也才会显现出其作为教育中最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团体组织的重要意义。具体展开来讲,理解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须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

1.课堂不应该成为教师单极表演和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指导与支配下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中主宰一切、控制一切进展和处理全部事件的权威者。因此,在这种课堂中,时时刻刻充满着教师为唯一的中心的单极表演和知识授受。教师把课堂当成了他自己的舞台,他是发号施令者,学生只有一味地被动静听,完全变成了教师所代表的成人主流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和容纳器。教师的任务就是将他所拥有的知识尽可能和盘托出,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接受,一股脑儿地强行地向他们肆意地生硬灌输。所以,在这个课堂中,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和唯一的表演者。而学生则只能被左右着成为教师和知识的奴隶,经受着这索然无味的痛苦煎熬。理所当然,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间缺乏基本的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流活动--交往、对话、沟通,以及互相探究学问的互动的活动,也就更不用说学生可以随时质问教师了。学生真正是教育家杜威先生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巨著中所说的“静听”者,这样的教育本质上也就是他所认为的“静听”教育。因而,死气沉沉、朝气不足、暮气有余就是这样的课堂情景的真实写照。

其实,课堂本应是师生间进行交往、对话、沟通和探究学问的互动的舞台,师与生都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为了达到这个共同的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师生间需要进行交往、对话和沟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知道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保证教的效果和达到最终的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切实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和教育的温暖,才会以学习主体的姿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才会积极地配合好教师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如果真正这样的话,那么这种课堂就必然是充满生机和生命活力的和深受学生欢迎的本来意义上的课堂。

2.课堂不应该成为呆板训练学生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场所。

传统课堂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有形无形的训练,课堂变成了机械地训练学生的工厂。学生厌恶学校和课堂,甚至发生逃学和旷课。课堂上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整个课堂中弥漫着师生不融洽的氛围。教师完全不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是把学生当成教师教学的无生命的纯客体。于是,学生的命运就很是悲惨了,训练、训练、除了训练还是训练。一道简单的四则运算数学题要做数遍,一个汉语字词必须要工工整整地写若干遍方才罢休。所以,学生被折磨得丝毫没有活泼可人、个性鲜明和朝气蓬勃的儿童样,课堂从教育场所变成单纯训练孩子们的场所。这是典型的教育异化,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莫大悲哀。

事实上,课堂决不应该成为单纯训练学生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和养成他们的发展性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教育机构。课堂不是工厂,课堂是一种教育场所。学生离开学校后,他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自行学习和能动地解决各种未知困难,仅靠课堂学习的一点死东西是绝对不能应付以后变化万千的实际。所以,学校课堂应该转向,从机械向学生灌输转向培养他们的积极学习和思考以及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反思习惯形成后,学生的发展性思维和能力就会比较好地向前跃进,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也就实现了,课堂的教学功能和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学校的社会意义也就充分展现了。

3.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有其传播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双重重要任务,但这不是其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组织的全部任务,而课堂的探究知识的功能和任务又是被我们长期所忽视的。我们主张,在向学生传递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中引发、启发、诱导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呈爆炸式几何级数增长,仅凭教师在45分钟的课堂上进行传承人类已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更合理的时间应该留下来供师生解决困难、研究课题和探索未知。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还孩子被传统课堂教育教学泯灭的好奇与探究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和自主地讨论、辩论,让他们自由自主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和向儿童提供咨询的服务者。杜威早就认为,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的前面,而应该站在学生的后边;教师不是学生的向导,而是学生的助手。这就是说,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传统角色,主动地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而同时相应地把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升”上去。其实,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进行探究,与学生共同探讨某些问题,从而使自己也不断地进步,使课堂更多地变成师生共同进行探究知识的场所。

4.课堂不是教师刻板表现的舞台,而应该是教师的教育科学智慧和教学艺术才能充分展露的教育教学情景。

课堂教学是一种要求甚高的活动。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摆着一副苦面孔进行训育式教学,四平八稳地大肆进行搬运、贩卖和兜售其学识。学生早已厌倦了教师的麻木无情的面部表情,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就削减了一大半。根据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课堂上情感丰富自然、平易近人的教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明显地大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刻板地进行教学的弊端确实应该改变了。课堂应该是教师艺术化地进行教学的教育情景,现代课堂更是一个优秀教师充分展露自己的教育科学智慧和教学经验的教育教学情景。通过艺术地教学,课堂的人际与学习气氛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将会焕然一新,这势必会促使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在本义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在知识面前是绝对平等的,没有权威,学生与教师都是课堂探究新知的共同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课堂是理想的本义课堂。笔者以为,全面反思课堂本义和彻底变革我国的中小学课堂的现状是一项非常迫切和重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课题。我们坚信,它的成功不仅将会给我国中小学课堂带来全新的现代气息,而且还将会有效地促进我国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中国教育报》

【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相关文章:

在课堂教学中优化美学法则08-08

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01-16

如何避免课堂教学中潜在的时间浪费10-27

美国的课堂10-10

小学教育学心得02-26

爱的教育学生心得12-03

课程改革中课堂评估的几点思考 --从语文公开课的评估标准谈起06-22

对照学习,让思维在课堂上飞舞--从《春》中把思维开拓出去想到的(网友来稿)07-19

有趣的课堂日记02-21

课堂调研报告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