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时间:2024-08-02 23:45: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K12专稿: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2002-06-28     K12网友:出塞曲 

 

    读了吴大坤同志的《凭什么置疑“素质教育”》,我们几个年轻人惊讶之极,我们为吴同志的惊讶“居然有人会置疑‘素质教育’”而深感惊讶。我们在“怀疑是寻找真理的必经之路”“学则须疑”“学者要会疑”的教诲中成长,寻找真理。而此时,吴先生这种“要对所谓真理勿庸置疑”的循规蹈矩的劝告令我们深感困惑。我们思考交流: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吗?我们的怀疑是无根据的吗?甚至真的象吴先生所说我们故意混淆视听? 扪心自问后,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怀疑自己的思考绝非空穴来风,更非别有用心。我们正告网友:也许我们是幼稚的,也许我们如鲁迅先生所说是浅的,但我们一定要清澈。我们不会停止思考,谁说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追求真理。 

    笔者在《题海战术vs素质教育》中提出两个疑问:1.素质教育的定义不明确。即怎么教才是提高素质?2.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胡涂。即教什么才是提高素质,教育者的头脑是不清晰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吴同志首先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没有一个统一定义的概念也是存在且有意义”。他认为“文化”这个概念即是如此。我们认为“文化”也好,“素质”也好,我们都能在字典上找到它们的解释。的确,字典上这个解释是存在的,是有意义的。可是,对这个解释的理解就会各有不同。所以,人们才会再去争论“文化”到底是什么?吴同志显然对争论“文化”的同志无甚贬意。却又为何对争论“素质教育”的同志冷嘲热讽? 

    毕竟“文化”定义如何远没有“素质教育”定义对我们中学基础教育工作的影响直接。所以,我们还是来说正题: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吴同志给了我们回答:“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这个答案实在是太正确了。我们相信从“素质教育”一出生,它就是这样。可是:怎样做才是提高素质?素质到底是什么?吴同志却无只言片语回答证明。我们又看了一遍流行的口号,却又一次感受它的苍白无力。请问,除了这句文字游戏一样的语句,你还有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具体的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请你用诲人不倦的宽厚态度明确告诉我们。 

    对于第二个问题:素质教育的内容胡涂。我们搞不清该教什么?各种所谓的素质教育课,我们看得还少吗?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指导,所以我们每个人去极端个性化理解“素质”,形成现在中小学教育混乱的局面,难道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吗?舆论大力批评的“应试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却是很明确,且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学生接受得如何能够客观评价。那么,请问吴同志,你怎么能肯定你教的东西就是“素质”,你又怎么评价学生的素质有无提高,你用什么衡量。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字典上出现的素质的解释能解决这些至关重要的实际问题吗?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应该教什么,该怎么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是教育活动的实践者,我们必须要把工作实际落实,所以,对喊口号,玩文字游戏,我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我们需要指导实践的真理。现在我们没有,那么我们带着怀疑走上寻找的征途。谁说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追求真理。

 

《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相关文章:

质疑中学军训热09-09

质疑小学阶段的全包制08-16

质疑学校学生评议制(网友来稿)10-27

素质教育教案03-09

关于素质教育的心得07-25

大胆质疑 超越教材(教师中心稿)06-19

质疑两道2003高考语文试题(网友来稿)10-21

质疑奇服的描写是比喻手法(教师中心稿)07-11

素质教育作文(通用40篇)06-28

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报告11-29

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K12专稿: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凭什么不能质疑素质教育

 

    2002-06-28     K12网友:出塞曲 

 

    读了吴大坤同志的《凭什么置疑“素质教育”》,我们几个年轻人惊讶之极,我们为吴同志的惊讶“居然有人会置疑‘素质教育’”而深感惊讶。我们在“怀疑是寻找真理的必经之路”“学则须疑”“学者要会疑”的教诲中成长,寻找真理。而此时,吴先生这种“要对所谓真理勿庸置疑”的循规蹈矩的劝告令我们深感困惑。我们思考交流:我们的怀疑是错误的吗?我们的怀疑是无根据的吗?甚至真的象吴先生所说我们故意混淆视听? 扪心自问后,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怀疑自己的思考绝非空穴来风,更非别有用心。我们正告网友:也许我们是幼稚的,也许我们如鲁迅先生所说是浅的,但我们一定要清澈。我们不会停止思考,谁说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追求真理。 

    笔者在《题海战术vs素质教育》中提出两个疑问:1.素质教育的定义不明确。即怎么教才是提高素质?2.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胡涂。即教什么才是提高素质,教育者的头脑是不清晰的。 

    针对第一个问题,吴同志首先举了一个例子来证明“没有一个统一定义的概念也是存在且有意义”。他认为“文化”这个概念即是如此。我们认为“文化”也好,“素质”也好,我们都能在字典上找到它们的解释。的确,字典上这个解释是存在的,是有意义的。可是,对这个解释的理解就会各有不同。所以,人们才会再去争论“文化”到底是什么?吴同志显然对争论“文化”的同志无甚贬意。却又为何对争论“素质教育”的同志冷嘲热讽? 

    毕竟“文化”定义如何远没有“素质教育”定义对我们中学基础教育工作的影响直接。所以,我们还是来说正题:素质教育到底是什么?吴同志给了我们回答:“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这个答案实在是太正确了。我们相信从“素质教育”一出生,它就是这样。可是:怎样做才是提高素质?素质到底是什么?吴同志却无只言片语回答证明。我们又看了一遍流行的口号,却又一次感受它的苍白无力。请问,除了这句文字游戏一样的语句,你还有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具体的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请你用诲人不倦的宽厚态度明确告诉我们。 

    对于第二个问题:素质教育的内容胡涂。我们搞不清该教什么?各种所谓的素质教育课,我们看得还少吗?因为我们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指导,所以我们每个人去极端个性化理解“素质”,形成现在中小学教育混乱的局面,难道这不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教育目标吗?舆论大力批评的“应试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却是很明确,且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学生接受得如何能够客观评价。那么,请问吴同志,你怎么能肯定你教的东西就是“素质”,你又怎么评价学生的素质有无提高,你用什么衡量。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在字典上出现的素质的解释能解决这些至关重要的实际问题吗?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应该教什么,该怎么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是教育活动的实践者,我们必须要把工作实际落实,所以,对喊口号,玩文字游戏,我们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我们需要指导实践的真理。现在我们没有,那么我们带着怀疑走上寻找的征途。谁说什么也不能阻止我们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