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半生零落,肩承史家山河--司马迁与《史记》(学生随笔)
张爔予
终日昏暗的苫草房中透进一抹阳光,照在一张苍白的脸上,洗的发白的曲裾早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司马迁深深的吸气,接着便引来一阵咳嗽,瘦削的肩膀剧烈的颤抖,吐息微弱得仿佛下一秒就会停止。他看向窗外,失去光彩的眼眸愣愣的盯着阳光,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合,却说不出任何话来…..
草堂瓮牖在光华流转间恍惚作红漆木窗,窗下一位俊俏少年身着直裾凭栏外望,墨染似的眸子映出窗外兀自飘落的桃花瓣。身边的书案上是堆积成山的书卷,正当中是一叠纸,第一张上只有两个字--史记。小时候每每看到父亲伏案著书,那种专注与坚定都会感染到他,父亲告诉他自己肩承史家的重托,历史在自己笔下起承转合,要对得起“太史公”三个字。所以他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像父亲一样让历史展卷于自己的笔下。司马迁起身坐回案前,翻阅手边杂记,微微蹙起的眉心渐渐舒展,嘴角一抹自信满满的笑容,那样神采飞扬,不输窗外春光。
从长安出发,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一路风尘仆仆从不觉得累,当司马迁归来时,怀中的纸张也已经铺开历史的画卷。前去面圣途中,恰逢凯旋归来的将领,意气风发,眉宇间淡淡的肃杀之意令人折服。“那人是…?”“你不知道?那可是李陵李将军,打了胜仗回来呢!”司马迁带着敬佩与一丝畏惧远远的忘了一眼,突然风起,卷起地上的枯叶与尘,一时迷了眼睛,再看,李陵已经走远。人人皆受制于天命,李陵受降,武帝大怒。世人皆知汉武帝穷兵黩武,在他眼里将士宁可战死不可投降,所以无人敢替降将李陵辩言。而司马迁却有如使命在身一般,为他称辩:“李将军一向怀着报国之心。他仅领五千步兵便吸引了匈奴的全部力量,以一敌万。虽然战败,也可以功抵过,臣以为,李将军并非真心受降,他是想活下来找机会回报我大汉!”他深知李氏一门对朝廷的衷心,不想让武帝在盛怒之下做出错误的决断,更不想让大汉痛失这龙门虎将。所以他必须站出来说这番话,这是他身为大汉臣子的责任与担当。一个头磕在地上,他没有换来天子的容许与理解,却换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耻辱。
牢房内的空气中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司马迁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斜倚着栏杆,嘴唇白的完全失去血色。听到脚步声过来立刻扶着墙站起身,无力的抬了抬眼皮看见明黄色的衣角,以沙哑的声音道:“皇上已经诛灭李陵三族。既已动杀心何不也赐臣一死,何故让臣受这宫刑蒙受奇耻大辱!?”不可一世的天子冷哼一声“简直不可理喻!”他猛地上前抓住牢门,“皇”字还未出口就硬生生咽了回去,因为天子已经离开了这暗无天日的地牢。待脚步声渐远直到听不见,他才慢慢放松下来,全身颤抖着跌坐到地上,垂下头额上青筋凸起,双手紧紧攥住大腿内侧的裤子,布料破了,指甲便深深嵌入掌心,刺破皮肤。他只是想为自己保留最后一丝尊严。良久,他缓缓的抬起头,忽然发狂似的笑了起来,笑声中有愤恨,有无奈,有悲哀,有沧凉。身子瘫软重重的倒向牢墙,看着那一方小小的铁窗,不再出声。
他确实想过干脆一死了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掷地有声。他必须要背负父亲未完成的梦想前进,那也是自己的梦想。所以他在坚忍与屈辱中缓缓前行,用残破的身躯担负起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时光荏苒,已是迟暮之年的他坐在一张老藤椅上,浑浊的双眼透过苫草房的小窗看向远方,眼神中满是岁月冲刷后的安详。塌陷在藤椅中的身躯也如枯藤一般,肩膀已经低垂,但正是这瘦弱不堪一击的肩膀却担起了父辈的嘱托;担起了泱泱中华三千年的岁月;担起了史家的山河!司马迁轻轻合上双眼,就在这瞬间,《史记》从那双苍老枯干的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昔年春,桃花雨下,不知愁的年岁如白驹过隙,也曾流连于剑眉星眸,绛唇皓齿。东风过,卷了一地的狼藉,只余枯枝残叶无人收,曾经的年少张扬在时光流转中洗尽铅华渐渐沉淀,曾经的锋芒毕露被生活打磨得温润如玉,忍辱负重从容担当,笔墨挥就史家绝唱!
李娜
【半生零落,肩承史家山河--司马迁与《史记》(学生随笔)】相关文章:
司马迁与《史记》08-07
《史记》 说课稿11-11
《史记》教案04-21
读司马迁《报任安书》随笔--兼评许嘉璐主编《古代汉语》05-23
司马迁简介作文素材08-08
司马迁《项羽之死》教案07-28
飞跃山河大班教案(通用5篇)07-19
解读司马迁《屈原列传》07-02
史记读书笔记06-07
史记的读书笔记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