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肖培东:孩子,我为你读书(教师随笔)
肖培东
为孩子而读书。这个观点似乎不成立,但确实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身上。
自私一点说,我必须要为孩子去坚持读书。我知道,只有我能静下来捧书阅读,我的孩子才会更热爱读书,我可以成为他的阅读需要。孩子是我的最初,我是孩子的未来,我们的生命血肉相连,我们其实就是彼此。有的时候,我们完全没必要去厘清源头和远方,大地就是河流的河床,河流就是大地的血脉,所以,我们在彼此影响,父亲,就是儿子的执着的凝视。只有我从世俗的繁杂与喧嚣中走出,安静地回到书桌前,我的孩子,才更愿意把目光烙印在书页上。只有我汲汲于书海中,我的孩子,才更愿意把时间铺展在一册又一册的书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最真实的阅读,我们就是孩子最好的书。书香世家,书香门第,其实说的就是阅读的模仿与继承。
从混沌初开的孩童到学会用自己眼光看世界的成人,这个成长的历程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托尔斯泰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读书,正是如此。我们创造了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悄悄启动了生命中的复制现象。自己懒洋洋,整日无所事事,对读书不理不问,却要求孩子认真读书;自己热衷于手机游戏,整天只知道微信点赞,很少甚至从不翻阅书页,却要求孩子背诵唐诗宋词读读文学名著:这如何能让孩子信服?每个人都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孩子总是在悄悄复制父母的情绪反应和教养习惯。你对书的态度和习惯就会是孩子影响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和他一起读书,就是比他读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字。我相信,父母能沉浸于一本书的墨香里,孩子,就不可能或者很难被一种尘世的喧嚣淹没。
曾经的大英帝国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个英国女士喜欢读书,常常会影响两个人,一个是丈夫,一个是不得不来到的儿子。犹太人为了鼓励自己的子女喜欢读书,特意在书本上抹蜜,把抹了蜜的书本放在让出生不久的婴儿够得到的地方。这样刚出生的婴儿,会知道书是甜的,从而喜欢读书。在美国,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浓厚烈的读书氛围,老师陪孩子读书,家长陪孩子读书,孩子住院期间护士要陪孩子读书。余秋雨说:“读书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当年的苏门四学士黄庭坚认为要摆脱平庸,就要“用古今浇灌”。他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陪着我们的孩子去读书呢?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他推开门,看到的是我的微笑,还有我手中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他就会懂得读书是家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你要融入这个家,你就要好好读书。用阅读来构建亲子关系,是最理想的家庭爱的方式。读书,养心,养家,养孩子!
“你或幸运/发现宝藏/黄金成堆/珠宝满堂
你我比来/仍是我富/因有慈母/为我读书”
这是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在《阅读的妈妈》一书中写的句子,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孩子,来,像我一样打开书!
【肖培东:孩子,我为你读书(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09-30
教育随笔:老师孩子08-01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15篇)07-14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15篇09-05
教育随笔:让孩子当小老师08-07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合集15篇)09-15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汇编15篇)09-15
教育孩子随笔07-04
这个世界,可以如此美好--肖培东教《我的老师》 教学案例(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案例)06-28
教育随笔:老师孩子(15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