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织就文章的绚丽华裳

时间:2022-04-14 13:07:0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真实,织就文章的绚丽华裳

 真实,织就文章的绚丽华裳

          

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语言苍白,情感贫瘠,无病呻吟。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从真实的生活中选材,没有运用真情去书写,而是胡编乱造,或是生搬硬套;没有抒发最为真实的情感,而是矫揉造作。我们的作文是到了回归真实的时候了。因为真实才是文章的生命,才能织就绚丽多姿的作文霓裳。

一、 选材的源于生活

学生经常抱怨作文没有素材可选,因此才会一味的模仿范文,读来生硬。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潜伏着大量的可供选用的作文素材。丰富多彩的校园,喜怒哀乐的家庭,众生百相的社会都是写作素材的最好源泉。老师的一个会心的微笑,同学的一个鼓励的眼神,爸爸的一杯浓浓的牛奶,妈妈的一声轻轻的呼唤,陌路人的一次搀扶,同行者的一次帮助。。。。。。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只要留意,便会精彩纷呈。一沙一世界,一鸟一天堂。生活处处,精彩常现,只要留心,素材便会信手拈来。

当然,文章源于生活,也还高于生活。来自生活的原材料也许不会很典型,但只要你巧妙的加以改编,便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一次,我让学生就一堂语文课上我和某个学生之间的冲突为原形当堂作文。许多学生在大致描述事情的经过之后,还巧妙的改编了结局。有的安排让老师给学生道歉(我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不当,把学生撵出了教室),并对老师的行为大加褒扬;有的设计让学生给老师认错(学生当时的表现也很过激,和老师顶撞),并对学生的这种知错就改,勇于承认的精神进行喝彩。。。。。。可以说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作文训练,就是因为选材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生活的原生态,又有一定的艺术高度。

相信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有独特思维的创新,作文必会“财源滚滚”,文思也会“滔滔不绝”。

二、语言的切合实际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也是情感的载体,承载着表情达意的重要使命。因此,作文的语言应力求忠实于生活,尽量与文中的情境相符合,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作者曹雪芹对她的语言定位就很神奇,先是来一段笑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见此人的泼辣,符合“辣妹子”之称。接下来便是王熙凤对黛玉的称赞“天下竟有这标准人物,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孙孙女儿,倒像个嫡亲的孙女。”透过人物语言,不难折射其性格特点,可谓逼真传神,读来真实可信。

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字的基本材料。文字是语言的艺术。”可见语言不仅是生活语言的简单实录,也需要经过技术处理,需要加以锤炼。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也是经过反复的推敲,终于得成。

作文中,我们要为自己的思想找一个最好的最真实的代言人,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你的文章会恰到好处;选择诗意的词语,你的文章会文采飞扬;选择经典的词语,你的文章会流光溢彩。

三、 情感的真实流露

作文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情,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感人心者莫于情”(白居易)。情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庄子)。天下美文,美在至真,美在至诚。鲁迅的杂文如匕首如投枪,表现了对国民党反动派之流的痛恨和鞭笞,读来痛快淋漓;孙犁的散文如飘香的荷花,令人流连忘返;朱自清的《背影》道出千古父子情深,诠释了父子间最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的泪水涟涟。这些作品正是因为流露的是真情,才能牵动每一位读者的心弦,才能打动我们的灵魂。

虽然我们中学生不具备作家们炉火纯青的写作技艺,但情感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我手写我心”我们依然可以表达自己最真挚,最热烈的情感。《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这样的写作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在作文的字里行间应力求流淌出真情实感,感动自己,同时也感动别人。投入真情,心灵交汇,才能写出精品文章,才会有神来之笔。

选择真实的生活素材,表达真实的作文语言,抒发真切的情感体验。做到这三点,文章便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何玉文

【真实,织就文章的绚丽华裳】相关文章:

真实的童心,写作的精髓,文章的灵魂--孩子心灵历程的展示(网友来稿)04-14

真实的日记11-22

《过华清宫》简介03-03

生活的真实日记09-27

生活日记真实08-28

普通真实日记02-28

杜牧《过华清宫》赏析03-28

云裳实录《理想》(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真实话题作文11-30

仿真实习心得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