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俭以养德(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张磊
教学目标
1.学习立论和驳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2.理解设问、反问在论证中的作用。
3.从道德品质的高度,理解提倡俭朴的重要;青年一代应继承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
教学要求
1.讲一点时代背景
2.用“重点法”和“比照法”教读课文立论部分
(重点法--通过抓重点来阅读文章的方法。第一步是明确重点,第二步是理解重点,第三步是扩展重点。
比照法--通过比较来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不同事物的本质区别以读懂文章的阅读方法。)
3.结合“理解分析”第三题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立论和驳论紧密结合的写法
2.了解设问和反问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
设问句是在并无疑问的地方,故意用疑问句式表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如“是故作惊人之谈吗?”答曰:“非也!”这正是抓住读者心理能产生的疑问,用设问提出,更为适合读者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
反问句是用疑问句的方式和加重语气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反问句比陈述句不但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如:“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在生活中,不是屡见不鲜吗?”用反问句来摆事实,不但事实显得确凿无疑;而且能发人深省。)
教学难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引出的?
(“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用这样一句具有普遍性、貌似有理的话作为开头,引出错误论点,很自然,又易引起读者的兴趣。接着用利导的口吻,进行初步分析:我们并不是赞成“吝啬”,适当的、有节制的消费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无节制的信手乱花,则有悖于节约精神。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让人心服口服。在此基础上自然地提出“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顺理成章。然后引用诸葛亮的名著“俭以养德’,点明题旨,从道德品质的高度生发出中心论点: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文章的第一部分就这样一步一步巧妙地引入正题,写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使人不知不觉地同作者一起进入了对论题的讨论。)
2.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从“精力”、“影响”、“后果”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3.本文为什么采用间接反驳方法?怎样将驳论与立论紧密结合起来的?
(采用间接反驳,这是因为“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的错误论调实质是对节俭缺乏深刻的认识,不明白节俭与思想品德的关系。要纠正这种错误思想,不宜采用直接反驳的方法,而宜采用间接反驳的方法,从正面讲清“俭以养德”的道理,使持有偏见的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作者的观点,认识节俭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
4.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1)摆事实,讲道理,事理结合紧密,相辅相成。
文中既列举了确凿的事实材料,又援引理论作论据。且对所举事实材料所蕴含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事与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阐述“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这个分论点时,既从人的脑子的容量是有限的,考虑生活多了,就不能过多地考虑工作和学习这一客观规律说理,又举鲁迅在生活上处处俭朴,而对革命、对青年却十分大方、慷慨的具体事例。并分析了鲁迅为什么这样做:这不是鲁迅穿不起,更不是鲁迅吝啬,而是鲁迅深深懂得“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的道理。又如第 11段,作者先从理论上阐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己的劳动所得”这条防线是会被贪欲攻破的,甚至会因此堕落为罪犯。然后文章以“三反”、“五反”中出现的这种事例加以验证。整篇文章都是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事例典型,说理中肯,论证十分有力。
(2)详略得当,叙事简洁。
文章的难点和重点是节俭和道德品质的关系问题,所以作者对这一问题用大量的篇幅说理论证。而对我国的经济基础(一穷二白)决定我们必须节俭的道理,因为较好理解,作者只是点到为止,不作详论。议论文中以事实作论据,叙事必须清楚,否则读者就会莫名其妙。但是,如果读者对所用事实材料较熟悉(如鲁迅、高尔基、列宁等),也可以只点出而不作详细介绍。说话、写文章要看客观对象,根据读者来决定叙事的详略。文中谈到在“三反”、“五反”中揭发出来的事实,因当时大家尚记忆犹新,所以一语带过。这样既节省笔墨,又使文章简洁。
(3)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写法。
本文是对一种不良的思想倾向进行评议的文章。在评议中,作者采用间接反驳的方法,将驳论与立论结合起来,证明了“俭以养德”观点的正确性,达到了反驳的目的。
本文为什么采用驳论与立论结合的方法呢?这要看批驳对象的具体情况。本文的“敌论”是:“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对劳动者当然有权利自由支配其劳动所得,但上述说法表明了对节俭、节约的反感,说明一些人还不能正确认识节俭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节俭问题涉及到人的思想品质,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上述说法代表了一种不良的思想倾向,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生活或工作习惯。因此,要纠正此种说法,指出其隐藏的不良倾向,不宜采用直接批驳的方法,而应该加强正面说理,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使执此种说法的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心悦诚服,放弃该说,最终达到驳倒“敌论”的目的。作者又是如何将立论和驳论相结合的呢?在摆出“敌论”后,先对“节俭”这个概念作正确的解释,也就是说明我们所提倡的节俭是一个什么样的要求。作者指出,节俭不是吝啬,也不是不要“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节制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而是反对“无节制地信手乱花”。这样,节俭的意思就搞清楚了,某些人可能存在的误解就消除了。由于先肯定了劳动者要求改善生活的合理愿望,把“节俭”与其他消费需求作了必要的区分,并对“有悻于节约精神”的倾向或行为作了批评,使议论一开始就合情合理,便于读者接受。然后,作者着重从正面论说,提出“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和“俭以养德”的主张,认为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也“牵联到思想品质”,概括地说明了节俭的意义与必要性。这样,文章通过正面立论来间接反驳,将驳论和立论紧密结合,正面之理讲保讲透了,也就达到了反驳的目的了。
其次,文章在正面立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后,又进一步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证明“俭以养德”的正确性:第一个方面先从人的“精力”角度论说,指出人的精力有限,过多地讲吃穿用等问题会分散工作、劳动、学习的精力,会养成拖拉懒散的作风,并以鲁迅为例,从而证明人们应“俭以养德”,第二个方面则从人的“影响”角度论说,指出在生活上过分突出,会造成“脱离群众”及浪费的风气,并以列宁为例,证明应注意“俭以养德”。第三个方面又从俭奢关系角度指出奢易俭难问题,警告人们不要“被自己的贪欲所攻破”,并以“三反五反”的例子证明“俭以养德”的正确性,作者这样论证“俭以养德”的正确,实际上也是针对“敌论”而说的,作者力图通过用立论来完成驳论的任务,这就又把驳论与立论紧密联系起来了。)
(4)循循善诱的语言。
本文的语言给人的感觉是朴素、热情、亲切,像一个朋友在规劝和启发你,因此,语言上的特点便是循循善诱。作者是怎样循循善诱的呢?一是态度诚恳、亲切,时刻为读者着想。如分析三种不同的消费情形,肯定合乎人情的、有节制的物质要求,反对无节制的信手乱花习气等。二是有条不紊地议论与分析,使用了“之一”“之二”“之三”等词语。三是作者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文中多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以设问为例:“节俭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事,而且牵联到思想品质。是故作惊人之谈吗?不是。”
上例中的设问,如果改成“这并非故作惊人之谈”,可能会导致读者产生逆反心理,觉得你的主张简直就是故作惊人之谈;此处用设问,意在抓住读者的注意,使读者产生继续看下去的心理。
再以反问为例:“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斗争中发现过吗?”
上例运用了反问,不仅指明了事实,而且强调了事实,使事实显得格外确凿无疑,让读者的印象更深刻,意在为胡花乱用者敲警钟。
5. 找出名言警句,所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即:用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说明了恬静、节俭是“修身”、“养德”必不可少的条件。恬静、节俭可以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一个人恬静、节俭,就没有私心杂念,不计名利,索取的少,消费的少,一心 为民,一心为国,他的道德也必然高尚。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即:由节俭到奢侈很容易,由奢侈到节俭就很困难。说明 节制物欲、保持节俭的重要。“俭”与“奢”在人的生理直觉上,后者确实比前者感到“舒服”、“痛快”,所以“奢易”,“俭难”。正是“由俭入奢易”,所以要节制物欲,严于律己,见 到奢侈行为不动心,不眼红,不追求,而以俭为美。正因为“由奢入俭难”,所以奢侈行为沾 不得。如果奢侈成习,一旦失去奢侈的条件,就会感到苦不堪言,甚至导致犯罪,落到身败 名裂的地步。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找出文中名言警句,理解其蕴含的意义;解词,通读课文
第3、4课时:分析课文;订正预习作业
预习作业:
1. 释词:(解释词意及加点字)
吝啬: 天理:
人情: 无节制地信手乱花
故作惊人之谈: 佳肴:
岂但: 而已:
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 容量:
此其一 嗜好:
效尤: 大手大脚:
光大: 不亦宜乎:
2.文章的题目是 ;作者是 ,于 年发表。
《俭以养德》出自 。
3.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摆事实,讲道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请说说文章摆了哪些事实,讲了什么道理?
6.文章是从哪几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
7.文章在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地方详细,有的地方简略?
8.文章的结尾和开头是怎样呼应的?
9.文中找出设问句和反问句各一句,说说它们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10.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
答:
1. 释词: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 天理:天然的道理,不容怀疑的道理。
人情:人之常情,人的正常情感。 无节制地信手乱花:信,随意、放任。
故作惊人之谈:故意说出令人吃惊的话。 佳肴:好的菜肴;肴:鱼肉等荤菜。
岂但: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但”。 而已:罢了,就算了。
岂但我不穿棉裤而已:我哪里是仅仅不穿棉裤就算了。
容量,通常指容积的大小或容纳的数量。
此其一:此:这,其:那。这是那第一条理由。
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效尤:学坏样子。明知别人的行为错误而照样去做。尤:过失。
大手大脚: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
光大:使显赫盛大。 不亦宜乎:亦,也,而且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宜:应该。
2.《俭以养德》;马铁丁,1959年。《不登堂集》
3.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可能牵联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4.这篇文章分三部分:开头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围绕中心论点从三方面逐一进行阐述,结尾部分呼应开头,提出希望。
5.举了鲁迅一条裤子穿几十年的事实,讲了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还举了列宁“生活俭朴,没有烟酒嗜好,从早到晚忙于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他完全不关心自己,可是却仔细地注意着同志们的生活”的例子。讲了当大多数人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时候……浪费了本来可以节省下来的国家物质财富的道理。
6.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一是从“精力”上讲,二是从“影响”上谈,三是从“后果”上说。
7.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节俭和道德品质的关系,所以作者对这一问题用了大量的篇幅说理论证,而对我国一穷二白的经济基础决定我们必须节俭的道理,易于理解,只是点到为止。文章提到的人物鲁迅、列宁,事件“三反”、“五反”,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就写得简略,这样既节省笔墨,又使文章简洁。
8.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全文的总结,并与开头的3、4段遥相呼应,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使文章的结构显得十分严谨。
9.两个句子:①是鲁迅连一条裤子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②由于平时胡花乱花而堕落为贪污犯、盗窃犯的,不是在“三反”“五反”中曾经发现过吗?
不同点:①设问句的特点是提出问题,自己回答,作用是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②反问句的特点是:从反面提出问题,不作回答,答案就在问题中。作用是:多在讲清道理后,用它来加强修辞效果,提醒人们深思。
10.这篇文章是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有感而发,可是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奢侈、浪费之风仍然存在,屡禁不止,以俭为耻,甚至有的人走上犯罪道路。我们应养成节俭的品德,为两个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文
解题:“俭以养德”即“以俭养德”。以,用。养,修养。
课文第4段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话:“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用静来保养身体,用节俭来修养道德。本文的题目就出于此。我们并不以绝对节俭为上,而主张量入为出,适当改善生活,使生活现代化。
三、检查预习
四、通读课文
五、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找出文章中心论点。
1、 准确地找出文章的论点论据是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前提。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应注意找出显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和词语。
文章第7段未有“此其一”,第8段开头有“其二”,第11段开头有“其三”,这些词语显示了文章的中间部分是从三个方面或用三个论据来论证论点的。那么,文章的前4段,就应是提出论点的部分了。
2、 既然文章的前4段是提出论点(亦即“立论”)的部分,那么,论点在哪一段中?
这4段中,表述作者主张的话有三句:
①我们只是认为:无节制地信手乱花,即使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也是有悖于节约精神的。 ②“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适用于整个国家,每个集体,每个家庭,也适用于每个人。 ③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还可能牵联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哪一句是全文的论点?我们不应孤立地看这三句,要将这三句与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判断。后面展开论述的“其一、其二、其三”都是从对道德品质的影响的角度来写的,可见作者并不想一般地谈节俭,而是看重谈节俭与品德的关系。因此,只有③句才是全文的论点。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本结构有一点相似:都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成的。
六、分析文章
(一)第一部分。
1、“啊哟哟,同志,何必那么生气?我们并不是吝啬鬼……”句中的“同志”和“我们”分别指哪些人?
(“同志”即文章开头说“我的劳动所得,我愿怎么花就怎么花,你管得着吗”的一部分追求奢侈生活的人。“我们”指包括作者在内的主张富日子穷过,提倡节俭的同志。)
2、 为什么作者不采取开门见山的办法,一开始就提出论点,而要通过争论引出中心论点?
(因为节俭朴素已经是个老话题,如果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容易使人以为是旧调重弹,不乐意读下去。尽管是老话题,又确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因为有一部分人只承认拿公家的钱铺 张浪费是不对的,花自己的劳动所得,则是自己的“神圣权利”,谁也管不着,即使是随意浪 费也可以。本文通过对话,把这一部分同志有代表性的理由提出来,就使文章有很强的针对 性和新鲜感,对有这种错误思想的人和关心这个问题的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作者用了 “啊哟哟,同志,何必那么生气”这样亲切而幽默的语言,又用了《儒林外交》中严监生临终伸出两个指头,要家人熄掉灯盏中两根灯草中的一根才咽气的著名典故,就使文章的开头饶有趣味,使读者产生读下去的强烈欲望。)
3、“适当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有节制地满足自己合理的物质要求”一短语中加点的部分是什么成分?起了什么作用?如果去掉这些成分,句子变成“改善自己的生活,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可以吗?
(“适当地”和“有节制地”是短语中的状语,对动词“改善”和“满足”作出严格的限制,表明这种生活的改善和满足不是无限制的、任意的,只能是恰当的为客观条件所容许的。
“合理的”是定语,对“物质要求”作了严格的限制,超出“合理”的范围,这种物质要求就是不正确的,会把人引向错误甚至犯罪的道路。从这里看来,作者的语言尽管轻松幽默,有生活气息,但绝不是随意写来,而是字斟句酌,有严谨的科学性。)
4、 第一部分的4个段,1、2段否定了一些同志的错误观点,属反面论述;3、4段提出作者的观点作为全文的论点,属正面论述。
(二)第二部分。
1、 第一层:
⑴ 释词:
①累:①l i 累累,接连成串。②1 i积累。③l i 屡次。④l i牵连。⑤l i疲劳、操劳。文中应是第④种解释,工作被生活所累,意思是工作受到生活的连累、影响。
②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容量,通常指容积的大小或容纳的数量,文中是用后一种意思,指人脑所能思考的问题的数量。
③此其一:此:这,其:那。这是那第一条理由。
⑵ 这一层的意思是什么?
(这一层里,主要的说理的句子有几句:①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之类,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②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③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比较起来,②句含蓄,工作怎样被生活所累,是没有清楚的说明的。①句和③句意思相近,但③句意思更全面些,是第一层的结论,以这一句作为层意比较恰当。)
⑶ 这一层里,既有说理的部分,又有举出事例的部分。如果只是说理,把事例去掉;或是只写事例,不写道理,可以吗?为什么?
(文章不写事例,也是可以把道理讲清楚的。这一层次,作者一开头就讲了人脑的容量有限,过多地想享受,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但这样写,还没有足够的令人信服的力量。人们会问:这是不是个普遍的规律呢?作者选择了鲁迅的例子,再加上“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这就非常有力地论证了上述的道理。事实胜于雄辩,典型事例在论证中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
⑷ 为什么一定要选鲁迅的事例呢?选其他人的事例,例如“我隔壁一个青年,他为了考上成人高等学校,日夜读书,不看戏,不逛公园,不串门”,这样的事例行不行呢?
议论文选用的事例一是要能够证明论点,二是要典型。鲁迅不换新棉裤、不换新棉被、不换藤绷或棕绷,不换厚褥子,都属于克制物质享受方面的要求。鲁迅在工作上的成就,他对我国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举世皆知的。连他都说工作会被过于安逸的生活所累,这个道理就是千真万确的了。如果将鲁迅的事例换上了毛泽东、周恩来或其他著名人物的类似事例,也是可以的。而上述这个青年一无工作上的突出成就,二来“不串门”根本谈不上是物质享受,这个事例既不典型,又不能证明论点,当然是不能用的。
⑸ 为什么写了鲁迅的事例还要写道理呢?因为鲁迅的事例虽然包含了深刻的道理,但这些道理表露得不很充分,必须经过阐述。作者首先从“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写起,写普遍规律,然后写鲁迅这个典型的事例,再写“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对鲁迅的事例进行分析,将包含在典型事例中的普遍真理阐发出来。
2、分析第二、三层次。
⑴ 释词: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惯了节俭的日子再过富裕的日子比较容易适应,过惯了富裕奢侈的日子再过节俭的日子就很困难。
⑵ 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完成选择题。
高尔基回忆列宁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A.说明做一个革命领袖,不能有烟酒等不良嗜好,必须和大家一起过坏的生活。
B.说明革命领袖应首先关心群众的生活,然后关心自己的生活。
C.说明当人们生活过得坏时,革命者也只能过坏生活。
D.说明革命者在生活上必须注意影响,必须跟群众同甘共苦,不脱离群众。
(只有D项是对的。A和B将这个事例的意义仅仅局限干革命领袖,这就缩小了它的意义。作者的意图是通过列宁这个典型事例说明所有的革命者都应该这样,列宁只是革命者、革命干部的代表。C项将事例的适用范围局限于人们生活过得坏的情况,其实,列宁的思想是与群众同甘共苦,并不是主张永远过坏生活。众所周知,列宁是深受人民群众拥戴敬爱的革命领袖,他的思想、学说,他的作风在人民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他的影响和他的事业的成功,是与他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分不开的。这就证明了D项的意思。)
“三反”“五反”斗争中发现了贪污犯、盗窃犯,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A.说明平时胡花乱用,有可能由于贪欲发展而越过界限,走上犯罪道路。
B.说明贪污犯、盗窃犯行为的可耻,号召大家对这些人坚决斗争。
C.说明所有的贪污犯、盗窃犯都是平时大手大脚胡花乱用才堕落的。
D.说明我们在花钱的时候,千万不要越过劳动所得这条界限。
( 只有A是正确的。作者在举出“三反”“五反”中发现贪污犯、盗窃犯的事实时,特别突出“由于平时胡花乱用而堕落”这一点,这就证明了“劳动所得”这条防线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所攻破的”。B项和D项都忽略了这一点,而C项则又夸大了事实,将一部分贪污、盗窃犯是由于胡花乱用堕落夸大为所有这类罪犯都是这样,这就与事实不符,与作者的意图不符。)
3、小结第二部分。
为什么说第二部分三个层次的意思都能作为论据论证论点?
如前所述,第一部分提出的论点是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与品德相关。 第二部分的三个层次分别论述了不讲究节俭,胡乱花钱首先是分散精力,影响工作;其次是脱离群众,造成不良影响;再次是有可能堕落犯罪。这三方面都是道德品质问题,所以说这三方面的论据都能有力地证明论点。
4、分析第三部分。
(1) 释词:①光大:使显赫盛大。
②不亦宜乎:亦,也,而且有加重语气的作用。宜:应该。
(2) 第三部分中说我国一穷二白“这个总前提就规定了每个人必须学会过穷日子”,这句话怎样理解?
其实这个道理前文已经论证了。在一穷二白的国家里,大多数人生活还不富裕,个别人即使收入多些,即使他劳动所得的钱多些,如果大手大脚,随意挥霍,一定会产生影响工作,脱离群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后果。所以,我们改善生活、满足自己的物质要求只能是适当的,有节制的。
(3) 引导学生注意第三部分的两个段与第一部分呼应的特点。
什么叫设问?什么叫反问?它们在论证中有什么作用?
设问是胸中已有定见,为了强调,故意提出问题。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见来加强语气。二者的共性都是强调,但设问语的态度平和,反问语容易动感情,一般不用。
七、教学小结
八、布置作业
做“理解分析”一、二、三。
(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复习过去学过的设问、反问修辞方法的特点和作用的知识。)
【俭以养德(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05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7
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6
《背影》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1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