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强制孩子留需子,是更具摧毁力的暴力 教师随笔
成都商报这样的报道:包女士为了记录下儿子小雨的成长印记,从出生开始就要求小雨留着辫子,如今九年过去已是长辫及腰,对此小雨很是反感,多次希望剪掉辫子。记者调查显示,近七成家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们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活,痛苦地实现着他们寄予的期望,最后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以包女士为代表的一些家长,为什么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曾经有个梦想,可是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有了孩子,就将这个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强迫孩子来实现这个梦想。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因为性格不同,兴趣不同,遭际不同,对生活事业学习的梦想肯定是不同的,梦想是高度个性化的,正因为如此,梦想就能够引发自己追求和进步动力的。没有谁愿意活在别人的梦想里,哪怕这个梦想最终实现,哪怕这个梦想令自己站在世界之巅。法国杰出思想家卢梭认为,孩子生下来时完美的,教育者的任务在于今后一直保持着儿童这种完美的特质,顺乎自然,促进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的自由和独立,尊重他们的个性,研究他们的特点,不能让孩子过分依赖别人的意志和判断。
有的家长并不懂得这些,用自己的武断和强权,强迫着孩子放弃自己的梦想,来帮着实现自己的没有实现的梦。对于孩子,到底是实现自己的梦想,还是替父母实现他们的梦想,这是与父母之间最常见的一个冲突。中国父母们常常是苟且地活着,梦想不再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但他们却将实现自己梦想的希望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这一方面会成为孩子生命的重担,另一方面,孩子自己的梦想被压抑被扼杀,不得不带着巨大的不情愿去被迫追寻父母的梦想,如果走向极端,极易引发悲剧。因自杀而震惊全国的上海海事大学的女研究生杨元元的悲剧很能够说明这一点。
杨元元读本科时,妈妈跟着她,读研究生时,妈妈仍然跟着她。 跟着她做什么?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跟着她去看自己梦想的实现。杨元元的妈妈梦想着去上海生活,她似乎实现不了这一点了,她将这一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她不允许女儿有其他选择,而必须按照她的选择去生活。如此一来,杨元元的人生就没有了自己选择的机会,她的人生就没有了“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的机会,最后她选择了自杀。母亲强加给她的东西扼杀了她的精神生命。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一是自私,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听自己的,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的选择,孩子的今天就应该是自己昨日的梦想的延续,很少为孩子的个人追求和梦想着想,二是爱面子,有些家长梦想这出人头地,拼爹、拼配偶、拼孩子,看着别人的孩子,用别人的孩子的模式拔高以后要求自己的孩子,殊不知,每个人的梦想自己去追寻,只有弱者才将实现自己梦想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三是对未来没有进取之心。生活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国外的老人,一个个看上去都非常有尊严,不管多么老,他们仍然有自己的追求,而中国老人早早就把兴趣都放到给孩子带孩子上,如果没有孩子可带活着就没意思了,中国老人的生命力过早的延续到孩子身上去了。
当我们反对体罚的时候,我们斥之为暴力,当我们反对讥讽冷落孩子的时候,我们斥之为冷暴力。可是当我们用家长的强权和强制让孩子留辫子,剥夺孩子梦想的权利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意识到我们同样在使用暴力,这种暴力毁掉的的是孩子的梦想,摧毁的是他们追求进步的动力和源泉,摧毁的是他们美好的人生。
易书
【强制孩子留需子,是更具摧毁力的暴力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09-30
教育随笔:老师孩子08-01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15篇)07-14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15篇09-05
教育随笔:让孩子当小老师08-07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合集15篇)09-15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汇编15篇)09-15
教育孩子随笔07-04
教育随笔:老师孩子(15篇)07-19
教育随笔:孩子也是我们老师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