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教师中心稿)
/friend/seeme.php?id=1705
刘伟强
☆ [简 介] ☆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以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 尽可能在课堂四十五分钟提高教学质量, 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在以教师为主导方面, 授课前教师要统揽全局, 处理好教材, 勾画出知识结构网络图,上课时要围绕教材提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 查阅资料, 讨论问题, 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在以学生为主体方面, 主要体现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上学生要认真阅读、 熟悉教材, 上课时主动获取知识, 注意方法论的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在头脑中形成整体化, 并学会运用。
“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开始就是“启”。所谓“启”,是指启发性设问, 教师通过设问,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 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议论教材、边读、边想、边议, 达到对所学新知识的初步了解, 并留下一些疑难问题以待进一步解决, 这就是所谓的“读”和“议”。所谓“讲”, 即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 达到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所要阐述的事理的高度认知。接下来, 在教师的指导下, 促使强化记忆并学会一些记忆的方法, 譬如一些文学常识、名言警句、段章词汇(时间不允许可以课下另抽时间, 但课堂应有一些时间)的记忆, 即所谓的“记”。接着是“练”, 即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及时做练习, 让学生动口, 动脑, 动手, 做到当堂消化, 当堂吸收。最后是“结”,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结论化总结,是理顺知识、强化记忆,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最后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启”是开始,“读”是基础,“议”是关键,“讲”是解疑,“记”是积累,“练”是应用,“结”是整理,教师的指导贯穿始终。
☆ [基本观点] ☆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的性质决定于教学结构;教学过程必须而且尽可能做到最优化;发展学生思维是教学的核心。这种教学法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启发学生探索新的知识, 点拨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误区, 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合作、共振的课堂教学气氛,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健康身心、卓越智能、合格加特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 [理论依据] ☆
“学生是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1998年第1期《教育研究与美德》)。“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 以中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 以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重论为方法论, 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相融关系, 实现教学过程各要素及其组合最优化为基本特征。
☆ [可行性分析] ☆
教学过程不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一般的认识过程, 人是主体, 客观世界是客体, 主、客关系比较简单。而教学过程因包涵着三个基本因素, 即教师、教材、学生, 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的主客关系复杂得多。从教师角度来讲, 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客体, 教材也是客体。教师要教好课, 就必须设法解决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的矛盾, 这就是教师主导论。从学生角度来讲, 学生是认识主体,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 学生作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这两个客体, 学生不仅学习研究教材, 也在研究学习教师, 从这一点来说就是学生主体说。也可以这样说, 即将教师和学生作为一个复合体, 那么教材就是客体。由于教学过程存在着复杂的主客关系, 因此, 我们应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整个教学过程, 全面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教师主导论主要从教师的主体角度片面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说主要从学生的主体角度片面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二者都具有片面性, 都没有完全把握教学过程的实质和规律。而主导、主体并重论较为全面, 也就是说, 在教学过程中应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符合主导、主体并重论这一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 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使师生双方有机、协调地贯穿于整个学过程。
为什么说“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科学合理?因为这种教学法顺应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阶段要求, 合乎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 如表所列:
教学过程各阶段 知识掌握 能力培养
感知阶段 表象 观察能力
理解阶段 概念 思维能力
巩固阶段 记忆 记忆能力
运用阶段 技能 综合、概括、创造能力
感知阶段是学生在掌握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经教师的启发、诱导, 加上自己读、思、议等活动对所学教材初步上升到理性阶段。理解阶段一般是经教师的重点讲解, 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思维加工, 达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巩固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及时记忆所学的新知识。当然, 记忆还可以通过课外得到更深层次的强化。但是, 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记忆时间, 并指导其记忆方法, 是十分重要的。因为, 记忆是理解到运用的中介, 掌握知识不只是为了理解的需要, 更是为了应用的需要, 正如一台电脑没有输入程序就不会工作一样, 人脑不记忆, 知识的运用也就谈不上。另外, 从培养能力角度讲, 巩固阶段不仅发展学生的记忆力,由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分类,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因此, 教师要重视记忆这一巩固环节。运用阶段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并培养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教师要注重变式的运用, 并在重视学生应用知识正确性、准确性的基础上, 重视学生运用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当然, 上述四个阶段并非如上典排列, 可依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但作为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而言, 应注意学生掌握知识诸阶段的完整性。具体教学中, 一般来说, 感知和理解阶段问题不大, 巩固和运用阶段则较难落实。所以, 有些教师课讲的不错, 学生也听懂了, 但课后一问学生则三不知, 这就是教学效果没有落到实处。“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阶段得以完整的落实, 保证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之所以科学合理, 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教学方法应包括指导法这一现代教学原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管完成授课任务, 不注重对学生自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素质教育和一些现代教学方法论都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学习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学会观察、记忆、思考、运用和操作等方法。而“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正是体现了教法应包括指导学生学法这一现代教学法原理, 也是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所在。
另外, 本人曾研究创试《“循环日记”教学法》(该教学法于2000年通过市专家组鉴定且获市教委目标教学教改实验成果一等奖) , 还编著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多部著作, 如《中学生作文立意与立论》(1992年8月文心出版社出版 任编委)、《 “量化释疑教学法” 实施本》(1993年1月海洋出版社出版 ISBN-5027-3463-5/G1049 任副主编)、《中学生文学辞典》(1993年12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ISBN7-5348-1180-5/I551 任主编)、《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1998年7月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ISBN7-5312-0879-2/G345 任主编)、《高中文言文学习要点精析》(2000年3月兵器工业出版社出版 ISBN7-80132-357-2/G124 任主编)等,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本人所在学校资料丰富, 学校教研教改蔚然成风。
综上所述,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的。
☆ [适用范围] ☆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基本上适用于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当然, 这并不是说可以把这一教学法作为一个僵化的模式去到处套用。随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的变化, 随着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也必然要有灵活多样的“变式”。但是, 不管“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的适应性有多么广泛, 它都应符合评定教学法优劣的根本标准--最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能达到学生智能最优化的发展。例如, 用“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 学生可以首先自学、预习, 发现和提出难点;学习体育、音乐、美术可以首先练习动作, 模仿教师的示范, 发现自己的难点, 然后, 学生经过议论, 质疑, 经过教师的指导,讲解和示范,学生的疑难得到解决, 很快便完成了从理解知识向转化技能方向发展。
☆ [适应课型] ☆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一般适用于讲授新课, 对其它类型的课, 应因课制宜, 灵活运用, 不可生搬硬套。譬如技能训练课、趣味习题课等本身就是训练课, 它注重的就是“议”和“练”, 其它结构则可适当从简和从略, 但必须注意的是“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要积极巡视课堂, 发现共性问题, 辅导学生, 指导学生, 顾及全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实施程序与方法] ☆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为实例, 其基本实施程序和结构如下:
(一)、“启”
“启”就是启发思维,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开始。教师通过启发性设问,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巧妙地提出课题的矛盾,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大脑处于最佳接收状态,属思维的启动阶段。具体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划分“启发研究过程”、选择“探究点”, 精心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层次的有机联系的问题、素材,另外, 教师的表情、态度、语调、节奏等要与课堂内容配合一致。
就“启”这一阶段, 教师还要适时采取诸如情景、权威、游戏、猜谜、手势、表情、眼神、色彩、 声调、 音乐与节拍等这些情绪刺激和外围知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情绪体验, 创造适宜于有效发挥学生学习潜力的学习气氛。
如学习新课《荆轲刺秦王》。教师一上讲台, 不告诉学生讲什么, 而先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 让学生用一分钟时间诵读: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然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此地”指何地?谁别燕丹?作者称颂的“壮士”又是谁?学生思考片刻, 教师再亮出“底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节选自《战国策》的《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出处), 看看作者是如何生动地再现荆轲这一壮士深沉刚毅、勇于自我牺牲的英雄形象的,又是怎样赞颂荆轲机智勇敢和扶弱救困、反抗侵伐这一侠义行为的。以诗导入新课, 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还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优美而伤感的爱情叙事诗, 情节与情调跟名曲《化蝶》相近。上课一开始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化蝶》这首乐曲, 乐曲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到了江南三月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里, 学生如乘春风。随着柔和真挚的抒情音调所描述的梁祝三年同窗生活, 音乐的美妙也使学生分享了梁祝的幸福与甜蜜。在缠绵的柔情里, 学生感悟到了“十八相送”的心心相印。随着乐调沉郁的加浓和打击乐器的骤起, 学生明显流露出惊惶与不安, 这时教师适时示出“纯真美好爱情毁灭的开始-----马家提婚”。随着凝重而沉郁的音响的迭起, 学生感到压力的增大和抗争的坚决。楼台相会如泣如诉, 悱恻凄婉, 唤起了学生无尽惋惜。尾曲琴弦流泻出清澈晶莹的音符, 再现了梁祝双双化蝶, 在蓝天下花丛中翩翩起舞的图景, 使学生对梁祝悲剧产生了无限的同情, 也增强了对毁灭美好爱情的封建家长制的强烈憎恨。趁着《化蝶》激情学习《孔雀东南飞》,学生很快就分析出主人公刘兰芝不仅美丽, 而且善良、勤劳、能干、有教养, 并为这一神形俱美的形象所深深感动。特别是兰芝无咎被遣, 面对无情无义的婆婆, 不卑不亢, 从容镇定, 精心打扮, 悲往肚咽, 而见了小姑子却泪流不止, 不屈与温良具有极高的美好价值。
在“启”这一阶段,教师不能仅简单地掌握一些“启”的手段,还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深入了解学生,为“启”创造条件
教师要启发学生,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及其积极因素,根据师生己有的条件和可能,提出与学生内心需求相适应的问题,从而做到难易适度、方法得当。
善于激疑,启发思维
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有探求矛盾的要求。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这种教学思想,是认为只有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求知,又想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下,教学活动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智力。
(二)、“读”
“读”即阅读,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基础。指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读课文, 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朱自清先生说: 读“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 变成活的语气”。从教育实践看,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增加欣赏趣味, 有利于熟悉语言结构, 丰富语言材料, 培养学生语感, 同时借于语气和表情表达文章的神采, 有利于提高鉴赏能力。刘大櫆《论文偶记》里说: “学者求神气, 而得之音节, 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说: “积字成句, 积句成章, 积章以成篇, 合而读之, 音节见矣, 歌而诵之, 神气出矣。”阅读是由少积多, 由感至悟的过程, 是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使之对阅读产生兴趣, 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内容如何加以组织和处理。阅读的目的不只是为了理解词句, 主要是学习语言, 了解其内容, 抓住重点, 增长知识点。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读并不是简单的读, 而是带着问题来读, 读中有思, 思中有读, 边读边想。
在读之前, 教师已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启”的方式把课文的重难点提出来, 让学生有重点, 有目的地去读,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时教师来回巡视, 行进间辅导, 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以便学生的思维活动沿正确方向活动。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阅读一般采用段章阅读方法(较短的文章可全读), 但其首要条件是课前的整体阅读, 以利于对全篇文章的整体把握。“读”还可以分为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和师生共读等多种方式。
学习优美的散文时,上课开始,让学生看课文,也可以跟教师轻声念。这时教师利用收录机播放优美的轻音乐(针对课文应有选择性),教师凝神听几秒钟后,朗诵那些文章的精华之处。声调飘逸潇洒,无意合乐而丝丝扣合乐调,时轻时重,轻者如耳语,但情致婉转沁人,如微风皱波;重者如山撼,但激情澎湃感人,如天崩地裂。
如教读《听潮》一文的“海怒图”, 用兴奋、急促、有力的诵读, 突出“力”的强音, 来展示大海的壮美与力量, 将无声无形的文字读成有声、有形、有力的波涛涌动着的海的画面, 读出大海的魂魄, 从读中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欢快和炽热, 感受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使情感目标得以强化。
教师在指导“读”这一阶段时, 要注意以下几点:
设计好阅读提纲
设计阅读提纲, 应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向, 充分发挥提纲作用。
第一、设计提纲的起点是“思”, 其内容应逐渐从表象具体到抽象概括, 起到增强学生自信心,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作用。
第二、设计提纲的重点是“抓”, 其内容要反映教材的重点、难点, 起到给学生提供阅读纲目、要领, 引导学生抓住“主脉”进行阅读学习的作用。
第三、设计提纲的着眼点是“练”, 其内容要反映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 起到指导学生在联系、变化中运用课本上的思路、方法和动手做题的能力训练。
指导学生读要有序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阅读要有顺序。即:先总、后分、再集中。也就是说先通读了解文章内容, 接着再按阅读提纲分散阅读, 明确各段间的联系,最后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
教会学生几种阅读方法
粗读----把文章浏览一遍, 扫清字词障碍。读后能把主要内容的梗概、大意复述出来。
细读----逐字逐句的读。读后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 把重点、关键词语佳句等圈、点、勾划出来, 并能给以透彻理解。
精读----反复阅读课文。读后能明确文章的中心、特点, 并掌握所阅读内容的思想和方法, 解决有关问题。
深读----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将所学内容进行提炼、归纳、整理。读后要求写出小结和小论文思想心得。
(三)、“议”
“议”即议论、讨论,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关键。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围绕着对课文的理解进行思维的活动过程。讨论是在“启”、“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在教师启发下进行阅读, 对文章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但要真正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要点, 还必须让学生进行讨论。苏联学者雅格德钦说:“重要的是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 使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 大胆地、无拘无束地讨论问题, 论证自己的观点, 学会证明和反驳。民主、平等、活泼、愉快是创造之芽萌发的温床, 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摇篮。”
由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领会程度不同, 所以同一问题可能也会有不同的见解。讨论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思维, 培养能力, 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他们各抒己见, 相互交流, 明辨是非, 以求得正确的结论。讨论同时也改变了过去课堂上那种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讨论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 是学生自己亲口尝“梨子”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手、口、眼、耳)和思维器官(大脑),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发现和证明新知识和结论的活动, 把对教材的认识层次引向深入。教师在这时的主导作用就是组织学生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此阶段活动形式主要有分组讨论和全班讨论等。
例如在学习《变色龙》一文时, 我根据课本上所规定的学习重点出了三个问题,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后, 把这三个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讨论。
⑴奥楚蔑洛夫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出场的?你能从这一环境的特点联想到当时社会的情况吗?
⑵奥楚蔑洛夫一共变了几次?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他这样多变说明什么问题?
⑶这篇小说主要是运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主要人物的?
之后, 引导学生边看书, 边讨论, 最后对这三个问题作出正确、圆满的回答。
在进行课文总结时, 我告诉了学生设计三个问题的思路:一是阅读小说就要注重小说的三要素, 尤其要重视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二是注意把握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和文后练习中的问题, 这是最方便的工具;三是要注意问题的顺序和题目之间的衔接。使学生在讨论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又如学习《祝福》一文, 提出“祥林嫂是怎样死的”问题, 学生有“冻死的”、“饿死的”、“自杀的”、“精神崩溃的”等意见。接着让学生各自阐述理由, 相互补充, 经过边讨论、边思考, 最后形成正确答案: 肉体、精神、心理的重压和摧残, 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维、牢固准确地掌握知识。
在“议”这一阶段教师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讨论问题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
讨论问题时教师要具有调节议论的方向和节奏的作用, 适时把握教材重点, 紧扣教学内容, 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要有明确的议论要求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议论要求 , 认真组织, 具体指导, 否则就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分组讨论时要求小组长先行一步, 在开始讨论时作引导性发言, 不使议题偏离课文, 并把议论中提出的新见解、新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要求其他同学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冷静听取和思考他人的意见, 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和辩论, 当发现别人的意见被证明是正确时, 要虚心向他人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贵在坚持真理。
指导讨论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所讨论问题的中心点。恰当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及已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 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鲜明的论点。让学生认识到重在理清思路。
教师要组织好对重点问题的全班讨论
讨论题目首先应是从学生中来, 而且在学生中要有两种以上的不同见解, 这是学生对所讨论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其次, 讨论题目应同教材的重点难点相吻合, 这是使学生通过讨论有较大收获的基本保证。在全班性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要直接参加讨论, 但“引而不发”, 起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因势利导的作用, 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的认识。
教师要有变通能力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作哪些必要的引导以及关键处的点拔, 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有时也往往始所难料, 因而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变通能力, 驾驭学生思维方向。
(四)、“讲”
“讲”, 即讲授、讲解、讲析,是“启、读、 议、 讲、记、练、 结” 课堂结构教学法的 解疑阶段。 指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 使学生达到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所要阐述的事理的高度认知的过程。这一环节非常重要, 教师讲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此, 在这一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也最高。教师在讲授中应力求熟悉教材, 精心设计。 内容上要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高度统一;结构上要求有系统性、条理性、层次分明、重点难点突出;语言上要求清晰、鲜明、准确、简练、生动。同时, 还要重视课堂教学中情感目标的实现水平, 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在讲解中, 教师要力求做到精讲, 对重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 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基本不再讲解),要进行全面的剖析和说明, 对一些重点词句、典章要释出处、明义理, 做到有的放矢, 使学生对教材充分理解, 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高度认知和理解。
如讲解《触龙说赵太后》这篇文章。全文的重点就在一个“说”字上。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用轻松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的行动和对话,表现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乃是本文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就结构层次而言,开篇简洁概括的交代“说”的背景,结尾一笔带出“说”的结果,这都不是重点所在。因为触龙的忠心耿耿、娴于辞令,以及他那处事之谋、劝谏之巧,主要是从这一部分来表现的;赵太后那始而 专横气盛、泼辣固执,终而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形象,也主要是通过这一部分来刻画的。突出本课讲读重点、难点的关键在于,一要引导学生从分析“题目”入手, 明确哪是重点段落; 二要引导学生思考触龙是分几步进行劝谏才达到预期效果的, 每一步的意图何在; 三要引导学生把握触龙进行劝谏的各个步骤之间环环相扣、步步进逼的关系, 特别要诱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诸如“以子相托”、“媪爱燕后”等谈话内容的隐含信息, 以及这些谈话内容与父母应如何爱子这一谈话主旨间的内在联系。
又如讲析《故乡》一文中海边少年闰土的形象时, 紧紧抓住“深蓝”、“金黄”、“碧绿”、“银”这四个色彩迷人的词语, 动情地描绘海的阔大和圆月的美丽。随着描述, 许多同学不由地勾勒出一幅幅有景有情的立体画面, 有位同学突然说此时此景的闰土, 就是那位海边勇斗老龙王的神勇少年哪吒!由此大部分同学都能意会出这幅珍藏在作者心目中二十余年的神异图画, 特别是画幅上的那位神勇的少年, 后来麻木、迟钝、木偶人一样的变化。这正是深深挚爱着家乡的作者写下那句名言的动力。“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鲁迅要为水生和宏儿有新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地探索下去。
教师在“讲”这一阶段, 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语言要有示范作用
教师讲解时要干净利索, 精辟扼要, 一针见血地突破关键性知识, 不可拖泥带水, 切忌破句、颠倒等不合语法的现象和不时插入“嗯嗯”、“那个这个”之类。语言要文雅, 要饱含情感,要有文味。
配合手势和表情
以恰到好处的手势和表情配合讲课, 尽力做到 神采飞扬, 有声有色, 妙趣横生。
给学生指明重点与难点
教师不要一味地讲解, 要给学生指明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地把握。
(五)、“记”
“记”即记忆、识记,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中的积累阶段。指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强化记忆并学会记忆的方法的过程。
记忆依据人们的活动有无目的任务, 可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 不需经过努力, 也没有运用有
助于记忆的方法的一种识记。无意记忆具有很大的选择性, 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物, 适合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的目的和任务的事物, 对人的影响就深, 就往往容易记住。在语文教学中,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无意记忆的这种特点, 努力培养兴趣, 激发求知欲望, 从而提高无意记忆的效果, 不断积累丰富知识。但在一般情况下, 有意记忆比无意记忆效果要好得多。所谓有意记忆,是指有识记的意图和明确的任务, 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 采取一定的措施,利用一定的记忆方法进行的记忆。培养学生有意记忆的能力比无意记忆更为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要求学生学会制定明确的目标, 学习时能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 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脑到。
在“记”这一环节, 教师教会学生方法很关键。方法记忆, 即采用各种手法, 运用想象、比较、分析、归纳、图表、编歌诀、顺口溜以及抓重点词语和中心句等方法, 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 以快速、准确的提高记忆的方法。
如学习“修改病句”这一块时, 教学生记修改方法。可编以下歌诀(《修改病句“十看”诀》):一看语义贯通否, 前后矛盾是常病; 二看成份残缺否, 主干枝叶辨分明; 三看用词恰当否, 词性词义和褒贬; 四看搭配恰当否, 主谓谓宾最常见; 五看语法合理否, 习惯说法要考虑; 六看修饰恰当否, 定主状谓配合好; 七看联络适宜否, 关联词语用妥当; 八看是否有歧义, 表意明确是宗旨; 九看否定词几个, 单是否定双肯定; 十看是否有杂糅, 句式单一表意明。
在“记”这一阶段,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
识记有无明确任务, 对识记的效果影响极大。有明确识记任务, 就记得快、记得牢; 没有明确的识记任务, 就记得慢、不牢固。
引导学生理解记忆
记忆的基础是联想和联系。理解记忆是在分析多种材料的关系中进行的。把事物的各种关系反映到头脑中, 和已有的记忆素材联系起来, 建立的联系越多, 记忆得越快, 保持的记忆越牢。通过理解记忆, 所获得的知识不是片断零碎的, 而是前后联系, 逐步走向系统化。
指导学生把识记和试背结合起来
背诵是语文课中一种重要的记忆手段。反复多遍地进行背诵,自然就能熟记。在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和教师进行讲解后, 则要求试背。在试背中, 有个别段落、句子背不出来时, 再重读。这样反复强化, 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增强记忆能力。
(六)、“练”
“练”是练习、训练,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应用阶段。即在教师指导下, 运用当堂所学知识及时做练习, 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做到当堂消化, 当堂吸收, 它不单是理解巩固知识的活动, 也是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深化, 而且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课内练重点教材, 练系统知识,练易错、易忘、易混淆的东西。练的题目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当堂练课后复习题, 具体作法是将习题放在密切相关的教材之后处理, 这样能起到巩固新知识的作用, 还便于根据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利于将教师和学生从繁重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二是练精选的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1----2道。前者属双基题目,其目的是找出知识内在联系和探索解题规律 ; 后者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钻研、搜索新知识的能力, 深化已学知识。“练”要以课内为主, 课外为辅, 力争课内解决问题。通过“练”让学生熟悉各种题型, 抓住解题的要领, 明确解题的思维方法, 总结解题的规律, 熟悉解题的步骤。
设计练习要注意纵横联系,前后贯通, 多方考虑, 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又要根据学生实际, 设计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题, 每一道习题要能承担一定的训练任务, 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应注意习题设计的新颖和形式的多样, 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 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 巩固知识, 发展智能。
这里仅就语文课堂听说能力的训练举例如下: 如选择学生敏感的话题, 让学生精心准备后, 开展辩说; 或让学生模拟答记者问训练提问的技巧和应答的得体; 也可让学生搜集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 每天由一名同学将搜集到的内容课前抄在小黑板上, 并由他们进行讲解、评点,每人五六十天才轮一次, 负担不重, 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 则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练”这一环节,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设计习题要有梯度
练习题的排列要有一个梯度, 即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 由低层到高层, 就是先做基本概念题, 再做变换题, 后做综合题。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双基, 变换题练习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合题练习的目的是理清新旧知识纵横的联系, 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选择习题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设计习题、选择练习时要有针对性, 以便让学生分清易混淆的知识、概念。
习题的选择要适合学生能力
练习不要一成不变地用现成的习题册, 要适合学生的能力, 要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题量要适中
练习不足对学生学习不利, 练习量过大会加重学生负担, 严重的还会导致厌学和抄袭等不良现象发生。
及时检查落实
无论布置何种形式的作业, 教师的检查都必须落到实处, 且不拘形式。切不可放任自流, 让学生有可乘之机、敷衍了事、滋生不良习惯。
(七)、“结”
“结”即总结、小结,是“启、读、议、讲、记、练、结”课堂结构教学法的整理阶段。指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把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结论化总结的过程, 是整堂课内容的浓缩, 是理顺知识、强化记忆, 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的最后总结。“结”一般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即让学生通过回忆所学内容、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以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整理、归纳中进一步消化和提高, 并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 一定要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 抓住知识的合理内涵, 熟悉知识的适用范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学习从各种事实出发,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出各种规律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澄清糊涂和混淆不清的概念, 而且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结”这一阶段应注意以下两点:
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
分析比较, 加强联系, 发现规律, 找出关系。
注意针对性和全面性
教师要把容易忽视和混淆不清的知识进一步强调, 指导学生把新知识进行条理化的全面归纳, 把新旧知识纵横联系, 使之系统化, 以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教学法,它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并在这一过程中, 其各个环节又相互渗透, 相辅相成。“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的七环节是统一的整体, 但在课堂实际运用中, 其实施结构与程序又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具备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 将其几个环节重新组合。如:可用“启、读、讲、练、结”形式, “启、议、讲、练、结”形式, 也可用 “启、读、练、结”等形式。另外,“启、读、议、讲、记、练、结” 结构教学法七环节又不是孤立的, 不能 “读” 只是“读”, “议”仅是“议”, “讲”只是单纯的教师“讲”…… 要“讲”中有“启”, “讲”中有“练”,“议”中有“记”, 教师的启发指导贯穿始终。
附: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实施程序图示(下图)
“启、读、议、讲、记、练、结”
结构教学法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破除了“填鸭式”的旧教学方式, 变“填鸭式”为启发式, 变“教师中心论”或“学生中心论”为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并重论”。“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冲破了“注入式”教学的束缚, 打破了“满堂灌”的沉闷局面, 使整个教学过程纳入了科学化, 即教学目的具体化、教学重点突出化、教学方案设计科学化、教学方法选择灵活化、师生双边协调化、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化。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能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的便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因材施教、因生制宜、灵活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启发学生的注意力、思维力、理解力,充分培养学生的智能。
【◇启、读、议、讲、记、练、结结构教学法(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19
核舟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21
幼时记趣(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26
我的丁香结周记02-24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
参与在学习过程中 --实施自主参与教学法一得(教师中心稿)06-27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合作学习理念下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教师中心稿)10-14
画眉深浅(教师中心稿)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