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自由读写实验研究结题报 教学总结
初中语文自由读写实验研究结题报
一、课题的提出告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课内与课外是语文学习的双腿。但是,长期以来,从老师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人们受到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早已习惯于重阅读轻写作、重课内轻课外,课内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各种教辅书、大量习题挤占了同学们的阅读与写作的空间,读书只是苦读课本,写作只是应付作文,学生多学少学一个样,教师多教少教一个样,学生渐渐对语文失去了兴趣。语文少慢差费,成了包袱,成了累赘,成了人们的一块心病。江苏高考改革,加强了语数外的分量,人们对语文教学重视了一些。但未能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小学语文只重双基,初中语文只重课本与课堂,学生们没有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读写量太小,阅读面太窄,语文素养太差,高中语文失去了坚实的根基,高中再怎么突击,也不见什么起色。2011年的高考语文,让多少学生与老师饱尝了失败的苦涩与无奈,160分的试卷,很多中上等的学生刚刚过80分,200分的文科卷,多少人没考过100!面对《拒绝平庸》的作文题,许多人不知所云,他们缺少阅读积累,缺少思辨能力,更没有思维深度和个人见地,这一切是那些习惯于认真听讲、刻苦做题的同学所不具备的。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科的自身规律,不同于讲解和做题为主的自然科学课程。语言的学习应遵循习得性规律,离不开学习者的大量语言实践,主要包括阅读、写作和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践。初中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期,初中语文教学的短视、偏颇、粗放以致缺失,至少应为高考语文的失败承担一半的责任!读写能力代表着学生的语文水平,读写量制约着读写能力,读写习惯决定着读写量,因而,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应当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习惯的培养,首先在兴趣的激发,其次在长期的管理与实践,二者都要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灵活、得当的措施。这就要求解除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过多束缚,让学生们自由阅读、自由写作。
开放式阅读,自由写作是新课程标准所使然,我们要继续进行语文教学整体改革,不仅要抓课内,还要抓课外;不仅要抓教材所规定的量,还要进行减轻课堂负担加大课外自由读写量的创造性探索。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组织、表达等各种语文能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文需要积累素材、仔细观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更富有社会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作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抒真情,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自由习作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利于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勇于表达真情实感。
二、课题的界定
初中语文教学是小学和高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期,也是中坚期、关键期、放飞期。小学重基础,高中重能力,初中则要二者兼重。小学统的多,高中放的多,初中则由统到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并大量读写,为高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好基础。“自由读写”即自由阅读、自由写作。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自由阅读,包括阅读内容自由、阅读时间自由、阅读数量自由、阅读方式方法自由等。写作包括课堂作文、课外习作、日记、读书笔记、学习计划、阶段总结、书信、随笔等,其中以习作和读写笔记为主。自由写作,包括写作内容自由、写作形式自由、写作数量自由、写作时间自由、写作地点自由等,其中内容、形式、数量的自由是主要的。自由读写实验,就是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创新,打破传统教材、课型和教学模式的束缚,打破课堂内外的壁垒,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积极性、扩大读写数量、提高读写能力、养成自主阅读写作的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自由阅读、自由写作、课内外双轨合一”有组织、有计划的实验,在自然状态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力求学生主动学习,课内外优势互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生活作文与阅读作文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习作量,逐步养成学生自主读写的习惯,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与个性成长。
1、教学效益。以素质教育为基点,改变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由单一的课本知识延伸、扩展到课外阅读,注重协调发展,改变学生知识面狭窄的现状,通过“大量读写”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兴趣效益。“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自由阅读中,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爱好,诱发他们读书的兴趣,产生主动、自立的内在学习动机,以形成终身学习的思想。
3、阅读效益。通过自由阅读,打破以往阅读教学死啃书本的局限,使阅读教学由量的增加到质的变化,教给学生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4、写作效益。在自由阅读中,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写作素材、思维材料、写作知识等,达到快速“自能作文”的境界。
5、启智效益。孔子曰:“多学近于智”。通过大量阅读,广泛涉猎知识,以形成广阔的知识和智力背景,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力、判断力,树立高尚的道德意识。激发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通过“大量读写”使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过程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深刻,更加广阔,更加纯正,并促进其它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6、教育效益。多读书,读好书,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使学生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增长了知识,探求事物的奥秘;陶冶学生心灵,思考人生的价值,树起崇敬的人物形象;丰富学生的生活,唤起他们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丑恶的憎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具体目标
1、研究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为学生进入高一层次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2、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读写兴趣,培养良好的、积极的读写习惯,为初中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
3、研究如何通过扩大学生信息量,促进学生的人格与才华向高层次发展。
具体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通过各种读书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研究如何通过自由化写作和个性化写作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精选书籍,使之适应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所需,兴趣所需,巩固、促进学生的知识所需。
4、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的双重能力。
5、研究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途径。
6、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将注意力、意志力、自我控制力和阅读技巧各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说作为过渡桥梁,辅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7、研究如何通过组织集体作品欣赏,把读与写、听与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集体互动,启发和激励等合作效益。研究读与思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8、一个初中学生,在不影响其他学科学习,并完成语文课本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一年能读多少课外书,能写多少篇作文、多少字的读书笔记?
9、一本语文书,对于好中差三类学生来说,各自最少用多长时间能学完学会?
10、语文教学能否课内外二轨合一?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研究方案实施前,对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现状分析,明确调查的目的,制定具体的调查方案。精心选择调查对象,进行科学抽样。利用多种手段渠道收集资料,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对调查资料要进行系统化整理,作为研究的比较依据。
2、行动研究法:把课题研究寓于教学实践之中,把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形式要不断分析总结,找出计划与方案中未涉及而又与本课题相关的有价值的问题,作出相应调整与修改,使研究内容更完善充实,研究形式更趋于科学有效,从而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3、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中学语文教研动态。积极搜集学习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潜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个性化课题通讯》等,寻求理论支撑;
4、个案分析法:开展课题引路、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剖析、反思。
5、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关理念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理论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主体性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的主要内涵在于强调教育中要有“人”的意识:教师是主导性主体。学生是主动性主体。学生只有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学习进入一种自觉能动和创造的状态。而对于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既是教师教育起作用的前提,更是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会学习而自立,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3.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茨基还强调了“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概念:他认为,儿童对于某种技能的掌握都有一个最佳的期限,教师应识别出儿童学习某一技能的最佳期限,让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不错过儿童的最佳学习期限,教学方能达到最佳效果。
4、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卢姆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即最后能够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掌握学习教学法就是为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条件和足够的学习时间,通过反馈、矫正方式,促进大多学生掌握学习材料。
布卢姆认为,学生要达到对所学材料掌握的水平,关键在于花在学习上面的时间量。学习速度的快慢是由能力倾向决定的;但如果学生把所需要的时数都用于学习,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掌握水平。教师的任务,一是要找到学生熟练掌握学习内容所需要的学习时间量,二是要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时间的途径。
这为分层教学、学案教学、课前预习、以学定教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
5、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除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其观念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对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要求,那么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6、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功能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研究有效教学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有效教学系统结构,协调有效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有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达到最优化。
7、 潜力学理论
潜力学理论认为:在人的体内蕴藏丰富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禀赋和潜能,即“沉睡着的潜力”,这种潜力是强大的、无穷的,如果能唤醒它,则能让人奋发向上,提高智能。这为分层教学、激励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认为人的复杂行为是主要靠后天习得的。班杜拉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班杜拉认为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可以通过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和外部强化来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习越积极主动。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基于人本主义和个性化教育观念的,是我的自由读写课题的又一个理论支撑点。其中许多观点对我的课题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9、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学习和行为中人的因素。他们认为,情绪、情感、志向、态度、价值观和人际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和人格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学习是师生之间和班级集体成员之间一种人际的相互影响,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全部参与者均持有各自的经验、智力、情感、价值观、志向和技能,对情境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便能引导学生发挥潜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以下几中教学方法很好地遵循了人本主义的原则和思想:开放式教育、询问式学习、教师的有效训练、“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育。
10、行动学习理论:
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教师应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师要注重案例与反思,有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理论
12、个别化教学、个性化教育理论
13、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理论
14、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这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这一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七、课题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教师和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课题实施的主体和评价的主体。读写结合尊重学生在阅读积累和作文指导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人人主动参与实验过程。
2、灵活性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灵活地进行内容与形式上的调整,使不同层次不同学力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得到积极而充分的发展。
3、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指要激发学生热爱语文、主动读写的兴趣,不要人为地施压 。
4、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指要加强学生的读读、写写、议议、练练。不要越俎代庖。在实践中探索。
5、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指要遵循学段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不要任意拔高和降低要求。
6、大量性原则:在现定的时间内抓大量读写,以量变促质变;
7、互补性原则
“互补性”是指要以课堂教学带动学生课外的学习,以课外学习的成果激励学生更好的参与课堂学习。“互补性”还体现在同组内组员之间的优势互补。
八、实验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还学生心灵的自由。
习惯成自然,有良好的习惯是学习必备的条件。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主动积累,自由表达”的行为品质要逐步地训练,这既需要教师为学生松绑,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又要教师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要义入境,走进儿童、走进童心、走进属于儿童的读写世界,让学生的心灵与精神得到完全彻底的解放,让学生养成“主动积累,自由表达”的学习习惯。
落实习惯的载体是读写记录簿、习作本和读写笔记本。读写记录簿人手一本,自主记录所读书名、页码,所写习作笔记的数量及等地。课代表出有总记录簿,每周统计通报一次,每月评比一次。读写记录制度,激发了学生的读写积极性,培养出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外部强化和替代性强化能促进自我强化,学生在长期的自由读写中尝到了乐趣,逐步变要我读写为我要读写。多数学生语文学习进入了自觉主动的状态。
2、搭建学生主动发展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一是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在阅读过程中享受阅读,享受语言训练,享受语言交际与表达,让积累成为学生阅读的自然行为;二是培养学生大量阅读、充分阅读的浓厚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同时读写结合(动笔积累、随写读感与日记、引发灵感的小作文等等),让课外自主阅读、主动积累、自由动笔成为学生最具兴味的生活方式;三是让学生喜爱语文课,喜爱语文教学,对表达情有独钟,让阅读课和作文课成为学生“主动积累自由表达”的乐园与起点,内外结合,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生活丰富多彩,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引导学生自我确定积累与表达的训练目标;
(2)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与表达的发展方式;
(3)引导学生研究与掌握主动积累与表达的最优方法;
(4)引导学生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学会观察,学会内化。
3、从细节做起,给学生铺就积累与表达的金光大道。
实验教师做到精心设计、认真落实、有效地实施每一个教学环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把握每个学生的学情,改革教学,更新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心动、情动,形成进取意识,发展意识和成就意识;训练学生会用嘴读、用脑想、用眼看、用心思、用身感、用情悟、用口说、用手写;重视学生合作、互动,在互助中取长补短,并着力维护和激发学生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建议观点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观点。
4、实施分层教学、合作学习
(1)分层教学:自由读写离不开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分层下的教学才能多给学生一些读写的自由。首先,要做好调查分析,结合学情和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做好分层工作。全班54人,分为三层,即A B C 三个大组,A组9人为先锋组,B组27人为中坚组,C组18人为突击队。各层任务要求不同,进度不同,难度不同,读写量不同,评价标准也不同。三组间人员每学期可作几次调整,依据学生的学情和意愿能上能下。
(2)合作学习:好中差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有利于从合作友谊、团队精神、竞争意识等层面激励队员努力学习,能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自由读写积极性。全班54人,分成平行的9小组,每组6人,其中A层1人B层3人,C层2人。组间同质,利于竞争,组内异质,利于合作互助。
分层教学、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了,切合了学情,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了个人的才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高效有序,是自由读写实验的重要组织策略。
5、实施导学案教学,压缩课内,拓展课外,课内外双轨合一。
九年级语文上册有24篇课文,其中14篇讲读课文,10篇自读课文,力争用20~30课时学完新课。把课外读物引入课堂,把部分自读课文的学习安排到课外。把课文的学习和课外类文的学习以及课外书籍的阅读穿插进行,课内外并重,双轨合一。九上课本的教学我们只用了七周时间就完成了,用了不到30课时。九下课本,我们只用了23课时,一个月就结束了新课。在丰县教研室导学案的支持下,课内阅读教学大大提高了效率,讲读课通通一课时,自读课只用10分钟。而自学检测的结果,他们学的一样棒。导学案教学大大节省了课时,为自由读写、课内外双轨合一赢得了时间。
6、读写结合,互相促进
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相互促进。阅读教学中注重向写作的迁移。写作设题时,注重引导学生去针对性阅读。把读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读写笔记教学,让读写笔记成为读写教学的结合点。读写结合的做法使阅读与写作都得到了促进。学生读书笔记硕果累累。许多同学一年写了三四本笔记。杨天的许多满分习作就是从自己的日记中挑选改装的。
7、加强学科管理,分层督管,个别辅导
ABC三个大组设三个大组长,从横向分层管理。9个小组,各设一名小组长。从习作、日记、笔记、课内外阅读等项分工,设立5~8名课代表,由总课代表协调,从纵向管理各小组。针对组长、课代表的反馈,及时进行个别辅导。措施到位,制度完善,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老师省心,学生尽心。好的学科管理使教学有序高效。个别辅导,更有针对性、及时性。教师既轻松掌控了全局,又灵活的指导到个人。
8、做好目标管理,促进大量读写
分层分段设立个性化目标,下设底线,上不封顶。如对A 层学生,要求每天阅读2小时以上,年阅读量不少于200万字,写作方面,年习作不少于120篇,日记不少于120篇,笔记不少于120篇。B层:每天阅读1.5小时以上,年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写作方面,年习作不少于100篇,日记不少于100篇,笔记不少于100篇。C层学生:要求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年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写作方面,年习作不少于80篇,日记不少于80篇,笔记不少于80篇。
为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和写作档案,记录内容、数量、组长和老师评价等。天天记录,周周清查,月月评比总结。通过实验记录,一年来,AB两组的同学大都完成了读写目标,C组同学差距较大,一些同学没有完成。
9、点拨辅导到位。
在“自由读写”中,教师的作用有两条,一是点拨,二是辅导。点拨是指学生在“自由读写”中,教师巡视课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点拨的对象是个体,要在不影响群体学习的情况下相机而行。点拨的问题有三种:(1)知识性的问题,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这类问题约占60%。(2)方法性问题,如怎样默读,怎样速读,怎样写读书笔记等等。这类问题约占30%。(3)习惯性问题。如阅读习惯,写笔记的习惯,读写结合的习惯,甚至连执笔姿势、用眼卫生、爱护书籍等都在点拨之列。这类问题约占10%左右。点拨的特点是及时、具体、针对性强,具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特点。
与点拨相比,辅导是面向全体的,集中进行的,每次约需10-40分钟。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种课型:
(1)读物推荐课。凡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好书,教师先阅读一遍,再介绍给学生。介绍的方法有:A梗概法,把故事的大意讲出来。B 悬念法,创设一种意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问题法,提出几个问题,叫学生带着问题读书。D提纲法,把一本书归纳成几条纲要,使学生知其大概。
(2)阅读辅导课。就阅读方法而言,主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朗读、怎样默读、怎样速读、怎样浏览、怎样复述等五种方法。
(3)读书笔记辅导课。其目的是使学生结合阅读,掌握写好七种类型读书笔记的方法。这七种类型是抄写型、听记型、摘抄型,批注类、归纳型、感想型、评价型等。这七种类型读书笔记,至少要上七次辅导课,使学生明确要求,掌握方法,写出高质量的读书笔记。
(4)读写结合辅导课。这种课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读写结合,达成读写迁移。从读写结合的需要出发,既要求学好课文,掌握写作的有关知识和一般方法;又要求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找出几篇相关的文章,潜心阅读,写好笔记。最后写出自命题,自选角度的仿作来。
(5)读写经验交流课。这种课型一般为40分钟,一月举行一次。目的在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交流人选的确定上要兼顾上、中、下各类学生;在交流内容的安排上,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用力。也可搞一些专题性的交流会,如“速读经验交流会”“写读后感经验交流会”等。
九、实验的成效与结论
1、学生自主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文章,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积淀,提高了文学素养,阅读与写作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写下了数倍于常规数量的习作和笔记,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了。有上百人次的作文获奖或发表。
一个初中学生,在不影响其他学科学习,并完成语文课本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一年能读30多本课外书,能写120篇作文,完成3~6万字的读书笔记。
2、学生有了自己的主动权,培养了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实验后,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主动看书,写作,又受到其他写作好的同学的影响,他们主动阅读,课外主动记录,欣赏他人的习作,整个班级学风浓厚。学生们自己张罗着放电影、收批观后感、排演课本剧,综合能力显著提高了。
3、导学案教学、分层教学、合作探究是语文自由读写课题的高效教学策略。对于中等学生而言,一本语文书,一个月就足以学完。测验结果与学习四个月的无异。
4、阅读教学应突破了封闭的学科体系和课程系统,构建开放的课堂,打通课堂内外的渠道,促进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内外阅读教学可以双轨合一,阅读、写作教学可以双轨合一,读书笔记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形式。
5、读写兴趣是自由读写的主要内驱力,激励性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自由读写的主要外驱力。兴趣原则是读写内容与读写形式选择的主要原则。量变才能质变,读写量、读写的广度与深度比读写的内容与形式重要。
6、管是为了不管,收是为了更好的放。科学精细化的学科管理,是自由读写的策略保障。有了长线,风筝才能飞上蓝天,有了督察评价,学生才能更积极有效地自由读写。
7、有效的阅读指导、分阶段的个别化的阅读指导,阶段式展示学生阅读的成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是使课外阅读教学走向高效的基本方式和有效途径。
8、自由读写教学并不对语文考试成绩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有利于语文考试成绩的提高,也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成绩提高打下了基础。我的实验班八年级入学时语文平均分考第四,九年级毕业时已经稳居第一了。
十、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自由读写的量以多少合度?如何处理好海量阅读大量写作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系?
2、对于书籍的选择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机性。未能建立起科学有序的书目体系。尚不能兼顾学生的兴趣、阅读水平与能力发展需要。
3、对A组的尖子生,自觉性强的学生而言,自由读写让他们如鱼得水,读写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但对于B组学生,他们的自觉性差,自由读写没能落到实处,许多人没有完成最低读写量要求。
4、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前进的道路便是探索创新之路。没有科研便没有高效的教学。教师要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愿我的自由读写之路能引领更多人走向远方。
陈思
【初中语文自由读写实验研究结题报 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09-01
初中语文结题报告05-14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_结题报告07-09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1-22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11-21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集合】05-19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11-22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5篇11-20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11-17
[集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