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一学生习惯培养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

时间:2024-09-07 06:06:5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初一学生习惯培养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

 浅谈初一学生习惯培养

浅谈初一学生习惯培养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

                                                赵键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题记

      培根曾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一辈子。所以,每一届的初一新生我都非常注重习惯的培养,尤其注重“三个一”的培养:一个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一个学习的好习惯,一个做人的好习惯。

           一个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坚持每天跳绳的好习惯

     近年来,大连市中考体育考试分为初一、初二、初三三个阶段,初一主要以跳绳为主,结合中考和学生们自身特点,开学第一天我就提出了坚持每天跳200个绳的倡议,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积极响应,因为跳绳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跳,而且场地不太受限制。于是,我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表格粘贴在墙上,让同学们每天放学前自己填写当天跳绳的个数,刚开始一个月,没有同学掉队,第二个月,就有同学开始忘记跳了。针对这一现象,我及时召开了一个班会。班会上,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思想深邃,思维敏捷,关爱众生又为人谦和。许多青年慕名前来向他学习,听从他的教导,都期望成为像老师那样有智慧的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天赋极高,天资聪颖者济济一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成为苏格拉底的继承者。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都哗哗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过了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学生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堪称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与“每天甩手三百下”一样,学习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际的意义并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做这件事情的过程对人的意志品质的修炼。一如既往地做好简单的事情,是坚持,是积累,时间长了,便会内化成为人的一种韧性。亚里士多德成为伟大的哲学家决不是每天坚持用手三百下的结果,而是在于他在无人监督与无人苛责之下,没有随波放弃,而是承诺有信,坚持到底。 讲完后,同学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然后我又详细介绍了跳绳的好处:跳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它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跳绳能促进健康发育,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跳绳过程中不断地数数,使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其将抽象记忆转化为形象记忆,跳绳还能培养平衡感和节奏感……这时同学们的积极性又被我调动起来,纷纷表态一定坚持到最后。我因势利导,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让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鼓励监督意志力薄弱的同学,而且各小组开展评比,只要做到每人每天200个绳,就是第一名。一个学期结束,我有提出新的要求,力争每人都能在1分钟内跳完200个,有了之前每天跳绳的基础,最后的考试90%的同学都能顺利达到,就这样,我的每一届初一学生跳绳考试优秀率都是100%,无一人掉队。初二、初三年级我又结合中考和学生身体特点,提出了新的体育锻炼习惯。

我一直认为,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尤其是坚持的习惯,会影响他们的一生。魏书生老师把写日记称作“道德长跑”,其实,每一个体育锻炼习惯的坚持不都是“道德长跑”吗?

          一个学习的好习惯--阅读名著的习惯

     如今,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电子游戏厅、网吧遍布城乡,通俗读物充斥市场。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读通俗读物上,从而放松了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据调查,37%的学生认为“看电视、玩游戏”是他们不看或少看课外书的原因,50%的学生把“卡通书刊”和“武侠小说”当作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在“你最喜欢的杂志”的调查中有74%的学生喜欢《少男少女》《明星》《故事会》等一些通俗读物,19%的学生喜欢看《中学生数理化》、《英语画刊》等学习方面的杂志,只有7%的学生喜欢看《散文》、《小小说选刊》等文学杂志。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女作家徐小斌十分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上是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字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国外有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弃”,并加以抨击。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想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每一届初一的新生我都把培养阅读名著的习惯作为重中之重。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初中学生进行阅读培养,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

     每一届初一新生见面会结束之前半小时,我都要推荐一本书--《致加西亚的信》,并大声朗读第一章。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学生带来了这本书,还有的学生偷偷告诉我他已经利用周末读完了这本书。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在每天放学前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购买这本书,开始自主阅读了,当班级绝大部分同学拥有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不在朗读,而是利用放学前的时间和学生们一起畅谈读后感,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且每一天我都会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们思考,引导他们走进文本,为第二天的交流做好充分准备,就这样,越来越的学生喜欢上了阅读,越来越的学生走进了名著。

     除了大声读之外,我还充分地利用媒体,和学生一起探讨名著。前一段时间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之前,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之后并没有急于讲授,而是利用一节课语文课的时间播放了电视《水浒--智取生辰纲》片段,当文字变成画面,学生们觉得特别好奇和激动,看得津津有味。之后我再领着学生们走进文本,通过文字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学生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这不是最终目的,最后,我让学生自己比较阅读文字和媒体的优劣,很快学生们就发现使用媒体读者虽然可以快速直接地进入故事,但是却领略不到原书的一些深邃内蕴与语言魅力,所以名著的阅读是任何工具所取代不了的,而这是我最希望学生们领悟到的。所以,当各大卫视纷纷热播四大名著时,我的学生依旧手捧名著,在生动地文字中走几个来回。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和保持学生的阅读习惯,我还经常在班级举行以下活动:(1)开展阅读名著的知识讲座;(2)召开读书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还要复述或背诵精彩的片断;(3)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让同学们认真观摩以投票的形式选出十佳读书笔记;(4)利用文化艺术节的契机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竞赛、作文比赛,展览优秀作品,营造校园热烈的阅读氛围,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5)和学生一起编写《读书指南》,印发《推荐书目》,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与要求,充分准备各类不同的图书;(6)定期开办“读书大集”,学生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拿到教室,再利用两节自习课的时间开集,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图书阅读。(7)优化读书环境,在阅览室内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既美化阅读环境,又营造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一走进图书馆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气息,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久而久之,就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为了能使孩子们得到最大的财富,我会一如既往地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爱读书的下一代。

   

          一个做人的好习惯--团结互助的习惯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再加上家教方法的偏差,导致许多孩子的个人主义,他们唯我独尊,不愿与别人团结合作,忽视他人价值。所以,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中学阶段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时期,建立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也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每一届初一的新生,我都会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两个成绩较差的学生,在中考的前一天,同学们都在操场活动,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教室里复习,恰巧,他们各有一道数学题不会,于是他们就互相讲解,由于数学基础都比较差,这两道题他们足足两个小时才彻底弄明白。结果,第三天上午考数学,这两道类型题全都涉及到了。数学考试一结束,这两个学生搂在一起,在我面前激动地跳起来的情景直到今天我还是历历在目。由于数学的出色发挥,这两个学生都考进了理想的高中,最后顺利地完成了大学的学业。每每讲完这个故事,我都会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助人者自助,乐己者乐人。这个故事都没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启发,团结互助慢慢渗透在学生的为人做事之中。

但故事对学生的教育只能维持一个阶段,要让团结互助真正成为每个学生的做人好习惯,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们的团结互助的习惯。

  一、掌握学生的特点,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

     所谓共同的奋斗目标是指班级成员共同具有的理想、追求和希望达到的成果,也是班级发展的导向、全班同学人生的导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自身融入到集体中去。当然,制定奋斗目标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价值较高的长远目标,其激励程度高于价值较低的中、短期目标。但如果长远目标脱离实际,其价值就会激不起相应的热情。所以制定目标时应把长远的总体目标和中近期的行动目标相结合,以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直处于新的追求之中。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同学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步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同时团结互助不是要抹煞学生的个性,而是在极大地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各尽所能,为集体争光。在平时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以及学习中,同学们都是以小组为单位的。每个人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却追求着同一个目标。小组有小组的目标,班级有班级的目标。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激励下,同学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逐步就会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在开学之初,我们班的同学就一起制定了班风、班纪、班训。这些可以让同学们最大限度地把自身融入到集体中去。

二、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集体归属感

     所谓集体归属感,就是一种让每个成员能在集体中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寻找到情感支柱,它是班级竞赛中不竭的动力。追求归属感是一个人生存的内在需要。没有哪一个人,不愿意在一个能让自己看到希望、具有无穷潜力的集体之中学习生活的。2009届初一七班的迎新班会主题就是:One class, one dream(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梦想)。这是套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词而想出来的。我对同学说:“无论你来自哪一所小学,过去如何,现在我们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家庭,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你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们这个集体的形象。”在接下来的学军、学农、会操表演中,有几个学生因为发烧,硬是一声没吭,坚持训练。后来他们在日记中写道:一切的坚持都是为了班级荣誉,而反过来这种坚持也使我的意志更加坚强。

 三、通过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多为他人着想,教会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中学阶段一系列的集体活动正是教育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养成团结互助好习惯的大好时机。例如班级开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活动,就是引导学生每个人都为自己寻找一个小岗位,而且身体力行,坚持做下去;运动会上,同学群策群力设计班级口号、服装、对运动员的服务,其实就是学生教会学生为他人着想,为班级服务;而拔河比赛、篮球比赛,同学们自己选拔参赛选手,设计标语,其实就是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基础上更好地团结互助……通过这样一次次的集体活动,团结互助的好习惯才会逐步养成。其次,及时开展有意义的主题班会、赞美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一次的集体活动之后,我都会召开班会、赞美会, 现由组长组织全组同学总结本次活动,重点表扬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再由班长组织小组展示,让组长上台表扬组内团结互助典型,最后由我总结,对团结互助个人和小组提出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学习,而且在每一次的家长会上,我都深情并茂讲解班级团结互助故事,并请团结互助典型上台接受所有人的掌声。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团结互助的好习惯,团结互助在班级蔚然成风。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作为教育者,我深深地知道,培养学生习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

 

赵键

【浅谈初一学生习惯培养 (七年级班主任工作心得)】相关文章:

小学班主任工作心得:培养良好的习惯10-04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心得12-03

培养学习习惯的工作总结07-02

课堂培养学生习惯教学总结01-1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02-17

托起明天的太阳--浅谈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中心稿)07-02

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09-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06-16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范文07-20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案[精华]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