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那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师随笔

时间:2024-07-03 03:55:2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只为那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师随笔

 只为那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只为那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师随笔

     最早知道庐山,是小学时候,学到的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小学的老师告诉我们,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就是自那时开始,总有个想法,长大后一定要去庐山看看庐山瀑布的真容。

   可是似乎命运总是跟我看玩笑,几次机会都错过了。

   1990年的夏天,但是有一批同事邀约上庐山,可是我因为有学习任务不能前往,同事们回来以后,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羡慕的直流口水,无缘与庐山一见。

   时隔二十一年,我从福建回湖北,经过九江,原计划在九江下车,登庐山,可是临时有事,又不能上庐山。只能在车上远望那风景独特的五老峰--它雄伟别致的身影,宛如五个高低不同的老人,错落有致并排站立着。

   我的愿望终于在2014年的初秋时节得以实现。国庆长假,我们终于有了去庐山的机会。自九江一下车,找了导演,坐着他的车子直接挺近庐山,根据他的指引,直接向三叠泉瀑布挺近。一路上,但见庐山山峰耸立,一身葱茏,四处安谧。被誉为“庐山第一景观”的三叠泉,便是众多游人心驰神往的地方。我们沿着陡峭的山阶,小心翼翼地一边走一边寻找,寻泉之路充满艰辛和曲折,虽说是树林荫翳的曲幽小径,但一次次上山,又一次次下山,山高路窄,气力消耗得厉害,最后完全是麻木地重复着一个习惯动作---抬腿放腿。四面的山峰一个个被抛到身后,心中无数次地产生对此行的后悔,终于连后悔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得在默不作声中磕磕绊绊地行进。

    可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为了那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们其能够轻易放弃。

不知何时,惊人的景象已展现在人们面前:赫赫有名的三叠泉瀑布给人的感觉如置身于仙境一般,举目观望,四面峭壁,十分雄伟壮观,瀑布从南侧云雾中飞速而下,溅起3米多高的水花,像天上嫦娥的绢绢丝带,温柔中又带几分刚毅,突出的岩石,把从天而降的泉水像扯布一样从中分成三道水帘。第一道,泉水如云朵一般,喷薄而出,忽隐忽现,水撞击岩石,回旋翻腾,犹如珠玉迸碎。泉水落到第二道石嶂上,汇成浩浩荡荡的巨流从悬崖上飞泻而下,飘洒的飞瀑如白雪一般,瀑布四周水雾笼罩,半途离开巨流的水珠却如冕饰前的垂玉。泉水落到第三道岩石上,水流更急,瀑面增宽,像一道银白色的帘子,直垂向下面不可见底的龙潭中。站在池边,水雾扑面,凉丝丝的,十分清爽,心情更舒畅,细细品味着飞瀑,看水击石面,分散聚合,翻滚飞舞,不断形成千奇百怪的形态,水花时而聚合成一头雄狮,时而又激起一条巨蟒,不一会儿又见两股巨流相撞,然后分开,形成一只矫健的雄鹰。但这一切来得突然去得迅速,真像奇妙莫测的神话传说。匡庐瀑布,首推三叠,故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据说是南宋时期被樵夫发现的,那时朱熹已经爬不动山,只能空余恨了。李白虽然留下了那首很有名的诗句,可是他也只是在看见了它的上游的开先瀑布后,今天的人们当比当时的诗仙幸运多了。

    看着庐山瀑布,吟诵者李白的诗歌,不能不令人思绪联翩。自然造物,鬼斧神工,大好河山怎不能让人心旷神怡!

    三叠泉瀑布边,有一座亭子,坐在亭旁,听瀑布飞簌之声,听人们惊叹之声,很容易让人想到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中的妙句: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想想真是,观三叠泉瀑布,人也可以成仙了!

    所有的累,所有的悔,在观赏到这雄奇景色的一刹那,灰飞烟灭,内心只有舒畅和满足。

     

 

易书

【只为那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习惯 教师随笔07-31

教师教育孩子随笔09-30

做不抱怨的教师 (教师随笔)07-13

美,需要塑造(教师随笔)10-29

品味时尚(教师随笔四)08-24

教师教育随笔(精选13篇)07-27

托班教师教学随笔10-08

那无言的爱05-04

那把生锈的剪刀02-21

关于小班教师教育心得随笔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