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高一必修二)

时间:2024-09-21 09:46:3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高一语文必修二

内容:《涉江采芙蓉》  

   

第一课时

【课前学习】

一、字词积累

1、字音

   采之欲遗谁 遗(     ):                    

2、字形辨识

   兰zé(      )   选zé(      )   翻yì(      )    铃 duó(      )

   

二、预习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1、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 

2、《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3、《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刘勰在《文心雕龙》赞誉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赞它“一字千金”。 

4、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尝试学习】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这四句诗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二

内容:《涉江采芙蓉》 课时安排:1  

编写人:艾晶洁     编号:1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

【导语】

    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一路走来,我们读过屈原的《离骚》,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并没有真正停止了屈原的生命,借着《离骚》中芬芳馥郁的诗句,仿佛还能触摸到他的那颗滚烫的跳动的心。于是,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都有了丰沛而清洁的源头。我们还需感谢汉武帝,他设置了一个大规模的音乐机构--乐府,也许他只为了娱乐,了解施政效果,但客观上却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为后世留存了一个宝库。

    时间流驶,我们来到东汉末年,有一群文人,文化素养较高,他们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大量的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很高的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

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2、学会朗读五言诗,运用想象和联想能力描摹诗歌画面; 

3、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学习任务】

一、 朗诵 

1、朗读方法,注意断句和朗读的语气。

【方法点拨】断句: 五言诗一般为二三字格式或者二一二字格式。

不可读成苏轼的豪放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样大气磅薄正义凛然。因本诗是游子思亲诗,最后一句直接画龙点睛,写出“忧伤以终老”,那种相知相爱不能相守的别离之情应该是很凄楚的。

故应该怎么读才能表达这种语气呢?                              

2、听录音,正音。

     遗:读(     ):             例句:                             

3 、学生集体朗诵,自由朗诵。教师点评。

二、诗歌解读 

1、此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                                                                    

                                                                          

2、本篇课文的结构框架“五个一”:

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一串的真纯自然的举动,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来自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

   首先我们就来欣赏诗人在诗首就为我们创设的意境,意境由多个意象组成,有哪些意象呢?                         

(一)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

1、芙蓉意象: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

【课外补充】

(1)君子之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品质高洁   气质优雅

      姿态优美   仪表庄重

(2)佳人之花:

        采莲曲二首(其二)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徐志摩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错  误

ブ3钣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ァ…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看来,芙蓉亭亭玉立,叶如裙,花如面,不愧为佳人之花。

(3)爱情之花:    

    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由于“莲”与“怜”音同,“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2、“芳草”的“兰泽”意象 

兰与芳草指的是                         。同学们知道谁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香花香草?            

回忆诗句:                                                                           

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在诗歌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一串真纯自然的动作

1、涉江而采的动作描写 

采:采的目的--           

    采的方式--           

    采的结果--                         

【课外补充】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还顾而远望的动作描写

明确:目的--           

      方式--                 

      结果--                         

(三)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

    爱之深才会思之切,才会见荷花而欲遗之,遗之而不得故深情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遥渺,相聚无望,于是,郁积在心中的忧伤就幻化为天地间的一声幽叹。

叹什么?                         

(四)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

    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内容:                      

(五)一腔无可名状的忧愤

何以有终老之叹?

[课外补充]

    时代原因:东汉中晚期朝政腐败,尤以桓灵之世为甚,桓帝时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诸葛亮也曾对后主劝谏道:“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这些人把持朝政,安插亲信,使本来就有极大弊端的东汉选举制度也破坏殆尽,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堵塞了一般士人的出路。士人悬梁刺股只为立德,立功,立言,怀有强烈的功名意识,为了求一官半职不惜游京师,谒州郡,以求权门的推荐援引,但事实上大多投奔无门,空怀抱负,眼见时间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草木摇落功业无成思远路,韶华易逝空床凄冷泪轻流,反映了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表达了一种祈求社会安定、渴望家室团聚的愿望。由于这种愿望难以实现,因此流露了浓重的感伤之情,蕴含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动乱时代的音乐怨恨而愤怒,这是政治脱离政道的表现)

    这五个一结合铸就了一首成就极高的五言诗,讲述了东汉末年大多数文人的悲剧人生。

三、合作探究

1、本诗主要采取了什么表达手法?

                                                                    

                                                                          

2、讨论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合理想象,创设情景,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当堂检测】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

   这四句诗歌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蒋睿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自主探究学案(高一必修二)】相关文章:

《涉江采芙蓉》教案01-20

涉江采芙蓉教案09-09

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02-12

【精华】涉江采芙蓉说课稿范文05-14

《荷塘月色》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7-05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精选10篇)10-17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9-03

《孔雀东南飞》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学案设计)09-05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21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