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们要守住审题立意和思维训练的底线
我们要守住审题立意和思维训练的底线
--妄评李强老师的一节九年级作文公开课
贵州省清镇三联学校 胡海云
主要内容:我们要守住审题立意和思维训练的底线:要以作文材料所限定的实际内容为依据,以时代所需要的价值取向为依归。
关键词:守住、底线、审题立意、思维训练、作文材料、实际内容、时代需要、价值取向
2014年11月1日-2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名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贵州省首届专场研讨会,听了众多专家、名师的精彩授课和报告,受益匪浅,由衷敬佩,无比感激。敬佩、感激之余,自以为其间的点点“瑕疵”,也无法释怀,借此机会,一吐为快,以向各位讨教。
这次研讨会上,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基础教育专家”李强老师上了一节九年级作文公开课,主题为“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作文的审题与立意”。李强老师以贵州、内蒙古包头、重庆、福建漳州的以往中考作文材料为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多维度审题与立意。其中两份材料是:1、【2013重庆卷】章鱼而对敌人攻击咬住不放时,它会向敌人喷墨、变色,但仍然无效时,它会不假思索地做缩肌肉,切断其中的触角逃亡而去。海豹原来群居在海岛上,栖息于岩石,但潮水来了,无立足之地,由陆居变为水居,全身做了调适与演化,它不但学会了游泳,还精于潜水。金鱼在宽广的池中不知道有多逍遥,居身鱼盆或者鱼缸后,由于转向不便,它会自动瘦身,鳔也变小了……2、【2013福建漳州卷】夏至蝉鸣。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长四年,然后才来到地面上蜕皮成为成虫,成年的蝉只能在阳光下生活五个星期,这就是它们生命的全过程。黑暗中默默求索,阳光下声声嘹亮。哪怕只拥有一个多月的阳光,它们也会好好珍惜。在李强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学生根据【2013福建漳州卷】如此立意:蝉黑暗中默默求索四年,阳光下声声嘹亮五周不值得。李强老师对这个立意表示了肯定,还用“性价比”帮其佐证:四年换来五周,太不划算。
李强老师的多维度训练审题与立意的方法,让我终生受益。但是从上一个细节让我联想到了现在教坛的另一种倾向,却让我无法苟同。
首先,“蝉黑暗中默默求索四年,阳光下声声嘹亮五周不值得”的立意是不符合【2013福建漳州卷】的作文要求的。从“黑暗中默默求索,阳光下声声嘹亮。哪怕只拥有一个多月的阳光,它们也会好好珍惜”两句来看,立意只能从“值得”方面进行多维度训练,不可能立意为“不值得”。如果没有“黑暗中默默求索,阳光下声声嘹亮。哪怕只拥有一个多月的阳光,它们也会好好珍惜”这两句,立意为“不值得”才没有离题,就像【2013重庆卷】只有现象的呈现,没有倾向性语言,不管是什么立意,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所以,审题立意和思维训练应该有一个底线,那就是要以材料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不能跳出材料所限定的思维空间,否则就会离题。
其次,我们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和思维训练的另一个底线,就是要以时代所需要的价值取向为依归。否则,价值观教育就会误入歧途。试想,如果“蝉黑暗中默默求索四年,阳光下声声嘹亮五周不值得”的立意正确的话,那些还没有成为蝉就死在蜕变过程中的幼虫就更“不值得”,怎么办呢?所有蝉的幼虫只好都不成长了,都去死吧,这不荒唐吗?推而广之,我们那么多学生读书,又有多少人通过读书实现理想的呢?如果寒窗十年还是回家种田,值得还是不值得?按照“蝉黑暗中默默求索四年,阳光下声声嘹亮五周不值得”的价值取向来论,肯定“不值得”,怎么办?大家都不读书,或者没实现理想后自杀,这不可怕吗?是的,我们已进入一个思想多元的时代,应该允许学生的思想也多元化,但这种多元化绝对不能与时代需要相抵触,否则,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甚至我们这个时代都会因此付出代价。例如:如果没有价值观的底线,【2013重庆卷】可以这样立意:那些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叛变,出卖党和国家利益的人都是可以原谅的,值得同情的,因为适者才能生存,他们都是为了生存才当叛徒的。为了生存我们也可以损害他人利益,出卖党和国家利益。多么可怕的审题立意!多么可怕的思维训练!显然,这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要守住审题立意和思维训练的底线:要以作文材料所限定的实际内容为依据,以时代所需要的价值取向为依归。
胡海云
【我们要守住审题立意和思维训练的底线】相关文章:
高考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人教版高三必修教案设计)07-10
《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教案02-19
发掘思维因素,加强思维训练07-14
思维训练点滴谈07-10
想象思维的强化训练10-08
浅谈书法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网友来稿)07-20
话题作文思维训练(一--八)(网友来稿)10-22
教育随笔: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08-16
话题作文思维训练片段系列(十七--十八)(网友来稿)09-07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