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写作》自序
自序
写作课、或者说作文课,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应用课程或工具课程。它有着十分软化的容纳机制,有着比较深化的学术基础,又有着比较明确的操作性能。
写作几乎是一切知识和能力的最终理性体现。到目前为止,任何学科的考试,都离不开写作。许多考试的问答题,也都是用小文章的形态出现的。更不用说中考、高考的论文写作,大学的毕业论文以及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了。所以无论学习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文科表现还是理科表达,从新闻写作到秘书写作,从广告文案到法律文书,从应聘介绍到书信来往,从专利申请到奥运申办,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都少不了写作。正因为此,所以,在写作或者作文的课程中,就可以具有最大的容纳胸怀-- 世界上的一切思维现象、实践成果都可以纳入到写作或者作文教学中去,这就为写作或者作文的教学和改革,开辟了无比光辉的前景;
写作又有着比较深化的学术基础,写作或者作文是以思维和语言为表现内容和物质基础的。记得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语言和星空是最使他着迷的。是的,只有思维和语言,才最完美地反映着人类五光十色的精神世界,而人的精神世界,是唯一能够和物质世界相媲美的领域。写作或者作文所带来的学术研究的新鲜领域和学术探讨的美妙空间,将会使一切初涉此道或者久经“沙场”的人们如醉如痴。写作,作为一切个人的精神世界和理性思维得以最终条理化、理论化、科学化,并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对它的掌握,几乎可以说就是对学术基础的掌握!
写作,还有着比较明确的操作性能,是一种动手的技术。在写作或者作文课上,可以十分方便地把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拿来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课或者说作文课确乎成了一种技术操作的艺术实践,一种课堂环境的社会缩微,一种心理体验的工场、艺术生成的园地。每一次的有序循环、诱导,每一次的带有工序性的、实验性的、程序性的尝试,都将带领学生步入一个崭新的、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而每一个境界的达成,也就是帮助学生通过写作元素的操作完成了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写作课或者作文课上将听、说、读、写、动五者融为一炉,为学生缔造一个创新发挥的探索空间和潜心研究的自由环境。
我在大学之所以最喜欢教写作课,就是这些道理;我在讲写作课的时候,同学们最喜欢前来参与,原因也在这里。
事有凑巧,有一回,偶然和一位在小学任教的朋友聊起了小学作文教学的诸多尴尬。当我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我的大学写作教学时,这位朋友问:“为什么不到我们小学里也来试试看呢?”
确实,大学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理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学有责任并且有义务参与中、小学教学改革。原因很简单:大学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就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就是中、小学源源不断地输送高质量的学生群。
将大学文科写作教学中的一些新的理念与经验有机地移植到中、小学的作文教学领域,这将不仅使中、小学教学有一种“远亲嫁接”的“血缘”优势,而且也将为大学其他学科的师资、理论、观念、方法向中、小学的大面积渗透,走出有借鉴意义的一步。
有鉴于此,我将大量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中、小学的作文教学实验中去了。连头带尾,已近十年。真是“无心插柳”,起初决没有想到大学的方法可以在中、小学结果。然而多年的丰收果实,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和我,都已经会心品尝。
当我手捧那么多小朋友们陆续送我的题写着“李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啊?”的自制小卡片时,我就仿佛看到了那无数的充满期望的天真无邪的大眼睛 -- 他们是多么渴望着哪怕是略有新意的教学方法啊!
于是,我下决心要搞一套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带有研究性、尝试性的学生读物、教学方法和作文教材,将多少年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写作或者作文教学组成一个系列,进行一种理论梳理和教学行为的科学化、系统化、条理化的探索。尽快改变那种小学写“一件有意义的事”,初中仍循故辙,高中再炒一遍,大学还要来一番“什么是记叙文”之类说教的时间、人才和资金的空前浪费。尽快用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来代替已经老态龙钟、步履蹒跚的“命题作文”教学模式。
不久,我又进入了初中和高中的作文教学领域。用同样的“让作文课动起来”的教学理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令人高兴的是,在许多中、小学老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居然东风万里,海阔天空!
本书之所以题为《大作文》,并非受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或者其他以《大……》为题的书籍的影响,理由开篇已有所述,在此不赘。
四本书中,前三本是学生读物,分为小学《快乐大作文》、初中《趣味大作文》、高中《创新大作文》。第四本是教师用书,题为《大作文--写作教学的新观念和新方法》。
本套书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教辅读物,其特点大略概括如下:
一、生活和激情是进行写作的最起码的准备,而我们的学生恰恰在这个方面“先天不足”,因此,本套书极力教导学生学会观察、想象、记忆、逻辑和操作,教育他们攫取生活素材的方法,并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智力的竞赛已经为方法和方法论的竞赛所代替,因此,本套书以提供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为主要目的。在此要说明的是,这些方法既不是告诉同学们怎样走捷径以取得考试好成绩的赌注,也不是为同学们准备的可以抵挡一阵子的“忘不了”或者“脑轻松”式的药物,而是要教授学生真正学会写作。“素质教育”毫不惧怕“应试教育”的挑战!
三、在课堂里给予生活内容和激发创作热情的根本方法,就是游戏。游戏是人生之所需,不论那女老幼皆然。将游戏教学的观念引入课堂,是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课题。本书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在高中部分,都设计了许多课堂游戏和带有课堂游戏性质的活动,用以打破上千年来的命题作文模式,让学生们在作文课上全面参与活动、接受信息、发掘潜力、学会创造、进行写作;
四、本套书收录了一些学生的作品,但这些并非是“达标作文”或者“优秀作文”之类的范本,而是进行评析和研究的对象。“取法乎上,得之乎中,取法乎中,得之乎下”,同学之间的作品,是不能拿来作为楷模的。作者在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文章中都作了许多“夹注”,这些随笔式的短评,许是书中的精品;
五、本套书以创新意识的教授、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因此,在游戏的设计和课程的设置上都与众不同。从“新型文字”的发明到“哑剧”的模仿,从课堂“新闻联播”的进行到“大型智力游戏”的开展,从通过“压韵”使学生懂得祖国语言美到经过实地勘察写出“导游词”,无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潜心创造。学生们在课堂上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奴隶,而是积极探索的主人。此外,在初、高中部分,还设计了相同数量的“研究性学习”课目:从诗歌的写作到广告的策划,从“期中考试分数的预测报告”到利用图书馆完成已定课题,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作了一些探索;
六、本书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可以通过作者的记叙和描绘、议论和说明,全面把握各种体裁、题材的文章生成过程和可能遇到的各种写作实际问题。本套书又可以作为教材,各位语文教师在教授作文感到头疼的时候,不妨找几篇来,略加研读,“依样画葫芦”,定有不坏的效果。因为在行文中实际上已经包含有课堂调度的程序和方法,所以“如法炮制”当属不难;
七、本套书虽说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部分,但是,其教学思想和方法却是统一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有很多的课程设计从小学到高中或者从高中到小学都可以互换互用。书中写就的“‘流川枫灌篮’作文法”、“本班‘新闻联播’”、“开一个邮电局”、“做一个小诗人”等,作者就曾经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于大学都作过实验,效果显著。原因很简单,同样的作文内容,各种年龄层次的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现能力。譬如写“我的妈妈”,7岁的孩童和7 0岁的老人都能有不俗的表现。
八、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老师只能够用“大作文”的理论和方法教50个学生。但是如果有10个老师、100个、成千上万个呢?那规模效应就明显了。为了向广大教师朋友介绍“大作文”的理论和实践,作者以前三本书为示例,以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内容,另外还写了一本专门给老师们参考的第四本书《大作文--教学新观念与新方法》。这第四本书,介绍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作文评改、考试等方面的新观念。
倘使作者的这些实践和理论,能够给中、小学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素料、扩充一些理论、激发一些启迪、梳理一些系列,或者干脆说,倘若能够展示一个批评的箭靶、爬高的石块、过河的脚踏、跳跃的撑竿,那将是作者这些年来研究的莫大欣慰。
作者更希望这些书能够触动一下“应试教育”所一以贯之的“现成知识的结论性传递”的教授方法,通过这些课堂设计,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写作》自序】相关文章:
《呐喊》自序教案01-20
《子恺漫画选》自序10-28
《呐喊》自序(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2
杂文的写作08-22
写作的说课稿10-10
写作业的日记02-22
教案写作指导05-14
写作教学反思07-18
辅导弟弟写作业日记 和弟弟写作业日记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