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王亚南的人才观及教育实践
光明网 2001-11-29 林金辉
王亚南(1901-1969),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资本论》翻译者,曾任厦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常委。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和教育实践都与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特别是,作为新中国厦大的第一任校长,他对人才培养问题发表了一系列富有远见卓识的观点,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才观。他的人才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的一份宝贵遗产,对当前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王亚南认为,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高等学校必须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基于对经济形态和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他认为,为了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民主政治,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他十分重视青年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青年“由特定专业部门的基本训练到独立思想工作,再达到创造性的发挥和发现。”在论文、讲演、谈话中,他经常阐发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他提出,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当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为这是大学教育任务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任务的重要特点之一。他认为,一个人才既要博,又要专,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及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基础知识必须通过专门学科的学习与运用,加以巩固和提高,必须通过专门学科来表现。
把握了人才的综合素质之后,就有了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王亚南的观点很鲜明:一是注重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他认为,高等学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变化,人才培养上要“搞点相互渗透”;要把人文社科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他提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是一体的观点,指出人文社科应该研究社会发展的法则和趋势。
二是以研究的态度进行教与学。高等学校,尤其是综合大学的教学工作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把科研引进到培养人才的教学过程中,是由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职能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标决定的。他要求教师的研究过程必须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包括向学生报告研究过程和问题,以发挥研究的教育作用。他大力提倡大学生搞科研,把它看作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和促进教师搞科研的推动力量。
三是倡导“学术自由”。他指出,提倡学术自由,是为了发现真理、服从真理。他认为,任何光辉而正确的学说,只有在诸多相反学说的论难、质疑,甚至攻击中,才能使它从每一视野,每一角度,都阐发出真理的光芒。
培养出人才,要善于使用;在使用中进一步培养人才。王亚南认为,人才属于国家,知识财富属于整个社会。他主张“为国用才”,从国家利益出发,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出发,从培养人才的观点出发来对待使用人才的问题,在建国初期的高等教育界旗帜鲜明地从理论与实践上破除“人才单位所有制”的封建观念。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是厦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到中学当教师,被认为不能胜任。王亚南了解到他的情况,及时把他要回厦大。陈景润被安排到数学系资料室工作,这对于他一心钻研数学很是合适。短短几年后,陈在数学领域脱颖而出,为数学家华罗庚慧眼所识。当中国科学院向厦大商调时,王亚南又坚决支持,慨然允诺。他认为,这样更有利于陈景润的提高和成长。其实,王亚南为国用才,关心人才成长,并不是从陈景润开始,也远远不止陈景润一个人。在使用人才问题上的大家风范,反映了他在人才问题上鲜明的思想观点。
王亚南的教育思想,包括他对现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对如何办好大学的见解、对培养人才与使用人才的看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论述等等。在这些思想观点中,无不围绕着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他认为,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最根本的是要通过教学来实现。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是紧扣人才培养这个中心的。他说:“我是一个老农,老农怎么能忘记耕田?”他的人才观源于教育实践,用于教育实践。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地耕耘在高等教育战线,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教育思想,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王亚南的人才观及教育实践】相关文章:
透过南外学生特点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02-25
澳大利亚家长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04-15
澳大利亚小学居然这样教育孩子04-11
教育教学实践心得11-03
新西兰、澳大利亚学前教育考察的思考05-04
教育券制度的实践与思考04-15
《南地区的开发》教学反思05-03
《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08-25
把尊重的教育由理念变成实践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