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学促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 作文指导(高一上册)

时间:2024-11-05 10:23:2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比较教学促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 作文指导(高一上册)

 

比较教学促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 作文指导(高一上册)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导使学生明了新材料作文从审题到完成作文所需要的思维过程

2. 明白写好作文需要长期的积累

教学设想: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呈逐渐递增的趋势。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我拟采用把新旧材料作文进行比较教学的方法,第一节课讲解90年代材料作文(为简便起见,以下统称材料作文)的写法,第二节课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写法,每一课时都配以作文训练,用学生的习作为范例。

教学方法:

  比较教学

教学时数: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课前准备

跟学生讲清材料作文的一般要求和审题要领。

在正式写作之前,我还给学生讲了材料作文与读后感、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的异同,特别强调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读懂材料、读透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根据材料中心准确立意,是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一定要全面考虑材料,分清主次,抓住精髓,多角度联想,选准最佳角度,确立中心后方可动笔。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

学生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进行写作后,我认真地批改了全班51名同学的作文,然后进行了一次小结。40分的满分作文能得到30分的只有7个同学,24分到30分之间的有20个同学,还有24个同学的作文在及格分以下。也就是说将近一半同学的作文是不符合要求的。这样看来,对于这篇作文如果不进行细致深入地分析,只是在课堂上随便点评一下然后就发给他们是肯定收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我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怎样才能真正写好材料作文,在作文之外还得花多少时间还得干些什么才能在高考作文中稳操胜券。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总评这次写作情况(见上)

二、审题

学生训练的作文题是:

毛竹一生的最初几年中,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理想也是如此。但只要几年一过,它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急速生长,并在几个月内直入云霄。

  其实,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魔法的,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那长长的根系。看上去默默无闻的毛竹一直都在地底下悄悄地壮大着它的根系。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但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从最佳角度入手提炼出材料的中心主旨,而把握材料主旨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找中心句。找中心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追究根源法,即找出材料中事情发展的根源。同学们仔细读这两段材料会发现:毛竹在后来的“几个月内直入云霄”是事情发展的“结果”,而导致这一“结果”发生的“根源”是“看上去默默无闻的毛竹一直都在地底下悄悄地壮大着它的根系。”所以材料的中心句就应该是这一句。毛竹之所以在几个月内直入云霄在于它花了几年的时间深深地扎根,充分地吸取养料,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所以,学生可以从“凡事应打好基础”这个点切入,指出人不能好高骛远;思想深入一点的作文,可从“厚积薄发”立意,阐述“积”与“发”的关系。

如果有同学从这一立意着手写大作文,即毛竹的成长既要靠先天条件,也要靠后天栽培,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直上云霄;人应该像毛竹那样,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毅力,其次应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才能形成高尚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那么就属于审题不严格了。

或者如果有同学把观点确立为“要谦虚”、“要战胜脆弱”之类等等,就属于叫做“另起炉灶”了。一个材料只能反映一至两个最中心的观点,审题时也只能选准最佳的一至两个角度。

我们选准了两个最佳角度即“凡事应打好基础”和“厚积才能薄发”后,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进行议论了。怎样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如宋柳柳的《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李倩的《成功在于积累》、黄陈的《基础铸就成功》、袁亮的《谈积累》等等。

为了使同学们更深入掌握这一审题方法,我再举两个材料。

材料一:

宋人吕洞宾会用指头点铁成金,他给一位青年金子,这位青年不要金子,而要吕洞宾那个会点铁成金的指头。

审题:我们使用归因法分析,青年要指头的根源是什么呢?因为指头能点金。这位青年很聪明,他不要金子,而要点金术。因为点金术掌握了,就有取之不尽的金子,比喻到现实可引申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学习方法比仅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等等。反之,如果不善于分析根源,就会误以为这位青年是贪心不足,从而违背题意。

材料二:

春天,老公公与老婆婆种下一棵萝卜苗。由于辛勤管理。到了秋天,萝卜长的很大。老两口拔不起来,招呼小男孩、小女孩一起来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狗、小花猫也加入拔萝卜的队伍,结果仍然没有拔出来。小田鼠从地里跑了出来帮助大家,萝卜终于拔出来了。

审题:材料叙述萝卜终于拔出来的根源是什么呢?关键在于小田鼠的出现,小田鼠的力量虽微不足道,但在关键时刻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提炼出主旨“办大事不能忽视微小的力量”。反之,如果没有把握住根源,而提炼出“团结力量大”、“人心齐。泰山移”的观点,虽然不能算错,但总不是最佳角度。

三、选材和剪裁

确立了自己要行文的观点后,就要打开思路,搜集能证明此观点的材料了,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即论据,包括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比如古今中外哪些名人因善打基础而获得成功的,哪些名言是讲积累的道理的,为什么要打好基础,能分析原因吗?就是说这时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

同学们在我的调动下,当堂想出了许多材料,如:

    蒲松龄在路边设茶摊与人闲聊,“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滋异,随人所知。”才使他接触了当时社会的各种人物,了解了当时风土人情,才使他写出了一部“惊天地泣鬼神”的名著。马克思在写《资本论》前,他做过摘要的书籍加起来总数超过1500种,而经过精细整理后的笔记有250多本。世界科幻小说之父、法国科欢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在研究一个学问前总是大量收集材料。他去世后,人们在他书房里发现了他的笔记竟然达到了二万五千多本。齐白石小时由于家境贫困每天只能在田野间画画,日积月累后他对画画有了浓厚的兴趣,终于成了著名的大画家。托尔斯泰每天出门时都要带上铅笔和本子,与人谈话时定要记下好词好句,终于成了伟大的作家。

    《劝学》中关于积累的道理。江郎才尽 的典故。还有当今社会一些急功近利的反面典型等。

   写作前广泛地搜集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归类整理,把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材料剔除掉,把紧扣观点的材料进行有机组合,包括思考怎样用语言来组织这些材料,那么在写作时就能游刃有余了。

 

四、布局谋篇

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方法与一事一议的议论文或读后感的写法大致相同,区别在于文章的第一部分引述的内容不同。一事一议的文章开头要概述事件,读后感的开头部分要概述所读的书或文章的内容,给材料议论文的开头则要概述题目所给的材料。

这类议论文的基本思路是:

⑴引--概述材料大意。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选择与下文即将提出的中心论点密切相关的材料,与中心论点无关的部分可略去不提。

⑵析--提出中心论点。这一中心论点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出的,因而认真分析材料从中提炼出恰当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观点提炼得不准确,文章就会跑题,后面的文字写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了。

⑶联--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这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应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阐明论点的正确性,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分析说理过程中既要广泛展开,阐述一般规律,又要联系实际,说清现实意义。

⑷结--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特别提醒:材料作文中作文的主题必须直接从材料中提炼、挖掘,并且材料必须运用到写作过程中。要不脱不粘,既不能脱离材料,也不能始终围绕材料。

五、请同学范读自己的习作

                      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

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完美地完成。做人亦是如此,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吊儿郎当,要象毛竹一样----厚积薄发。

“积”是指平日里不断地积累,“发”是指发展、发挥出作用。说得简单点,就是“凡事应打好基础”,而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是两种做事方法,急于求成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由于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往往失败,甚至会适得其反;而厚积薄发则指充分准备后才能将事情办好。只有基础雄厚,力量才强大。显而易见,这是较为稳妥且胜算较大的处事方针。

有则寓言故事,说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它们变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苗开始就决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备起来,滋润每一枝树干,盘算着怎样向上生长,完善自身,由于这个原因,在最初的几年里,它并没有结实,让农夫很恼火。相反,另一棵树也拼命地从地下吸取养料,打算早点开花结果。它做到了这一点,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浇灌它。时光飞逝,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强体壮,养分充足,终于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而那棵过早开花的树却由于还未成熟时便承担起了开花结果的任务,所以结出的果实苦涩难吃,并不讨人喜欢,并且很快就枯萎掉了。这个故事很好的说明了急于求成与厚积薄发的道理。

古往今来,急于求成必定导致失败,如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欲速则不达的致理名言,大跃进的惨痛教训。而厚积薄发则孕育成功,“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智”,诸葛亮因厚积才得以出山后两朝开济;“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莘莘学子因厚积才能学业有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家们因厚积才能够采摘桂冠。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勾践终于兴越败吴;养精蓄锐,励精图治,刘邦终得天下。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打好基础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累积过程。求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我们要经得住诱惑,要耐得住寂寞,要象毛竹一样默默地积蓄能量,悄悄地壮大自己。要等到知识完全充足,如水之溢满,如满弓发箭,志存高远,这才能取得所希望的成就。愿以此与同学们共勉!

六、小结

苏轼在他的《稼说》一文中提出学习的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说,读书要广博而善于取其精要,要有丰富的积累而谨慎地运用知识。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技巧的掌握是容易的,但要使文章的内容充实、语言有文彩,则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毛竹之能冲入云霄在于它有深深的根系,同学们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得在平时打下扎实的基础、广泛搜集材料、充实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取得成功.既要注意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获得真情实感,又要注意从阅读中积累写作内容、手法和风格。我们不仅要进行课内阅读,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了解生活的面貌、产生对生活的情感、获得对生活的见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思辩能力。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在写作中才能做到既知道怎样写,又知道写些什么。

后记:作文指导后,我要求同学们重新写作这篇文章,目的是让他们巩固对材料作文的认识。第二次作文后,全体同学都达到了24分以上,实现了我预期的目的,他们不仅能把我上课时讲到的材料灵活得运用到写作中,而且还搜集运用了很多更鲜活的材料,使文章内容更充实、主旨更深刻了。

第二教时

教学内容:新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

课前准备

   让学生明了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特别弄清新材料作文的写作特点,然后布置写一篇作文。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不限文体,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根据这种认识,我把新材料作文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接近话题作文的新材料作文

题目没有明确写作的话题,但我们在审题时可以归纳出一个话题。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这类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曾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而且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可见,正确审读材料,仍然是作文立意的关键。

第二类是接近材料作文的新材料作文

在题型的设置上与材料作文有相同之处,都是给一则或多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这种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不同之一是:传统的材料作文是要求考生必须整体把握材料,抓住材料的核心内涵,在此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多角度立意,要求往往是“请根据上述材料,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就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等等;而新材料作文往往是在材料中提供可以立意的点很多,考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发表见解,要求往往是“上述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上面几种说法各有其道理,你是怎样认为的”等等。不同之二是,材料作文在文体上要求是写议论文,而新材料作文在文体上没有多少限制,可以叙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等等。可以看作是材料作文的新的演变形式。

对于新材料作文,仍然有整体把握材料的要求,要弄懂材料的意思,同时要兼顾材料后面的要求。只有材料和要求总体把握,才能达到审准题意的目的。

二、审题

训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镇给失业家庭发放50美元补助,一个镇宣布为“救济金”,一个镇宣布为“保险金”。前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太少,充满了抱怨,并期待安排工作;后一个镇的失业家庭觉得从此没有后顾之忧,开始努力去争取工作。50美元是同样的,但效果却是判若霄壤。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接近材料作文的新材料作文。理解材料首先要找准陈述对象,然后找准关键词。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本段材料有两个陈述对象,一个是“两个镇”,其实也就是镇领导,另一个是失业家庭。采用追根溯源的方法,我们明白,两个家庭之所以后来出现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前一个家庭“觉得太少”“充满抱怨”,后一个家庭“努力去争取工作”,一个消极被动,一个积极主动,不同的态度是导致这两个家庭后来生活状况发生不同变化的原因,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心态的重要性作为立意的一个突破口。

再追根溯源,这两个家庭之所以有两种不同的感觉,更源于两个镇领导对这50美元的补助给予了不同的定性,一个镇宣布为“救济金”,意味着把失业家庭看作了弱势群体,有待接受别人的帮助;一个镇宣布为“保险金”, 意味着降低了失业家庭面临的风险,让他们有了奋起直追的勇气和信心。不同的定性,其实也就是不同的对待失业家庭的策略,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从这个角度说,领导如何扶持贫困家庭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是另一种立意的突破口。

对材料本身进行分析后,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挖掘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拓宽思路,再选材再构思就可以完成这篇文章的写作了。

训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天,我们都在行走。人的一生,甚至包括万事万物都是在永不停息地行走……对于“行走”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这是接近话题作文的新材料作文。题目虽然没有明确以“行走”为话题,但我们基本上是以以“行走”为话题进行构思了。因为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就在围绕 “行走”进行思维了。

 “行走”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生活现象,猿变成人,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学会了直立行走,但发展到现代社会,好象人用两脚行走的路程却越来越短了。人们越来越多地借助外界工具来代替行走。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我们现代人不行走可以吗?

 但我们的思维不能局限于此。这类作文的好处就在于,它允许我们充分调动我们的认知体验,进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我们可以由我们日常的走路联想到人生的过程,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思想者认识的变化等。可以由具体的行走联想到抽象意义的行走。我们还可以对于行走的目的和意义要有深入的思考,从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反映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精神境界。还可以关注行走的姿态和方式,思考应该怎样地行走。

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中学生有话可说,但我们往往缺乏对行走的深刻体验和深入的思考,因此这一题目切中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软肋,期望将生活性与人文性、感性与理性、限制与开放三者结合起来,对当前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有良好的引导。

三、请同学范读自己的习作

漫步行走,诗意人生

高二(3)班  陈静

 公司这个月的报表出来了,我又一次垫底。老板嫌我办事效率低,将我炒鱿鱼了。老板的斥责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

“真不知道你怎么办事的!上个星期的报告你这个星期才交给我。什么事都要比别人做的慢,别人走,你也走,但你却永远跟不上别人的步伐……”

是啊……从小到大,我做任何事都要比别人慢,就连走路都要落后人家一大截。

漫无目的地走在林间,顿时感觉,生活失去了动力,失去了目标。

这时,突然下起雨来。我呆呆的望着雨前一个个快速奔跑的人。

“哎呀!我的衣服都湿光了!”

“我家离这好远呢怎么回家呀!”

“我的棉被还没收呢!”

雨越下越大了,看着人们边跑边抱怨,我的心反而平静下来。

奔跑的他们和行走的我似乎被分在了两个世界。别人永远有事在做,当他们快要做完的时候,我才刚开始做。

我行走的脚步怎么总也跟不上大家奔跑的步伐。我就像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一般,走不出自己的世界,也闯不进别人的世界。

我渐渐绝望了……

忽然,我看到一个女孩。她竟然在雨中慢慢地行走,时而抬头,时而垂首。看来她也是郁郁不得志啊。

我兴奋极了,终于找到了我的“同道中人”。我快步走上前去,叫住了她:

“你是走不快吗?怎么在这雨天还慢慢地行走呢?”

“我不是走不快,而是在看风景啊!”她笑笑。

“在雨天--看风景?”我惊讶极了。

“是啊!别人可以看山景,看水景,我为何就不能看雨景呢?”

雨渐渐停了。

“你看!这地上有好多脚印啊!”她兴奋得喊道。

我不以为意:“这下雨天,只要走过、跑过,地上一定会留下脚印的呀。”

我忽然领悟到:不管是到何方,去做什么,只要经过--就算是行走,都会留下痕迹。

在生活中,不管你做事做得快还是慢,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的。而有些人,就喜欢讲求效率,凡事求个“快”,事情是完成了,但这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事、物都被忽略了,没有一点乐趣可言。就像那些冒雨回家的人,最终他们总会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但这沿路美妙的风景却无法领略。不如放下奔跑的步伐,慢慢行走,享受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美景。

生命匆匆几十年,硕果累累又如何?这只是一个结果而已。人生最重要的,是在行走的过程当中,所享受到的乐趣。

告别了女孩,我依旧行走在路上。只是怀揣的心情不同了。

在这快节奏的社会,我漫步行走,看看风景,愉悦心智,又有何不可?

 

给予需要智慧

高二(4)班 左权

       给予这个词粗略看来总不免有些居高临下的姿态,细想一下,其内涵中更多的是同情和帮助,给予不同于嗟来之食,可为什么总给人一种鄙视的味道呢?为什么总有人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呢?因为那是没有智慧的给予!每个人都有自尊,如果你的给予不能激发对方内在的尊严,那么你的给予是缺乏智慧的,最终也必定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中国的穷人很多,可穷不是毒蛇猛兽,不会让人彻底崩溃,所以我们能做的不是给予他们多少物质的帮助,而是给予他们自尊自立,让他们自强,让他们的心灵富裕起来。因为心灵的贫穷比物质的贫穷更可怕,它会穿透人的血肉啃舐人的灵魂,让人从此走向罪恶的深渊。

一位大企业家扶助了十多位大学生完成了学业,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决定不在帮助他们。因为企业家收到了一封大学生的信,让他再送一部新手机,企业家意识到他太多的给予已使大学生养成了坐等救济的习惯。当他决定终止救济时,世界慈善机构给他颁发了奖状,并登报表扬。这对他是多大的讽刺啊!他的一片善心造就了一批麻木的不知进取的大学生是可笑而可悲的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别人也充满了大智慧。不要仅仅给予只能帮助别人度过眼前难关的小物资,要善于给予别人能终身受益的生存之道。

亚伯拉罕林肯小时候是一位捡煤渣的穷小子,在圣诞前夜他来到一家鞋店,他对老板说要他转告上帝,希望上帝赐给他一双鞋子,老板娘看他可怜的样子,本来打算答应他的要求,可老板却不同意,叫老板娘端来洗脚水,他把男孩冻得发紫的双脚放进温水里,揉搓着,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呀,真对不起,你要一双鞋子的要求,上帝没有答应你,他讲,不能给你一双鞋子,而应当给你一双袜子。”男孩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失望的眼神充满不解。

史密斯先生送了他一番比黄金还贵重的话和一双袜子。他说上帝只能给我们一粒种子,只有把这粒种子播进土壤里,精心去呵护,它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到了秋天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也就像每个人都追求宝藏,但是上帝只能给我们一把铁锹或一张藏宝图,要想获得真正的宝藏还需要我们亲自去挖掘。关键是自己要坚信自己能办到,自信了,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啊!正是这些话语和一双袜子激活了他生命的自信与不屈!后来他拿着他们给的袜子,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他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这样的帮助比任何同情的施舍都重要,给人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 这是多么大的智慧呀。

不仅是救助穷人如此,家长给予子女、老师给予学生,甚至感恩的人要回报社会而进行的给予,都需要智慧的伴随。给予,好比冬日里的一束阳光,只需一束,便可以温暖人们的心房,但是,若阳光过于强烈,只会让人感觉到夏日的炎热。给予,好比一场春雨,细细地,能滋润万物。给予,要求适度。过分的给予好比浩瀚的大海,汹涌的波涛只会淹没意志薄弱的人。过分的给予,只会增加它自身的光芒,让它刺眼到足以灼伤探索者前行的目光。

四、小结

通过两节课的比较教学,我相信同学们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方面的要求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对于新材料作文,仍然有整体把握材料的要求,要弄懂材料的意思,同时要兼顾材料后面的要求。只有材料和要求总体把握,才能达到审准题意的目的。

只是在文体上的要求更宽松。

 

苏小青

【比较教学促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 作文指导(高一上册)】相关文章:

高一英语上册教学计划06-12

英语高一上册教学计划11-04

高一上册物理教学计划09-05

高一上册化学教学计划01-29

高一学生作文02-19

数的比较教学反思09-25

小数的比较教学反思07-18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高一上册物理教学计划优秀08-31

数学高一上册学期教学计划10-29

高一上册生物走进细胞教学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