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中学级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中考复习指导)

时间:2022-04-14 12:09: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明镜中学2015级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中考复习指导)

 明镜中学2015级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明镜中学2015级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中考复习指导)

1、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

(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

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一问,从以下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

(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答题格式:生动形象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品质。

3、自然环境(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

(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

(2)渲染……气氛;(3)烘托……人的……心情/品质。

(4)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

(1)交代了……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该段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是:

(1)补充交代……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

(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  (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2)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要详写;    (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

7、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

(1)人物(2)时间(3)地点(4)事件起因(5)经过(6)结果

8、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1)比喻(2)拟人(3)夸张(4)排比(5)反复(6)对偶(7)反问(8)引用

9、比喻有何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某某本体的某某特点。

10、该文段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题思路:

(1)对比:通过………和……对比,突出了……对象……特征(之情)。

(2)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陪衬突出……主要对象……特征。

(3)欲扬先抑:造成落差,使……对象……特征更突出、形象更丰满;更鲜明抒发了……之情;行文曲折。(4)象征:形象表达……感情。深刻含蓄,引发联想。

(5)设悬念,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情节跌宕起伏。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采用……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11、开头语段有何作用?

(1)开门见山,点明题目;(2)引起下文或总领下文;

(3)奠定某某的感情基础;(4)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2、结尾语段有什么作用?(1)照应题目或开头或/上文;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深化中心;(3)引起读者思考,发人深省。

如果是结尾揭示故事真相,作用则还应加上:(1) 揭示故事真相,给读者强烈震撼力;(2)取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13、过渡句的作用是什么?答题格式: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xx意思,引起下文的xx意思。14、如何一句话概括该文段意思?   答题思路: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如果不够清楚,可在此基础上添上时间、地点、事件起因、结果等;

1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和含义?(为什么以某某为题目,或把题目变成某某好不好?)

从以下角度考虑作用:(1)是全文的线索;(2)题目点明中心;(3)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季节或/天气或/地点等;(5)点明主要人物及其特点;(6)点明主要事件;(7)题目有双关义;(8)与结尾相互照应等。

含义:(1)表层含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名对象。

     (2)深层含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及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等。

答题公式: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

16、品味标题精妙之处     答题公式:揣摩标题含义+标题作用+分析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等)。

17、一个句子成段有什么作用?(1)突出强调(2)强烈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

18、设悬念有什么作用?(1)引起读者注意思考(2)暗示情节发展; (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与下文某句相互照应。

19、排比句的效果或作用是什么?

(1)句式整齐增强气势(2)抒发了…(人物)的…强烈情感或从不同方面突出了某某内容。

20、该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或句式),作用是什么?

(1)亮明作者或/说话人的……态度;(2)加强语气;(3)强调某某的感情。

21、如何品味赏析记叙文的语句,或这些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1)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或/表现手法,如果都没有,就找一两个/关键词语;(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性格/或心情或/精神(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物某某的特点)。赏析,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先交代句子写了什么内容,二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包括修辞方法),三是突出了景物、人物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人物什么情感,对生动的字词加以点评。

答题模式:这个句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人物、事物、景物的特点或某种道理),或突出强调了……,渲染(营造)了……(氛围),烘托了(衬托了)……(与中心形象和人物情感有关)。

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本体)比作……(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描绘或说明)了(本体)……(怎样的特征或哪些内容),表达了对(本体)……的感情。

拟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或说明)了(事物)……(怎样)的情态(或样子、特点),突出了……(表达的内容),表达了……的感情。

排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有力地突出了……(表达的内容),表达了……的情感。

反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肯定(或否定)语气,强调了……(表达的内容),表达了强烈的……(什么样的)感情,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22、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命题方式:1、文中……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2、揣摩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1)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2)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

(3)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答题模式:从表面看,本句的意思是……(表层意思),在……的语境中,它表明了……(语境意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引申意义)。

23、该句照应了上文哪一句?(1)往该句上面找;(2)找关键词一样的语句。

24、归纳人物性格与形象。 答题模式:人物性格+精神思想方面特点+人物身份

【得分要点】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学生往往会“漏点”,即只交代人物是一个什么身份的人,而漏了对人物性格和精神思想方面特点的概括,所以学习和训练中要注意这点,尽量做到“三点齐备”。解答此题阅读文章时,做到“三抓”,抓住作者对人物的言行、心理描写,抓住作者对人物评述性语句(若有的话),抓住文题中或文章中运用比喻或象征的写作方法的句子,这样基本上能准确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所要注意的是题目中解答的要求,如果要求举例分析,要简述文中相关事件,以映证人物形象某一特点。

25.文章主人公是谁?

从情节设计上看,哪个是明线,哪个是暗线,哪个衬托哪个?

从人物塑造上看,文章通过哪些描写手法,写什么人什么事情,鲜明刻画哪个人物什么性格;而文中其他形象,主要起着反衬主人公的作用(或这一形象比其他形象更具有典型性)。

从主题表现上看,全文意在表现什么主题,文章末尾什么情节,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更表现出主人公怎样?(文章意在批判什么,而不是表现什么主题)

 

邓才双

【明镜中学级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规律 (中考复习指导)】相关文章:

人物传记阅读全部题型答题技巧(高考复习指导)04-14

初中教材16个常见必考文言虚词用法(中考复习指导)04-14

15种常见文言固定句式(高考复习指导)04-14

记叙文阅读技巧(三) (中考复习指导)(九年级)04-14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及纠正指导 作文指导04-14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三)--答题思路及步骤 (高考复习指导)04-14

2017届高三语文冲刺复习资料--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04-14

上海市中考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 (中考复习指导)04-14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01-21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指导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