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柳先生》初二语文学生课堂学习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泰山博文中学初二语文学生课堂学习设计
课题:《五柳先生传》 课型:新授课
时间:2013.02.23. 设计人:徐学战
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重点)
2、感知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味学习作者朴素、洗练、自嘲、自赏的语言风格。
一、预习感悟:
1、字词大检索,注意字的音、形、义 。 自己整理一下吧,预习很重要啊!
(1)不知: (2)何许: (3)不详: 〔4)因以为号焉: (因,所以,就。以,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唉”。号,别号)
(5)不慕荣利: (慕,爱慕;荣利,功名利禄)
(6)不求甚解: (7)会意: 。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
(8)性: (9)嗜: 。
(10)亲旧: 。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1)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 ”。(12)或: (13)置酒: 。
(14)招之: 。(15)造饮辄尽: 。造,往,到。辄,就;尽,指喝完。 (16)期在必醉: 。期,期望,希望。(17)既:
(18)曾不吝情去留: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9)环堵(dǔ)萧然: 。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20)短(duǎn)褐(hè)穿结: 。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穿、洞。结、补丁。(21)箪(dān)瓢屡空: 。箪:盛饭竹器; 瓢:舀水器。 (22)晏(yàn)如: 。晏,平静,安逸。如,……的样子。
(23)自娱: 。 娱:消遣时光(24)忘怀: 。 (25) 以: 。
(26)自终: 。终,终了,结束。
(27)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28)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29)戚戚: 。(30)汲汲: 。
(31)其言: 。 (32)兹: 。(33)若人: 。(34)俦: 。
(35)衔觞: 。(36)以乐其志: 。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37) 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2、特别掌握的:
不求甚解:①今义: ②原意:
3、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陶渊明(百字左右吧):
二、自学指导,才情展示。
1、读过了《五柳先生》,你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吧,流畅的表达一下:
2、文中有你特别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么?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3、读后有见解,也有疑惑吧,说出你的疑惑,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
4、高端访谈。和陶渊明先生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或访谈或书信或诗歌抒发自己的感受及感慨。
5、谈谈研讨本文后的收获。(可以从人格魅力、用字用句、文篇手法方面谈谈见解,比如“不”的使用。)
6、拓展延伸,升华提高。老师为你提供了舞台,同学们大秀才艺吧
老舍“自传”
老舍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hù,父亲),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兼爱思想)未能一扫空也。幼读300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27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34岁结婚,今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注:老舍40岁时作此“自传”)
我也来“自传”一下。
小小的我
四、当堂检测:
1、选出加点字拼音有误的一项:( )
A、欣然(xīn) 吝情(lìn) 萧然(xiāo)
B、嗜酒(shǐ) 短褐(hè) 俦(chóu)
C、辄醉(zhá) 屡空(lǚ) 衔觞(shāng)
D、好读书(hào) 宅边(zhái) 以乐其志(lè)
2、用原文语句填空。
⑴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 。
⑵五柳先生对读书的态度是 。
⑶黔娄之妻有言“ ”正是五柳先生的风貌。
⑷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名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
3、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的几个爱好?是两个还是三个?表述一下理由。
徐学战
【《五柳先生》初二语文学生课堂学习设计 (九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09-26
五柳先生传说课的设计范文09-03
关于《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06-23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07-13
五柳先生传教案05-29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09-12
《五柳先生传》教案08-28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05-05
五柳先生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27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