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时间:2024-06-08 03:15: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在课堂上,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起来,在课堂上听到不同的声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呢?那就要从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教法灵活多样、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肯定学生的观点、让语文融入生活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焕发活力

近年,笔者常听到有人抱怨:“语文课是越来越难上了!”的确,当前的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怪现象:学生过分依靠手中的参考书,根本不认真听讲,要么不发言,要么就是看参考书答案回答问题。大家知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学习辅导书应运而生,有的不仅仅是辅导作用,甚至可以取代教师的地位,学生可以自学。这样,如果教师上课还是满堂灌,讲解也是依照参考答案,那么学生还不如自己翻书看,何以听你的课?一节课如果只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没有学生响应,绝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起来,让学生积极发言,有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听到不同的声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走近学生的生活中,做他们的朋友,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人。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也要尊重他们的观点。只有真心才能换来学生的心声,课堂上他们才不会带抵触情绪或“无所谓”状态,才能用心听讲,积极配合,让课堂变得生动。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让学生能敢言。

 二、教法灵活多样

 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惯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哪怕这种方法多新颖,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烦,从而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灵活多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乐于开言,热烈讨论。怎样才能使教法灵活?我们可以多向别人学习,借鉴他人之法,也可以想法把课堂交给学生。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把疑问抛给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想出答案,同学们好好想一想,可能是什么?”这样,学生的胃口就被吊起来了,从而认真思考、回答。另外,我们语文课文都有精读和自读课文,笔者就尝试着把自读课文交给学生负责,由学生备课、授课。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讲课的很卖力,听的人更投入。因为是同学,关系更融洽,所以他们敢提出自己的疑惑,问题答案也很有创意,场面真的热闹!灵活的教法,让学生想言。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并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是构成语文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想象力不再那么丰富了,在我们眼中,“圆”就是“圆”,而不是“太阳” “苹果”“鸡蛋”之类的物体了。又因为我们不那么童真了,想问题具有功利性--标准答案,也因为我们懒惰了,不愿去想了。但语文课堂需要想象这股新鲜的空气。我们要注意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口语交际中,进行想象训练,让学生能迅速组织好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也可以进行习作训练,由几个关键词让他们构成一篇作文。只有学生有了想象力,思维才能被打开,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方面,从而形成新的、自己的见解。这样,他才能在语文课上能言。

四、肯定学生的观点

语文课是开放的课程,不像数学一样有严密的逻辑性,唯一的答案。语文集工具性、人文性与一身,允许听到不同的声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语文课上没有标准答案,即使是教师指导用书上的,也不过是相对合理的答案。所以,我们面对不同的声音,一定要加以肯定。且不论正确与否,我们要看见学生发言中闪着的智慧火花。学生对问题或结论的意见也许难以相容,但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就应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在学习《蝉》时,谈到蝉鸣叫,有的学生说:“蝉在泥土中几年,才有机会重见天日,我想他们的鸣叫一定是对生命的礼赞,感叹生活的美好。”而有的学生却认为蝉是在哀叹命运的不公、生命的短暂。他们的看法真的很有创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不能一棒子打死,不然会让以后的课堂死气沉沉。语文可以“求同存异”,只有学生受到肯定,才能多言。

五、让语文融入生活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而是包容社会万象,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全都涉及,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真正的教育是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怎样才能把语文融入生活中呢?有人学《听潮》时带学生到海边去听潮,这也算是融入生活,但最主要就是把教材和自己人生阅历、思想感情联系起来,这才是真正的融入。所以,在课堂上,不仅是教师,学生也要把各门学科的知识以及课外知识都聚集在一起,建立一个知识储备库,随时准备调遣。一旦遇到书本和生活的契入点,学生就会有许多话要说,而且真的想说。我们要帮助他们从书本中找到他们熟悉的世界,把语文融入生活,让他们畅所欲言。

 每位语文工作者都希望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发言积极。可我们应该注意到,语文课不是一个人的课堂,仅靠教师粉墨登场是不够的,只有一个集体的回答也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更希望学生各持一家之言,能让语文课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上我不愿只听到学生为我鼓掌,我想为他们的智慧与勇气鼓掌。我愿意倾听不一样的声音。相信许多同事和我一样。那么请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语文课变成百花园,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陆平志.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李志宏.体验新课程语文.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8.

[3]、魏书生.语文教学.沈阳出版社,2000.9.

[4]、汪潮.语文思维训练的理论与实践.杭州出版社,2000.5.

[5]、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王素平

【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相关文章: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学习心得06-07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07-05

略论生命化语文课堂的构建10-17

语文课堂教案09-28

活力少年自我介绍10-24

小鸡出壳教案08-03

《小鸡出壳》教案06-26

语文课堂教学心得02-25

语文课堂教学总结05-13

语文课堂教学反思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