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

时间:2024-09-23 12:11:2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合作学习导学稿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 《蜡烛》

合作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2、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合作学习任务 任务名称 任务标准评价 资源选择 合作时间建议 合作要求(记录、倾听、表达、检测等)

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1、快速阅读课文。

2、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课文、导学稿、多媒体资料、网络、四色笔等 1、独立完成10分钟;

2、各自表述、思想交锋20分钟;

3、互帮互学10分。 1、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笔记本上的提示要求来进行;

2、同学间对知识点的补充批注在课本上;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1、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2、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自己的体验,课本内容。

合作学习反思(结合14问)

合作学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精疲力jié   fú 晓   揣在怀里   颤巍巍   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

  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闪烁 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________ 之苦的老妇人,________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________ ,讴歌了________ 的深厚感情。

  4、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邓海珠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大道之行也》导学稿(一课时) 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9-20

学案导学的心得体会01-09

《幽径悲剧》导学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06-14

导学案结题报告11-14

运用思维导图使学生作文入门的研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8-19

《背影》(第3课时)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09-09

皇帝的新装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9-19

《化石吟》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09-15

导学案心得体会09-26

女兵墓 导学案设计(北京版七年级上册)10-21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蜡烛》合作学习导学稿

蜡烛导学稿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 《蜡烛》

合作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2、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合作学习任务 任务名称 任务标准评价 资源选择 合作时间建议 合作要求(记录、倾听、表达、检测等)

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 1、快速阅读课文。

2、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 课文、导学稿、多媒体资料、网络、四色笔等 1、独立完成10分钟;

2、各自表述、思想交锋20分钟;

3、互帮互学10分。 1、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笔记本上的提示要求来进行;

2、同学间对知识点的补充批注在课本上;

通过分析老妇人的行动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把握老妇人的形象。 1、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

2、说说通过这些片段你觉得文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自己的体验,课本内容。

合作学习反思(结合14问)

合作学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   精疲力jié   fú 晓   揣在怀里   颤巍巍   鞠躬

  2、下面两个句子中,填入空白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①一枝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 着柔和的光芒。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要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 .

  A、闪耀 闪烁 B.闪耀 闪耀 C、闪烁 闪烁 D.闪烁 闪耀

  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________ 之苦的老妇人,________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________ ,讴歌了________ 的深厚感情。

  4、文中对一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找一找,分析一下为何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反复的描写? (让学生自己找一找,划一划,然后归类)。

  5、文章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邓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