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4广东高考模拟卷作文题目分类汇编及范文
【2012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800个字。
放下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所谓放下,大概就是指对那些身外之物,无关的利益纷争置之不理。有时候,适时地放下,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智慧,不是软弱,而是一种超然。(阐述破题,引出观点。)
人生在世,总会有很多羁绊,很多重负。事事在意,事事执着,可能会给自己增加无谓的负担,平添无谓的烦恼。这时候,我们需要放下。放下代表着解脱,它能让我们更加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该放即放,无需眷恋。(简要分析为什么)
曼德拉放下仇恨,把怨恨留在身后,也解放了自己。当年,曼德拉因反对种族压迫而入狱,饱受摧残。当他出狱当上总统之后,在就职典礼上,却恭敬地向当年虐待他的看守致敬,这一举动令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动容。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放下怨恨,宽容了别人,也释放了自己。(正面举例分析放下的作用)
事事在意,不懂得放下,以冷眼面对冷眼,世界只会变得更加盲目。现在世界上纷争不断,大多出于互相报复,不懂得放下。911事件之后,美国为了报复袭击者,借打击恐怖组织之名,出兵伊拉克。逞一时之义气,报一时之怨恨,但也使自己陷入了战争的泥潭,难以抽身,更令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到处树敌。所以不懂得放下,可能会令自己得不偿失,作茧自缚。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使大奸大恶之人,只要放下恶念,依然有成佛的可能。但是如果执迷不悟,心中恶念不放,自然也就跌入万劫不复之地。一念菩提,一念地狱,皆因是否懂得放下。(反面举例分析不懂得放下的后果,正面举例分析对比)
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却不能轻易放下,而要敢做敢当,坚决拿起。18个路人面对被撞的小悦悦,竟然都没有停下脚步,伸出援手,而是放下了恻隐之心,这是他们的可悲,也是社会的可悲。企业为了逐利,制假贩假、黑心棉、地沟油、毒大米层出不穷,皆因他们放下了企业的良知和责任。因此,道德、良知、责任…..这些人性的光芒,我们万不可放下。(辩证分析)
世界著名的武术家、演员李小龙曾说过: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满。放下其实也是在清空杯子,它能让我们内心变得更纯粹,而让我们有更大的度量去容纳这个世界。放下那些该放的,拿起那些该拿的,方是真智慧。(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不放下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不放下,意昧着坚守,不放弃,执着于自己的追求,奔跑于自己的方向。欲成大事者,须有不放下的精神。(阐释破题,引出观点)
人生路上,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行走,有的人走到了理想的终点,但有的人却半途而废,放下了那些最初的梦想,因此兜兜转转,一事无成。轻易地放下,代表着放弃,遇难则退却,遇挫则消沉,这样的人难有一番作为。矢志不渝,迎难而上,不放下,不放弃,才能一路奔跑向前。所以,凡事勿轻言放下。(简要分析为什么)
不放下,坚持到底,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流行歌手周杰伦的成名之路充满艰辛。他写的歌因曲风怪异,多次被人拒绝。但是他没有因他人的拒绝而轻易放下他的音乐追求和创作理念。正是因为这种不放下的执着才令华语乐坛多了一位新天王。正如他所说:“我为这一天,努力了20年,在此期间,我从来不曾放弃。”因不放下而与众不同,因不放下而成功。所以,不放下,再坚持一会,可能会拨得云雾见青天。(正面举例分析需要不放下)
凡事轻易放下,大多一事无成。西楚霸王项羽当年被围垓下,突围至乌江,本可“江南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他在现实困境面前,却轻易地放下了当年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最终选择了自刎乌江。一代霸王,终成千古遗憾。同为战败者,越王勾践却从来没有放下过复国强国的理想,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反败为胜,成为最后的强者。成功路上有顺境,也有逆境。荆棘满布,坎坷崎岖,我们不应轻易放下最初的梦想。黎明之前总是最黑暗的,但是度过那段最黑暗的时光,也许就会迎来那灿烂的朝阳。不放下,坚守梦想,执着追求,会离成功更近。(反面举例分析轻易放下的后果,正面举例分析对比)
不放下,代表的是坚守,但是有时候,不放下也有可能代表着盲目固执。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华民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本应痛定思痛,忏悔改过。但是很遗憾的是,日本有些右翼分子却死不悔改,抱着“大日本帝国”的虚荣心不放下,否定战争,美化战争。近期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否认南京大屠杀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令人尊敬的的民族应该是能放下私念、贪念、恶念的民族。盲目的坚守,固执的不放下,只会更加暴露一个民族的丑陋。(辩证分析)
成功总在风雨后,面对风雨,我们需要具备不放下的精神,坚守梦想,不抛弃,不放弃。但对于那些风风雨雨,我们也应坦然面对,俗话说:拿得起,也要放得下。(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2012广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世界著名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说:“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改变世界;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
以上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世界因你我而改变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在世界面前,我们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是渺小的,甚至渺小得几乎毫无反抗之力,更不要说去改变世界,因此随波逐流也就好像变成了理所当然。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想前人之未想,做前人之未做。他们特立独行,不因世界而改变自己,尽管落寞却心怀天下,用行动捍卫着自己的理想,改变着世界。(对比破题,提出论点)
我清晰地记住那一位老人--孔夫子。在那个“礼乐崩坏”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伦理、道德在名利前面变得一文不值。那是一个充满争斗、混乱的世界。但是孔夫子没有因世界的混乱而改变自己,而且还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驾着马车,周游列国,去传播他的儒学思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是一位艰难的行者,更是一位敢于改变世界的猛士。一路上,被人奚落、取笑、误解、驱逐,甚至面临死亡的威胁,但是他心中热火不灭,信念不改,为天下苍生而奔走,为实现世界大同而呼告。最终改变了世界,“孝悌礼义忠信廉耻”成为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儒家思想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正统,历经千年而不变。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于是孔夫子在没有改变自己的情况下,真的成了撬动地球、改变世界的那一位猛士。(正面举例说明不因世界的丑陋而改变自己,反而敢于去改变世界)
相较而言,那些屈从于现实,以不能改变世界为借口,而退回到个人的小天地的所谓明智之人,在孔夫子面前,形象不免显得矮小许多。他们关起门,退回到山林,退回到他们心中的“桃花源”,那里“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他们的内心看似安宁,但外面的世界却很不平静。他们没有改变自己,没有同流合污,但是他们也不敢于去改变这个世界。他们去写他们的诗,喝他们的酒去了。这些“独善其身”的所谓明智之人看似洒脱,但是却无视了自己肩上的那一份改变世界的责任。试想,当每一个人都躲进个人的小天地自娱自乐,这个世界还有改变的可能,还有进步的机会吗?(反面举例,独善其身,不敢于改变世界的后果)
让我们走出“桃花源”,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吧!“小悦悦”事件让我们心痛不已。但是当我们在谴责那漠视他人生命的18个路人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我们也可能是那18个路人之一?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疑心重重,我们开始担心我们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彭宇”。我们屈从于这个复杂的世界,更没想过用我们的双手去改变这个世界。这是18个路人的悲哀,也是每一个人的悲哀。因为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去改变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小悦悦”。
痛定思痛,方能大彻大悟。我们应该明白:世界,是你我的世界,是每一个人的世界。我们成为不了孔夫子,但是我们可以学学那“举牌哥”“拇指妹”。面对这个呼吸着、生活着的世界,他们没有放下心中的那一份责任,没有拒绝肩上的那一份担当。用手中的牌,用那瘦小的拇指,表达着自己的声音,最终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改变了世界。(联系实际,回归现实。)
鲁迅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要逃避,不要彷徨,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携起手来去改变世界的时候,那么,这个世界也会因我们而改变。(引用名言,深化主题,提出呼吁。)
【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在路边鼓掌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达尔文告诉我们: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个世界犹如一个竞技场,好像只有强者才能获取那无上的荣誉。成功是英雄,失败是狗熊。我们跑啊、挣啊、抢啊,直至筋疲力尽,遍体鳞伤。如果这个世界都是由那些奋力奔跑的英雄组成,那这个世界是否显得太寂寞、太孤单、太残酷。其实想想,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坐在路边鼓掌,不是放弃,不是懦弱,而是自我解剖后的一种释然。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并不是每一条龙都能成为真命天子。人也一样,千差万别,能力、智慧也各有不同。如果每一个士兵都想成为将军,那谁做士兵呢?那所谓的将军不也只是一个光头司令吗?如果做不了将军,我就做一个士兵吧。将军运筹帷幄,但士兵也可以奋勇杀敌,谁又能说这个士兵一无是处呢?所以当我们不具备奔跑的能力时,我们依然可以坐在路边鼓掌。用掌声,消除我们内心的不平衡,用掌声,为那些奔跑者鼓舞加油。
坐在路边鼓掌,做一个默默的支持者,即使没有耀眼的镁光灯的关注,我们依然让掌声响起来。站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毕竟是少数,但我们依然可以是一朵朵的小浪花,当大浪滔天,惊涛拍岸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汇成涓涓细流。我鼓掌,我存在。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不会好高骛远,更不会妄自菲薄。孔子,至圣先师,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无疑,他是在路上奔跑的人,但没有那七十二弟子一路上的支持,孔子的周游列国、传播仁爱会成为现实吗?一个奋力奔跑的人,也需要路边的掌声,否则,他会走的太孤单,太落寞,而掌声,会让他走的更坚定、更有力。但我们往往只会关注那些在路上奔跑的人,而甚少把目光投向那些在路边鼓掌的人。他们不是伟人,而是平凡人,但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们需要你。
反观当下,却是人人都想做奔跑者,既不甘心落于人后,更不甘心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我们习惯于什么事情都要挣个第一,什么事情都以成功来定成就,什么事情都非要挣个头破血流才罢手,其实根源在于我们对成功的理解过于狭隘,好像只有站在领奖台上的才叫成功,而那些坐在路边鼓掌的就叫做失败。而周国平曾说过:“应该把成功看作优秀的副产品”,在路上奔跑也好,在路边鼓掌也好,成功并不是唯一的,但我们都可以成为优秀。
鲁迅曾说:“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来吧,当你无法在路上奔跑的时候,我们不仅肃然不笑,还会坐在路边为那些奔跑者一起鼓掌,由此,我们依然是中国的脊梁。
奔跑,无惧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人生路上总多坎坷,一路走来,可能是凄风冷雨,几多寂寞,难得有几声喝彩鼓舞。勇者,那些奔跑于时代前列的勇者,往往是寂寞的,但他们无惧,即使没有掌声,选择了奔跑,就无惧艰辛。
鲁迅曾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在路上奔跑的人,必定是一个猛士。他们何尝不想坐在路边休息,或者不跑了,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也好,但是,他们没有,因为他们身上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话依然振聋发聩,激动人心。风雨飘摇,政治黑暗,四处都是麻木的灵魂,鲁迅他没有做一个只在路边旁观的人,而是一直在路上,不管是学医还是从文,都是为了拯救积贫多病的中国人,尽管他跑的很艰辛,很孤独,被人威胁、恐吓,甚至还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但是他无惧,他坚信他的方向,他忠实于他的使命,用他的文字去警醒世人,拯救那一个个麻木的灵魂,因为他知道,这是他的使命。所以,坐在路边为鲁迅鼓掌的可能有千千万万,但鲁迅只有一个,因为他在路上奔跑着。
敢于在路上奔跑的人,不仅是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猛士,更是一个即使面对强权也不肯停步的勇士。他们心中只有对真理的敬畏,只有对真相的诚实,他们脚步坚定,即使风再大,雨再狂,也休想让他们偏离半步。建国初期,因判断失误,盲目决策,党和国家鼓励生育,以为人多就是生产力,于是人口开始“大跃进”,但是马寅初却坚持他的“新人口论”,即使面对批斗、打击,他依然不改他的方向,在他认定的路上奔跑不息,尽管这一路上可能只有他一个人,但他尊重事实,捍卫真理。 马先生曾说过:“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就是奔跑的姿态,不做一个屈从强权的沉默者,而做一个坚持真理的奔跑者。
而现代社会,还有多少这样的奔跑者,信仰缺失,理想幻灭,没有跑的动力,更没有跑的定力。因为路上的风光太多,路上的诱惑也太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误入歧路,或者停下脚步,不再奔跑了。北宋大儒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本来是千百年来知识分子的使命和信条,但今天依然在这条路上奔跑的知识分子还有多少呢?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砖家”、“叫兽”出现了。路,我们需要找回,但我们更加呼唤那些本来在路上奔跑的人的回归。
扬起心中理想的风帆,前方,有我们的彼岸。“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路上,有你,有我,让我们一起奔跑吧!
【2013惠州二模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②2012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以上两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生气,你我的权利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曾写过一篇时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此文一出,曾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全社会对中国人何以不生气的大讨论。是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呢?身为一公民,生气是你我的权利。
千百年来中国自称“礼仪之邦”,以德治天下,即使处理与邻国纠纷也多秉承“先礼后兵”之传统,除非迫不得已,极少勃然大怒,兵戎相见之举。具体到个人,也多强调“修身养性”,以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称得上君子的,定然是内外兼修、温文尔雅、不嗔不怒之人。“生气”之举,是能避则避,否则就欠缺风度了。久而久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大批的“顺民”,稍有反抗,敢于生气者,神话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历史如逼上梁山的水浒好汉,则一律定性为以下犯上的“刁民”。由此,鲁迅说中国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和做稳了奴隶的两种时代。鲁迅这话尽管略显偏激,但中国人缺乏生气的基因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人,不是奴隶,已是公民,生气,该是你我的权利。
生气,不是发泄,不是蛮横,而是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决策也应该体现民意的决策。我们不能苛求政府的尽善尽美,但也不应对决策的失误置若罔闻,必要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公民应该敢于生气,大胆地站出来,表达我们的意见。还记得广州地铁“统一化”改造的时候,敢于站出来的“举牌哥”陈逸华吗?还记得质疑广州亚运后还要再花1.5亿搞光亮工程的“拇指妹”小阳吗?他们都是一些敢于生气者,尽管他们还是学生,但只要是这个国家的公民,就有生气的权利,就有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而他们的行动最终也改变了政府的决策,调整甚至修改了原来的计划。生气,也是法制国家赋予我们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正如《好汉歌》里所唱:“该出手时就出手”,生气,必须的!
法治社会,公民的生气、社会的监督也是促使政府廉洁,官员自律的有效途径。还记得“表哥”的落马吗?事情起因就是网民的生气。车祸现场,身为陕西安监局局长的杨达才居然一脸微笑,结果网民生气了,一调查,这位微笑的局长居然拥有多块名表,继而又查出贪污受贿等不法行为。公民一生气,贪官就害怕。一个人的生气可能微不足道,但全社会的生气则可以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祛除歪风邪气,还社会朗朗乾坤,青天白日。
一个公民、一个社会如此,一个国家、民族更要敢于生气。近日日本罔顾历史事实,大搞“购岛”闹剧,妄图通过所谓的“国有化”侵占钓鱼岛。面对这一丑恶行径,我们必须生气。生气不是泼妇骂街的无理取闹,也不是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脚的蛮横冲动,而是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有理有据的自我捍卫。一个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应该是一个敢生气,能生气的民族。
不要说:“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这看似阔达、潇洒的话语背后,不仅饱含无奈、无助,更是对权利的放弃,对责任的漠视。必要之时,我们要大声地说:“我很生气!”,然后付诸行动。
【2014佛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4月,郑州将全市街头巷尾的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拆除。
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他们如何生活?
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让报刊亭点缀城市(标杆文1)
报刊亭,夹着多少市民甜蜜的回忆。他是下班路上的休憩站,是上学途中的加油站,是你我共享时事,关注社会的一方静地。然而,不过几月,421间报刊亭便消失在郑州的街头巷尾,徒留议论与叹息。有人言,报刊亭是城市的负累。然而,为何不让报刊亭点缀城市,成为新的风景线呢?
报刊亭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它是部分市民工作的小窝,是他们留恋并赖以生存的“圣地”。他们并无年轻人的朝气与力量,也无文化人的思维与能力,他们有的只是让报刊传递社会的心以及他们挣钱养家的愿。报刊亭拆除后,他们的心,他们的工作,又将何去何从?况且,报刊亭可谓城市文化的驿站,报刊零售也可谓是城市的一份事业。拆除报刊亭,这种事业便若涸辙之鱼,奄奄一息。城市的文化也便失去了一块重要的拼图,显得残缺。当然,光临报刊亭亦是一些常年奔波忙碌的白领人士了解社会,体验人世的惯用渠道,若失之,便若失去心的一方皈依。故此,报刊亭之于城市,确然不可或缺。
然而,拆除报刊亭同样有其苦衷。正因经营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及管理不善,报刊亭滥建成为影响城市建设的严重问题。各种交通要道旁,总可见到报刊亭,如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站立在那,与城市的繁华格格不入。也正因这样一个个的报刊亭仿佛“城市补丁”般接连不断,郑州及某些城市也才选择了拆除报刊亭这样的极端措施。
所以,报刊亭应成为鲜花,点缀城市;而并非补丁,影响城市。让报刊亭成为鲜花,首先便是提高报刊亭经营者的素质,应选择让拥有一定城市建设意识的人担任经营者,并限制经营人群。其次,城市管理人员也应对报刊亭做好规范管理,拆除部分不合规定的报刊亭,而非用极端手法拆除所有报刊亭。北京的古巷尽头,坐落一古典报刊亭,典雅端庄,若一秀丽美人,点缀这座老城;上海大道尽头,坐落一流线型报刊亭,大方简约,若一现代青年,映射出这座新城的蓬勃朝气。真正成熟的城市,即便是简单的报刊亭,也自有其独特的味道。
愿在清幽的小道旁,再见精致的小报刊亭,手捧纸页,眼前心中便是大千世界;愿不只在遥远的回忆里,看见有半分熟稔又有半分新鲜的小报刊亭,轻嗅纸香,秀耳旁,灵魂间,不断的,是那娓娓道来的,我和城市的故事。
让报刊亭点缀城市,让报刊亭回归城市,这是你我的愿望,也是我们身为城市中人,应当为城市做的一点小事。
城市,该让每一个灵魂得以安放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谢植宣
郑州市以不利于城市管理为由,把全市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面对此情此景,不得不哀叹:难道偌大的城市居然无法安放一个小小的报刊亭?
对于一座城而言,直线飙升的GDP数据,一座座直插云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条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这些固然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城是为了人而建的,失去了对人的关注、关怀,那么,再繁华的城也只是一座冰冷而而缺乏温暖感的陌生城市。
因此,一座城市不能只是一个石屎森林,而应该让每一个灵魂都有其安放之地。报刊亭虽小,但承载的却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卑微者的大大的希望,承载着一个小家庭温暖而阳光的未来。他们扎根于这方寸之地,给城市带来文化因子的同时,也在用辛勤的双手积攒着生活的希望。他们尽管卑微,或许是年近花甲,或许是仅有小学文化,但只要报刊亭在,生活的希望就在。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小小的报刊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他们眼中,却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但一切的希望现在都随着报刊亭的被拆除而变得日益黯淡,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忽然变得严峻而不可测。个人力量的微弱与城市的强大注定了他们的无奈与无助。毕竟,他们只是一些依附于城市发展的卑微个体。当一座城市为了披上靓丽的外衣,旧貌换新颜之时,他们这些卑微的个体往往是容易被视为污渍而被抖落的线头。当一座城市并没有把目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极有可能是被忽略不计的那一部分。更何况,那小小报刊亭的产值怎么可能与一间企业的产值相提并论?那微薄的收益,那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不畅,还有那影响市容的斑驳铁皮,这些,都可以成为拆除的理由。于是,一座城市,就真的连一座小小的报刊亭都无法安放了。
但是,一座城就该是如此吗?不,不,绝对不是的。如果一座城无法让每一个弱者走向自尊自强,无法让每一个游荡的灵魂得以安顿?那么这座城的繁华又有什么用呢?是否还要再发生类似毕节那样5个流浪的男孩为了度过寒夜,而龟缩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结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惨剧,才会引起我们的一丝丝怜悯,一点点同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是的,一座城市该需要这样的气度和力量,为每一个弱者提供生存的机会,让每一个卑微者重燃生活的希望。城市的目光不应该永远高高在上,只停留在那摩天大楼的塔尖,而应该学会俯下身来,去关注那些生活的底层,去注视那些在地上匍匐而行的弱者。只有这样,这座城才是有生命气息的城,而不是毫无生气的钢铁森林;这座城才是充满人情温暖的城,而不是让人倍感寒冷,在寒风中孤独无助的冷漠之城。
小小的报刊亭拆了,依附于其上的灵魂四处游荡。报刊亭拆了,还可以再建,但一个城市的良心丢了,该去哪里找回?重回以人为本的发展轨道,让城市不再冷漠,让人心得以温暖。让每一座城都能让四处游荡的灵魂得以安放,这时,你我才会是这座城的一员,而不是如尘埃般的过客。
【2014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地区之工,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因此也到处响起了各自有异的乡音。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有人认为,广东应该大力推广普通话。有人认为,当然是粤语好。也有人认为,粤语与普通话可以并存。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粤语与普通话共谱改革乐章(标杆文1)
广东,改革开放的前沿,文化交流的乐园,这里吸引无数来自各地的人才尽倾才华,也引得无数乡音竞相争鸣。问及如何让各自种乡音谱成和谐之曲?依我之见,让粤语与普通话共鸣,便可谱出和谐,珠圆玉润又不失个性改革奋进之曲了。
粤语是广东人为之骄傲的文化标志,是维系着千千万万广东儿女的精神纽带。广东儿女自古便是改革之潮的弄潮儿。明清时,广州作为唯一的贸易口岸,有多少儿女操着粤语向国外输送货物,又有多少实业精英不畏列强的威吓,用亲切的粤语召唤群众共创民族实业抵御洋货的倾销。又曾记否,孙中山在民国成立之后通过广播用粤语向群众解读三民主义,让广东人第一时间接受了革命精神,成为推动民主建设的主力军。改革开放后,又有一批有志向的广东人闯出国门,把实干奋进精神带至国外,调查显示,粤语已成为澳大利亚第四语言,加拿大第三语言。广东奋发精神在粤语的交流中转至世界,传至后代。作为广东人,我为粤语感到自豪,说出粤语时我感到广东奋进精神纽带在牵引我前进,这传承精神的粤语纽带切不可断!
普通话是中国人的名片,作为中国人的广东人理应骄傲地展示出这民族的名片。普通话能助广东儿女更好地与全国交流,更好领会中国的精神,也可向全国其他省份传递改革开放前沿的新观念、新风采。作为改革前沿的引路人,广东人不应该丢弃普通话,因为丢弃了普通话就丢弃了国家的归属感,没了民族精神的根基这又谈何改革呢?再者,普通话能够让广东看见其他省份文化的精彩,领略不同的文化风采。正如学生都要学习普通话,因为这将成为他们开启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所以切不可弃!广东人应自觉学习普通话,沐浴中华精神,成就有底蕴的中国人。
粤语之纽带不能断,普通话之名片不能扔,我们要妙筑一文化之窝,欢迎普通话与粤语共驻广东,交汇共谱和谐乐章。广东人给人的形象再不能囿于带着浓重口音的蹩脚普通话的人了!因此,校园中“请讲标准普通话”的标语不能撤,这是引导孩子从小说普通话的导向标,普通话教学应严格执行,让孩子在课室中随普通话领略不同文化,在共性中寻找个性。当然粤语文化应多加保护,开设粤语文化讲坛,开展粤语文化探索活动,让广东儿女用粤语,懂粤语,传粤语,让粤语文化之火永不熄灭,精神火炬传递永不中断。营文化之窝,让双语和谐共处,交汇成为广东改革的时代强音。
愿广东儿女用粤语的呢喃与普通话的圆润诉说广东最动人的故事,用粤语之调和普通话之拍唱出个性的风采。愿粤语与普通话在广东并存,让改革精神、广东精神与民族精神一齐绽放灿烂之花。
守护一方粤语(标杆文2)
余秋雨先生在寻访文化后总结:“语言是一方文化的根,失去了传承的语言,文化便失去了对大地的依附,变成了失去光辉的野草。”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孕育一种语言,将烛火一样的粤语守护于手心,那温暖不必炙热,却足以暖透人心。粤语流淌过我们的血脉,粤文化才会终将走向远方。
守护一方粤语,缘于粤语是粤文化的瑰宝,它是一种不一样的烟火,散发专属于粤文化的光泽。粤语是现存中国语言中保留古音最多的方言,这是一种数千年历史文化浸润出来的一种温润,谨守着古老的习俗,传承着历史的温度,承载着文化的记忆。大音希声,大美无言!聆听一场富有韵律美的粤语朗诵,音调回转,情感泉涌,这就是粤语的韵味,说不清是酸甜或苦辣,却总有一种滋味在心中,让人不知不觉便守护在手心,若不离,即不弃,它是如此的美丽,将粤文化的深沉又飘逸展现得淋漓尽致。
守护一方粤语,缘于粤语是粤文化的根,它默默传承着,不断为粤文化输送着养料。龙应台曾说:“人本是社会上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文化和语言就正像黏合剂,将人与人串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粤语于粤文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任何一种语言的大肆浸袭甚至替代,都是连同另一种文化的光泽一并抹去。且看美国土著文化的消逝,不正是以土著语言的流失为起始的吗?所以守护粤语,就是守护传承千年的粤文化,守护祖先的血脉,守护照耀千年而不熄的烛火。
守护一方粤语,缘于粤语涵盖了粤文化的一切情感,它不仅作用于历史,更作用于一个个鲜活的个人。粤语的传承无关经济转型,无关交通便利,关乎的不过是每一个个人的情感体验。常忆起七旬老翁会吟唱心中的粤曲,正在换牙的孩童已学会唱出脍炙人口的粤语儿歌,每一广场角落,每一闹市街巷,每一亭台楼榭,都能听见粤语的欢声笑语,粤语的嬉笑怒骂,那都是每个个体的情感在流淌啊!粤语承载着每一个广东人的情感,因而丰富了生活的色彩,让一切听起来似曾相识,萦绕心中。请让我告诉你,那是对粤语本身的热爱。
将粤语守护在手心,如灯火,温暖身心;如普普通通的油盐茶醋,却足以给予每一个粤语人生活的温度。千百年后,我希望依然可听见粤语动人的声音,生生不息。
文化的重建,粤语的突围
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 谢植宣
乡音袅袅,乡情依依。生于斯,长与斯,在现代文明之下,已是渐行渐远的记忆。而广东,这个在《春天的故事》里所唱的“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广东,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不一样的尴尬,作为本土文化载体的乡音--粤语,也在渐渐远离。一个国家的发展毫无疑问需要一个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而作为广东地域文化载体的粤语的日渐式微,却也让不少广东人心生唏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语言则是最具价值的一方文化载体。贺知章在《回乡偶书》里写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他看来,即使“儿童相见不相识”,但在内心深处,因为乡音犹在,即为一家人。而问题在于,贺知章“少小离家”而尚且“乡音无改”,而今日的广东人,生于斯、长于斯广东人却居然面临乡音已改的感慨与困境。
而困境的产生又绝非因为另一个困境,恰恰相反是因为广东的突围。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发展迅猛,五湖四海的人才汇聚于此,自然也带来了各自的乡音,而更重点的一点,彼此的沟通,需要一个能彼此交流的共同语言,毫无疑问,那就是普通话。这是一个多元社会发展的必然。从某种程度来看,粤语的式微反而反映了广东人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时代心态。试想一下,若然囿于一地,固然少了很多外来的烦恼,更能保持自身血统的纯洁性,但却也少了很多与外界接触从而反思提高的机会。就像从生物遗传的角度来看,不同地域的基因结合往往优于同一地域的,因为不同地域的基因在结合时增加了优良基因结合的机会,为实现结合的最佳配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同理,在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中,有阵痛,但也会擦出融合的火花,而这其实也是一种发展与突破。所以,粤语的式微虽令人心生唏嘘,但其实也是广东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果,甚至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的一种必然。
而其实,困境的产生绝非因为各地乡音的涌入,更不是普通话推行的过错,实则是广东地域文化发展的停滞与萎缩,因而作为广东地域文化载体的粤语现状自然就不容乐观。想那90年代初期,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得益于港台文化的滋润,广东在文化领域的发展曾经是何等的辉煌。广东的流行音乐曾引领乐坛,从广东走出去的毛宁、杨钰莹更是为国人所熟悉。尽管不少流行歌曲依然是用普通话传唱,但粤味浓郁,堪称经典。而由黄俊英开创的粤派相声不仅在广东反响热烈,令不少广东人听得如痴如醉,甚至在全国都颇有影响力。而今日,还有谁会关注广东乐坛?还有谁知道粤派相声?倒是上海的周立波凭着他的一张伶牙俐齿把海派清口推向了全国,也让不少国人领略了上海话的特有魅力。而广东的文化特色在哪里呢?文化底蕴在哪里呢?文化标志在哪里呢?而所有这些疑问,我们都无法解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粤语的日渐式微自然也就不可避免。
有一句话说得好:鸡蛋从外面打破的是食物,从里面打破的是生命。是的,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化融合日趋多元的今天,广东文化的再度腾飞只能依靠自身的突破。当我们不再被人称为仅是经济城市的时候,当我们也是一个文化重镇的时候,试问,作为文化载体的粤语还会日渐式微吗?
【2014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同学: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②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校服涂画中的个性与审美(标杆文1)
校服作为一间学校的统一服饰,被画上憨厚可爱的机器猫,被潇洒飘逸的明星签名,这一现象不得不令人感慨中学生的奇思妙想,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深思:各式校服涂画的背后藏着中学生何种诉求?
依我之见,学生在整齐统一的校服上涂画,实则表达了他们张扬个性的强烈渴望。他们对个人独特性的需求在服饰里寻得了突破口。
学校要求学生统一校服,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为了杜绝学生间的穿戴攀比,二是为了保证整齐划一的笑容,熟不知这“整齐划一”的理念触动了学生的敏感神经。
在如今讲求个性化的时代,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齐和谐”已不能满足中学生多元化的个性需要。他们拒绝千篇一律的校园模式,拒绝千篇一律的教室构造,拒绝千篇一律的校服校鞋。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已让学生沦为几十个学生中平庸的一员。当教育使个人独特性丢失,学生们欲图寻找方式挣脱“整齐划一”,防止自己成为教育流水线上疑似“克隆”的商品,避免“相同的短发,相同的校服,相同的校鞋”复制出“相同的人”的尴尬场景出现。究其根源,校服涂画不过是中学生想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独特位置的方式罢了。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确实,整齐划一的校服难以满足中学生个性审美的需要,不符合现今时代多样化的审美标准。康德曾写道:“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某种程度上来说,统一的校服遏制了学生自由审美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追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时代,学校却要求学生重拾“千人一面”的审美标准,未免有忽视学生审美教育,限制学生审美自由之嫌。当西方国家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地点时,中国学生依然在为整齐划一的校服发愁,这不得不引起人深思。
诚然,校服涂画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审美需求,学生的涂画现象可以被理解,无可厚非。但是,机器猫和明星签名等等涂画内容必须使我们警惕。虽然学生具备了审美能力,但似乎学生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尚未对美和个性有恰当合适的理解,倘若学生对个性的理解仅限于喜爱动漫和歌手明星,这种审美认识难免有些肤浅鄙陋。
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张扬个性,教育者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会学生欣赏美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因为“发现美”才是学生“活得好”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审美教育和个性张扬,绝不能仅限于解决校服涂画一事。
清人赵之谦梦见自己进入了鹤山,仰头一看,空中有一千二百只鹤。梦醒恍然,鹤即是书。一千二百七十九只鹤的激越之美,亦是智慧的聚舞。
审美的教育,亦是智慧的教育。
李海权
【广东高考模拟卷作文题目分类及】相关文章:
广东高考作文06-20
天津卷高考作文06-08
浙江卷高考作文05-27
北京卷高考作文05-15
2021高考语文作文题目10-26
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作文03-15
全国甲卷高考作文05-17
(精品)天津卷高考作文09-13
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