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师编造论文之怪现象
中国教育报 2001-11-08 王彦奎 本报记者 胥茜
眼下,一些地方在进行教师职称评定时,都把有没有论文发表或获奖作为一票否决的依据。因此,每年从七八月开始,一些教师便各施招法,挖空心思忙于论文的“出笼”。
借“鸡”下“蛋”
四川省达州市某小学的杨老师去年就到了评定小学高级教师的年限,可因没有论文发表而被刷掉。该校一位发表过论文的老师给他介绍经验:把以前的教育类期刊找来,从不同的文章中构架自己的论文。于是,他首选了《人民教育》,对其中一篇论文改头换面后,寄给了本省的一家刊物。可是3个月过去了,文章却如泥牛入海。
后来,杨老师去问介绍经验的那位老师,得到答案是:“借‘鸡’下‘蛋’,不能借老‘鸡’下新‘蛋’,要借近期的,也不能借大刊物的。”于是,杨老师借来湖南某刊的《作文教学五步法》一文。这一次,“蛋”很快就“下”在本地的刊物上了。
有一家刊物的编辑说:“一个编辑的阅读面毕竟不可能涵盖所有报刊。在发出的稿件中难免出现抄袭的漏网之‘鱼’,有些不自觉的教师就走了这条捷径。”
寻找“枪手”
10月22日,成都一媒体报道了西安某高校覃老师写有15部书,在网上公开以1万元1部“甩卖”著作署名权一事。据悉,成都高校已经有两位教师有意要买,其目的是为了评职称。
无独有偶,曾在成都市某中学任教的刘老师,在论文写作方面也颇有一些名气。近段时间,他忙得不亦乐乎。
在他的书房里贴着一张表,标明每篇论文的价格。以1000字为单位,每篇起价200元,高不封顶,购买者可以和他当面议价。他写论文,就像复制画一样,可以把他的论文复制成多篇,叫购买者拿到不同的报刊上发表或参加评奖。前不久,刘老师就把《阅读几妙法》复制了5篇。有时,购买者直接把刘老师写的论文送到编辑部找责任编辑,说该论文经某某指导完成。编辑看稿件的质量并不算太差,自然发表的可能性很大。这样一来,刘老师实实在在成了一个论文“枪手”。
据刘老师介绍,他每年要写40至50篇论文,几乎都可以卖出去。有时,有教师来买还拿不到“现货”,得等十天半个月。
危害不小
论文这样出台,已完全违背了评定职称需有论文的初衷。
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四川大学罗中枢教授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危害不小。据专家们分析,出现这种现象有三个原因:一是教师的素质不高,对论文写作目标不明确,懒于动笔;二是社会上不良风气给教师造成的影响,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钱买;三是职称评委对论文把关不严等。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素质,必须要求教师经常写教学随笔,把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很有创意的想法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编造论文之怪现象】相关文章:
乱弹基础教育之怪现象(网友来稿)04-14
乱弹基础教育之怪现象(之二)(网友来稿)04-14
克服作文中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04-14
十一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师中心稿)04-14
在求真的基础上编造--谈中学作文写作(教师中心稿)04-1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教案范文08-25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优质说课稿12-17
克服作文中的奇怪现象(网友来稿)04-1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