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季氏将伐颛臾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论语》语录体散文的特点,积累“是、疾、见、过”四个文言实词在文中的义项,积累两种句式:表委婉语气的“无乃……与”和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以)……为”。
2.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政治思想和用仁义教化使“远人”归服的主张。
二、预习要求
(一)《论语》与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年轻时曾做过“委史”(管理粮仓)与“乘田”(管理牲畜)。虽然生活贫苦,但他好学上进,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由于他知识渊博,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主管司法),不过,为时不长,又被迫辞职。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可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直到近七十岁,他才返回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的版本很多,初学者可以阅读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中华书局),此书后面附有《论语词典》,为研读《论语》提供了便利。如果想深入钻研,还可看程树德著《论语集释》等。另外,在读《论语》之前,不妨找近人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如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的有关章节来读一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论语》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二)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飨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三)解题:《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句话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季氏将要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有一著名的历史事件,称为“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三、课堂问题探讨
1.怎样理解“伐”字?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明确:交代了谈话的起因,交代了谈话的政治背景。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回趋衰微。季康子所以要讨伐颛臾,一方面“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成为犄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
当时冉有,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的老师孔子。
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辟头一句就责怪起冉有来了“求,无乃尔是过与?”
2.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过”字传神地表达出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也是对季氏家臣、自己的学生--冉由、子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反感。
(2)理由: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且在邦域之中,即它已经成为鲁国的附庸国,不必伐;
是社稷之臣也,既然是鲁国的社稷之臣,不当伐。
(3)孔子的批驳入情入理,层次清晰,极有力度,无懈可击,并以“何以伐为?”的反问句来加强语气,问得两位学生哑口无言。
3.第二段中,冉有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又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1)引用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也不应该尸位素餐,这其实也是孔子自己的主张。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无道”,冉有,季路不能进行有效的阻止,这本身就是错误的,现在这二人不仅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推卸责任,这是孔子不能容忍的。
(2)运用比喻。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教育冉有和季路认识自己的失职。一是用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应负的责任相比,二是用看守柙和椟的人做比。
4.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怎样辩解?
明确: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亮出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的。
5.在对话中,哪一句话集中表明了孔子对学生的态度?
明确:不料这一说,又正好暴露出自己的一个大问题。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因为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这正如20世纪初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却说成是要搞“大东亚共荣圈”一样。总之是心里明明想的是一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是另一样,活脱脱的“伪君子”形象。
6.批评了他们,作为老师还得给他们讲讲道理,孔子深情地展望了仁政的美好愿景。请同学们具体说说孔子的愿景?
明确: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翻译)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稳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
7.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后,孔子又针对冉有和季路的问题进行了批评,指出了三个错误。
一误--远人不服不能来(二人无德)
二误--分崩离析不能守(二人无能)
三误--谋动干戈于邦内(二人兴乱)
8.请找出一个表现孔子高度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的语句。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9.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和季路的对话,体现了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孔子虽然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时,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格。
四、文言知识积累
1.掌握下列文言虚词
(1)之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代攻打颛臾这件事)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译为“那样”,后译为“这”)
③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的宾语,代远人)
④是社稷之臣也。(助词,的)⑤是谁之过与?(助词,的)
(2)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连词,表转折)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连词,表并列)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表转折)
④不患寡而患不均。(连词,表并列)
⑤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连词,表转折)
(3)且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连词,而且)
②且尔言过矣。(连词,况且)
(4)为
①何以伐为?(语气词,表反问)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介词,替)
(5)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①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②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③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受制于人……
④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a.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同现代汉语。
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b.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2.文言实词
(1)是
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
自言本是京城女(表示肯定判断);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是以;因此)
无乃尔是过与(复指“尔”,用作代词)
(2)疾
君有疾在腠里(疾病);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烈)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
(3)见
事不耳闻目见(看见,看见的东西);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拜见,会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接见)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表示被动,“被”);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同“现”,出现)
(4)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经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应怎样解释?它们的用法有什么特点?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词活用为动词,托辞,找借口)
(2)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
4.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翻译:季代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3.何以伐为?
翻译: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施展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行,就该辞职。
5.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冉求!君子痛恨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那样却一定另找借口的人。
高方扬
【季氏将伐颛臾 导学案设计(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季氏将伐颛臾》说课稿02-18
《想北平》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9-03
我的四季(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0-27
我的四季(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31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21
我与地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