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

时间:2024-08-03 02:40:0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桥之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2、桥之美

桥之美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学会欣赏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用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描写细致、情景交融的语言特点

重难点:

感受作者形象生动的语言,掌握本文描写细致、情景交融的语言特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展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早春天气,江南水乡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    )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头。

(2)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    )得体。

(3)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cuīhuǐ)       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

(4)人们到此总要(zhù)       足欣赏飞瀑流泉

5)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yùnyù)      了桥之生命。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2)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3)停止脚步         

(4)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3.文学常识填空

(1)《桥之美》选自(        ),作者是(    ),他是我国著名的 (    )。      

4.课文在列举江南乡间石桥时提到了“晓风残月”的景致,“晓风残月”一语出自宋代婉约词人  (       )的《雨霖铃》,原句为(“            ,          ,晓风残月。”)

5.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关于它的故事传说也十分丰富这些赋予了“桥”无穷的魅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些桥的名称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搜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搜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搜集绘画、雕刻、图片以及影视作品中的桥等。

二合作探究

1.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哪些?

2.  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3.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4.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味,完成课后练习二的练习。

5..本文与《中国石拱桥》比较,写法与内容有何不同?

三达标反馈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美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7.本段的说明内容是什么?

                                             

8.给本段分层,并概括层意

                                             

9.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请各举一例

                                             

10.“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桥之美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相关文章:

桥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5

桥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07

《桥之美》教案设计09-02

桥之美教案07-27

《桥之美》教案05-05

《桥之美》教案07-15

初二上册桥之美教案10-18

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6

关于《桥之思》的教案设计09-30

《桥之思》教学反思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