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师说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文中的文言知识
2.理解从师的必要
3.赏析本文的对比证技巧
4.背诵课文
一
教学内容:朗读正音,质疑答疑。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审题
①定文体。说,文体名称。
②明内容。题目中“师”的含义是老师,还是“从师之道”?
③作者简介
读课文注释1。
二、朗读正音
1.指名读。注意字音、句读、语气。
2.齐读。
三、质疑,解疑
老师指点方法、技巧。
二
教学内容:翻译课文一、二段,知识归类;指导背诵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翻译第一段,知识归类
1.齐读。
2.归类解释如下知识点
老师板书如下知识点,师生共同解释。
①实词
终 闻 固 庸 是故 孰
②通假字
受
③虚词
之 乎 其 所 所以
④古今异义
学者 从而
⑤词类活用
师
3.指名翻译
一人翻译,一人点评。每人翻译两句。
二、翻译第二段,知识归类
1.齐读。
2.归类解释如下知识点
老师板书如下知识点,师生共同解释。
①实词
惑 句读 遗 之族 若 谀 复 齿
②通假字
不
③虚词
之 而 乎 其 于 则 所以 犹且
④古今异义
众人 小学
⑤词类活用
师 下 习(使……学习)
⑥文言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指名翻译
一人翻译,一人点评。每人翻译两句。
三、指导背诵
1.讨论:第1段和第2段各自的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老师板书
第1段
首先亮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明确老师的作用,接着一正一反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然后结合自己对择师的认识,指出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段
首先感叹当下师道不存;然后古将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众人耻学师对比,指出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接着以择师教子与己耻学于师对比,批评其未见明,然后将百工等不耻相师与士大夫群聚而笑对比,感叹师道不复。
2.背诵
三
教学内容:翻译课文三、四段,知识归类;指导背诵课文三、四段;理解文章主
旨,对比论证。
教学过程
一、翻译第三、四段,知识归类;指导背诵
1.齐读。
2.归类解释如下知识点
老师板书如下知识点,师生共同解释。
①实词
常 之徒 攻 如 通 嘉 贻
②虚词
于
③古今异义
不必
④文言句式
师不必贤与弟子 不拘于时
3.指名翻译
一人翻译,一人点评。每人翻译两句。
4.指导背诵
这两段的思路是怎样的?
二、学习课文的主旨及论证思路
1.本文的观点有哪些?找出来。
老师板书
中心论点 论证结构 分论点
从师必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为什么)
从师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怎么做)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耻师可耻 师道不传久,欲人无惑难
(为什么)
从师标准 圣人无常师
(怎么做)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讨论:①你认为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②文章第二段作者感情汪洋恣肆、旗帜鲜明,作者是怎样传达这种强烈感情的?请分析。
学生充分讨论、回答。通过回答明确观点之间的关系和对比论证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老师根据学生讨论,补充上边板书。
老师明确: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3.明确写作背景
作者为什么有这样强烈的感情呢?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4.背诵全文
5.延伸
后人评价《师说》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之一是“思想进步”,那么你认为《师说》的思想进步性体现在哪里?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三、作业
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值得学习,请运用这一论证方法写一片段,论证论点“语文学习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
马宽明
【师说 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相关文章:
师说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师说》 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四)03-03
《师说》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师说》教案设计12-16
劝学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过秦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师说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金岳霖先生 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